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部动脉有创测量血压值与常规袖带血压数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在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时,通过有创血压测量的方法测定颈部动脉及肱动脉的血压值,同时用常规袖带测量上肢血压,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颈总动脉与椎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袖带测量的收缩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颈总动脉、椎动脉舒张压与上肢袖带测量的舒张压之间未见差异;肱动脉有创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与上肢袖带测量血压值均无差异,但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之间可能有所不同.结论 颈总动脉、椎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与相应的上肢袖带血压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力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偏瘫病人125例,按肌力不同分成4组,分别测量健侧及偏瘫侧上肢血压。结果:右上肢收缩压均高于左上肢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收缩压、舒张压与肌力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偏瘫肢体血压测定不会影响其准确性,但初次测量时应测量两侧,以便了解左右肢血压本身差异。  相似文献   

3.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测量下肢血压的方法。方法:用新旧两种方法测量30例健康人下肢血压并与上肢血压进行对比,同时进行24例次新方法测量下肢血压与直接法测动脉内血压对比。结果:新方法测得下肢血压与上肢血压及动脉内血压无显著性差异,旧方法测得下肢收缩压与上肢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新方法优于旧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双侧上臂间血压差异的程度和影响因素;臂间差异的检出率和构成比、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306例(男、女各153例),用二台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双上肢血压,以右侧数值减去左侧数值的绝对值≥10mmHg为标准,计算臂间血压差异的检出率、构成比;对达到标准的病例常规进行上肢血管彩超检查;以性别分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别;以年龄、病程、脉压为自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判断影响因素。结果平均收缩压差异值(4.9±5.2)mmHg,舒张压差值(3.5±3.2)mmHg,两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臂间血压差异检出率15.4%,女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以收缩压差异为主(P<0.05),女性舒张压差异多于男性(P<0.05)。上肢动脉狭窄发生率10%。脉压进入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双上臂间血压差异值与血压正常人群接近,两性无明显差别;臂间血压差异检出率15.4%,女性高于男性;男性以收缩压差异为主,女性以舒张压差异为主;臂间血压差异人群上肢动脉狭窄发生率10%;脉压是影响血压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双侧肱动脉无创血压( NIBP)与桡动脉有创动脉压( IBP)的关系。方法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82例,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测量双侧无创血压及有创血压,根据有创收缩压值( ISBP)大小分为A组( ISBP≤90mmHg)、B组(90mmHg<ISBP≤120mmHg)、C组(120mmHg<ISBP≤150mmHg)和D组(ISBP>150mmHg)。对各组数值进行差异分析,并对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值做线性相关分析。结果4组患者双侧无创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有创收缩压低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B、C、D组有创收缩压高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且随着血压升高差值呈逐渐增高趋势;A、D组有创舒张压与双侧无创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有创舒张压低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有创收缩压与同侧袖带收缩压显著相关(r=0.940,P<0.01),有创舒张压与同侧袖带舒张压显著相关(r=0.925,P<0.01)。结论全麻平卧位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显著相关,在一定血压范围内,可通过无创血压对有创血压进行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014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查结果,探讨影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的相关因素,并了解左右上下肢血压及两侧baPWV的差异,同时分析当地人群baPWV异常的比例。方法应用日本产欧姆龙/科林VP-1000(BP203RPE-Ⅱ)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1014例体检者进行检测、分析其baPWV与血液生化检查等临床资料的关系;并比较两侧baPWV的差别;通过同步测量四肢血压,了解上下肢血压的差异。结果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潜在危险普遍存在,baPWV异常率57%;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大小高度相关,发现下肢舒张压并不高于上肢舒张压;与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 mm Hg的经典说法不同;两侧baPWV值无明显差异,说明两侧血管弹性减低基本一致。结论 baPWV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高度相关,它在健康体检中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起到预警作用;下肢舒张压与上肢舒张压比较相差很小,与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 mm Hg的传统说法稍有不同,其原因可能为检查方法不同;两侧血管弹性减低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侧上肢血压的差异。方法用汞柱血压计测量健康男女坐位血压各100名,计算出其左右侧的平均动脉压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动脉压右侧小于左侧者占32%,右侧等于左侧者占6%,右侧大于左侧者占62%,右左(右-左)侧上肢平均动脉压相差-6.46~9.70mmHg的占94.5%。结论右侧血压高于左侧血压未达到10~20mmHg。  相似文献   

8.
隔衣测量血压结果差异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检测血压时隔一层衣服对血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心电监护仪并隔一层衣服及按标准不隔衣分别测量同一组研究对象的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心电监护仪并隔一层衣服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标准方法测得的血压值。结论:隔衣采用心电监护仪检测血压影响检测结果,护理人员测量血压时,不可隔衣测量血压,应该按照规范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所测的血压值与水银式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值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50例急诊病人先用水银式血压计测量血压5分钟后用心电监护仪于同臂测量血压并记录,比较两次测量所得的血压值。结果:采用心电监护仪所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用水银式血压计所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与水银式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值相当,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方便准确,省时省力,适用于急诊以及需要频繁监测血压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WHO标准选40例高血压病人,用美国罗京公司产2420-2020型动态血压仪连续观察血压24h,结束后使用该机器配置的计算机回放进行分析,观察24h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标准差,观察血压负荷及血压模式。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构型组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异均值昼>夜(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昼=夜,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构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昼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收缩压与舒张压负荷夜间明显高于日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压昼夜变化受交感神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双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位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判断血压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5名本校学生,平卧位测量双上肢血压,休息10 min后,再取坐位测量,进行自身对照,采用U检验。结果:同一体位双上肢所测血压P(0.05,坐位与卧位比较收缩压(SBP)P(0.05,舒张压(DBP)左上肢P(0.05,右上肢P(0.01,DBP有差异性。结论:同一体位测量血压时双上肢均可选择,对血压无影响;不同体位测量时应考虑对DB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臂式、腕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试臂式与腕式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得在校大学生共200人,按标准方法固定专人分别用臂式、腕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肱动脉的血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用臂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所测上肢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医学等效检验,结果认为臂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是等效的;用腕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所测上肢的血压值差异有显著意义,腕式血压计较汞柱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值高:收缩压约高10~11mmHg,舒张压约高8~9mmHg。结论臂式电子血压计可代替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使用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不能以传统的汞柱血压计的标准来衡量病人的实际血压,所测得的值应减去高出的值才能与原用的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星瑙灵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效果,为降低临床高血压治疗期间血压变异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苯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33例,在苯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星瑙灵。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观察两组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昼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夜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舒张压标准差、昼收缩压标准差、夜收缩压标准差、昼舒张压标准差、夜舒张压标准差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瑙灵不仅可以增加苯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还可降低血压变异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各参数与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8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病患者364例,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者294例,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各参数关系,探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脉压与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收缩压、平均血压、脉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舒张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平均血压、脉压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舒张压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ACE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所血压、24h动态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检测324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G.并做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各基因型组的诊所脉压(cPP)、24h脉压(PP)、24h收缩压(SBP)、24h舒张压(DBP)无显著差异,而诊所收缩压(cSBP)、诊所舒张压(cDBP)则差异显著。结论ACEG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所收缩压、诊所舒张压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后血压及尿蛋白变化对远期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0年前596例创伤患者进行调查,符合本次研究497例,对其受伤时的血压水平及尿蛋白变化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创伤后低血压组对远期舒张压和收缩压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创伤后高血压组对远期收缩压(140.03±23.14,P<0.05)和舒张压(89.91±16.92,P<0.05)影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尿蛋白阳性持续时间7天以内对远期收缩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持续7天以上对远期收缩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持续不同时间对远期舒张压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绩论:创伤后血压升高使远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且比伤后低斑压更容易导致远期血压增高.伤后尿蛋白阳性者导致远期舒张压升高,而且尿蛋白随着持续时间延长对远期舒张压的影响越明最,呈时间效应关系.尿蛋白阳性持续时间≤7天对远期收缩压无影响(P>0.05),尿蛋白持续时间>7天对远期收缩压将产生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臂式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对脑卒中患者监测血压值的差异。方法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分别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同时进行两种方法测量,记录分析每次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结果两种方法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臂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相近,可代替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手臂与健侧手臂血压测量有无差异。方法:对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测量两侧肱动脉血压,并将所测值进行比较,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无论是左侧偏瘫还是右侧偏瘫,其健侧与患侧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分析表明患侧肢体处于痉挛状态时,患侧肢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健侧肢体肱动脉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张力处于痉挛这一特殊时期时,应该尽量测量健侧肢体血压,除此以外,测量任何一侧的上肢血压均可。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200例男、女性腘动脉与肱动脉血压数值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组测得的腘动脉收缩压高于肱动脉收缩压4.0kPa(30mmHg),舒张压高3.0kPa(20mmHg);女性组测得的腘动脉收缩压高于肱动脉收缩压3.0kPa(20mmHg),舒张压高2.0kPa(15mmHg)。并由此得出,腘动脉与肱动脉血压数值差异消除的简便方法,为护士测量、记录提供方便,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血压数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将入选的64名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病变组和无颈动脉病变组,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分析两组间全天24 h收缩压变异、24 h舒张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白昼舒张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的差异。结果:颈动脉病变组24 h收缩压变异、24 h舒张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病变组(14.09±2.67 vs 8.88±1.19,12.42±3.08 vs 10.22±2.80,11.71±3.20 vs 8.44±1.80,11.40±10.70 vs 6.82±2.65,10.52±3.50 vs 8.29±2.62;P<0.01或P<0.05)。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与血压变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