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1991年8月~2003年8月对3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阴茎下曲矫正后行一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结果 38例均一期成形,术后随访6个月~9年,尿道外口修复至正常阴茎头位置,达到外观美观,恢复正常排尿.其中2例一期手术失败,二期再行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仍获得成功.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5%,术后3例尿瘘再行尿瘘修补术,2例轻度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解除.余无并发症.结论一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具有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膀胱粘膜一期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55例,结果:术后尿道外口形状基本同正常人,52例能畅通排尿,手术成功率为94.5%。认为膀胱粘膜一期尿道成形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尿道下裂较为理想的术式。介绍了手术操作要点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一期或二期手术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一期或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33例重型尿道下裂进行对照回顾分析。结果:一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18例,一次成功率55.6%(10/18),尿瘘发生率27.8%(5/18),外口狭窄发生率16.7%(3/18);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15例,一次成功率66.7%(10/15),尿瘘发生率13.3%(2/15),外口狭窄发生率20.0%(3/15)。结论:结合临床观察及相关数据,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在重型尿道下裂的治疗中似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尚需继续积累病例,通过有效的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确证这一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尿道外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未见尿漏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游离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阴茎头型尿道下裂采取尿道外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阴茎体型尿道下裂采用游离包皮内板代尿道Ⅰ期尿道成形术,阴茎阴囊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采用游离膀胱粘膜代尿道Ⅰ期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膀胱黏膜行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严重狭窄和无法修补的尿瘘瘢痕组织彻底清除,膀胱黏膜成新尿道。结果 16例中,15例治愈,1例小尿瘘作尿道修补治疗。结论 用膀胱黏膜移植尿道成形术治疗各种类型先天性尿道下裂严重并发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手术疗效,减少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不同的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17例,包括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 island flap urthroplasty)4例,横形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8例,膀胱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术5例。结果:一期手术全部成功,无尿瘘、尿道狭窄、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尿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高各型尿道下裂修复手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220例尿道下裂患者,均采用一期尿道成形术.阴茎伸直后,用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195例;阴囊中隔+带蒂包皮内板联合成形术20例;膀胱黏膜游离移植尿道成形术5例.用自制带有多个侧孔的平行双硅胶管作为尿道下裂修复手术中新形成的尿道支架管.结果 术后随访1~8年,208例一期手术成功,排尿通畅;2例术后出现尿瘘;6例手术1个月后出现尿道吻合口狭窄,4例术后1个月尿道外口狭窄.结论 本组一期手术成功率达94.5%,自制带有多侧孔的平行双硅胶管作为尿道支架管,具有通畅引流、利于冲洗等优点,可减少感染、尿瘘、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3年~2007年采用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20例,年龄2~22岁,平均11.3岁,其中阴茎体型3例,阴茎阴囊型17例;另外收集同期行膀胱粘膜代尿道术尿道下裂30例,年龄7~34岁,平均16.1岁,其中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型16例,会阴型2例,阴囊型2例。膀胱粘膜术全部行膀胱造瘘及留置尿道支架管,Duckett术仅留置尿道支架管。结果:Duckett术:1次手术成功17例(85%),术后尿瘘2例(10%),尿道狭窄1例(5%),2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人均手术次数为1.1次;膀胱粘膜代尿道术:手术均分二期完成,手术成功26例(86.7%),术后尿瘘3例(10%),尿道狭窄1例(3.3%),再次手术修补瘘口治愈,人均手术次数为2.1次。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结论:Duckett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与其他术式相近、术后并发症低,与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相比,术后阴茎外观更满意,主要优点是一次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尿道下裂并阴茎腹侧弯的术后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尿瘘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改进成一种新的治疗尿道下裂的术式,减少和克服手术并发症。方法29例Ⅱ期尿道下裂患儿以膀胱黏膜代尿道,原尿道外口周缘皮肤半弧形切口,游离末端尿道,做自龟头顶部至原尿道口切口的全程阴茎皮下隧道,膀胱黏膜尿道引入隧道内,近端尿道吻合,以阴囊半弧形皮瓣覆盖原尿道口半弧形切口。结果全部29例功能及外观均获得满意效果,无尿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术式是特别适用于原尿道口位于或接近阴茎根部及阴囊部的Ⅱ期尿道下裂成形术,对减少和消除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笔者体会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膀胱黏膜修复尿道下裂及短期并发症10年回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我院膀胱黏膜修复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70例,年龄1~33岁,平均(14±9)岁,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5±1)月.阴茎外观满意,排尿功能良好.将资料按手术年份、尿道下裂类型、患者年龄、手术分期等分组,对术后并发尿瘘情况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尿瘘5例(7.1%),于术后3~6个月行尿瘘修补术后治愈;尿道狭窄2例(2.9%),经术后尿道扩张治愈.各组尿瘘发生率:前期手术组与近期手术组、前段型和中段型组与后段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手术组与再次手术组、青春期前组与青春期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是较为理想的尿道下裂手术方式,膀胱黏膜更适合于后段型尿道下裂患者,患者年龄与手术分期对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术后并发尿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尿道下裂是小儿较常见畸形,手术方法繁多,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最主要的优点是在各种类型的病儿均可一期矫治阴茎下弯和尿道成形,而且膀胱粘膜取材方便。自1975年来国内多有报道。现总结1972~1980年5月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125例的体会,并着重讨论并发症的预防如下。临床资科本组125例中手术年龄3~6岁59例,7~14岁66例。其中113例一期完成阴茎下弯矫治和尿道成形,12例因过去已做了下弯矫正,只行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107例治愈出院,尿道瘘未愈出院者13例,严重尿道狭窄者5例。术后满1年以上获得随诊者57例,随诊时间最长8年。随诊结果:下弯完全矫正,阴茎能伸直勃起者53例,仍稍有下弯者4例。排尿通畅者54例;排尿困难者3例,其中2例已做了狭窄阻塞部切开。尿道成形术后尿瘘未愈者7例。前尿道假性憩室4例。尿道外口较窄者7例。有并发症者多是早年的病例。近4年来上列并发症已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二期膀胱黏膜半管状重建尿道术治疗后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研究。方法81例后型尿道下裂病例采用二期手术:一期手术将阴茎海绵体完全伸直,阴茎包皮内板和背侧皮肤预置于阴茎腹侧;二期手术采用半管状阴茎阴囊皮肤+半管状膀胱黏膜成形尿道术。结果81例后型尿道下裂患者矫形后形态几乎接近正常。手术成功率为86.4%(70/81),尿瘘发生率为13.6%(11/81),8例(9.9%,8/81)发生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后痊愈。结论二期膀胱黏膜半管状重建尿道术治疗后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尿道下裂(附80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尿道下裂80例,主张一期成形,尿道外口修复至正常阴茎头位置,达到外观美观,恢复正常排尿,手术成功率9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对80例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自Memmelaar等于1947年首次报道膀胱粘膜一期尿道成形术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此方法作一期尿道成形术。虽然该方法成功率较高,但仍有15.2%~43.0%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以新建尿道外口及膀胱粘膜与原尿道口吻合处狭窄较常见。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1995年4月~1998年4月,笔者对膀胱粘膜代尿道成形术(朱选文,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46)进行了3个方面的改进,并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浙江省天台县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浙江天台,317200)2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  相似文献   

15.
尿道、阴茎     
20060786术中输尿管镜检查在诊断会阴型尿道下裂并发前列腺囊的应用,20060787保留尿道板一期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20060788小儿尿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20060789可冲洗尿道的导尿管预防留置尿管所致逆行尿路感染的研究,20060790新型KTP/S32激光在尿道闭锁治疗中的应用,20060791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一期假阴道切除、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合并假阴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1995年1月~1997年9月对9例重型尿道下裂合并假阴道患者施行一期假阴道切除、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结果8例一期成功;1例术后出现尿瘘,二期修补后痊愈。对重型尿道下裂合并假阴道患者行一期假阴道切除、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21例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根据阴茎局部尿道皮肤和尿道缺损的程度,以及阴茎腹侧既往手术后瘢痕、阴茎皮肤张力情况,切取口腔舌黏膜游离皮瓣,宽1.5~2.0 cm、长2~9 cm,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临床应用21例,其中舌黏膜嵌入式即Dorsal inlay术式16例,舌黏膜管状法即Tube术式5例(其中Tube+ Duply术式2例),术后定期进行随访并进行尿流率检测观察排尿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21例患者的舌黏膜游离皮瓣均存活,术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瘘、外形良好及尿流率测定正常者13例,占61.9% (13/21);并发症为尿瘘3例、尿道狭窄5例,占38.1%(8/21).舌供皮区均一期愈合,且未出现出血、麻木、舌活动受限、发声异常及味觉改变等.结论 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较理想的术式,但Tube术式易发生尿道狭窄,应早期发现及定期尿道扩张;Dorsal inlay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效果良好,可优先考虑此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一期修复尿道下裂126例,其中尿道口成形术8例,游离包皮双面岛状瓣成形术72例,带蒂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46例. 结果 一期修复成功率96%,其中尿道口成形术成功率100%,游离包皮双面岛状瓣成形术成功率95.83%,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成功率95.65%,并发尿瘘4例,尿道狭窄3例.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尿道下裂取得了进展。我院从1982年8月以来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2例,均采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一期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例1.男,25岁。患先天性尿道下裂,12岁时曾在某医院治疗手术失败。检查:阴茎无明显弯曲,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距冠状沟4cm处,尿道外口狭窄,直径为0.2cm。以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型),行膀胱粘膜尿道成形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各种不同种类的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尿道瘘的发生率可达15%左右。尿道瘘修补方法各异。最近,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Y型皮瓣一期修补2个尿道瘘口1例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患者,男,23岁。1991年1月5日入院。10年前因会阴型尿道下裂行膀胱粘膜代尿道法一期尿道成形术,术后会阴部漏尿,患者平时只能采用蹲式排尿。检查见阴囊会阴交界处下方有前后两个瘘口,直径分别为0.6cm,0.5cm。排尿时,两瘘口流出的尿量占总尿量的1/5~1/6。术前尿道造影示前尿道良好,排尿后摄片膀胱无残余尿。手术步骤:连硬麻醉下取截石位。将庆大霉素冲洗液(24万u/500ml生理盐水)经尿道外口冲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