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扁平苔癣是否属于癌前状态意见很不一致。Hallopeau在1910年报告了第一例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癌变后,迄今在文献上有关口腔扁平苔癣癌变的报告约有110例。虽然Andreasen在115例中未发现有一例癌变者,他仍认为扁平苔癣属于癌前状态。Dechaume等检查50例中发现10%有癌变。  相似文献   

2.
<正> 尽管口腔扁平苔癣是否为癌前病变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议,但自 Hollopean 1910年首先报告1例口腔扁平苔癣癌变后,迄今文献上已相继报道100余例。许多作者报道了口腔扁平苔癣的不同癌变率(0.5~10%)[1~4]为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作者收集我院有随访资料的口腔扁平苔癣24例,对其中7例伴有上皮癌变和不典型增生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了详细观  相似文献   

3.
鉴于近年来提出口腔扁平苔癣恶变的数字相当高,故作者综合有关文献,探讨了口腔扁平苔癣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作者对报道为癌变的223例制订了严格的评价标准,原始诊断必须有可靠的组织病  相似文献   

4.
自1869年Wilcon描述了扁平苔癣的病损以来,已陆续发表了有关扁平苔癣口腔损害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标准和预后的许多文献。许多作者同意扁平苔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粘膜疾患,它常与神经精神紧张有关,并有特殊的症状,口腔损害多在口颊粘膜,虽然有痛苦的临床症状,但扁平苔癣的预后多是良好的。一、口腔扁平苔癣有癌变的可能 Hallopean在1910年第一次报告了口腔扁平苔癣恶变的病例。以后,有关口腔扁平苔癣恶变的许多文献和病例报告不断出现,因此,主张把口腔扁平苔癣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癌前损害。1979年Gayford等已将扁平苔癣列入癌前损害(Precancerous Lesion)的范畴,他们认为扁平苔癣至少应视为像  相似文献   

5.
扁平苔癣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口腔粘膜和皮肤的疾病。这种病损呈网状、斑状、丘疹,萎缩、糜烂和疱疹。一般说来,现行的治疗方法难于医治,病因仍不清楚。全身应用类固醇,局部应用胶粘剂加氟新诺龙脂或0.1%维生素A酸可减轻症状,但很少令人满意,且停药后有25%病人在3个月内复发。本文介绍三例口腔粘膜严重糜烂扁平苔癣患者,用灰黄霉素全身治疗的效果。三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52岁以上,病程两年以上。口腔内在唇、舌、口底、颊  相似文献   

6.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许国琪等调查18769人共有2804人曾患九种口腔粘膜疾病,其中有109人罹患扁平苔癣(0.6%)。徐学义等调查15280人,其中有34人罹患扁平苔癣(0.2%)。与Shkler调查5000人中25~30例罹患扁平苔癣(0.5%~0.6%)近似。陈海琼等口腔粘膜病门诊随访的1639例中有640例(39%)扁平苔癣。李辉821例粘膜病历中有159例(19.3%)扁平苔癣。从以上资料可看出口腔粘膜扁平苔癣并非少见。然而扁平苔癣癌变的病例确是少见的。 自Bettmann 1905年首次报告扁平苔癣癌变的病例后,引起了口腔科医师们的重视,相继的报导了不少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癌变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8例口腔扁平苔癣恶变为鳞癌(SCC)的病例,严密观察1~9a,详细记录病变的变化,以求发现其规律。方法:8例口腔扁平苔癣癌变患者均行原发灶扩大切除,5例同期行择区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定期随访。对3例患者检测CAl99、CAl25、CEA,并检测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ENA、ANA、CRP、CD4和CD8。4例患者采用中药调节免疫功能,2例患者应用平阳霉素和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Iressa。结果:7例患者无肿瘤复发和再次癌变,其中1例扁平苔癣病损缓解;1例虽无肿瘤复发,但第一次手术区边缘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经手术再次将重度不典型增生区切除:另1例患者在右侧颊黏膜癌变切除并择区颈淋巴清扫术后5a,右侧牙龈乳头状增生,病理证实为炎性增生。1例患者在左颊黏膜癌变组织局部扩大切除术、择区颈淋巴清扫术后6a,对侧磨牙牙龈再度癌变,局部切除后6个月.发现右颌下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论:8例口腔扁平苔癣癌变患者,7例未见复发和颈淋巴转移,预后较好。从临床观察鉴别扁平苔癣和早期癌变非常困难,但发生白斑样病变并逐渐加重、表面粗糙变硬,或转变为红斑样表现者.应高度警惕.果断切取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8.
在全身各部位癌瘤中,红唇及口腔粘膜癌占3—20%,而在红唇和口腔粘膜各种疾病中,扁平苔癣仅占4—10%。唇和口腔粘膜的溃疡,糜烂型,疣型,萎缩型扁平苔癣癌变者占0.8—12%,其中萎缩型更易癌变。А.Д.Носков报导一名55岁男性患者,从单纯型扁平苔癣发病至癌变仅5个月。作者20年内观察各类型扁平苔癣725例,其中溃疡、糜烂型和疣型癌变者29人,占总  相似文献   

9.
口腔白斑及扁平苔癣都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粘膜白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癌前病变,粘膜扁平苔癣恶变的报导亦较其它粘膜病为高。这两种疾病在某些情况下,对其临床性质的判断,可能会发生疑问或混淆。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有必要对其病理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本文对9例口腔粘膜白斑,7例口腔扁平苔癣的活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组织学观  相似文献   

10.
糜烂型扁平苔癣癌变虽有报道但很少,发生于舌背中线部位更是不常见。扁平苔癣基本上是一个病因不明的疾患,尽管变态反应和精神因素起一定作用,贫血及其它血液疾患也能使之加重。病例报告:一位47岁妇女口腔疼痛8年,两侧颊粘膜临床和病理都诊断为扁平苔癣,舌为萎缩型和糜烂型扁平苔癣。血色素9.9g/100ml,叶酸缺乏,红细胞叶酸盐为  相似文献   

11.
COX-2与Survivin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OX-2与Survivin基因在口腔扁平苔癣中的表达及其与潜在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扁平苔藓、10例正常口腔黏膜及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OX-2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及Survivin在口腔扁平苔癣中均出现表达上调,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44%及27.78%。结论:COX-2及survivin的表达上调在口腔扁平苔癣向鳞状细胞癌的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扁平苔藓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导7例口腔扁平苔癣伴糜烂,其中5例有严重肝脏疾患。女性,65岁,口腔扁平苔癣糜烂,伴黄疸和紫癜。转氨酶、血胆红素、硷性磷酸酶增高,凝血酶原活性降低,血γ球蛋白(IgG和IgM)增加,类风湿因子和均质型抗  相似文献   

13.
扁平苔癣系常见的口腔粘膜慢性疾患,因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应用维甲酸局部治疗口腔扁平苔癣21例。疗效较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21例口腔扁平苔癣均系门诊患者,除5例曾行病检,大部分依靠临床表现确诊,男8例、女13例,  相似文献   

14.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的研究近年来有些新的进展和看法,现就其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发病机理、癌变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一、发病情况: 5千名牙科病人中患口腔粘膜扁平苔癣者约25—30例。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  相似文献   

15.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疗效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腔扁平苔癣(OLP)为口腔黏膜常见病。临床治疗尚无特殊药物。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我科采用口服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肠溶片)加清热解毒中成药(复方苦木消炎片)治疗老年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些口腔粘膜的慢性疾病,诸如口腔粘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简称LK)和口腔粘膜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简称LP)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癌前病变。但对由LK和LP恶变而来的口腔鳞癌,在临床上有何特征?在治疗中应注意什么?则还未见报道。本文对1978~1988年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在LP和LP基础上癌变的口腔粘膜鳞状上皮癌的临床诊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8例口腔扁平苔癣病人采用康宁克通—A20~40mg,加等容量的2%利多卡因,病损局部粘膜下或基底注射并配合华素片含化治疗口腔扁平苔癣1~3月.半年后复查的痊愈率为53.45%,总有效率为91.38%;与37例采用含激素(强的松)的鱼肝油合剂涂擦并配合华素片含化的对照组(痊愈率10.81%,总有效率62.16%)相比,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法治疗口腔扁平苔癣具有显效快.近期疗效好的优点。其远期疗效还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扁平苔癣是一种常见的涉及到口腔粘膜的皮肤疾病。口腔损害倾向于较慢性的过程,甚至可持续10~15年。Andreasen报告口腔扁平苔癣的纲状型自然愈合占41%,萎缩型的自然愈合占12%,斑块型自然愈合占7%,而溃疡型无一例自然愈合。因此,绝大部份口腔扁平苔癣是必须进行治疗的。在处理口腔扁平苔癣时,首先需要确定诊断,有时红斑狼疮具有浅白色条纹状表面;不良角化(错角化)损害、甚至早期的鳞状细胞癌均有一种苔癣样表现。当临床诊断有疑虑时,必须进行活检。口腔扁平苔  相似文献   

19.
严重型口腔扁平苔癣是一种慢性、疼痛而又难治性疾病,作者选择28名重型的口腔扁平苔癣,用etretinata作双盲,交叉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口腔正常黏膜、扁平苔癣(OLP)和鳞癌(OSCC)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分析Ep—CAM在口腔黏膜疾病及其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OLP(15例非糜烂型、15例糜烂型)及20例OSCC组织中Ep—CAM的表达变化。结果:Ep—CAM在正常黏膜组织阴性表达,而在非糜烂型OLP、糜烂型OLP及OSCC组织中表达逐渐增强。结论:Ep—CAM在口腔黏膜癌变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