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启泉从毒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前病变属中医"痞满"、"胃痛"范畴,其病因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气机郁滞,日久生热化毒,病久入络,络道不利形成瘀血,因此热毒血瘀为胃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胃溃疡活动期"毒热"病因是国医大师周学文重要学术思想之一,是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胃溃疡活动期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深入诠释了毒热病机的科学基础,对其定义、内涵、外延、致病特点进行详细的界定.同时从胃毒热病机现代医学认识、胃毒热病机与消化道溃疡、毒热病机论治胃溃疡的辨证论治体系3个方面加以阐述,针对胃溃疡...  相似文献   

3.
胃溃疡活动期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多病因消化系统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约为1%-3%。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经过反复长期的验证是可信的。深入探讨胃溃疡活动期中医的证治对指导本病的治疗,提高溃疡病治疗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病由毒起,热由毒化,日久酿成毒热之邪蕴结于胃证。其治疗拟以痈论治,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法治疗本病。多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力求为治疗本病探索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机,提出了"脾虚络阻毒损"为CAG的基本病机,"脾虚""络阻""毒损"是CAG病机演变中的基本因素,多表现为脾胃亏虚→胃络瘀阻→毒损胃络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脾胃亏虚是CAG的始动因素、发病之本;胃络瘀阻是CAG致病的关键条件;毒损络脉是CAG发展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本病的表现较为符合络病发病的特点,通过络病理论可以更好地阐明CAG的病机特点,更加深入了解CAG的病机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课题以研究胃溃疡活动期的中医"毒热"病因理论为突破口,以建立中医病因学研究方法为途径,以阐明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性疾病的疗效机制为特色,丰富和发展中医病因学理论和实践。方法:通过中医胃脘病"毒热"病因理论研究、中医"毒热"实验病因学研究、"毒热"病因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毒热"病因的中药干预验证性临床试验,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通过病例对照设计,581例胃溃疡活动期83.3%为毒热证;266例浅表性胃炎13.3%为毒热证,从而确证胃溃疡活动期"毒热"为多发、常见病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辨证求因要点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炎症因子增高、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等。经300例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证候积分愈显率86.62%,胃镜愈显率80.29%。改良胃溃疡活动期胃毒热证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方法,验证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治法中药复方疗效确切,并阐明其生物学机制。结论:"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主要病因,"以痈论治"胃溃疡活动期的新治法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是消化科疑难病证,其病程迁延日久,难以治愈。本文通过对病因、病机及病理的分析,认为其发病主要机理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瘀毒蕴结,治宜健脾养胃、理气化瘀、解毒散结。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炎是中医内科门诊常见病。梁开发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多端,病机复杂,累及多脏,病位不离胃,然病机总不离虚、滞、湿、热、寒以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上重视枢转气机,善用通和、行气止痛之品,提出"苦寒未必皆伤胃",衷中参西,病证结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本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感受湿热毒邪、侵淫日久、胃络瘀滞、壅积化热、热灼胃络而发病。湿热毒邪是致病病因,胃络瘀滞是病机,湿滞、寒凝、气滞、血瘀是病理结果。因此在治疗上清热解毒,辛香通络是基本大法。研究表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同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CAG)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癌变率为2.55%~7.46%。为此,笔者就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CAG的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对于CAG的病因病机,有人认为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胃之(气)阴液枯竭,不能濡养所致。有人认为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肾水不足,肝火犯胃,灼伤胃阴,阴枯而胃萎;有人认为是脾胃湿热,肝胃失调,气机不畅,日久化火化毒,熏蒸灼伤胃阴,而致阴枯胃萎;有人认为病程愈长,阴虚愈多;有人认为血瘀可存在于CAG的全过程。对老年CAG的病机,有人认为多虚寒夹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渐虚,影及于脾,病情反复不愈,本病标证又多见瘀血,胃镜检查粘膜白相为主,腺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胃与咽的关系进而说明临床难治性咽异感症与胃癌前状态的关系,对此王彦刚教授以浊毒理论为指导,认为本病病因为湿热浊毒,病机为浊毒困阻中焦胃脘,日久循经犯咽,病位在胃,与脾、肝等脏相关。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大法,以胃为本,根据邪气的偏盛对不同证型的咽异感症辨证论治,分别予以降胃气、祛胃湿、清胃火、通胃络、排胃痈、养胃阴6种治法,临床擅用对药与角药,注重药性与功效的结合每收良效,可化解胃中浊毒,缓解咽异感症,阻断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以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为主要症状,此病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的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近年来,众多医家对本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所侧重和发展,丰富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高.本病属中医学的"胃脘痛""肝胃气病""心痛"等范畴. 本病的病因以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和劳倦因素为主.从而导致脾不健运、胃失和降,或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气滞血瘀,瘀血久积,致局部气血失于濡养,日久导...  相似文献   

13.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4.
从病因病机、辨治要点、治疗特色等方面介绍单兆伟教授诊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经验。情志不畅、脾胃虚弱为主要病因,肝胃不和、胃失通降为基本病机,气滞、湿热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以疏肝和胃、健脾化湿、护膜为主。病程日久可出现瘀阻胃络的表现,形成气虚血瘀证,治当扶正化瘀。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凤鸣  李春婷 《河南中医》2009,29(3):306-308
综述了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相关文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毒邪客胃以及脾胃虚弱;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利用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增强胃黏膜屏障、抗Hp、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目前没有系统的认识,临床多将其归为中医肺痹一证进行论治,从前人经验中总结出其病因病机,认为本病是由痹证日久,肺气损伤,外邪侵袭造成的,以风寒湿等外邪痹阻日久,肺肾两虚,痰瘀毒阻于肺络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主张以补肺纳肾,祛痰化瘀解毒通络为总原则,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对脾胃病有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周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乃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而致的中焦脾胃气滞,升降失司,食滞不化,痞满疼痛等,此属邪实;它的发病多是由于脾胃虚弱所引起的,久病气虚致瘀、久痛入络、气滞血瘀、形成了虚实夹杂病理特征。周教授谨守病机,采用健脾调气法与活血化瘀法为基本原则,治疗上强调健脾、益气、理气、祛瘀、温中。文章从病因病机、分证论治及典型病案分析总结了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王春燕 《河南中医》2006,26(3):16-16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节律加快,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等。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为胃腺体萎缩的病理改变。中医依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可分为胃阴亏虚型、肝气犯胃型、饮食伤胃型和肝胃郁热型。  相似文献   

19.
胃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家庭、心理等负担的加重,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病西药治疗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复发率在50%以上[1]。而中医药治疗安全、有效,且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着重分析胃溃疡的病因病机,并指导着临床相关治疗。研究发现当今社会导致胃溃疡的主要病因病机多为气虚、痰饮、血瘀等;在辨证治疗中重视地域与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同时,更要关注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与情志等个体因素来分析病因病机,才能在治疗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有效开展本病的干预对胃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辨证施治有较大优势.本病的发生发展是由气及血入络的渐变复杂过程,认为脾胃虚弱(损)是发病之本,邪壅胃腑、胃络瘀阻是重要病机特征,邪毒久滞、毒损胃络是重要病机转归,故提出“脾虚络阻毒损”为其基本病机,以“健脾通络解毒”为基本治则,并应用肝脾(胃)同调,宏观与微观辨证施治相结合来立法处方,确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