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连侠  李新  赵红丽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102-2103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返流以及因食物返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对于贲门失弛缓症,腹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加抗返流手术,能有效地解除此病引起的吞咽困难等症状,疗效肯定持久,与传统的开胸或开腹手术相比,疗效相似,手术创伤明显减轻,术后患者康复快.此术式在国外已经逐步推广[1].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2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董燕  王晓伟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85-1886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1]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不适、食物返流、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可伴有体重下降甚至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2]。我科内镜中心2005年6月~2006年11月应用胃镜下放置食道支架术治疗此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放置食道支架的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4.5岁。术前均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行食管钡透及胃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符合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1.2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因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导致下段食管括约肌(LES)呈失弛缓状态,以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从而使得食管逐渐扩张的疾病。临床上常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及食物返流现象。以往对于症状较轻AC患者多采用硝酸盐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相似文献   

4.
李一  胡霞云  周晨洁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95-1095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良为特征。临床上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液体和固体食物的吞咽困难,体质量减轻,餐后反食,夜间呛咳以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其发病率每年约为1/10万[1]。我科于2011年4月收治1例贲门失弛缓症特勤疗养人员,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贲门失弛缓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灿  金震东 《现代康复》2001,5(1):98-99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nicter,LES)肌间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缺如使LES处于失缓状态,时不能发生规律的食管蠕动,使固体或液体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滞留于食管内,逐渐引起食管扩张,临床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即所谓吞咽困难性肺炎。本拟就贲门失弛缓症的有关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蠕动功能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仅次于食管癌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病 ,在我国缺乏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欧美国家 ,该病的发病率约为 1/ 10万[1] ,以 5 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居多。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 ,神经解剖学资料证明 ,食管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退行性变。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要点明确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和体重下降。X线吞钡检查和食管测压检查是明确诊…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内科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长沙市第三医院(410002)高炳嘉食管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以食管平滑肌的蠕动停止及吞咽时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松弛为特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夜间胃食管返流和非心源性胸痛。近年来有不少药...  相似文献   

8.
<正>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基础压持续升高,产生运动功能障碍,导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滞留的食物进而引起食管蠕动和张力减退的病症,患儿会有食物反流、间歇性吞咽困难、呕吐、胸骨后疼痛、消瘦等症状[1]。儿童由于生理结构和治疗过程中易哭闹等特殊性,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要求更加严格。2012年1月17日,我院收治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给予食管扩张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琴  李春花  王雷  赵国策 《全科护理》2014,(19):1756-1757
[目的]总结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81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58例显效,23例有效;食管直径术前8.3cm±2.8cm,术后1个月3.2cm±0.8cm,术后6个月3.7cm±1.2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合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梗阻解除效果。结果:治疗后上述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合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以标本兼治,此法切中病机,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即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障碍。临床上以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体重减轻等为主要表现。该病症状顽固,一般药物治疗难以奏效。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科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6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AL)是一种原发性消化系统运动功能障碍疾病,它是由食管神经、平滑肌病变而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松弛而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恶心、呕吐、食物反流等.目前对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研究[1]认为,AL发病原因可能与嗜神经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下降、遗传及精神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蒋俭  于涛  李建业  曾多  杨磊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34-1636
[目的]利用食管测压技术,监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改良Heller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食管动力学的改变,探讨改良Heller手术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腹改良Heller手术,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食管测压,术前、术后24 h pH值检测及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等进行观察.[结果]21例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食管测压显示术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吞咽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百分比等指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9例,1例偶有进食不畅,优良率达94.7%.[结论]经腹改良Heller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机制合理,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附加抗反流术式是防止反流的有效措施.术中食管测压对提高手术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原发性食管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支配食管和食管下括约肌的神经元退化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未明。贲门失弛缓症在中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该病的发生率每年约为1/10万,男女发病率相似,约为1∶1.15。本病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但其他年龄段也可发病,病程多较长。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食物反流、胸痛、胃灼热等。诊断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钡餐  相似文献   

15.
刘艳  金延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44-6744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冲洗在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前准备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7年30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POEM术前行胃管冲洗的临床资料,POEM术前2 h将16号硅胶材料胃管置入食管中下段,距离门齿33~37 cm,妥善固定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直至无食物残渣抽出,术前拔除胃管。[结果] 3例病人出现恶心反应,病人均能完成食管冲洗,术中胃镜下视野清晰,无食物残渣,3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加强贲门失弛缓症病人POEM术前行胃管冲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贲门失弛缓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食管Auerback神经丛节细胞变性或食管基层神经节细胞缺如所致[1]。导致了食管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下段食管括约肌呈失迟缓状态,食物无法顺利通过,滞留于食管逐渐导致食管张力减退蠕动消失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时昌培  金波  朱亚红  许微微  黄亮  吕宾   《护理与康复》2016,15(10):994-995
正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质量减轻、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引起的餐后及夜间呛咳、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国外报道AC发病率每年约1/10万人,男女患病比例相似(1∶1.15)。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EA )是以食管体部蠕动减弱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食管动力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及因食物反流所致的呛咳、肺部感染等。现报道一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 )成功治疗的重度乙状结肠型EA患者。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弛缓症最早是1672年由 Thhomas Wil-liams[1]报道的,是一种罕见的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无推进型蠕动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2]。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发作的吞咽困难,进餐或餐后发生反流,胸骨后疼痛,体质量减轻。目前,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均以缓解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性梗阻、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为目的。本文就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及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