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苏州市丘陵山地风景区蜱的地理分布及其病原体携带感染率?旨在评估和预警该地区蜱传疾病的传播风险?【方法】利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采用PCR方法检测蜱体内巴贝虫、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伯氏疏螺旋体、蜱传脑炎病毒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核酸?【结果】共捕蜱148只?隶属于1科3属4种?分别为长角血蜱(占47.3%)、中华血蜱(占49.3%)、血红扇头蜱(占2.0%)及微小牛蜱(占1.4%)?蜱标本中巴贝虫、伯氏疏螺旋体、蜱传脑炎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核酸检测阳性?最小感染率为2.8%?【结论】该地区蜱分布广泛?种类以长角血蜱和中华血蜱为主?部分蜱携带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应加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监控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目前蜱媒病原的危害情况,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可能存在的新发蜱媒传染病及复合感染情况。〔方法〕采集黑龙江11个口岸的蜱,通过病原培养分离,动物试验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检出5种病原微生物,全沟硬蜱可同时携带这5种病原体,发现了复合感染蜱。〔结论〕黑龙江口岸蜱类及蜱携带病原体情况复杂,引起蜱传疾病的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可能存在的新发蜱媒传染病及复合感染情况。〔方法〕采集黑龙江10个口岸的蜱类,通过病原培养分离,动物试验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检出4种病原微生物,发现了复合感染蜱,其中,人巴贝西原虫为国内首次检出,人埃立克体为质检系统内首次检出。全沟硬蜱可同时携带这4种病原体。〔结论〕黑龙江口岸蜱类及蜱携带病原体情况复杂,引起蜱传疾病的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州市不同生境蜚蠊携带病原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相关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瓶诱法捕获蜚蠊,带回实验室分离相关病原体,研究德国小蠊、黑胸大蠊携带病原体的种类、数量。结果从不同生境捕获的计26组蜚蠊体表检出病原体的有25组,检出率为96.2%;体内检出病原体26组,检出率为100%。病原体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志贺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蛔虫卵。医院捕获的蜚蠊携带病原体种类最多,其次是农贸市场,居户最低。不同生境蜚蠊携带病原体检出率为医院最高,其次为农贸市场,各生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1.91;P小于0.05)。结论常州市蜚蠊病原体携带状况较严重,所存在的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较高,应加大针对蜚蠊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5.
绥芬河、东宁口岸蜱种群及携带病原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绥芬河、东宁口岸蜱的种群生态及其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选择4种不同生境进行蜱类采集;接种于豚鼠分离立克次体:接种于BSKⅡ培养基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结果 共采集蜱6 354只,隶属于1科3属4种;1983~1985年共采集成蜱3 539只,接种豚鼠获得立克次体14株;2002年共采集成蜱2 815只,平均密度为31.6只/人工小时,获得莱姆病螺旋体1株.结论 基本查清绥芬河、东宁口岸蜱的种群构成,两口岸密度较高,种群生态特征明显,显示存在急性蜱传斑点热和莱姆病疫源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抚远口岸蜱类监测数据,掌握口岸蜱类种属构成、季节消长及携带病原体情况,为抚远口岸蜱类防制及蜱传疾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9—2021年4-9月,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集蜱,种类鉴定后检测7种病原体核酸。结果 共采获蜱类351只,计1科3属4种,分别是日本血蜱、嗜群血蜱、全沟硬蜱、森林革蜱。检出3种病原体,其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率最高,为16.81%;日本血蜱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最高(66.67%),嗜群血蜱的伯氏疏螺旋体(11.22%)和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4.08%)。结论 黑龙江省抚远口岸蜱类携带立克次体、伯氏疏螺旋体等多种病原体,应加强对该地区蜱类和蜱传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县火山熔岩地区蜱携带新发蜱传病原体及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2015年4-6月采集活蜱样本257只,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6种新发蜱传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共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样本分别为86、5和11例,感染率分别为33.46%、1.94%和4.28%。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虫和埃立克体的DNA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森林革蜱、嗜群血蜱和全沟硬蜱体内共检出复合感染8例,感染率为3.11%,证实该地区森林革蜱中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巴尔通体,嗜群血蜱和全沟硬蜱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的情况。结论应加强黑龙江省逊克县火山熔岩地区蜱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豫南地区蜱虫分布特点,蜱媒病原体类型及流行性特征。方法 采用布旗法、体表检蜱法采集不同环境中蜱虫,采用PCR方法对蜱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3-10月份采集蜱虫730只,分2属3种,其中长角血蜱占80.71%,为当地优势蜱种;蜱虫分布呈季节性消长;经PCR扩增出2种蜱媒病原体的特异性DNA片段,比对显示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有高度同源性;SFTSV阳性率为4.90%;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2.49%。结论 豫南地区蜱虫分布有生态及季节性规律,蜱中携带SFTSV、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是造成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无形体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疫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摸清昌北机场的鼠患及其携带病原体的情况,进行了1年的本底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结果 鼠类包括2目2科4属7种,其中小家鼠为优势种(37.98%)。各月鼠密度介于0.67%-7.87%。全年平均鼠密度3.62%。鼠带螨率19.05%。染蚤率4.76%,带蜱率4.76%。鼠肾钩端螺旋体及鼠肾综合征出血热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加强灭鼠工作有利于消除病媒动物及其携带病原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山东口岸送检的鼠类种类以及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8月董家口、青岛机场和威海等山东口岸送检的鼠类为研究对象,对鼠类进行形态学鉴定,用实时荧光PCR或RT-PCR法检测汉坦病毒、鼠疫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核酸。结果 2016年1月—2019年8月共接收山东14个口岸送检鼠类5种260只,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小麝鼩和黑家鼠分别为137、73、46、3和1只;在8只褐家鼠、4只小家鼠、7只黑线姬鼠和1只小麝鼩的肺组织样本中检测到汉坦病毒核酸,在1只小家鼠和1只黑线姬鼠的肺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核酸,5种鼠类的病原体携带率分别为5.84%、6.85%、17.4%、33.3%和0。结论褐家鼠和小家鼠是山东口岸送检较多的鼠类,携带病原体的鼠类主要是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应加强山东口岸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及其携带病原体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宁波口岸蜱的种群特征和莱姆病病原携带情况。方法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蜱,用PCR法检测蜱类中携带的莱姆病DNA片段。结果采集蜱872只,隶属于1科3属3种,分别为中华硬蜱、长角血蜱、镰形扇头蜱,其中长角血蜱占97.36%,为优势种;3-9月均可捕获蜱,3-6月为高峰期,7月下旬种群数量开始急剧减少;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检测均呈阴性。结论查清宁波口岸蜱的种群结构,宁波口岸尚无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淮安市南部丘陵地区寄生长角血蜱中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 将采集的83只(羊、牛、犬)寄生长角血蜱编为48组待检样本,通过分离培养法检测蜱携带的细菌,PCR法检测立克次体、伯氏疏螺旋体、埃立克体、蜱传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结果 羊、牛、犬寄生蜱分别检出12种、9种和4种细菌,它们隶属于13个属。其中,泛菌属(24/48, 50.00%)、气单胞菌属(19/48, 39.58%)、鞘氨醇单胞菌属(11/48, 22.92%)和葡萄球菌属(8/48, 16.67%)的携带率较高;种水平上,携带率较高的为泛菌属(24/48, 50.00%)、少动鞘氨醇单胞菌(11/48, 22.92% )、杀鲑气单胞菌(10/48, 20.83%)、温和气单胞菌(9/48, 18.7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48,16.67%)。PCR方法在羊寄生长角血蜱中检测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3.57%, 1/28)、立克次体(7.14%, 2/28)和埃立克体(3.57%, 1/28);牛寄生长角血蜱中检测到立克次体(5.88%, 1/17)。结论 淮安市南部丘陵地区寄生长角血蜱中携带多种病原体,应针对性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济南市丘陵地区蜱的种类、宿主、分布及其带病毒情况。方法采用宿主体表捡拾法采集寄生蜱、人工布旗法采集游离蜱,并进行分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结果在宿主动物和环境中分别捕获蜱614和1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其中,羊体表捕获蜱596只,占调查宿主动物的97.1%。所有宿主动物中,羊携带蜱比例最高(53.3%),带蜱指数最高(6.7只/只或头)。在3组蜱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1组蜱样本中检测到立克次体阳性,4份样本均来自羊群。结论济南市的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放养羊群是当地蜱主要宿主动物;部分蜱可能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和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蜱及蜱媒病原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天津市蜱种群及其分布、病原携带及居民蜱虫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蜱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布旗法采集自然生境中蜱,牛、羊等牲畜体表直接捕捉,采集的蜱样本经鉴定分类后检测布尼亚病毒、伯氏疏螺旋体、巴尔通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等病原携带情况;在全市各区(县)随机选取20名居民进行蜱防治知识知晓调查.结果 全市8个区(县)发现蜱,共采集鉴定蜱152只,其中全沟硬蜱占捕获总数的23.03%,长角血蜱占76.97%;相关病原携带检测全部为阴性;居民蜱叮咬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叮咬后正确处理知晓率达80%以上,城乡无差异.结论 蜱在天津地区存在,未发现携带相关病原,居民防治知识水平较高.今后在防治蜱传疾病中,应继续做好防治宣传,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相关防治能力,准备好相关的处理预案.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蜱及其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我省莱姆病主要传播媒介蜱的种类、分布、消长及其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在山区、林区用布旗法及动物体外捕捉法收集蜱,并进行病原体分离。结果:我省长江南北均有蜱存在,隶属1科2属4种;蜱密度有明显季节性,4月初出现,5~6月为高峰,8月逐渐下降,至10月下旬消失;蜱研磨培养25组50管,3个月定期镜检,未发现莱姆病螺旋体。结论:我省蜱的莱姆病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作用尚不能定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天津市蜱类及其病原携带情况。方法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和犬类体表检视法对全市16个区县199块社区绿地和204只犬类开展蜱类调查;同时7个区县送检社区绿地、家畜和犬类及病人等处采集的蜱。用PCR法分别检测布尼亚病毒、嗜粒细胞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巴尔通体。结果蜱的收集和构成:2011年3-8月在全市8个区县共采集蜱197只,全沟硬蜱58只,占29.4%;长角血蜱139只,占70.6%。蜱密度:人工小时布旗法对全市16个区县199块社区绿地进行调查,蜱密度1.01%。染蜱率:采用犬类体表检视法调查全市16个区县的204只犬类,染蜱率1.47%,总蜱指数0.02。蜱病原携带检测:布尼亚病毒核酸Realtime RT-PCR检测阴性;嗜粒细胞无形体核酸巢氏PCR检测阴性;伯氏疏螺旋体核酸巢式PCR检测阴性;巴尔通体核酸PCR检测阴性。结论全沟硬蜱和长角血蜱是天津市的优势蜱种。今后蜱类防治重点要加强环境治理,清除杂草;同时城市中宠物狗携带蜱尤其需引起重视。有必要对蜱等生物媒介宿主动物及其病原体进行更深入的生态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部队家属区鼠害调查与防治,检测鼠体表寄生虫及病原体,防止鼠媒疾病的传播。方法采用鼠迹法和夹夜法调查家属区鼠害,开展综合防治灭鼠工作,检视体表寄生虫,采用常规PCR方法检测鼠脏器中立克次体、巴尔通体、无形体、土拉弗朗西斯菌、贝氏柯克斯体、巴贝西原虫、恙虫病东方体等7种病原体。结果夹夜法调查部队家属区共捕鼠11只,经鉴定全部为褐家鼠,鼠密度为2.56%。综合防治后鼠密度明显降低,夹夜法监测鼠杀灭率为100%。采集鼠体表寄生虫3只,均为格氏血厉螨。鼠脏器检测立克次体、无形体、巴贝西原虫阳性。结论该区域有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等媒介传播疾病的可能,通过采取环境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部队家属区鼠密度,减少了鼠及其携带病原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蜱传病原体(Tickborne agents)是指由蜱传播的某些种类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我国分布的主要蜱传病毒有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我国称森林脑炎病毒)[1]、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s,CCHFV;我国称新疆出血热病毒)[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2];蜱传细菌有立克次体[3-4]、伯氏疏螺旋体[5-6];蜱传寄生虫有巴贝西原虫。由于我国的疾病防控主要以行政区为单位,因此,结合行政区域图对上述蜱传病原体进行分类标注。蜱传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内蒙古西部二连浩特口岸、策克口岸、鄂尔多斯口岸三个主要口岸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该地区鼠的种类、分布状况以及携带的主要病原体, 为做好国门口岸地区疾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确定调查地点并采用夹夜法进行捕鼠; 对监测区内所获得鼠分类鉴定并解剖取各种脏器, 针对鼠疫杆菌、巴贝西原虫、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6种病原体进行特异性PCR检测; 用MAGA 5.0分析软件, 采用Bootstrap方法1 000次重复分析使可信性叠加, 基于目的基因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树图。 结果  本次调查在三个口岸捕获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子午沙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小家鼠、灰仓鼠、小毛足鼠8种共178只; 有四种病原体包括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检出阳性核酸片段, 阳性率分别为43.26%、6.18%、17.98%和3.37%;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多种无形体。 结论  内蒙古西部口岸地区, 鼠种丰富, 鼠类携带病原体种类较多, 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中蒙边境蜱传疾病病原体携带情况,对2010年中蒙联合监测小组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地区采集的162只亚东璃眼蜱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蜱标本中的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PCR方法检测蜱标本中的伯氏疏螺旋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结果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方法检出5例伯氏疏螺旋体、3例西伯利亚立克次体、16例贝氏柯克斯体,检出率分别为3.7%、2.2%和11.9%,并发现2例伯氏疏螺旋体和贝氏柯克斯体复合感染的情况。结论中蒙边境地区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贝氏柯克斯体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当地蜱类和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