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与患者接受同步健康教育.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健康知识测评表评定两组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评定两组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依从性调查问卷表评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后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P<0.05或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 同步健康教育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和监护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8月~2008年7月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家属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家属在一般性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2组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出院6个月后怠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了解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怠者的服药依从性、再住院率及冲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怠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了解的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两组出院时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均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BPRS评分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6、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疾病认识程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李峰  文艳  尹竹芳 《中国康复》2015,30(1):76-77
目的:探讨系统化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并配对纳入其家属,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家属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家属施予传统的健康宣教。采用精神分裂症知识问卷、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分别于入组时及出院1年末进行评定,并于出院1年末统计复发率。结果:出院1年末,2组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入组时(P<0.01),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BPRS、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入组时及对照组出院1年末(P<0.01)。观察组出院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其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减少复发,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训练的设计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广西脑科医院心理科一病区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及其家属,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药物护理及服药训练。观察两组PANSS、HAMD、HAMA、服药依从性、精神疾病知晓评分比较的差异。结果研究前,两组PANSS、HAMD、HAMA、服药依从性、精神疾病知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结束后、出院后6个月、12个月,两组PANSS、HAMD、HAMA评分均低于研究前,服药依从性、精神疾病知晓评分均高于研究前,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药训练对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够加强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对患者实施监督,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沈洁 《当代护士》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所有患者家属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后对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以及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生活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生活质量总评、独立性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缓解其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苏勉  苏天勋  梁艳  叶健 《护理学报》2010,17(16):74-76
目的观察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0月入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完成随访108例,脱落10例,对照组完成随访100例,脱落18例。研究组每例患者选择1名固定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从入院起每2周通知家属来院,对患者及家属讲授相关知识,在出院后3个月、半年、1年内对研究组患者和家属实施随访干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同研究组每2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1次,家属在入院、探视、出院时由主管护士进行上述知识教育,不进行随访教育。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第1天、住院第7周末、随访第12个月末进行测评。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住院第7周末和随访第12个月末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BPR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第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复发24例,复发率22.2%;而对照组复发47例,复发率4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可行性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调查依从性,并进行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复发率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以管床护士为主导的责任制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管床护士-专职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在不同治疗阶段参与的分段式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给予放化疗知识宣教、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和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出院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化疗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7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放化疗知识的知晓率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而减轻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100例患者为研究组,普通病区100例同期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新制定的服务标准,并采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服务标准及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三制一体”护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是一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职业承诺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职业承诺问卷、国内修订版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对1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士工作压力的总均分为3.06&amp;#177;0.68分;职业承诺的总均分为3.02&amp;#177;0.67分;工作倦怠中情绪枯竭得分为20.47&amp;#177;7.20分,工作态度(玩世不恭)得分为13.26&amp;#177;5.82分,低成就感得分为25.76&amp;#177;8.33分。②工作压力和职业承诺均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且工作压力能够通过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护士工作倦怠的情绪枯竭和工作态度两个维度。结论:护士工作压力、职业承诺和工作倦怠三者密切相关;职业承诺对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得到方便、有效的健康服务与指导,内容涉及预防、治疗、护理与康复、社会支持、心理保健等方面。随之,由在某个临床护理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先进专业知识和高超临床技能的护士主导的护理门诊应运而生[1];作为护士从事护理活动的诊所或地点,承担着评估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监测病情以及提供护理干预等多重角色[2]。近年来,因社会经济高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系统性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良性行为建立的效果。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以下简称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性别及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男生 (6-11岁)、女生 (6-11岁)、男生 (12-17岁)、女生 (12-17岁)组,每组均给予良性行为训练和负性情绪疏导及亲情角色互动的系统性干预,为期6个月。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基线、第2、4、6个月效果评定。结果:各年龄组患儿CBCL自身前后总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各因子分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系统性行为训练同时增加亲情角色互动,能有效纠正患儿的不良行为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索日间康复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康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即将出院的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后进入日间康复中心,除了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外,还参加6个月日间康复中心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前、6个月时均采用Morisky问卷、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在6个月时Morisk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6个月时干预组的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总分及依赖、社交及症状和行为维度分值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 0.05),活动能力维度分值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日间康复中心延续性护理显著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总体康复水平及其社会交往能力,降低了其依赖性,减少了心理行为症状;患者的活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 分析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服药服务流程现状,研究护理对策,提高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率。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以前在本区免费服药门诊就诊的重性贫困精神疾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规范化流程服务,对照组提供常规服务。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IS ) 评价免费服药服务流程对疾病负担及家庭监护的影响,通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免费服药服务流程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副反应处理的影响, 对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疾病负担影响服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门诊随访,定期做好药物疗效评定,可促进和完善免费服药服务流程,对患者按时配药,定期检查有直接的作用。结论 提高和改进免费服药服务流程,推动联动机制,定期做好随访及药物疗效的评价与处理,制定有疾病特点的护理对策,可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存性和安全性,受到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