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至1999年施行喉部分切除术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声门上型喉癌22例、声门型喉癌59例。结果声门上型喉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63.2%,声门型喉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80.5%。拔管率声门上型喉癌为77.2%(17/22),声门型喉癌为93.2%(55/59)。结论喉部分切除术能保留大部分患者喉的呼吸及发声功能,是根治喉癌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喉癌病人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喉部分切除术与喉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加以比较。方法 :总结了我们近年收治的手术治疗喉癌患者中的 195例 ,根据原发肿瘤的部位和侵及范围 ,对上述 195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法共施行喉裂开肿瘤切除术 14例 ;声门上水平喉切除 78例 ,其中包括声门上扩大水平喉切除术 2 4例 ;垂直部分喉切除 2 4例 ,其中包括额侧喉部分切除 4例。喉次全切除 31例 ,包括水平垂直喉切除 2 8例 ,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 3例 ,喉全切除术 4 8例。上述病例均经 3~ 5年随访。结果 :喉全切除术患者术后 5年整体生存为 79.2 % ,部分喉切除者 5年整体生存为 83.7% ,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癌转移和复发是主要的致死原因。颈淋巴结转移对声门上型喉癌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影响。通过施行喉部分切除术 ,所有患者的喉呼吸及发声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结论 :对喉部分切除术的分类及术式选择实行标准化 ,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全喉功能 ,对提高喉癌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992年 1 2月~1 996年 1月 32例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 ,将残存会厌下移保留喉功能。结果  2 1例声门型喉癌术后 1 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 ;1 1例声门上型喉癌 5例恢复喉全部功能 ,并于术后 1 4~ 1 8d恢复吞咽功能 ,无 1例出现误吸引起严重并发症。 3年生存率 87 5 %(2 8/ 32 ) ,5年生存率 5 8 3%(7/ 1 2 )。结论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会厌取材方便 ,无需重新进行皮肤切口 ;其喉面有完整粘膜 ,创面愈合时间短 ;喉结构重建扩大了喉的左右径 ,提高了术后拔管率同时防止误咽发生 ,对提高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喉部分切除术中喉功能修复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治疗不同期喉癌喉部分切除术中不同的喉功能修复术式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 T2 ,部分 T3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分别以胸骨舌骨肌 ,甲状软骨膜 ,颈前皮肤 ,Tucker's术修复喉功能。结果 :全部喉功能恢复占 83.3% (2 5/ 30 ) ,部分喉功能恢复 10 0 .0 %。结论 :对不同期喉癌喉部分切除后的功能修复术应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病变范围越小 ,术后全部喉功能恢复率越高。喉部分切除时应作喉探查 ,以便彻底切除喉肿瘤的同时 ,选取最佳方案修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扩大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喉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探讨。方法:2000~2005年对10例向声门前下侵犯达10~20mm的T3、T4喉癌患者施行扩大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结果:9例患者均无瘤生存并仍在随访中,1例患者术后4年颈部转移癌复发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吞咽及维持声门下压的功能,术后发声也令人满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部分向声门前下侵犯达10~20mm的喉癌患者实施治疗,该术式确实能取代全喉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喉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200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90例喉癌患者,进行喉癌临床特点及影响喉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1.1性别及年龄。喉癌患者1090例,男女比例为2.30:1。其中喉声门上型癌男女比例1.30:1。喉声门型癌男女比例7.76:1,喉声门下型癌男女比例4.75:1。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上部分喉切除对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以及功能保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2013年接受环上部分喉切除的14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其中9例接受环舌会厌吻合,5例接受环舌吻合。结果随访1~5年,无失访,无死亡病例,局部控制率100%。术后拔管率100%。结论环上部分喉切除术是对声门型喉癌喉功能保全有积极意义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9年至1990年168例声门上型喉癌行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了喉外侵犯对声门上型喉癌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影响,发现舌根受侵切除部分舌根使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拔管率由92.10%降为58.82%,梨状窝受侵者切除部分梨状窝使3/4部分喉切除术的拔管率由67.39%降为33.33%(P<0.05)。梨状窝内壁受侵组的生存率低于舌根受侵组(P<0.01)。因此,将声门上型喉癌梨状窝内壁受侵定为T_4病变更合适。结论:声门上型喉癌侵及舌根及梨状窝内壁时部分喉切除术后的拔管率降低,梨状窝内壁受侵时生存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T1~2期声门型喉癌喉小部分切除术不行预防性气管切开进行临床探讨。方法:45例T1~2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不行气管切开的喉小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45例患者切口全部I期愈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5d;全部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正常,无一例发生喉梗阻。术后29例患者发生轻度颈部皮下气肿,其中3例颈部皮瓣反复漂浮于创面之外,使皮瓣延迟至术后2周才与创面完全黏附愈合,其余26例均在术后4~6d完全吸收。颈部轻度皮下气肿对患者呼吸与吞咽功能、颈部切口愈合及患者的心理均未造成明显的干扰和影响。随访1~13年,其中2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余均健在。全部患者吞咽、呼吸功能正常,目前尚未发现气管表面种植性转移者。结论:T1~2期声门型喉癌喉小部分切除术不行气管切开有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理论基础,在临床上开展这一术式是可行的,术后康复过程安全。该术式是运用微创外科理念改造和优化喉癌外科手术的临床实证,它显著减轻了T1~2期声门型喉癌围手术期对患者解剖、生理及心理的创伤。  相似文献   

10.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通过对 18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就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声门癌T1N0 M0 1例 ,T2 N0 M0 9例 ,T3N0 M0 2例 ,跨声门癌T3N1M0 3例 ,T3N2 M0 1例 ,T2 N0 M0 放射治疗后复发 1例 ,声门下癌T4N0 M0 1例 ;应用三种不同的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3年生存率 94 .4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 7~ 4 2天 (平均 17天 )拔除气管套管 ,拔管率 10 0 %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 14~ 3 0天 (平均 2 2天 )拔除鼻饲管。术后所有患者均完全恢复了喉的发声、呼吸、吞咽及维持声门下压的生理功能。术后的发音情况也令人满意。结论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打破了以往根据喉癌肿瘤临床分期决定喉部分切除与否的传统观点 ,为喉癌的手术治疗提出了一条新的术式。它在保证完整、安全有效地切除喉肿瘤病灶的同时 ,更加考虑到患者术后的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同时又能达到喉全切除术同样的局部控制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基于CT评估的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形态与临床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90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声门型喉癌患者(观察组),术后随访时均行CT扫描,测量声门面积(glottaarea,GA)、声门横径(glottal width,GW)、声门前后径(glottal depth,GD)、声门下面积(subglottic area,SGA)、舌骨-环状距离(hyoidcricoid distance,HCD),统计术后呼吸、发音、吞咽功能情况,比较观察组与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喉CT形态学参数、嗓音声学参数测量结果,分析喉CT形态学参数与拔管时间、吞咽功能分级、嗓音声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90例患者随访时均已拔除气管套管,拔管时间7~22(14.35±3.67)d;动态喉镜观察显示,58例患者发/i:/音时声门完全关闭,32例患者发/i:/音时声门关闭不全;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可经口进食,吞咽功能评估结果:0级62例(68.89%),1级23例(25.56%),2级5例(5.55%);观察组术后随访喉CT可见声带、喉室、室带等结构不同程度缺损,声门形态呈...  相似文献   

12.
声门上型喉癌症状隐蔽,早期不易发现,给保留喉功能的治疗带来了困难。我院1975~1978年收治10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不同解剖区癌的生长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13.
保留功能的喉癌手术7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远期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 :对 1978年 7月~1998年 8月间手术的 7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 6 0例、声门上型喉癌 10例 ;施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 2 2例 ,垂直半喉切除术 2 2例 ,Majer- Piquet手术 17例 ,水平半喉切除术 7例 ,Arslan手术 2例。结果 :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8.5 3%、87.0 4%和 78.2 6 %。拔管率为 10 0 %。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 ,一经拔管均能发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各为 15 .71%和 13.0 4%。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功能保全性喉部恶性肿瘤根治的有效术式。它在切除肿瘤、延长生命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喉癌病人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喉部分切除术与喉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加以比较。方法:总结了我们近年治疗的手术治疗喉癌患者中的195例,根据原发肿瘤的部位和侵及范围,对上述195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法共施行喉裂开肿瘤切除术14例;声门上水平喉切除78例,其中包括声门上扩大水平喉切除术24例,垂直部分喉切除24例,其中包括额侧喉部分切除4例;喉次全切除31例,包括水平垂直喉切除28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3例,喉全切除术48例。上述病例均经3-5年随访。结果:喉全切除术患者术后5年整体生存为79.2%,部分喉切除者5年整体生存为83.7%,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癌转移和复发是主要的致死原因。颈淋巴结转移对声门上型喉癌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影响。通过施行喉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的喉呼吸及发声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结论:对喉部分切除术的分类及术式选择实行标准化,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全喉功能,对提高喉癌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对我院1992年7月--2003年8月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32例(占同期喉癌手术59.2%)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23例,声门上型喉癌9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室带下移修复术5例,垂直喉部分切除带状肌修复14例。垂直喉部分切除会厌修复3例,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1例,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7例,扩大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舌根修复2例。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87.0%(20/23)、72.2(13118)。总拔管率为90.6(29/32)。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一经拔管均能发音。术后复发率为12.5%。结论喉部分切除术不仅是喉癌根治的有效术式,而且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声门旁间隙入路声门型喉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例确诊为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声门旁间隙入路切除的手术方式,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呼吸、吞咽、发音功能、复发及生存率。结果气管套管拔管率90.0%(18/20);误咽率15.0%(3/20),均通过吞咽训练恢复经口饮食;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声嘶,但可对话交流;肿瘤复发2例,其中l例为喉内复发,1例为颈淋巴转移复发,复发率为10.0%(2/20)。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0%(17/20)、80%.0(16/20)。结论经声门旁间隙入路的手术方式适用于部分同时累及声门及声门上区的喉癌,肿瘤暴露清晰、切除彻底,可有效保留喉功能,是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手术疗法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喉全切除患者失去发音功能和经口、鼻呼吸功能.近年来胚胎学研究,喉是由上、下、左、右四部分组成,喉癌早期不超过此屏障,为喉部分切除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国内资料看,喉部分及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发声功能。方法 60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组2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14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24例。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2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三组喉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行GRBAS嗓音主观评估,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三组喉癌患者术后F0较正常对照组低,jitter、shimmer、NNE均较正常对照组高。Jitter、shimmer、NNE数值由低到高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SCPL?CHP组。GRBAS嗓音主观评估与嗓音声学分析指标除F0外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最佳,而SCPL?CHP组相对较差。嗓音声学分析可作为评价喉癌术后发声质量的客观指标,GRBAS可作为分析患者术后社会交流能力障碍程度的主观指标,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3期声门上喉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收治的T3期声门上癌70例,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2例,喉声门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9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8例,喉近全切除术1例。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喉腔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剂量50~60Gy)。结果:3年生存率为79.2%,5年生存率为68.4%。70例患者中已拔管60例,拔管率为85.7%。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及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发声成功,无一例因喉腔闭锁而致发声失败。结论:T3期声门上癌虽属晚期喉癌,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运用多种修复方法,提高外科手术技巧,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软骨外膜与胸骨舌骨肌用于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应用甲状软骨外膜和胸骨舌骨肌进行喉功能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修复组织全部成活,喉腔光滑,拔管率97.4%,均恢复发音、吞咽功能,无并发症发生,5年生存率86.8%。结论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对于至少保留一侧2/3以上甲状软骨者应用甲状软骨膜和胸骨舌骨肌进行喉功能重建损伤小、效果理想,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