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重点从中药成分本身、原料杂质、辅料和未知原因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特殊不良反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研究及其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 与患者体质有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比例较高,其发生机理可能是:具有抗原性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合成特异性IgE,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当药物再次进入人体时,即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损伤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出过敏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激肽等,进而作用于靶细胞,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统计显示,过敏体质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较无过敏史的患者高出4~10倍,属于不良反应高危人群,用药时当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在静点中药注射剂过程中突发不良反应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可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人群是中老年人;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表皮出血点及其全身性损害、附件损害为主,涉及清开灵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等52个品种。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应受到各有关部门重视,充实、完善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体系,加强各环节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效果而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分析几种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症状从药物、机体及生产三个方面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机理,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控制方法,旨在引起对中药注射剂的重视和客观评价,呼吁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阐述了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如药材品种基原混乱、原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配伍不当、制剂工艺不规范、给药因素的影响、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用法与用量的不当、输液中联合用药时产生的输液反应等。认为要减少其不良反应,应采取以下措施:科学配伍,严格配方;规范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辩证施治;合理用药;尽量减少多药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减低ADR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19年上报的91例合格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报告中,共涉及中药注射剂18种.其中报告最多的是理血剂77例(84.6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5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26.7%)。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多(37.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无严重致死致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人为因素而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1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有关药物不良反应(ADR)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患者对ADR的认识程度、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有的患者更是出现了不必要的惊慌,临床大夫很感棘手。正像许多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样,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药物,也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医院患者因使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2例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96例,占55.81%。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首位,其次为脉络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占34.0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物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基础研究,规范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完善安全性再评价,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3年~2007年临床上报的不良反应(ADR)报告病例53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从17种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较高的前10名药品依次归类统计、分析。ADR多为变态(过敏)反应,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但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ADR,临床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2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省各医疗单位呈报的2002年度的30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样性,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其中以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的反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主要原因是由变态反应所致。结论: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极大地重视和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时有发生,现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如下。1不良反应的直接原因内毒素。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可诱发热原反应。内毒素具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等特点,一般在细菌死亡后破壁而出,诱导产生内源性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1]。各种注射剂中均存在一定量的热源,而中药注射剂用量一般较大,在与其他西药注射剂或输液配伍后,易造成热源量超过药典规定的限量。pH值改变。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pH值过高或过低均能使某些成分的溶解度降低或溶胶状态被破坏而析出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课剂的品种增多及广泛应用,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尤其是致死病例报道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保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安全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其特点及原因。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防范,合理应用和配伍。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2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行的3种药学期刊中有关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4例药物不良反应涉及21种中药注射剂,其中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和葛根素注射液为最,占29.0%和12.9%,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结论:必须提高对中药不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实施对其不良反应的控制、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临床用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略有上升。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中药注射剂有: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上述药物均出现过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我科自2003年5月至今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数例,现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处理过程、原因分析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从1987-1995年国内部分医药期刊上收集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179篇,共339例病例,涉及药物36种。发现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同时也有神经系统、泌尿、循环系统、呼吸及消化系统等的毒副作用。我们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