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5A咨教模式应用于青少年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女性360例,根据首诊日期分组,单日为观察组(188例),进行5A健康咨询教育服务;双日为对照组(172例),进行常规流产后关爱咨询服务。分析两组的避孕知识知晓度、术后即刻避孕方法落实率,并随访术后两组的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及再次妊娠率等。结果观察组避孕知识知晓率、术后即刻避孕方法落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6月观察组高效避孕方法续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观察组1例再次妊娠,对照组5例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A咨教模式应用于青少年女性重复人工流产咨询服务效果显著,能有效避免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保护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等多媒体形式的动画宣教在流产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PAC)服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5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1例,接受传统人工流产后服务,观察组276例,接受以微信平台等多媒体动画宣教为模式的流产后服务。分别于术后7 d、6个月、12个月随访记录两组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问卷得分情况、避孕措施的选择情况以及1年内意外妊娠情况。结果术后7 d,对照组与观察组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选择可靠避孕措施例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意外妊娠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等多媒体动画宣教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选择避孕措施的可靠率,减少患者意外妊娠率,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人工流产后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以便给育龄妇女提供更加优质的流产后服务,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法: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到我院做人工流产的68例意外妊娠妇女,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干预一年后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同,人工流产后主动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两组也有所不同,且均为干预组(97%)高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能进一步提高她们对再次发生意外妊娠的防范意识,在一定成程度上提高育龄期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进而采取相关的避孕措施,为自身的生殖健康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模式对未婚女性流产术后心理与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本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22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PAC组各110例,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服务模式、PAC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评价术后避孕知识认知度,随访统计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及术后1年重复流产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PAC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而生殖健康知识掌握度、避孕措施落实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1年,PAC组的重复流产率(1.0%、2.3%)低于常规组(6.9%、15.5%)(P0.05)。结论:PAC服务模式有利于改善未婚人工流产女性术后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殖健康知识掌握度及避孕措施落实率,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产后延续护理对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在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常规给予术后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重复流产率。结果干预组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非常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干预组重复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9):1327-1329
目的在人工流产过程中,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从而减少人工流产的数量及重复人工流率。方法实施人流术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通过单独咨询、集体咨询方式,了解患者需求,传播健康知识。结果患者在离开流产地点前100%具有预防非意愿妊娠的意识,80%知情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90%患者具备理解并坚持正确使用避孕药具的信心和决心。结论开展人流术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改善了医患关系,有效减少人工流产数量及重复流产率,保障了广大妇女生殖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爱护理服务对人流手术患者术后避孕情况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3~2019月1月期间进行人流手术的患者共90例,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执行关爱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术后意外妊娠发生率、避孕执行情况、避孕知识和避孕操作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外妊娠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避孕执行率95.56%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避孕知识和避孕操作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人流手术患者开展术后关爱护理可增强其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度,提升患者避孕操作执行率,有利于降低其意外妊娠发生率并提升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这对患者的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价值及术后避孕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A、B组,B组152例患者给予常规人工流产术后服务,A组15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流产后关爱服务,服务期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避孕知识认知度及避孕落实情况。术后12个月对所有患者避孕结局进行回访,依据患者是否再次意外妊娠分为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91例)与对照组(未发生妊娠,219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再次意外妊娠危险因素。结果 (1)术后,A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2.03±4.87)分、(40.05±4.37)分,B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7.21±5.32)分、(46.62±5.18)分,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人工流产术后避孕知识认知优良率91.14%(144/158)显著高于B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86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再次妊娠率与人工流产率情况。结果经干预后对比观察,观察组35 d内月经恢复正常率93. 02%,高于对照组的74. 42%,子宫内膜恢复厚度(7. 19±2. 06) mm,优于对照组的(5. 01±1. 67) mm (P0. 05);观察组的术后意外妊娠率(4. 65%)和人工流产率(2. 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 60%、16. 28%)(P0. 05)。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妊娠率以及流产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爱服务对人流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关爱服务实施后)收治的人流术患者1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研究组;另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关爱服务实施前)的人流术患者14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爱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妊娠率、重复流产率以及避孕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半年内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优良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人流术的患者给予关爱服务,可预防术后再次意外妊娠,有利于妇女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产关爱服务在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0例计划生育门诊自愿选择人工流产的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研究组350例,对照组330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讲解人流术中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研究组选用流产后关爱服务。通过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原服务对象进行随访,观察服务前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和半年内重复流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率和半年内重复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关爱服务在计划生育门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她们的避孕意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降低重复流产率,为女性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展人工流产后规范性避孕服务对女性生殖健康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行人流术的180例服务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服务,观察组采用规范性避孕服务措施,观察心理状态和效果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SCL-90、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长效高效避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殖系统感染率、再次意外妊娠率和出生人流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流术的服务对象实施规范避孕服务,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降低重复流产率,促进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段秀玲  柳怡  颜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13-4416
目的:分析对妊娠少女进行人工流产医学干预的效果,探讨适合评价妊娠少女人工流产医学干预的效果指标。方法:通过奇偶号将500例样本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干预效果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提升分为(4.53±1.58),高于参照组的(2.3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30,P<0.05);干预组的流产后首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率为85.1%,高于参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1,P<0.01);两组避孕措施的使用频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7,P<0.01),参照组、干预组的无效避孕措施率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4.4%、52.2%,干预组的频度提升幅度和无效避孕措施率减少百分比均优于参照组,且人工流产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10.5%)低于参照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结论:医学干预对妊娠少女流产后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流产后首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使用频度、流产后1年内无效避孕措施率百分比和再次妊娠率等5个指标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张丹丹 《时尚育儿》2016,(3):200-200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高危妊娠孕妇中随机性抽取12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析并比较两组高危妊娠孕妇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高危妊娠孕妇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孕妇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后其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96.86%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58.61%,两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且研究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23%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59.47%,两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孕妇的痛苦,加强孕妇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其治疗信心,效果较好,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孔霞 《时尚育儿》2016,(3):213-213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I组和II组。I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II组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并发症和康复情况等。结果:II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显著比I组高,P<0.05;II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比I组好,P<0.05;II组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I组低,P<0.05。结论: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减少手术不良事件发生,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主要补救措施,因其简便、安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人流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短期内再次人工流产率及重复流产率不断增高,使得人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有研究表明,在人流妇女中,重复人流发生率可高达47.00%。且有调查表明人工流产有向年轻、未婚女性发展趋势。因此,人流术后应及时采取正确及有效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重复人工流产率。讨论了120例人流术后患者服用不同方案的药物在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流产后服务对未婚女性避孕知识及措施的干预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开展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在降低未婚女性再次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7~9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未婚且有过人工流产史者为研究对象400人。自愿接受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的200人为研究组,另200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于流产后进行避孕咨询服务。术后1年采用电话追踪方法,对两组对象避孕知识的认知、再次人工流产的比率变化等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在人工流产前后对避孕知识的认知无差异,再次人工流产的比率28.3%;研究组再次人工流产率为10.37%,且对生殖避孕知识的认知有所提高。结论:开展流产后避孕咨询综合服务能降低未婚女性再次人工流产比率,应该提倡并广泛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育龄女性避孕方式选择、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因意外妊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人工流产后采取PAC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流产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及时避孕、术后6个月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情况。结果:两组本次意外妊娠原因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1±1.2 d)低于对照组(9.0±1.1 d),术后及时避孕率(100.0%)高于对照组(91.7%),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90.0%)高于对照组(75.0%),流产术后6个月内再次妊娠(3.3%)及重复流产(1.7%)比率均低于对照组(15.0%、11.7%)(均P<0.05)。结论:PAC服务可提高育龄女性流产后高效避孕方式选择、避孕措施及时落实率,对降低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因计划生育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857例为实施PAC前的对照组,其中621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人工流产患者904例为实施PAC后的研究组,其中867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对比分析她们1年避孕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对照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4.24±0.86),知晓率31.24%;研究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8.28±1.62),知晓率9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134例(占21.58%),再次意外妊娠者173例(占27.86%);研究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676例(占77.97%),再次意外妊娠者46例(占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人工流产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因意外妊娠自愿行人工流产且年龄46岁妇女120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00例)与观察组(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CNP随访,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随访依从性(78.8%)、对服务满意度(95.8%)、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得分优良率(93.5%)及高效避孕率(72.9%)均优于对照组(47.2%,80.6%,53.9%,25.0%);不安全避孕率(3.2%)及未避孕率(1.1%)、不良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和重复流产率(4.1%)低于对照组(46.4%,14.6%,26.9%)(P0.05)。结论:CNP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随访可有效提高随访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增长妇女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有效避孕,改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