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1):45-46
目的:探讨分析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3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n=15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通络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6周、12周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0.79%)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消萎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消萎汤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2周后,停止服用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继续服用埃索美拉唑至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情况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消萎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温阳健脾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项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 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采用OLGA分级分期评估系统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行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的逆转腺体萎缩和肠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盖胃平片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药制剂温阳健脾汤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高,VAS评分相比对照组低,且患者SF-36评分相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疼痛程度得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理组织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病理变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逆转病理改变,防治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毛国章 《新中医》2016,48(4):45-47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健脾益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1月为1疗程,治疗3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9.8%,对照组5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22.5%,对照组4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胃肠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8.
林婕 《国医论坛》2018,(2):30-32
目的:探讨分析温阳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病理量化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88.37%(3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病理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胀满、胃痛、大便稀溏、乏力、饮食减少、气短懒言、呕吐清水、口淡症状积分,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量化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病理量化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阳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疗效显著,症状和病理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84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瑞巴派特片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观察组行温阳健脾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胃虚弱型CAG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运用温阳健脾汤可有效实现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脾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的77.7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陈雪芳 《新中医》2015,47(10):59-60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健脾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4%,对照组75.00%;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组97.22%,对照组63.8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病理变化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临床疗效明显,可清除幽门螺杆菌,防止癌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益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维霉素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益胃汤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罗新军  苏虹霞  孙宇轩 《光明中医》2014,29(11):2318-2319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化浊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胃复春治疗。结论本方法具有健脾、化浊、化瘀之效果,具有改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予以口服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内服健脾益气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对上述两个组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如下所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大约是88.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胃部胀满、疼痛、纳差等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治愈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芪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自2011年1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健脾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指标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将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药(多潘立酮和硫糖铝)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通络汤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逐渐下降,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病理组织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逆萎促愈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逆萎促愈汤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6.3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GF水平对比低于对照组,VEGF、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及嗳气反酸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逆萎促愈汤联合温针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发挥了祖国医药的功效,而且还突出了温针灸温经通络的作用。针药并用,疗效叠加。通过改善了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水平,提高了治疗疗效,减轻了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内服健脾汤;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胃复春片,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肠上皮化生及/或不典型增生的清除率、HP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自拟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口服,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可缓解、逆转胃黏膜萎缩的程度。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克拉霉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抗HP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化浊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有效率为90.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