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狂犬病毒疫苗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疾病,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它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咬伤,一旦临床症状出现,病人则无可挽救地死亡,自然条件免疫群永远不会建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控制主要依赖于疫苗的接种即是一种建立免疫群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狂犬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亦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对于研究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特点及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方法注射狂犬疫苗首针后45天采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常规程序(0、3、7、14、30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75.70%,应用2-2-1程序(0、7、14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2.18%.结论犬伤为本地区动物致伤首位,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重要措施之一,2-2-1程序比常规程序免疫时间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包括剂量、免疫记忆及抗原相容性.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分别免疫小鼠,末次免疫后14 d采集血清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确定最佳免疫剂量后,再分别以单价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及二价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同时对小鼠分别进行1、2、3针免疫,考察其针次效应和抗原相容性.结果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的A抗原和C抗原均以1.25 μg剂量免疫小鼠时,其免疫原性较好.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回忆应答,且在二价结合疫苗中的A群耦联物和C群耦联物配伍后无干扰作用,抗原相容性良好.结论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明显的免疫回忆应答,抗原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联合运用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狂犬病毒糖蛋白(GP)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VS-N2c GP作为核酸疫苗,瞬时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DNA3.1/CVS-N2c GP的表达;以基因枪方法进行初次免疫接种和首次加强免疫,以表达同一抗原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通过鼻腔接种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ELISA试验检测血清狂犬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TT)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pcDNA3.1/CVS-N2c GP能有效地表达GP于转染的细胞膜上,ELISA试验表明小鼠接受基因核核酸免疫后,仅诱导产生低水平的特异性抗体,而且重组腺病毒进行加强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提高。结论 联合运用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种抗原核酸疫苗可克服它们单独使用时各自的缺点,能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特异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两种狂犬病毒疫苗株的融合糖蛋白基因DNA疫苗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用RT-PCR法分别扩增和分离出SRV9株和CTN株的狂犬病毒糖蛋白部分表位的基因(SRV9毒株的1~252氨基酸和CTN毒株253~524氨基酸),构建含融合G蛋白基因的DNA疫苗质粒VR1055-SRV9CTN.碱裂解法大量提取重组质粒并经Sepharose 4FF柱层析纯化后直接肌肉注射免疫NIH小鼠,用ELISA法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分别检测质粒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CTLL-2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进行IL-2活性测定.结果:VR1055-SRV9CTN DNA疫苗具有较好的诱生狂犬病毒抗体能力.诱导细胞免疫方面,质粒VR1055-SRV9CTN DNA疫苗和空载体对照组的ConA刺激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t=7.201,P=0.000).小鼠血清中的IL-2活性测定表明DNA疫苗组显著高于空载体组(t=21.616,P=0.000).CVS株RV脑内攻击保护实验中,疫苗组和对照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63%、25%,二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7.065,P=0.008).结论:含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VR1055-SRV9CTN DNA疫苗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动物致伤特点及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方法 注射狂犬疫苗首针后45天采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 常规程序(0、3、7、14、30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75.70%,应用2-2-1程序(0、7、14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2.18%。结论 犬伤为本地区动物致伤首位,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重要措施之一,2-2-比常规程序免疫时间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毒CTN株糖蛋白重组鸡痘病毒与核酸疫苗的联合免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鸡痘病毒,研究联合运用重组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为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以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为基础构建的表达载体pUTA-2的ATI-P7.5复合启动子下游,插入狂犬病毒CTN-18l株糖蛋白基因,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UTA-RgC。以脂质体转染法将pUTA-RgC转染至已感染鸡痘病毒282E4株(FPV)2~3h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中。待细胞出现明显病变后收获病毒,用BrdU进行连续3次加压筛选,挑取蚀斑毒株、纯化、扩增,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用重组鸡痘病毒vUTA-RgC单独及与核酸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在细胞及体液免疫,攻毒保护水平评价所构建的重组病毒及联合免疫效果。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重组鸡痘病毒,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与体液免疫,并能抵抗标准攻毒株的攻击,联合免疫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获得一株能够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vUTA.RgC,并证明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与核酸疫苗联合应用能够克服各自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的免疫状况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狂犬病的流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动物用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就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惠州市犬咬伤人群全程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到保护的情况,为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疫苗暴露后人群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较为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因免疫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免疫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基因疫苗以其良好持久的免疫反应性,制备简单,易于保存等传统疫苗难以比拟的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不仅对很多病原体的基因疫苗进行了实验研究,而且还有个别疫苗已经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同时在实验方法上也有新的探索,如mRNA免疫,表达库免疫,基因免疫毒素的研究,粘膜基因免疫等,使基因疫苗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本文介绍了这些最新进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尖锐湿疣、宫颈上皮瘤样增生和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由于该病毒尚不能在体外有效培养 ,所以限制了疫苗的研究进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外表达的HPV病毒样颗粒 (VLP)成为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对VLP作为预防HPV感染疫苗的研究进展、VLP来源的镶嵌样病毒颗粒的相关研究和树突细胞在VLP免疫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