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丙诺啡用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凿,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作者将其持续微量镇痛与分次推注镇痛的效果进行大样本比较,发现两者镇痛效果相同,不良反应也相同,但患者为此所花的费用却完全不同。所以,作者认为丁丙诺啡分次推注镇痛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更有利于减轻病人的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舌下滴注给药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和舌下滴注、皮下给药进行大鼠甩尾法镇痛实验,测定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丁丙诺啡舌下给药镇痛效果确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舌下滴注给药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和舌下滴注、皮下给药进行大鼠甩尾法镇痛实验,测定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丁丙诺啡舌下给药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金从参  王必铭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75-3476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受医疗费用。操作复杂等因素影响,现多集中于大中医院。单次硬膜外镇痛方法较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丁丙诺啡止痛作用强而持久.相对不良作用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次硬膜外止痛药物.为此我们观察了丁丙诺啡用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井与吗啡进行了对照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静脉和硬膜外丁丙诺啡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50例ASA Ⅰ~Ⅱ级全麻下行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二组:患者完全清醒并诉切口疼痛时,V组经静脉注射丁丙诺啡0.2 mg,E组经硬膜外注射丁丙诺啡0.2 mg,记录镇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患者再次疼痛(VAS>5)时分别开启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采用LCP模式.结果 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均满意,V组和E组镇痛起效时间分别为(9±3)min和(25±5)min,维持时间分别是(5.1±2.3)h和(12.3±4.5)h,E组明显长于V组(p<0.05);两组使用丁丙诺啡总量分别为(1.0±0.4)mg和(0.6±0.2)mg;4h及22h E组VAS评分较低.两组Rame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静脉和硬膜外注射丁丙诺啡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安全而有效,静脉注射镇痛起效更快,硬膜外注射可减少其用药总量,延长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6.
丁丙诺啡用于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丙诺啡 (bupreorphine ,盐酸叔丁啡 )属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 ,效果确切 ,副作用少。我院自 1996年开始运用丁丙诺啡和低浓度局麻药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配伍罗哌卡因用于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 ,将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盆腔、下肢手术的病人共 64例 ,平均年龄4 6 18± 8 77岁 ,男女比例为 1:4 ,体重 4 7~70kg ,ASA分级均为I~Ⅱ级。随机分为 4组 ,R组 (n =15 ) :0 12 5 %罗哌卡因 ;…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剂量丁丙诺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应及其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性观察。方法75例(ASAI~II级)妇科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n=25):使用0.0003%丁丙诺啡,B组(n=25)使用0.00045%丁丙诺啡,C组(n=25)使用0.0006%丁丙诺啡,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除在4h评分点A组与B组、C组R-VAS、C-VAS相比P>0.05外,其它各时间段B组、C组的R-VAS、C-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差异显著;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按压次数3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C组>B组>A组,A组与C组间P<0.01,B组与C组间相比P<0.0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B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瘙痒发生率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0.00045%丁丙诺啡既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又明显降低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术后镇痛(PCIA)与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比较.方法 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PCIA组(内含芬太尼0.8mg~1.0mg 昂丹司琼8mg 生理盐水至100ml)与PCEA组(内含丁丙诺啡0.6mg 昂丹司琼8mg 生理盐水至100ml)进行比较.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结论 丁丙诺啡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其循环呼吸稳定,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应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应用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丁丙诺啡+氟哌利多(A组)、丁丙诺啡+氟哌利多+布比卡因;(B组)、氯胺酮+氟哌利多+布比卡因(C组)。观察0448h内各时段追加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各时段追加次数、VAS、Ramsay评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1.05);肠功能恢复时间,A与c、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183;42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丁丙诺啡、氯胺酮复合局麻药行PCEA的镇痛效果确切;氯胺酮组在减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显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应用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丁丙诺啡 氟哌利多(A组)、丁丙诺啡 氟哌利多 布比卡因(B组)、氯胺酮 氟哌利多 布比卡因(C组).观察(1~48 h内各时段追加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各时段追加次数、VAS、Ramsay评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A与C、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丁丙诺啡、氯胺酮复合局麻药行PCEA的镇痛效果确切;氯胺酮组在减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显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下肢手术不同方法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科下肢手术不同方法PC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40例。分别以四种方式行术后镇痛:E1组罗哌卡因+丁丙诺啡;E2组罗哌卡因+丁丙诺啡。VD组丁丙诺啡+托烷司琼;VS组舒芬太尼+托烷司琼,国产一次性镇痛泵给药。术后随访3d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满意度VD组、VS组及E2组优于E1组(P〈0.05);尿潴留E2组高于E1组、VD组、V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VD组高于其他三组。结论不同方法的术后镇痛均能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各自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较佳的方法以及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2.
谢海辉  陈淼 《中国药房》2008,19(14):1086-1088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应用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和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A、B、C组,分别为丁丙诺啡+氟哌利多、丁丙诺啡+氟哌利多+布比卡因、氯胺酮+氟哌利多+布比卡因。观察0~48h内各时段追加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各时段追加次数、VAS、Ramsay评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丙诺啡、氯胺酮复合局麻药行PCEA的镇痛效果确切;C组在降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显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复合罗呱卡因用于肺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肺切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复合罗呱卡因组(A组)及吗啡组(M组),每组各20例。A组为丁丙诺啡0.3mg 罗呱卡因75mg,M组为吗啡2mg 氟呱利多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60ml。两组硬膜外镇痛泵固定给药速度2.0ml/h,持续输注。记录输注后1,4,8,12,24,36,48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疼痛评分,并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疼痛评分与M组相似(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M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复合罗呱卡因的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适用于肺切除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盲双模拟对照多中心实验,临床评价了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的镇痛效果,对照药为硫酸吗啡普通片。结果表明:1)Bup用于缓解手术后急性中度疼痛0.2mg-0.4mg丁丙诺啡的临床镇痛效果与10mg呈吗啡相当;(2)丁丙诺啡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其一次剂量0.2mg与0.4mg的临床镇痛效果几乎无差别,提示每次应用1片即可;(3)Bup片用于缓解晚期癌症慢性中度疼痛,每次剂量0.2-0.8mg,一日三次,可  相似文献   

15.
刘增亮  安会玲 《河北医药》2006,28(2):121-121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应用较为困难,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选择43例患者应用丁丙诺啡联合氟哌利多进行术后镇痛,其价格能为大众接受,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盲试验4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肌注丁丙诺啡0.3mg、0.15mg、哌替啶50mg和安慰剂;开放试验30例,只给予丁丙诺啡0.3mg。结果表明,两种设计的丁丙诺啡镇痛强度都明显高于安慰剂(P<0.01)。双盲法丁丙诺啡0.15mg具有和哌替啶50mg相同的镇痛作用,丁丙诺啡0.3mg则在给药3h后镇痛作用优于哌替啶(P<0.05);镇痛作用持续时间均超过6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和吗啡对开胸手术病人术后的静脉镇痛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10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53)为丁丙诺啡组,用药为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1.5mg,恩丹西酮8mg;B组(n=53)为吗啡组,用药为盐酸吗啡注射液50mg,恩丹西酮8mg。采用一次性持续镇痛泵,每例配药200ml注入镇痛泵内,设置和控制的参数为,①持续剂量为4ml/h;②锁定时间为15min;③PCA剂量为1ml;④负荷剂量,A组为丁丙诺啡0.15mg,B组为吗啡5mg。结果:两组病人VAS评分分别为(2.1±1.6)分和(2.5±1.7)分(P〉0.05),丁丙诺啡组恶心例数为5例,吗啡组为21例(P〈0.01),呕吐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嗜睡例数分别为10例和13例;头昏例数分别为3例和5例;均无皮肤瘙痒发生。结论:丁丙诺啡和吗啡均可用于开胸手术病人的术后静脉镇痛,而丁丙诺啡镇痛效果较吗啡更强,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验证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探索达到明显或完全疼痛缓解的用药剂量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多中心无对照开放试验。应用滴定法 ,调整日剂量 ,寻找 2 4h使癌痛患者无痛的给药剂量。结果 :中、重度癌症患者舌下含服丁丙诺啡 0 6 - 2 4mg·d- 1 的剂量 ,给药次数3- 4次 ,可明显或完全缓解疼痛。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思睡和恶心等。结论 :丁丙诺啡是一种镇痛效果较强 ,不良反应较轻 ,适用于中、重度疼痛的镇痛药 ,可用于癌痛患者第Ⅲ阶梯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外科手术后相同剂量的丁丙诺啡和舒芬太尼麻醉效果分析。方法将口腔外科术ASAⅠ或者Ⅱ级患者80例平均分为2组,即A组:舒芬太尼组,B组:丁丙诺啡组。两组患者全部经静脉自动用药,舒芬太尼组用药60峭,丁丙诺啡组用药0.72mg,总量均为100ml,第一次的剂量为5ml。手术后4、8、16以及32h进行VAS以及Ramsay评分,并对PCA有效按压次数与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舒芬太尼组与丁丙诺啡组的VAS疼痛评分与Ramsay运动评分以及静脉内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丁丙诺啡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舒芬太尼组(P〈0.01)。结论口腔外科手术后使用上述两种镇痛药疗效相似,但是丁丙诺啡的副作用发生率更高,因而,舒芬太尼是口腔外科术后镇痛药更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氯诺昔康与丁丙诺啡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38-1339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和丁丙诺啡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诺昔康A组(n=30)和丁丙诺啡B组(n=30),两组均通过电子泵经皮下给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手术类型和麻醉方法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氯诺昔康因其与丁丙诺啡相似的镇痛效果且无呼吸抑制的优点可以作为丁丙诺啡的替代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