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及/或血浆D木糖耐量试验简单易行,正确性高,已广泛用于诊断小肠吸收不良。作者曾证实5小时木糖呼气试验与尿及/或血浆木糖试验同样有用。本文比较了3小时与5小时D-木糖呼吸试验在诊断小肠吸收不良中的作用是否相似。 病例及方法:33例肯定诊断为吸收不良的病人,禁食一夜后清晨口服25克D木糖,服前及服后每30分钟各取呼气末样本,持续5小时,以气相色谱仪测定呼气样本中H_2的浓度,记录超过基线浓度的最大增长量(δ峰),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27名健康人、44例结肠易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54例有腹泻和/或腹痛症状、经小肠液检查为蓝氏贾第虫病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病人均经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餐检查排除了引起腹泻的其他原因。对病人进行了脂肪、木糖和维生素B_(12)的吸收试验:收集3天粪便测定粪中脂肪量,病人每天约浪费75g(可能系7.5g之误——译者注)脂肪;患者禁食后口服5g D-木糖,用Roe等方法测定5小时尿中排出量;口服~(58)钴-维生素B_(12)1μg(含有1μCi),20分钟后肌注1,000μg冷维生素B_(12),测定24小时尿中的放射性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地甲病轻病区50例(7~14岁)健康儿童,50例(18~45岁)健康成人24小时尿碘、肌酐与下午一次尿碘、肌酐测定,讨论尿碘含量的表达方式。实验结果表明1、被测人群尿肌酐代谢水平低于正常,变异范围较大。如用尿碘、肌酐比值法表示尿碘测定结果,必须使用当地人群的肌酐排泄量进行校正;2、一次尿碘与24小时尿碘用μg/dl(浓度法)表示,二者呈正相关,说明一次尿碘用浓度法(μg/dl)表示优于尿碘、肌酐比值法。  相似文献   

4.
标准D-木糖排泄试验受到肾功能不全、水合程度、药物及集尿等因素影响。作者等应用D-木糖氢呼吸试验对45例病人(15例吸收不良、21例肠易激综合征和9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和21名健康人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对吸收不良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为摄入25gD-木糖后,通过面罩30min一次共5h收集呼气,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氢(H_2)浓度。结果如下。健康对照组:平均基础H_2浓度为4.4±0.8 ppm,用D-木糖后,平均达5.8±1.4 ppm(P<0.001),基线水平上曲线下面积(AUC)为371.9±265.3 ppm/min,除1例外,尿中D-木糖排泄量>5 g/5 h。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一例女性男性化患者,血清睾丸酮(T)增高(357~882ng/dl),血清双氢睾丸酮(DHT)增高(27ng/dl),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17KS)增高(21.8~50.9mg/24h),中剂量地塞米松(Dex)抑制试验不能将升高的血清T抑制到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试验都能使血清T进一步升高。盆腔、“B”超与“CT”检查皆证实左侧卵巢占位性病变。手术及病理均证实为左卵巢肾上腺样瘤。术后血清T与尿17KS降至正常,月经恢复,增大的阴蒂仍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病例和方法作者在1981~1985年2300例住院患者中观察到8例患者(0.3%)血清肌酐浓度异常降低[<40μmol/1L(<0.5mg/dl)]。8例患者均为重症肝病,其中7例暴发性肝炎,1例晚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患者血清尿酸盐浓度降低,4例有低钠血症。所有患者的治疗均不影响肾小管的尿酸盐或肌酐转运,且均静脉输注大量液体(>2000ml/d)和新鲜冻干血浆(160~400ml/d)。每例在血清肌酐降低之前出现多尿症。作者测定了8例患者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并于血清肌酐水平异常降低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尿蛋白定量测定对于肾脏病的诊断,预后估计和衡量疗效,都是十分重要的。过去一向用收集24小时尿作蛋白定量的方法,但收集24小时尿标本,不但麻烦和费时,而且不易准确。因此作者提出,似宜用1次尿标本作尿蛋白/尿肌酐测定以代替。作者提出的方法如下:收集晨尿后的第1次尿标本,作尿蛋白和肌酐定量测定。然后折合成mg/dl,计算出尿蛋白(mg/dl)/尿肌酐(mg/dl)的比值。作者研究46个尿标  相似文献   

8.
胆汁郁积性肝病病人中代谢性骨病常见,但维生素D水平和钙吸收不良在这种骨病发生中的重要性仍未明确。本文对14例并发代谢性骨病的慢性胆汁郁积性肝病病人,研究肠钙吸收及其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4例病人中11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为硬化性胆管炎,2例为先天性胆管发育不全。研究时给予随意饮食,平均每日食物中含钙量约500mg。测定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浓度以及肠钙吸收。肠钙吸收的测定方法是:分别在空腹状态下(相隔24小时)给予病人口服和静脉注射~(47)CaCl_2后测定右前臂的放射活性,并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8例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病人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下称β_2—MG)浓度值,借以了解血清β_2—MG浓度值在出血热各病期中的变化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并估计病情。一.临床资料:本组病期为发热期24例(其中轻型3例,中型16例,重型5例),低血压及少尿期12例,多尿期8例,恢复期24例。另对26例病人同时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并设17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二,结果:我们将血清β_2—MG浓度值≥3微克/毫升为异常。正常对照组为2.13±0.27微克/毫升。出血热病人的血清β_2—MG浓度值见表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75例肺癌患者的锌排泄状况,T细胞对植物血凝索(PHA)反应、及周围血淋巴细胞天然杀伤(NK)细胞活性。75例肺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91(平均65.3)岁。其中小细胞癌42%,鳞癌25%,腺癌(包括支气管肺泡癌)25%,大细胞癌8%。测定下列参数。血清锌浓度;24小时尿锌排泄量;周围血淋巴细胞功能,对部分锌治疗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功能的对照研究。结果: 1.血清和尿锌浓度:75例患者血清锌浓度平均值为67.4±2.2μg/d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6.0±8.0μg/dl)。低于正常值下限(70μg/dl)者43例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即使在小肠结构正常的情况下,病人可出现体重下降,木糖及脂肪吸收障碍。有人认为,这种吸收障碍是与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有关,作者报道连续收治的7名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6女1男),年龄68~91岁,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始终服用NSAIDs,每隔6个月,对病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清维生素B_(12)和血清铁含量、木糖吸收试验、乳脂吸收试验及类风湿因子滴  相似文献   

1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传统治疗包括维生素D及饮食中钙的补充。这种疗法增进了肠内对钙的吸收,使血清钙的水平恢复正常。然而由于血清钙增加趋向正常,发生明显的高尿钙,结果引起维生素D治疗的并发症-肾石病。作者用氯噻酮(Chlorthalidone)加限盐饮食对7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进行25月治疗,平均24小时排钙由179mg减至88mg(P<0.001),而平均血清钙由每dl 8.2mg增至9.3 mg(P<0.05)。作者研究结果表明:象噻喹类这种利尿剂并不需要甲状旁腺激素便能减少尿中钙。本组病人皆有重度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11例(女3例,男8例)平均年龄7.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洋地黄毒甙(简称毒甙)的代谢动力学。患儿肝肾功能正常,术前无心律失常。在矫正的心脏直视手术后24~48小时一次给药。其中5例静注17.5~20微克/公斤,6例口服20微克/公斤的毒甙溶液。血清毒甙蛋白结合试验的血清取自31名2~10岁的健康儿童。用放免法测定血清和尿的药物浓度。结果:毒甙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达101%。儿童1.5~2小时(成人1小时)血清药物浓度到达峰值为23~50毫微克/毫升。静注组平均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为4674毫微克/毫升·小时,口服组为4850毫微克/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尿儿茶酚胺测定的临床意义/程梅芬…∥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9,5(1).-47~48 检查发现:①21例正常人与9例初发甲亢病人24小时及一次性尿儿茶酚胺(以肾上腺素 E 计算)、E/cr 比值差别均无显著性,而4/5例嗜铬细胞瘤症人上述测值明显高于正常人.②正常人24小时尿 E与一次性尿 E 及 E/Cr 比值均有正相关关系(P<0.05及<0.001),且以24小时尿 E 与一次性尿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胆固醇惹发 CAD 的认识。美国胆固醇检测标准化小组(ISP)和成人治疗小组(ATP)最近发表建议,其内容摘要如下。早期病人血清总胆固醇分类:20岁以上成人至少应五年测定一次血清总胆固醇,可以不禁食。<200mg/dl 为理想值,200~239mg/dl 为临界值,>240mg/dl 为高胆固醇血症,后者 CAD 危险性剧增。胆固醇200mg/dl 或更高者,测定结果应有重复试验证实。≥240mg/dl 病人和有明确 CAD 或两个 CAD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尿儿茶酚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小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常用来检测交感神经兴奋性以及肾上腺髓质疾病(嗜铬细胞瘤)。其结果可受尿量多寡(因测定时仅取其中一部分尿液,故尿量太多使结果误差较大)及收集是否完全的影响,留置和递送24小时尿液也较麻烦。本文分别对21例正常人、9例初发病的甲亢病人以及5例嗜铬细胞瘸(经手术证实)病人同时测定24小时及一次性尿儿茶酚胺(以肾上腺素E计算),并计算一次性尿儿茶酚胺与尿肌酐的比值(E/Cr)和24小时尿VMA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缺铁性贫血患者用铁剂治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非常罕见。作者报告2例缺铁性贫血口服硫酸亚铁或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迅速减少。例1 17岁女性,因常规入学体检发现红细胞压积为17%而入院。入院后检查血红蛋白3.28g/dl,网织红细胞计数1.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29.6g/dl,白细胞2700/mm~3,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68000/mm~3。血清铁为22ng/dl,转铁蛋白为405mg/dl。铁蛋白小于10μg/ml。骨髓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入院当天给以3U 红细胞输注,同时给以口服硫酸距铁300mg,3次/d,血红蛋白升至9.5g/dl,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后24小时内开始下降。第6天降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25(OH)2D3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原发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例原发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0.25μg的1,25(OH)2D3,每日1次口服,碳酸钙0.75,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碳酸钙0.75,每日3次口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同时测定有关骨代谢指标,包括血全段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尿脱氧吡啶啉,血钙、磷以及血清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钙和尿磷。结果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下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患者的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尿脱氧吡啶啉在两组中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素、24小时尿钙和尿磷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1,25(OH)2D3治疗者无1例出现高钙血症。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的原发性肾脏病患者其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下降明显。1,25(OH)2D3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某总医院1971~1975年265例胰腺炎的分析。患者男224例,女41例,年龄19~86岁(平均46.2岁)。血清淀粉酶平均743单位(比色法,正常60~160单位)。在血清淀粉酶山现峰值的24小时内检查尿淀粉酶平均1,205单位/小时(正常35~250单位/小时)。每例均做胸部X线检查,发现28例有肺部并发症:胸腔积液20例(7.5%)(右侧2例,双侧3例),肺不张/肺部浸润8例。3例胸水淀粉酶测定均高于血清。伴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平均为1,059单  相似文献   

20.
136例健康人血清酸可溶性蛋白(ASP)为119.8±45.9mg/dl(M±2SD),男性略高于女性,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倾向。呼吸道炎症性疾患及恶性肿瘤时血清ASP值明显增高。支气管扩张症时血清ASP为210.0±30.8mg/dl(M±SD),肺炎时为242.7±85.0mg/dl。肺炎时ASP异常出现率高达83.3%,因此能很好反映炎症像。排菌阳性的结核病患者ASP异常出现率为58.4%(14/24例),血清ASP值为1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