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居民区箅子型雨水井实施1%双硫磷干预对白蚊伊蚊的控制效果?旨在为制定登革热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7—9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选取2个2000年前建造的居民小区的箅子型雨水井作为研究现场?实验组水井内投放1%双硫磷(安备)杀虫颗粒剂?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措施?观察两组蚊幼阳性率、成蚊密度、诱蚊诱卵指数等指标?【结果】共调查箅子型雨水井696口?其中327口有水?实验组幼蚊阳性率为13.04%(21/161)?对照组为40.96%(68/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捕获白纹伊蚊成蚊分别为16只和332只?成蚊密度分别为(1.778±1.093)和(36.889±18.052)?对照组是实验组的20.5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布放150只诱蚊诱卵器?实收共273只?实验组诱蚊诱卵指数、蚊幼阳性率、幼卵阳性率为25.90、22.30%、7.91%?对照组为51.49、48.51%、17.16%?【结论】在蚊密度高峰期前?对居民住区箅子型雨水井实施1%双硫磷剂干预效果明显?有利于预防登革热疫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1%双硫磷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区雨水井蚊虫的防制效果,为制定居民区蚊媒传染病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9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随机抽取8个居民区,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雨水井内投放1%双硫磷(安备)颗粒剂,调查雨水井内幼蚊的阳性情况,采用CO_2法监测成蚊密度,白纹伊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采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和百分比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共调查雨水井1 200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蚊孳生阳性率分别为12.50%(74/592)和22.70%(138/608),箅子型雨水井阳性率分别为13.04%(21/161)和40.96%(68/1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443、32.163,P=0.000);实验组及对照组检查井阳性率分别为12.30%(53/431)和15.84%(70/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9,P=0.133)。共捕获成蚊1 696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蚊平均密度分别为0.58和2.36只/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0,P=0.000)。经秩和检验,淡色库蚊密度(Z=4.374,P=0.000)和白纹伊蚊密度(Z=4.45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带喙库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317)。共布放诱蚊诱卵器900个,回收825个,阳性容器299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85,P=0.000),实验组MOI约为对照组的50.00%。结论对居民区雨水井尤其是箅子型雨水井投放1%双硫磷颗粒剂可有效降低幼蚊及成蚊密度,其中对白纹伊蚊控制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嘉定区登革热蚊媒白纹伊蚊成幼蚊虫分布及季节消长,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白纹伊蚊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成蚊监测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双层叠帐法,观察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分布特点及密度。【结果】嘉定区布雷图指数6—7月达峰值,以废品回收站指数最高。诱蚊诱卵器法7月、9月达到峰值。诱蚊诱卵器指数高于布雷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8,P0.01),两种方法 7月、9月的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15.84,均P0.01)。二氧化碳法监测白纹伊蚊季节消长为单峰趋势,7月达最高峰,与总体蚊虫季节消长一致,以农户密度最高。双层叠帐法6—8月为密度高峰期,8月达到峰值。以居民区捕获率最高。【结论】应加强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在流行季节,采用客观、敏感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白纹伊蚊密度升高,多种途径控制蚊虫密度,有效防控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陵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及成蚊的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21年5—10月在铜陵市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对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进行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结果 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8.67~20.83,BI峰值分布在6—8月,5—10月月平均布雷图指数均高于阈值5。孳生地中废旧轮胎阳性率最高为14.61%,其次闲置容器为13.88%。白纹伊蚊成蚊密度为0.026~0.282只/h,成蚊密度峰值为6—8月,居民区白纹伊蚊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幼蚊布雷图指数和成蚊密度具有相关性(P=0.03),相关系数为0.89。结论 应加强伊蚊密度控制措施,防止登革热输入疫情发生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白纹伊蚊密度情况及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用杀虫剂,有效防治登革热媒介伊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法、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成蚊接触筒法进行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监测.结果 2019年5-7月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在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内;8月布雷图指数为14.70,有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韩城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现场应用诱蚊诱卵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结果韩城市区捕获蚊虫5属7种,侵袭人类蚊虫以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多。蚊幼调查容器指数34.38;成蚊帐诱密度为7.16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13只/h。诱蚊诱卵器仅诱到白纹伊蚊,平均诱蚊指数15.32%,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1.37只,平均诱卵指数为14.41%;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诱卵指数均最高,分别达18.25%和21.25%,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诱卵指数与配对同步的一次性纸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01)。成蚊密度特殊场所最高,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蚊幼调查容器指数亦是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结论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可以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方法,该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宝鸡市区白纹伊蚊分布及其密度情况。方法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白纹伊蚊西北边界调查的合作单位,根据《全国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分布及其带病毒情况调查方案》,幼虫用孳生地调查法,通过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计算密度;成蚊调查使用诱蚊诱卵器法、人诱法、帐诱法、诱蚊灯法。结果对市区7类不同生态环境进行蚊虫孳生地及蚊幼虫、成虫密度监测。孳生地共检查各类储水容器642个,阳性率为48.75%,容器指数为52.36,房屋指数为58.12,布雷图指数为71.73;成蚊调查连续3个月(7-9月)共布放诱蚊诱卵器625个,阳性率为12.52%,全部为白纹伊蚊;布蚊帐24帐次,密度为11.17只/人工小时,捕获蚊种以白纹伊蚊为主(76.12%);布放诱蚊灯16个,8、9月蚊虫密度分别为1.09和0.89只/(灯.h),捕获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占77.19%,白纹伊蚊占4.35%。结论白纹伊蚊在宝鸡市普遍存在,帐诱、人诱、诱蚊诱卵器调查均显示白纹伊蚊为我市优势蚊种;时间高峰均以8月份为发生最高,密度较高,我们应该重视对该蚊种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诱蚊诱卵器在监测白纹伊蚊密度时水质对该蚊诱蚊诱卵的影响,同时评价该监测方法的实用效果.方法 在2012年7-8月白纹伊蚊数量高峰季节,选择深圳市某医院花园作为试验现场,用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进行诱蚊诱卵试验,比较评价其诱捕白纹伊蚊成蚊、卵的效果.结果 共布放240个诱蚊诱卵器,有效回收230个,诱卵阳性率为37.39%,诱蚊阳性率为18.26%,成蚊逃逸率为51.16%;试验发现生态水(自然环境积水)对白纹伊蚊诱卵率显著高于瓶装矿泉水(x2=13.79,P<0.01);以是否有幼虫孵化作为衡量诱卵阳性结局的金指标,发现诱蚊诱卵器监测方法观察的白纹伊蚊产卵阳性率与实际产卵阳性率一致性较高(Kappa=0.828,P<0.01),该法监测白纹伊蚊产卵灵敏度为82.56%,特异度为97.92%,试验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0.853~0.952).结论 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诱卵效果较佳,但捕蚊效果不甚理想;不同水质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效果不同;诱蚊诱卵器监测伊蚊产卵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诱蚊诱卵器法与人诱停落法在同一环境伊蚊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5—10月每月中旬选择上海市崇明区4个乡镇,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一次,于布放诱蚊诱卵器的第4天(回收诱蚊诱卵器当日)及布放诱蚊诱卵器的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人诱停落法监测。【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诱蚊诱卵指数(MOI)和停落指数(布放诱蚊诱卵器第4天)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908(P<0.05);MOI和停落指数(布放诱蚊诱卵器第14天)的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981(P<0.05)。【结论】在白纹伊蚊密度较低的情况下,诱蚊诱卵器法与人诱停落法有较好的相互替代性,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诱蚊诱卵器法可以反映白纹伊蚊成蚊的密度,这种反映可对应监测当日和监测后10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三种常用白纹伊蚊监测方法在登革热风险指示中的适用性。  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广州市白云区两农村同时用三种监测方法进行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监测,并收集同期气象数据和登革热病例情况。  结果  幼虫和成蚊密度消长均受气温影响,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一致,但幼虫与成蚊密度存在差异。2017年12月-2018年2月,两监测点布雷图指数为5.66~24.53,指示风险为1~3级,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0~4.00和0~1只/人·h,指示风险均为0级;3月份,布雷图指数反映风险等级为3级,而诱蚊诱卵指数分别为2.13和3.77,风险为0级,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4只/人·h和6只/人·h,指示风险为1级和2级;4月份之后,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登革热风险等级趋于一致。  结论  布雷图指数指示的登革热风险总是高于或等于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指示的风险。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白纹伊蚊的活动情况,指示登革热风险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1.
1%双硫磷砂粒剂现场灭蚊幼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双硫磷砂粒剂对大容器和河流孳生的淡色库蚊、废旧轮胎和雨水井中孳生的白纹伊蚊幼虫的现场杀灭效果,以及该药物控制不同类型孳生地蚊虫孳生的持效期和适宜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双硫磷砂粒剂处理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孳生地,观察2种蚊幼密度变化及持效期。结果投放0.25mg/L 1%双硫磷砂粒剂28d后,容器内淡色库蚊幼虫密度下降率达到80%以上,持效期接近1个月,而投放2g/m^2剂量于河流中,淡色库蚊幼虫密度下降80%以上的时间为11d,持效期为12d;对白纹伊蚊而言,1mg/L剂量投放20d后,对废旧轮胎和雨水井蚊幼的杀灭效果差不多,蚊幼密度下降率都接近100%。结论10k双硫磷砂粒剂对河流中淡色库蚊的有效控制时间在2周左右,1mg/L剂量对其他孳生地的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有效控制时间均在28d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S-烯虫酯颗粒剂控制雨水井中白纹伊蚊的效果。方法选择2个街道,一个作为实验区,另一个作为对照区,每月全覆盖清除1次各类小容器积水,对不能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等,实验区按照20 g/m~2剂量每月投放1次1%S-烯虫酯颗粒剂,对照区则每月投放1次1%安备(1%双硫磷颗粒剂),投放剂量同实验组,每月1次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孳生地调查法、羽化率观察等指标,了解实验区和对照区的蚊虫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区蚊虫平均羽化抑制率为92.66%,明显高于对照区的6.46%(χ~2=431.015 6,P0.05);实验区平均幼虫期死亡率、蛹期死亡率、抑制羽化率分别为53.15%、36.01%、3.50%,对照区平均幼虫期死亡率、蛹期死亡率、抑制羽化率分别为0.34%、1.36%、4.76%;实验区平均诱卵器密度为4.33%,对照区平均密度为8.33%,RPI=8.68;白纹伊蚊孳生地调查,实验区阳性率2.83%;对照区阳性率8.83%(χ~2=19.661 2,P0.05)。结论 1%S-烯虫酯为保幼激素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雨水井中白纹伊蚊幼虫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蚊密度常规监测用诱蚊灯法,应急监测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结果蚊密度为1.70只/h,高峰出现在8月,10月蚊密度较低;布雷图指数为4.7和诱蚊诱卵器指数为0.5。结论输入登革热季节白纹伊蚊密度很低,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均小于5,无登革热传播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宝鸡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宝鸡市区采获蚊虫4属7种,按蚊属2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3种、阿蚊属1种;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7~9月调查期间,蚊幼平均容器指数为49.92,成蚊帐诱密度为11.5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01只/h,诱蚊诱卵器诱蚊指数为11.52%,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在8月,诱蚊指数为17.16%。成蚊密度山地林地最高,其次为特殊场所,养殖耕种区高于休闲活动区;城市居民区白纹伊蚊居多,农村居民区淡色库蚊居多。结论初步摸清了宝鸡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和生态分布,为开展蚊虫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媒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暴发流行中的监测效果;分析登革热流行与诱蚊诱卵阳性指数的关系.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搜索病例,应用诱蚊诱卵器在疫点疫区布放监测蚊虫密度并诱集成蚊,应用TaqMan MGB Real-time PCR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结果确认登革热暴发流行后,启动包括应急灭蚊的登革热综合控制措施,成蚊密度即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4.5~10.3,捕获雌白纹伊蚊未检测出登革病毒;布雷图指数从原来65.2降到10以下,1周后降到5以下.本次流行在应急控制后21d结束,共34例病例.结论登革热暴发流行时,诱蚊诱卵器法可作为应急灭蚊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尤其在成蚊控制效果评价和捕获成蚊检测带病毒指数上有优势,当诱蚊诱卵阳性指数低于5,是否作为登革热流行控制的域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越河口-老街双边口岸地区伊蚊及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进行调查,预测双边登革热流行趋势。方法2016年4-10月,在云南省河口和越南老街口岸采用人工诱蚊法、幼蚊指数调查法、集卵器法监测伊蚊;用RT-PCR检测伊蚊携带黄病毒属病毒情况;用ELISA法检测出入境体检人群登革病毒Ig G抗体。结果人工诱蚊法捕获的成蚊均为白纹伊蚊,河口口岸平均蚊密度为9.9只/(人·h),老街口岸平均蚊密度为14.5只/(人·h)。河口4-5月布雷图指数BI5,其他监测月份中越双边BI均5。河口6、10月,越南老街5、6、10月的诱蚊诱卵指数MOI=10~20;7-9月,双边MOI20。伊蚊样本的黄病毒属检测为阴性。从203份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样本中检出登革病毒Ig G阳性9份,阳性率4.43%。结论越南老街口岸登革热流行风险高于河口口岸,登革热从河口口岸输入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及长期趋势,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20年在国家监测点河南省禹州市,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容器指数(CI)法和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法对伊蚊幼虫、成蚊进行监测。结果 2014-2020年共调查居民4 750户,检查积水数10 494个,媒介伊蚊幼虫阳性容器数431个,均为白纹伊蚊,容器类型以废旧轮胎阳性率最高,CI为46.55%;布放有效诱蚊诱卵器4 845个,阳性316个。结论 禹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全部为白纹伊蚊,建议当地政府及时组织开展综合防制工作,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有效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和暴发。  相似文献   

18.
郴州市2008-2009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郴州市登革热相关蚊媒密度动态及登革热病毒感染情况、人群抗体水平,为预测登革热(DV)暴发流行提供基础资料,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收集血清学、登革热蚊媒等监测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健康人群血清323份,DV-IgG抗体阳性的16例,总阳性率为4.95%,2008年阳性率为1.26%,2009年阳性率为8.54%;蚊幼监测,各监测点5-10月份平均阳性率均超过5%,成蚊监测,2008年白蚊伊蚊密度为0.09只/h,2009年为0.45只/h,媒介孳生地调查仅发现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结论登革热在郴州市部分地区仍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防止登革热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科学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探索适合于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蚊虫———白纹伊蚊的监测方法。方法在2005年7~9月白纹伊蚊数量高峰季节,选择3个地区的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公园、单位等绿化地带,用诱蚊诱卵器与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杯子,同步比较诱捕白纹伊蚊成蚊、卵的效果。结果在现场诱蚊诱卵器平均诱蚊指数达到29.58%,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1.48只白纹伊蚊成蚊,蚊虫进入诱蚊诱卵器后有2.91%的白纹伊蚊逃逸;诱蚊诱卵器投放后2、3、5、7 d内,诱蚊指数有很大的差异,χ2=126.134,P<0.001,诱蚊指数从投放后第2天的5.05%,增加到第5天的19.16%,第7天的31.29%;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指数最高,达到了50.21%,χ2=56.21,P<0.001,而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的诱卵指数为31.42%,与配对同步比较的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相比(35.64%),诱卵指数有一定差异,χ2=9.907,P<0.001,这种差异具有地区性;诱蚊诱卵器投放后第1天,产卵的雌性白纹伊蚊开始飞入,第5~6天为高峰,而产卵出现在第2天,第5~6天诱卵指数达到高峰。而同步的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杯则在投放后第5~6天出现幼虫。结论现场试验初步证明,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能够取代常规的白纹伊蚊监测手段。但是在具体应用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监测技术,配套措施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诱蚊诱卵器法与布雷图指数法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监测中的指示效果。方法使用布雷图指数法入户调查农户、居民区、医院和公园4种环境的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情况,同时按要求布放诱蚊诱卵器,连续布放4 d,第4天检查。结果入户调查1 658户,发现阳性容器384只,布雷图指数为23.16;有效回收诱蚊诱卵器1 662只,阳性诱蚊诱卵器157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9.45,布雷图指数明显高于诱蚊诱卵器指数,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种指数显示城区和农村白纹伊蚊幼虫的季节消长趋势具有一致性。2种指数在白纹伊蚊活动的高峰期间远远大于20,表明当地有登革热区域流行的风险。结论 2种方法均可以用于伊蚊幼虫的监测,但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处置调查时,必须以布雷图指数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