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正确引导中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与意义缺乏了解,就很难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各项要求,也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奉献社会、造福社会的人才。本研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从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介绍平时的一些心理教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正确引导中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与意义缺乏了解,就很难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各项要求,也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奉献社会、造福社会的人才。本研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从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介绍平时的一些心理教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思想的成长变化和社会阅历的不断扩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不少人会出现学习、情绪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扰或障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危害。心育是一个大舞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可供选择。今天笔者就来谈一谈"阅读疗法"。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其心理自助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科的教学过程无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我们不仅要抓好语文教学的质量,还要巧妙地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1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中学生厌烦学习、心情抑郁、情感冷漠等心理疾患屡见不鲜。中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复杂的,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渠道是多方面的。然而,在教学中“知”、“情”关系的失衡是造成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情感的渗透、熏陶与培养。“知情对称”是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教学所探寻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对“知情对称”的内部结构做了广一泛深入的研究。威廉·詹姆士认为,把‘感情’与‘知识’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罗基强调指出:在分析认知行为时,同时必须分析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感受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其内部作用机制,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96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中介效应检验得到回归方程"Y=0.656M-0.125X"(t=-7.494,P0.001),负性生活事件感受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症状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5%;2心理健康量表的强迫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以及情绪波动性因子得分分别为(2.100±0.648)、(2.089±0.854)和(1.980±0.727),处于"轻度"症状;3生活事件量表的学习压力因子均分、人际压力因子均分分别为(1.713±1.070)和(1.612±1.041),接近于"轻度"感受;4心理韧性量表的各因子均分均在3分以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结论:1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影响中学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感受,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心理韧性越强的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就越小,心理就越健康;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强迫性观念与行为、学习压力感及情绪波动性方面存在轻度症状;3中学生的消极感受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方面的负性事件;4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特质焦虑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虑一直是心理学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人们从神经生理、行为和认知加工等多方面对焦虑现象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干预进行研究 ,对焦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在我国随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而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有较强的独立性、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挫折承受力、能经得起失败和打击的学生。以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及目前的现状 ,提示青少年心理存在很多问题 ,如何让中学生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 ,成长为一名心理健康、有良好…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青少年能否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这不仅取决于这一代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已被当今科学认定为一个人健康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培养良好的学生心理素质,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实施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中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何写好这篇大文章?已经摆在了整个社会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自我隐瞒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隐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隐瞒量表(SC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对56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中学生自我隐瞒和心理健康在性别差异上不显著(P0.05),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P0.05,P0.001);2中学生自我隐瞒和心理健康积极方面呈显著负相关,和心理健康的消极方面呈显著正相关(P0.001);3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隐瞒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β=-0,165,0.311),可解释总变异的17.1%。结论培养中学生学会倾诉的能力,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此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对302名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及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起来说是好的,重点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别,喜欢体育活动与经常锻炼身体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问题提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针对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的改革r’、”。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跨世纪的人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值得探讨的问题。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从中学生心理现状出发·试图探讨体育活动能否对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健康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正由发展走向成熟烦脑与希望共存、并直接影响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最关健时期、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未来人生至关重要。现从重庆市铜梁县三所普通乡镇中学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各抽取1个班,共9个班,总计1500人,回收有效问卷1146份。在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对留守孩分别做了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与不是留守孩子做了对照,为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百色老区壮族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壮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855名百色老区壮族中学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壮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前3位因子为:抑郁、躯体化及强迫。女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较初中生严重。结论壮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所不同,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素质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方法 对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和不断学习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两方面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结果 心理素质的优化可有效地改善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 健康的心理是编辑保持理性、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司秀玲 《校园心理》2012,10(3):147-149
为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出发,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阳市1159名中学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表明约22.6%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4.6%的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问题。除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外,量表其余7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独生子女;家庭不和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家庭和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安阳市中学生SCL-90常模的参照标准。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实践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阶段性、差异性,与其家庭情况、早年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78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IOT在中学生中的发生率为9.6%;IOT组的自我批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他各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②除恐怖因子外,IOT组在心理症状各项因子得分以及总均分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或P0.01)。③自我概念除了可以直接影响IOT外,还可通过心理健康这一间接途径对其进行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91%)。结论:对IOT的预防和干预既要着力于其心理困扰的解决,也要注重其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省职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职业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4名职业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职业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及偏执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结论职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所不同,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及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我状态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中学生的自我状态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形容词检核表(ACL)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365名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心理非常健康与极不健康的中学生除了在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4种自我状态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10.74,9.69,8.24,-10.36;P0.001);批评型父母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与心理症状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0.50;P0.01),而照顾型父母和成人自我状态则与心理症状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0.42;P0.01)。结论心理非常健康中学生的自我图轮廓接近于钟形图,但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最高;批评型父母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得分越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总均分大于2分的因子依次为强迫(2.23±0.60)、情绪波动性(2.12±0.72)、学习压力感(2.10±0.82)、焦虑(2.08±0.83)、人际敏感(2.06±0.71);②城镇中学生总均分极为显著的高于农村中学生(P<0.001,t=4.182);③不同家庭类型比较发现,与父母同住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极为显著的好于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P<0.001,t=9.15);④不同年级总均分比较,6个年级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高一、高二、高三、初二、初三、初一。结论大力加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城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了解无锡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家庭一般情况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21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22.14%,住房面积、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父母关系、教育不一致、不适当的养育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因素。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心理障碍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除学习压力外,强迫症状、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是最多见的心理问题。结论 要积极利用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可变因素:父母养育方式、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学校老师的支持和社会良好环境,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