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CT诊断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2例,诊断准确率为94.12%(32/34),1例误诊为突出椎间盘髓核钙化,1例误诊为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为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骨质缺损区,骨质缺损区后壁见弧形或弓形条块状骨块。结论 CT有助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及常见椎体后缘骨化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硬性突出物,如: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钙化、椎体软骨瘤样增生等,在行MED手术时均不能得到满意的处理,影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使手术的适用范围因此而受到限制。为此作者在MED术中应用椎体后缘处理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5例(82个)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表现。结果:椎体后缘离断症好发于L1~S1,以L5发生率最高(51.2%),其次为S1(32.9%),离断骨块多数呈条片状、弧线状,少数呈三角形。97.3%合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41.4%致椎管或侧隐窝狭窄,70.7%合并椎间盘突出,30.7%合并椎体内单发或多发的许莫氏结节。结论: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显著的CT特征,在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基础上脊柱伸屈反复牵拉的应力作用。是其主要形成机理。本症是引起腰腿痛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5例(82个)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表现.结果椎体后缘离断症好发于L4~S1,以L5发生率最高(51.2%),其次为S1(32.9%),离断骨块多数呈条片状、弧线状,少数呈三角形.97.3%合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41.4%致椎管或侧隐窝狭窄,70.7%合并椎间盘突出,30.7%合并椎体内单发或多发的许莫氏结节.结论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显著的CT特征,在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基础上脊柱伸屈反复牵拉的应力作用,是其主要形成机理.本症是引起腰腿痛不客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附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对它们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符合率为85.7%;CT分型:中心后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或外型;主要CT表现有:(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软组织密度块影,边缘光滑,硬膜囊受压、变形;(2)游离碎块形成;(3)神经根受压、水肿或湮没;(4)突出髓核部分钙化或骨化;此外,CT还能清楚显示椎管及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病变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合并征象。结论:CT是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病例经CT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X线平片所见征象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同时经CT扫描和X线平片照摄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主要表现有:腰脊椎侧弯和生理曲度变直及侧凸改变、椎间隙改变、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相邻椎体后角局限性骨增生呈“磨角”样改变、相邻椎体后缘局限性骨吸收和相邻椎体面弧形压迹等;CT扫描的主要征象有:脱入椎管的髓核块影,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水肿及移位,脱出髓核的部位部分钙化或骨化和髓核碎裂并在椎管内上下滑移等。CT的阳性发现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分别为100%和61.29%。结论CT和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有千秋,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但CT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后缘许莫结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及与临床手术病理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椎后缘许莫结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结果:35例椎后缘许莫结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椎后下缘25例,椎后上缘10例;中央型9例,旁侧型26例。CT表现:椎体后缘骨质呈类圆形或多囊状骨质缺损,周边硬化,后壁呈弧形突向椎管,有断裂、游离。结论:CT可反映椎后缘许莫结节型的病理变化,并可初步判断纤维环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椎体骨赘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椎体骨赘形成的起源和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建立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收集动物颈椎标本。临床收集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颈椎间盘及相邻的上下椎体标本。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兔和人颈椎椎体骨赘形成的动态生长过程。结果动物椎体骨赘明显来自于椎体周边关节软骨的增生、钙化和骨化。人颈椎退变颈椎间盘周边软骨终板潮标明显前移,钙化和骨化层增厚,形成突向外侧的椎体边缘的骨赘。结论椎体骨赘来自于周边关节软骨的增生,先形成软骨骨赘,然后通过软骨内钙化和骨化而形成椎体骨赘。  相似文献   

9.
选择题:5.颈椎间盘突出症PLDD的禁忌证()A.以脊髓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间盘突出者B.游离髓核块已疝入后纵韧带下或椎管内者C.间盘退变伴明显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者D.副神经损伤引发的颈部痉挛性抽搐者E.伴有间盘突出的后纵韧带骨化者6.影响脑肿瘤患者QOL因素包括下面哪几项()A.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家庭状态B.发病前的性格和职业满意度C.治疗方案D.躯体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E.压抑和恐惧的程度7.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锻炼的目的()A.松解粘连B.恢复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C.增强关节与骨的负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11例与常规X线片比较,结果:CT表现为:(1)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边硬化。(2)缺损区后壁后有突出椎管骨愉,明显者可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并可致椎管狭窄。(3)多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能明确诊断腰后缘软结节,并对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水平,探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其突出类型、体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01/10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需外科治疗的49例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外周血,男26例,女23例.发病部位:L_(4~5) 22例,L_5S_1 27例.治疗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4例,阴性15例.根据术中所见腰椎间盘位置分为破碎疝出组30例和退变突出组19例.以同期健康献血者2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结果:破碎疝出组CD3~+、CD4~+、CD4~+/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组CD4~+、CD4~+/CD8~+水平较阴性组高,阳性组CD8~+水平较阴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破碎疝出组直腿抬高试验试验阳性率高于退变突出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结论:腰椎间盘疝出后出现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变化,且其不同病理类型也存在差异,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在患者体征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直腿抬高试验可能有助于证实突出间盘对神经根的损伤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腰椎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是下腰部脊柱骨性结构的形态改变的直接反应,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在长期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影响后脊柱正常结构应变的结果,但不同参数反映的情况是否相同以及与对应的临床症状是否有相关性尚待探讨。目的:测量和比较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分析参数变化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关系。探讨腰椎骨性结构的异常是否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以及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7例,同期于放射科行CT检查显示非腰椎间盘突出者143例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差异分为男、女组;按年龄分为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65岁组。测量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包括棘突偏斜角、关节突关节角、腰椎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棘突偏斜角在L4、L5水平存在差异,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值为-10.609,-12.074,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在各年龄组及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从性别上看,男、女组仅在腰骶关节角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0.01);各年龄段间比较,55-65岁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分别与25-34岁组、35-44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45-54岁组和25-34岁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异不是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但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异常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3.
腰椎小关节病的CT检查和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腰椎小关节病CT表现作出归纳,提高对此病作为腰腿痛的重要病因的认识。方法连续200例腰腿痛患,主要作了腰椎L4-5和L5-S1的小关节CT平扫,并运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对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结果 有135例(占67.5%)患表现为不同节段的腰椎小关节病,CT表现为:骨赘形成;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真空现象以及关节囊的钙化等。腰椎小关节病常伴有其它腰椎疾病。讨论 腰椎小关节病是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 < 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 > 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5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DSA监视下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随访均>3个月。结果:显效率72.0%(36/50),有效率20.0%(10/50),无效率8.0%(4/50),总有效率92.0%(46/5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穿刺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骨密度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力线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腰椎病患者的术前腰椎MRI资料,根据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17例)、骨量减少组(19例)和骨质疏松组(10例),从腰椎矢状位MRI上测量和比较各组患者的腰椎椎体前、中、后高以及各椎间盘的前、中、后高,记录和比较各组患者腰椎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Pfirrmann分级).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腰椎各椎体高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椎体前高、中高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在下腰段椎间盘(腰3-4、腰4-5、腰5-1)中高有增加趋势,但骨质疏松组各椎间盘的后高都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椎间盘信号退变程度要明显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结论 骨密度情况不仅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形态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椎间盘矢状位形态和退变程度产生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椎间盘退变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探讨恢复脊柱运动功能和载荷能力的规律性。方法1998-04/2000-04,应用改良型SBChar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行腰椎间盘置换术共31例37个间隙,其中腰椎间盘退变16例18个间隙、合并椎间隙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17间隙、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术后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结果随访率100%,截止至2001-09,随访17~41个月(平均26个月)。临床评价优23例,良6例,尚可2例。术后腰椎节段平均可前屈4.0°和后伸5.1°,活动度共9.1°。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4.2mm。结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和康复训练可恢复脊柱的运动和载荷能力,为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和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报道,在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可造成椎体终板的重塑.目前终板形态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仍不非常清楚.目的:观察分析椎体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0例无腰椎疾病的正常人和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L4到S2,扫描条件:140 kV,345 mA,FOV160 mm,层厚1 mm,间距1.0.原始图像通过O2的三维重建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W300,C80,ZOOM=1.5,Expand1.在平面重建术(CPR)基础上测量椎间盘最大前后,横径,圆形,面积和形状.结果与结论:终板形态和椎间盘突出症密切相关(P均<0.01).终板面积和男性L4/5、男性和女性的L5/S1椎间盘突出关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体终板的边缘形状是腰椎的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椎间融合术已成为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目地探讨应用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系统(Prospace PLIF)治疗腰椎不稳症患者术后椎间活动域的变化.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的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骨外科.对象2002-12/2003-12采用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患者16例,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37~68岁,平均51.6岁.椎间盘突出症4例,椎管狭窄症6例,退变性椎体滑脱3例,椎弓崩裂性滑脱3例,其中Ⅰ度滑脱5例,Ⅱ度滑脱1例.方法行后路椎间合术,植入两枚融合器,辅以后外侧植骨,不行椎间隙内融合器周围植骨,全部加用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主要观察指标①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椎体间活动域.②功能障碍指数.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v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均得到融合.术后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均得到满意恢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为(44.2±3.9)分,术后为(25.5±3.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3.8%.结论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不稳的治疗术后即刻稳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背景:腰椎小关节及其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文献报道争议很大。目的:测量分析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腰腿痛行CT检查的169例患者,L4/5腰椎间盘突出3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67例,无间盘突出对照组67例。在CT终端机上选取L3~S1椎间隙的远侧椎体上终板层面,测量3个节段的腰椎小关节角。结果与结论:①L4/5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L3/4、L4/5、L5/S1每个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左侧均大于右侧(P〈0.05);各组小关节前内侧角和后外侧角两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前内侧角、后外侧角3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各组腰椎小关节角、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节段均逐渐增大(P〈0.05);而前内侧角L4/5节段最大,L3/4节段最小(P〈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小关节角左右侧不相等有关;腰椎小关节角和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逐渐更偏向冠状位,而内侧角在L4/5节段更偏冠状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