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方法 以分层便利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贵州省的四所三甲医院的185名护士进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认知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础知识认知度整体偏低。CCU、EICU的护士认知度高于心内科普通病房的护士(P<0.05)。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的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与其所在的科室、工作年限有关,护士整体认知度偏低,应加强专科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CHD死亡的主要原因。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eardial infarction,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 farction,STEM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 1 991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1 2 6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随访研究 ,随访时间 1 0~ 1 0 8个月 ,平均 (2 9 37± 2 0 47)个月。病例通过预约门诊问卷调查 ,其中部分病人进行了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比较出院前和随访获得临床资料 ,判断PCI后的远期效果。结果 胸痛发作的平均积分是 0 71 1 1± 0 7689,气急气短的平均积分是 0 2 4 4 4± 0 4841 ,心悸发生的平均积分是 0 8667± 0 9677,心脏事件发生的平均积分是 0 71 1 1± 1 0 791 ,总体疗效平均积分是 2 1 333± 0 660 6 ,其中 84%的病人主观感觉疗效满意和比较满意。结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冠脉造影病变特征,为制定干预策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78例ACS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33例)与非ST段抬高组(45例),均行冠脉造影。分析其病变特征,包括病变范围、钙化病变、侧支循环等。结果:病变范围、钙化病变、侧支循环、弥漫性长病变等的发生率,非ST段抬高组高于ST段抬高组;血栓形成及完全闭塞病变则相反;偏心性病变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血管病变复杂.多是病变慢性进展的结果;而ST段抬高的ACS血管病变本身并不一定很复杂,但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MEDLINE(1966~2009.9)、EMbase(1974~2009.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9~2009.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9.9)和万方数据库(1989~2009.9),收集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113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早期介入治疗能降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6个月时的全因病死率[RR=0.75,95%CI(0.61,0.92),P=0.007];随访1年时,这种优势有下降趋势[RR=0.88,95%CI(0.65,1.18),P=0.38];早期介入治疗能降低6个月时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RR=0.74,95%CI(0.63,0.87),P=0.0003];早期介入治疗能显著降低因心绞痛再入院率[RR=0.66,95%CI(0.61,0.73),P〈0.00001];6个月时出血发生率早期介入组较高[RR=1.28,95%CI(0.91,1.80),P=0.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早期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RR=2.22,95%CI(1.55,3.17),P〈0.0001];早期介入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发生介入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更高[RR=2.07,95%CI(1.57,2.72),P〈0.00001];肌钙蛋白阳性组早期介入治疗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0,95%CI(0.43,0.82),P=0.002]。结论早期介入治疗能降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全因病死率、心梗发生率和因心绞痛再入院率,肌钙蛋白阳性患者更能从早期介入治疗中获益。早期介入治疗发生出血和介入相关的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风险也比保守治疗要高,故临床决策时应充分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急诊胸痛患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预测模型,为分诊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构建急诊胸痛患者NSTE-ACS预测模型,并采用外部验证法检验其预测效能。结果 建模组纳入370例急诊胸痛患者中NSTE-ACS 76例,发生率为20.54%。年龄≥65岁、男性、既往糖尿病史、高血压史、MEWS评分、心电图ST-T改变、伴随出汗,恶心或呕吐,呼吸困难或心悸症状是急性胸痛患者发生NSTE-ACS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可视化急诊胸痛患者NSTE-ACS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拟合优度检验P=0.904。外部验证AUC为0.844。结论 NSTE-ACS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预测效果良好,可为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提供具有科学、实用和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7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13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脂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15d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胸痛、胸闷发作频率及最长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及发作心绞痛时12导心电图、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情况;同时观察出血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最长持续时间均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发作频率较对照组减少,且发作最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0.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急诊分诊技术,提高NSTE-ACS分诊质量。方法检索近10年国内外NSTE-ACS诊疗指南及相关护理分诊文献。将NSTE-ACS中有关的临床表现特征、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采集时机、护理监测培训等相关文献纳入研究。参与研究的护士重点研读NSTE-ACS的各种症状与鉴别诊断、NSTE-ACS相关心电图特征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进展。对获得的信息归纳分析,建立症状鉴别表与危险因素分层表。结果建立了NSTE-ACS高度疑似患者、疑似患者及非ACS患者症状的鉴别表、NSTE-ACS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快速分诊表、危险分层分诊表及hs-cTn 0 h/1 h分诊流程。结论NSTE-ACS症状鉴别、危险分层分诊表及hs-cTn 0 h/1 h分诊流程的建立有助于引导NSTE-ACS急诊分诊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出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慢性肾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血糖、血脂、肌酐、心肌标记物,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等,共收集475例NSTE-ACS患者。其中2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PCI组(n=109)与非PCI组(n=105),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PCI组(n=109)与非PCI组(n=105)相比,男性(67.0%vs 51.4%,P0.0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2.1%vs 9.5%,P0.01)、心功能Ⅱ级(50.9%vs 30.4%,P0.01)比例较高,空腹血糖水平(6.5±2.6mmol/L vs 5.8±1.9mmol/L,P=0.02)偏高。两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肌酐、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心功能Ⅱ级、NSTE-MI是PCI治疗的支持因素。结论本中心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为22.9%,男性、心功能Ⅱ级、NSTE-MI是介入治疗的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又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加氯吡格雷75mg·d-1,疗程14d。14d后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氯吡格雷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减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常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冠脉病变的加重,加剧了心肌缺血,并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近期研究显示,非ST段抬高ACS30天死亡率和  相似文献   

13.
刘智勇  袁旭明  何昕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87-1889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NSTE)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IL-10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25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65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40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查血清IL-10的浓度。随后ACS组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3例和PCI组32例,观察治疗前、术后d。及术后d1。血清IL-10的变化。【结果】按正常对照组、SA组、UA组及NSTEMI组排序,治疗前血清IL-10进行性升高[(1.79±0.42)VS(2.25±0.38)VS(4.14±0.84)VS(6.8±1.06)pg/mL];NSTEACS患者的血清IL-10经药物治疗后逐渐降低[(5.34±0.76)vs(5.04±0.81)VS(3.86±0.51)pg/mL,P〈0.05],而PCI组在术后d1迅速升高,随后明显下降[(5.21±0.82)vs(9.42±1.28)VS(2.31±0.47)pg/mL,P〈0.01],d10时PCI组的血清IL-10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2.31±0.47)VS(3.86±0.51)pg/mL,P〈0.01]。【结论】血清IL-10作为抗炎细胞因子,其升高和降低能一定程度上反映NSTEACS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PCI能显著改善NSTEACS患者的心肌供血,并且在减轻近期冠脉血管局部炎症上较常规的药物治疗可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8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介入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方法采用正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治疗和(或)抗凝治疗,在胸痛控制48~72h后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A型病变6例,B1型病变9例,B2型病变8例,C型病变5例.对于A型和B1型病变进行完全性血运重建,而B2和C型病变仅处理缺血相关血管.所有病人均随访6~12个月,在6个月时进行活动平板心电图评价.结果介入治疗共28例,成功26例,成功率92.9%,出现急性血管闭塞、亚急性血栓形成各1例.随访(8.4±1.3)个月,22例心绞痛完全消失,1例病人于术后4个月心绞痛再发,重复冠脉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16例病人于术后6个月做活动平板心电图,仅2例出现阳性结果.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的ACS,应建立一套危险程度判断的方法,根据危险程度,区别对待,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与观察组(替格瑞洛),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T-1、NT-proBNP水平、血小板聚集率、LVEDD均降低,NO水平、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改善NSTE-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降低其血小板聚集率及MACCE发生率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1~7月因NSTE-ACS行冠脉造影患者共122例,记录临床资料并根据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以e GFR水平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轻度减退组及中度减退组,比较各组间Gensini积分水平,分析e GFR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e GFR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549,P<0.001);线性回归分析表明e GFR的降低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STEACS患者e GF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e GFR水平的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受阻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病症,现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一个社会公共问题。根据发病时的心电图特征,临床上将ACS分为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2种。由于非ST段抬高ACS(NSTE-ACS)冠脉存在严重狭窄,且心电图改变常常为一过性或短暂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低平,或“伪正常化”,导致临床上经常出现误诊或漏诊。而对NSTE-ACS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尽早筛查出高危患者。因此,本文主要对NSTE—ACS早期风险评估、出院前风险评估及现有危险分层做一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所处的危险程度,指导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吕蓓  戚文航 《新医学》2005,36(11):627-629
1引言 非ST段抬高型ACS是常见的冠心病急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AMI,两者的发病机制相似,但因心肌缺血程度不同,导致相应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临床预后不同.因此,对其应进行危险度评估,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监护级别,指导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使高危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低危患者则避免有风险的、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急性Q波心肌梗化急性期,患者常并发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已有研究证实,M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北亡预测岗子,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但对急性非ST段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SEACS)患者MR临床意义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拟探讨NSTSEACS急性期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