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经典判别分析研究中风病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查询电子处方集系统,筛选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利用经典判别分析对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模型对不同人群的预测能力。结果:筛选出中风病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共纳入203例受试者,利用经典判别分析构建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组测试集进行预测,总判别正确率为76.24%。结论: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经典判别分析构建中成药适宜人群的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适宜人群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中风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查询电子处方集系统,筛选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对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进行望、闻、问、切直接采集数据,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模型对临床特征分类的预测能力。结果:筛选出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共纳入203例受试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组测试集进行预测,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1.82%、77.78%和78.13%,总判别正确率为79.21%。结论: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中成药适宜人群的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适宜人群临床特征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后遗症期三种中成药适宜人群与证候要素。[方法]电子处方集系统查询2014年11月-12月第一诊断"中风""脑梗塞""脑梗死""脑血管疾病"病历处方,筛选中成药按应用频次排序:前3种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采集填写中医四诊信息表。按使用中成药(前期筛选按应用频次排序前3种)分组,灯盏生脉胶囊组65例、银杏叶滴丸组73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组65例,统计中医证候要素。[结果]纳入203例出现频次前3种证候要素,灯盏生脉胶囊组血瘀最多(95.4%),其次是气虚(93.8%)和阴虚(90.8%);银杏叶滴丸组血瘀(94.5%)、心虚(42.5%)和肾虚(21.9%);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组风(70.8%)、阴虚(58.5%)和肝虚(56.9%),第四位肾虚(55.4%)。[结论]证候要素分布与不同缺血性中风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具有规律性,临床可依此选择使用相关中成药。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技术引入中医药临床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大创举,贝叶斯网络技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能描述模糊、不易掌握的中医辨证理论.本文对数据挖掘中贝叶斯分类器的常用方法朴素贝叶斯和贝叶斯网络进行阐述,分别介绍两种方法的特点、在中医证候中的运用,并对贝叶斯分类器的评价方法、优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用分类算法对脑梗死的分类预测能力.方法:将反映动脉弹性的6个脉搏波参数加年龄、性别一共8个指标作为每个样本的特征.把样本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分别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贝叶斯(Bayes)、决策树(Decision Tree,DT)、K邻近法(k-NN)、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造分类器,使用各分类器对训练集样本进行学习以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再用测试集测试各个模型的分类准确度.结果:SVM分类器和DT分类器效果较好,准确率超过80%.结论:以反映血管弹性的脉搏波参数结合性别、年龄作为特征并使用SVM或者DT算法来构建分类预测模型,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常用中成药的使用合理性,为中成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接诊并使用中成药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抽取3张处方,共600张处方,对其中成药使用情况、中成药使用合理性予以评价。结果:20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使用的前10种中成药为八珍颗粒、百令胶囊、肠胃康片、大黄苏打片、枫蓼肠胃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鲜竹沥口服液、复方血栓通胶囊、黄芪生脉饮、玉屏风颗粒。600张处方中存在40张处方不合理问题,包括4张不规范处方、31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及5张超常处方;200例患者治疗期间有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医院糖尿病常用中成药在使用期间存在部分不合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成药处方管理,同时重视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保证糖尿病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用分类算法对脑梗死的分类预测能力。方法:将反映动脉弹性的6个脉搏波参数加年龄、性别一共8个指标作为每个样本的特征。把样本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分别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贝叶斯(Bayes)、决策树(Decision Tree,DT)、K邻近法(k-NN)、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造分类器,使用各分类器对训练集样本进行学习以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再用测试集测试各个模型的分类准确度。结果:SVM分类器和DT分类器效果较好,准确率超过80%。结论:以反映血管弹性的脉搏波参数结合性别、年龄作为特征并使用SVM或者DT算法来构建分类预测模型,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大规模商业化中药饮片生产同时弥补人工质检方法不足,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构建中药饮片生产线快速检测与分级系统。该系统工作时,生产线上的传送带将中药饮片送至图像采集区进行图像采集,由计算机视觉系统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面积、颜色H分量值和缺陷面积百分比的特征值提取,然后将提取到的特征值输入到朴素贝叶斯分类器中,并以中药饮片的3个等级分类为输出,最后用训练数据和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中药饮片检测与分级系统可以高效、较精确的完成分类工作,为中药饮片的分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药学管理路径。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筛选的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门诊药房中成药使用的有关数据。在2019—2021年内分别统计450张中成药处方,纳入总处方数为1 350张。结果:研究期间,医院门诊药房再用中成药共123种,其中基药38种,中成药基药构成比为30.89%。中成药的使用涉及门诊各个科室,使用频率排在前30的中成药中有基药9种,构成比为30.00%。使用频率>10%的中成药有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斑蝥胶囊、槐耳颗粒、鲜益母草胶囊、三拗片、翁沥通颗粒、银黄清肺胶囊、复明胶囊、舒眠胶囊、复方石淋通胶囊、乌灵胶囊。再用中成药的剂型有片剂、颗粒剂、胶囊、丸剂、膏剂、注射剂、合剂、口服液、栓剂等,其中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剂型依次为片剂(64.07%)、胶囊(52.30%)、颗粒剂(26.89%)。医务工作者对中成药的优势认知比较全面,选择中成药的原因主要为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疗效理想。有超过6成的医务工作者表示经常使用中成药,而医务工作者用药依据主要为说明书、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对中成药的态度方面,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主张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内分泌科2020—2022年中成药应用趋势,为中成药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2020—2022年内分泌科中成药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以Excel软件分类统计中成药的类别、用量、销售金额,计算各药物的DDDs、DDC。结果:2020—2022年,医院内分泌科中成药处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中成药占总处方的比例呈现小幅度增长态势;销售金额排前9位的中成药类别基本稳定,销售金额分别占各年份总销售比例的74.95%、78.71%、79.64%。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中成药为气血双补类、益气养阴类、滋阴补肾类,各年份销售比例均接近50%。中成药单品销售金额逐年有所增长,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至灵胶囊、芪胶升白胶囊,其中百令胶囊始终居首位;中成药单品种DDDs逐年增加,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六味地黄丸、芪胶升白胶囊;中成药DDDs排序出现波动,但结构比较稳定。中成药DDC最小的为六味地黄丸,各中成药DDC保持小幅度稳定下降。结论:医院内分泌科近3年中成药应用情况整体比较理想,基本涵盖了患者中成药用药需求,但仍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成药对酒精性肝病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的文献,归纳总结出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用中成药。结果: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主要中成药有强肝胶囊、肝苏颗粒、利肝隆胶囊、双虎清肝颗粒、当飞利肝宁胶囊等,均临床效果明显。结论: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中毒性肝损伤,用中成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贝叶斯网络在中药有效组分五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预测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方法:基于现代药理实验数据构建中药五味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获取贝叶斯网络拓扑图和条件概率表。结果:所建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预测中药或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于中药或中药组分五味的预测,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组分药性及组分配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Delphi法对中风病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atient-Reproted Outcome,PRO)量表条目进行筛选。方法:确立中风病PRO量表备选条目,建立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国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来自18个省市的43名长期从事中风病临床研究的专家进行第1轮问卷调查。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95%,协调系数为0.33,统计检验P0.05,专家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根据条目的均数、变异系数结合协调系数以及议题小组讨论意见,54个条目中共筛选出50个条目。结论:应用Delphi法筛选中风病PRO量表条目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KD)鉴别的预测因素,归纳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鉴别NDKD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0—2018年行肾活检的463例T2DM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DKD组65例(14.04%),DKD合并NDKD组85例(18.36%),NDKD组313例(67.6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DKD临床预测因素,总结中成药治疗T2DM合并CKD患者的用药规律。结果:1)2型糖尿病NDKD的临床预测因素包括: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6年、血红蛋白≥120 g/L、肾小球源性血尿、未达到肾综范围蛋白尿。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最高的预测意义(OR,14.902;95%CI,5.989~37.07)。2)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最常用的中成药为黄葵胶囊,其次为虫草类制剂,海昆肾喜胶囊及尿毒清颗粒。NDKD组单用中成药的比例高于其他2组(P<0.001),联用4种及以上中成药的比例低于其他2组(P<0.001)。随着疾病进展黄葵胶囊的使用比例逐渐下降,尿毒清颗粒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虫草类制剂及海昆肾喜胶囊在CKD3-4期使用比例较高,到CKD5期有所下降。结论:1)NDKD临床预测因素包括: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另外,糖尿病病程<6年、血红蛋白≥120 g/L、伴肾小球源性血尿等亦具有参考意义。2)中成药在慢性肾脏病中使用广泛,针对蛋白尿最常用的药物为黄葵胶囊,随着疾病进展虫草类制剂、海昆肾喜胶囊及尿毒清颗粒使用比例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孔燕妮  李妍  徐至理  郭勇 《中草药》2021,52(2):507-518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基于临床实践,选取6种肺癌患者常用口服中成药,即康莱特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紫龙金片、西黄丸(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片(胶囊),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社区医院常用的10种妇产科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社区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妇产科的352份中成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对该中成药处方中常用的10种药物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社区医院使用频数较高的10种妇产科中成药构成情况、中成药处方不规范与不适宜情况、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社区医院中,占据频数最多的分别为产复康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益母草胶囊等,其中DDDs排名较高的为新生化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益母草胶囊等。10种中成药中DUI的数值均接近1,且≥1的中成药共有6种。在352份中成药的处方中,片剂种类使用频率高于其他四种剂型,其中因为处方不规范原因有35份,诊断不完善的原因数量高于其他种类,因为处方不适宜原因有18份,给药途径原因高于其他原因,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352份中成药处方中,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共有11份,发生率共占3.12%。其在皮肤及附件损害、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上分别为4份、2份、3份、1份、1份等。结论:社区医院常用的10种妇产科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其不合理处方较少,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数及其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精神科2020—2021年口服类中成药应用情况,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法,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别抽取口服中成药处方600张(共1 200张)进行调查分析。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基于2020年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管理优化,并将有关对策应用于2021年精神科中成药管理工作中。比较2020—2021年医院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应用情况、处方合格率、用药错误报告率。结果:医院精神科常用的8种口服类中成药包括扶正剂4种,安神剂3种,化痰、止咳、平喘剂1种。2020—2021年最常用的口服类中成药均为六味安神胶囊,其次为芪胶升白胶囊。2020年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应用总药次为808药次,平均每张处方为1.35药次;2021年总药次降低为767药次,平均每张处方药次降低为1.28药次。优化管理对策后,2021年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为99.17%,高于2020年的97.67%(P<0.05);在不合格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处方为0.67%,低于2020年的2.00%(P<0.05)。2021年医院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用药错误报告率为0.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在银屑病血热证药物选优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计算四元联系数疗效面积与全偏联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排序。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比对法分析两种方法排序的可信度,将排序号为同(可信度高)的药物按照疗效面积的排序进行再次排序,确定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清热凉血药中的优选药物。结果:在所筛选出的前14种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中排序号为同的为蛇莓、荆芥、地肤子,其中蛇莓、荆芥的疗效面积排序靠前,为优选药物,这与中医临床经验相符。结论:可于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用药选优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对其他疾病临证用药选优时也可参考应用此种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医院产科中成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基于现状为管理策略提供思路。方法:采用分层定比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产科2021年2 640张处方作为调查样本,对处方中成药进行使用频率排序,以使用频率前5顺位的药物为调查对象,包括阿胶生化膏、桂枝茯苓胶囊、生血宝合剂、蒲地蓝胶囊、产后逐瘀胶囊,对其应用特点进行汇总与归类。结果:(1)销售数量最高的为生血宝合剂,年销售量为5 510盒。销售金额最高的为阿胶生化膏,年销售金额为806 740.00元。5种中成药的年销售数量为11 848盒,年销售总额为1 578 782.40元。(2)单张处方中成药品种数多为1种或2种,处方累计构成比为91.82%。未见≥4种中成药联用的处方。(3)单张中成药处方费用总额多集中于≤400元,其累计构成比为92.04%。结论:2021年医院产科常用5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联合用药符合规范,药品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研究的用药现状,对中西药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为中成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从用药频次、辨证用药、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数据提取,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42篇文献,包括143种中成药,其中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高频用药;该病恢复期以气虚血瘀证为主要中医辨证证型,且该证为多数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适应病证;西药如抗血小板药、调脂药与灯盏生脉胶囊等中成药的联合使用置信度较高。结论: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应用广泛,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灯盏生脉胶囊等中成药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是该病恢复期关联性较强的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