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指导养老机构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应用《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评估表》对上海市属第一、第三、第四社会福利院内60岁及以上的认知、思维、表达能力正常的老年人综合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资料统计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健康最为密切。老年人精神健康优良者比例最高(43.5%),躯体健康优良者比例最低(33.9%)。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22.6%,一般者占23.9%,较差者占 53.5%。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最好,文盲者综合健康功能损害最严重。月收入越低,综合健康功能的损害越大。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为91.0%,平均患病2.3种,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结论 躯体健康、日常活动能力的损害是老年人中最主要的问题。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等是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因素,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老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机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评估表(OARS量表)对福州市16家养老机构268名老年人进行综合健康功能评估,并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综合健康优良者占35.4%,一般者占47.4%,较差者占17.2%。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月收入、每年体检次数、患病个数。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一般者居多,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每年体检次数、患病个数对其综合健康状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济南市为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期望居家养老者占42. 77%,依赖社区服务者占27. 58%,选择专业养老院者占29. 6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健康状况、主要照顾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山东省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老方式仍然以居家养老为主,今后老年人的照护模式必定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城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现状,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调查其患病情况。结果:发现该老年人群年龄普遍较高,慢性病的患病率达86.6%。慢性病、自理能力、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应针对老年人所患慢性病情况提供有效的养老护理服务,制定具体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陶琼英  马修强 《护理研究》2013,(12):4109-4111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6.25%。经单因素分析,无子女老人、经济收入低、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者,其抑郁评分高(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分值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因素较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70名养老机构老人的文化娱乐需求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总分为(20.04±3.8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慢性病种类是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患病种类完全中介了健康状况和文化娱乐需求之间的关系。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和患病种类是影响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福州市11家养老机构26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7.3%(175/26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存在缺陷;35.4%(92/260)存在抑郁危险,男性、年龄轻、文化程度低、无配偶、月收入低者抑郁危险较高(P0.05)。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为(3.95±0.28),其中安全需求得分最高(4.34±0.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且受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应多关注机构中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层次低以及无配偶的老年人,提高照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徐璐玮  陈建华  赵磊  金孔军  陈宇斌 《全科护理》2020,18(25):3373-3377
[目的]探讨丽水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养老机构29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2.87±10.10)分,其中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者占47.6%,中等水平者46.6%,低水平者占5.8%。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负性生活事件[OR=14.596,95%CI(5.935,35.897)]及其种类[OR=4.699,95%CI(1.916,11.521)]是其危险因素,同时正性生活事件、自评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服务机构满意度均是其影响因素。[结论]丽水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养老机构老年人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及其种类有助于预测其主观幸福感。同时,正性生活事件、自评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机构服务满意度也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提示养老机构管理者及服务者通过尽早识别并积极应对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事件、改善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认知、推广健康相关知识及全方位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等措施,均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查200例老年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资料.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均值为(231.79±59.71)分,报告其处于良好以上水平者仅占40.5%;年龄、入住原因、入住时间、自理能力、兴趣爱好和探望次数不同的老年人,其自测健康水平差异显著;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不同的老年人,其自测健康水平无差异.结论 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总体水平偏低,护理工作人员应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物质、心理和社会支持,从而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敏  钱英 《护理研究》2012,26(1):37-3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方式的选择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杭州市15个社区的320名常住老年人实施调查.[结果]在年老体弱缺乏自理能力预期下,79.3%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20.7%选择机构养老.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状况、子女数量、患慢性病数量等因素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有影响;经多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子女数量会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结论]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机构养老需求有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有待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对益阳市4所养老机构的101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3.25±18.13)分,处于中等水平者76人,占75.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种类、内设医疗室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患病种类越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设有医疗室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陈先华  卢祖洵  董超群 《护理研究》2009,23(28):2620-262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综合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6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维健康状况评价显示:调查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很好、好者比例最高,达88.7%,其他依次为社会健康(83.3%)、经济状况(66.5%)、躯体健康(50.9%),日常生活能力优良者比例最低,为45.0%.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36.7%,一般者占45.4%,较差者占 17.9%.[结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的因素为患慢性疾病病种数与疾病主观影响程度,及年龄与文化程度、婚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2个养老机构406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102.82±17.76)分,51.48%的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能力及慢性病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并以影响因素为着手点,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人的养老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寻求适宜住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模式,为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河南省某医院196名住院老年人进行住院老年人养老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并用SPSS 16.0 for Windows对调查结果进行录入和统计描述.结果 住院老年人养老意向主要受子女数、文化程度、职业、退休金、医疗保险、居住地、居住情况、患病时间、患病态度、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能否自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养老护理员特征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2012年3~5月对常德市城区15家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员和老年人各86名进行调查问卷。以养老护理员的6个特征因素为自变量,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筛选得到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有意义的因素,即养老护理员的年龄、从业时间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养老护理员的文化层次、家庭人均月收入、从业时间影响老年人的身体状态。结论:养老机构老人抑郁水平得分较高,应加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养老护理员在养老机构中的作用,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京市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7月整群抽取10所养老机构80岁以上老年人,采取问卷调查与观察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应用自制的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Tilburg衰弱量表、Berg平衡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计时起走实验进行测评。[结果]共对218名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MCI 90人,占41.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衰弱程度、平衡功能是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低文化程度、平衡能力及移动能力欠佳的高龄老年人是MCI的高危人群,应加强早期筛查和识别,展开积极干预,以减缓衰弱和MC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慢性病老年人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7-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重庆市主城9个行政区内27所养老机构的515例慢性病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CP接受程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慢性病老年人ACP接受程度总分为(61.29±11.74)分,处于中等水平,考虑讨论ACP的占42.7%。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P了解情况、接触濒死者经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月收入是影响慢性病老年人ACP接受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机构慢性病老年人ACP接受程度呈中等水平,可结合影响因素选定ACP优先推广对象,积极开展ACP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0至11月,整群抽取重庆市4所养老机构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面谈方式,应用自制的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老年人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4名老年人,其中MCI 25名(29.7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是否吸烟、常吃河鲜、常参加户外活动、常打麻将或棋牌、常看电视或听广播或读报纸、常参加社会活动、有宗教信仰、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MCI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2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老年人MCI患病的保护因素(OR=0.055,95%CI:0.005~0.618),高血压是危险因素(OR=8.281,95%CI:1.278~53.646)。结论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应尽早针对MCI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养老机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对北京市6所养老机构的37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6所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8.54±9.86)分;经济来源、能力等级、躯体健康、精力、心理健康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政府部门和养老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增强老年人的精力,改善其躯体健康状况,注重其心理健康,进而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模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为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情况及养老状况评价3个调查表调查765位老年人。[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在日常活动能力、目前总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但机构养老老年人在1年来健康状况自评、疼痛影响社会功能状况的程度优于居家养老老年人。[结论]增进以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心理咨询服务及专业人才吸纳等服务资源是未来机构养老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