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粪常规检验结果与治疗方案的关系,为急性腹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23年5—9月天津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486例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静脉血和粪便样本进行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淋巴细胞比例(LYM%)及血细胞比容(HCT)等血常规检验和粪常规检验,分析检验结果与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486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检出细菌性痢疾56例,感染性腹泻66例,普通腹泻364例。血常规检验结果可见,细菌性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WBC、NEU%、LYM%、HCT异常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普通腹泻患者[WBC>10×109/L:80.32%(98/122)比28.85%(105/364),NEU%>75.00%:86.06%(105/122)比26.65%(97/364),LYM%<20.00%:46.72%(57/122)比4.40%(16/364),HCT>49.00%:9.02%(11/122)比1.92%(7/364),均P<0.05]。进行粪常规检验结果可见,普通腹泻患者发生...  相似文献   

2.
周浩  张静 《疾病监测》2012,27(3):184-187
目的 分析我国201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报告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0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746 551例,死亡43例,其中5岁儿童感染性腹泻399 897例,死亡23例。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48 20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46%,其中,病毒性腹泻占93%,细菌性腹泻占6.99%,两种病原合并感染性腹泻0.23%,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占0.01%。 结论 5岁儿童和社区散居儿童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的重点人群。我国感染性腹泻报告率以及病原学诊断率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2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病原体不同分为病毒性肠炎组82例和细菌性肠炎组50例;按病情程度不同分为重型腹泻组73例和轻型腹泻组59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血生化,同时测定53例健康对照组CRP。【结果】82例病毒性肠炎组及50例细菌性肠炎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性肠炎组与细菌性肠炎组比较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73例重型腹泻组与59例轻型腹泻组比较CRP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CRP不能作为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指标,但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与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感染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明了。鉴于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感染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我们观察了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患儿IL-1、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细胞因子在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本组15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包括细菌性痢疾及细菌性肠炎共61例,病毒性肠炎95例,均做了粪便病原学鉴定和病毒抗原诊断。其中大便轮状病毒DNA阳性95例,福氏志贺菌28例,痢疾志贺菌18例,鼠伤寒沙门菌5例,致病性大肠杆菌10例。以同期查体健康、1个月内无感染史的儿…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腹泻可由许多感染因子所引起,如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等。国内曾有人分析415例菌痢,竟有75例误诊,误诊率为18.07%。其中阿米巴痢疾24例,血吸虫病5例,贾第虫病4例。共有33例寄生虫病,占误诊75例中的44%。Chavalittamrong(1984)报道在泰国寄生虫性腹泻占感染性腹泻的18.4%。由此可见,寄生虫性腹泻与其它病原体所致的腹泻易于混淆,同时在感染性腹泻中叉占有一定的比例(近1/5)。为了提高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成效,今将寄生虫性腹泻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腹泻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72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腹泻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腹泻患者治疗前降钙素原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P〈0.01);病毒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平行,是一项比白细胞更敏感的、鉴别细菌和病毒性腹泻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其在儿童腹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细菌性腹泻组(60例),病毒性腹泻组(60例),非感染性腹泻组(60例)。检测3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对小儿腹泻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腹泻组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和PCT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且细菌性腹泻组CD64和PCT检测阳性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水平呈正相关(r=0.865,P0.05)。结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CD64和PCT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指数(CD64)、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及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纳入研究。按病原体将患儿分为病毒性腹泻组(33例)和细菌性腹泻组(57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腹泻组、病毒性腹泻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64、HNL、F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D64、HNL、FC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用于诊断细菌性腹泻的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外周血CD64、HNL、FC水平与细菌性腹泻患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细菌性腹泻组、病毒性腹泻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64、HNL、F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腹泻组外周血CD64、HNL、FC水平高于病毒性腹泻组,病毒性腹泻组这3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HNL、FC单项及联合诊断细菌性腹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870、0.854、0...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早期带状疱疹、急性胆囊炎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的不同,分析不同指标变化在三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比较其入院血常规检查各指标的结果,分析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结果早期带状疱疹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三个指标均低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和单核细胞百分比(MO%)指标均高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其中做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的是NE%指标(AUC=0.848,95%CI:0.792~0.905);特异度最高的指标是LYM%,在最佳截断值19.21%处,特异度可达0.963。结论血细胞计数检查结果对早期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可降低早期带状疱疹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占多数。临床上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测,根据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值(NE%)来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病毒性感染时WBC计数和NE%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细菌性感染时WBC计数和NE%增高[1]。但WBC计数和NE%易受各种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0年青岛市夏季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5—9月青岛市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随机抽取其中260例病人进行大便标本病原学检测,并与260例细菌性腹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腹泻病人数占就诊腹泻总人数的60.6%,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8.0岁。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48.1%),发热(46.8%),水样便(43.8%)。大便病毒检测阳性率40.8%,其中轮状病毒(36.8%)、星状病毒(23.6%)和诺如病毒(22.6%)为主要病原体。与细菌性腹泻相比,受凉诱因、有无发热、是否水样便、腹泻次数以及腹鸣等症状差异有显著性(χ2=4.207~7.964,P〈0.05)。结论2010年夏季腹泻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抗病毒治疗不能显著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脑膜炎患者比例分布情况,并对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血、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121例明确诊断为脑膜炎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脑膜炎类型分布情况,并比较确诊的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血、脑脊液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指标的差异和关联。结果 121例确诊的脑膜炎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脑膜炎,占36.36%,其次是化脓性脑膜炎(35.54%),真菌性、结核性脑膜炎分别占5.79%、4.13%,细菌性脑膜炎仅占1.65%。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检验指标特征类似,发热是二者最常见的症状,化脓性脑膜炎血、脑脊液常规指标普遍比病毒性脑膜炎升高幅度大,病变程度重,两种脑膜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脑脊液压力、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葡萄糖定量呈负相关,而与氯化物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脑脊液结果异常程度越高,临床症状越重。结论依据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百分比,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压力、蛋白及葡萄糖定量变化程度,可对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危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病原学及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颅内感染患者(感染组)和49例颅脑外伤但无颅内感染患者(对照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蛋白质、IgG、IgA、IgM检测,结合病原学检测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AD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隐球菌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蛋白质、Ig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G水平明显增高,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病原学和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青岛市夏季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将2010年5~9月青岛市出现的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并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护理指导。结果:2010年7~9月病毒性腹泻患者人数及比例明显增加,占总人数的60.6%。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发热,水样便。大便病毒检测阳性率39.2%,其中轮状病毒(36.2%)、星状病毒(23.4%)和诺如病毒(19.1%)为主要病原体。结论:2010年夏季腹泻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正确的护理指导可以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4岁以上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及其临床特征,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感染科肠道门诊诊治的464例已明确病原学的14岁以上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特征.结果 464例急性感染性腹泻中,男265例、女199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解质紊乱与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的相关性。方法用ISE法测定25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钾钠氯,用偶氮砷III法测定患儿血清钙,经细菌培养和快速轮状病毒抗原酶标诊断试剂鉴定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原。结果病毒性腹泻患儿并发电解质紊乱80.7%(75/93);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在细菌感染性腹泻与病毒性腹泻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虽然各种小儿感染性腹泻均可引起低钾血症,但在细菌组与病毒组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意义;高氯血症可见于各种感染性腹泻,以病毒性腹泻多见。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感染性腹泻患儿伴有血清电解质紊乱,了解电解质紊乱与病原学的相关性,及时纠正各种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及时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解质紊乱与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的相关性.【方法】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17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各项电解质指标,经细菌培养和快速轮状病毒抗原酶标诊断试剂鉴定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原.【结果】病毒性腹泻患儿并发电解质紊乱为80.6%(50/62);细菌感染性腹泻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与病毒性腹泻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种小儿感染性腹泻均可引起低钾血症,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高氯血症可见于各种感染性腹泻,但尤以病毒性腹泻多见.【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儿伴血清电解质紊乱,了解电解质紊乱与病原学的相关性,及时纠正各种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及时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和应用范畴。方法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50例,对照组用治菌必妥(头孢噻肟)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明显优于治菌必妥。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的病因非常复杂,诊断方法随病原体的种类而异,全面、广泛开展小儿腹泻的病因诊断尚有一定难度。现就近年来有关资料以及个人经验总结如下。1小儿腹泻较常见的病因1.1小儿急性腹泻的病因国内仍以感染性腹泻为主[1,2]。由于各地病原不一,以及采样、分离技术的不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发现病原体的阳性率自30%~70%不等,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可供参考,例如夏天以细菌性腹泻居多,秋冬季以病毒性居多。主要病原谱各地大致相同,细菌以致泻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及空肠弯曲菌为主,病毒以轮状病毒最多见,约占同期急性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方法选取164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与9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及60例健康体检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CT检测结果分布、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PCT、CRP、WBC检查结果均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而阳性率比较细菌组PCT、WBC阳性率高于对病毒性脑膜炎组,两组PCT检查分布构成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6.151,P0.01)。PCT检查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97.6%(160/164),特异度为95.0%(57/60),误诊率为3.1%(7/224)。PCT检查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98.0%(96/98),特异度为96.7%(58/60),误诊率为2.5%(4/158)。结论血清PCT作为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指标准确性良好,结合CRP、WBC、ESR等联合鉴别诊断能够在早期快速给予准确的病原体诊断,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