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容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容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445户2 283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23.8‰,慢性病患病率为16.0%;两周就诊率为32.9%;住院率为7.4%。92.9%的患者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7.7%的住院者住院医疗机构选择县级医院。22.9%的未就诊病人与71.4%的未住院病人是缘于经济困难。结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就医流向基本趋于合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村家庭卫生服务研究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1998 年河南省 10 县市基层卫生服务调查是河南省首次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文章就此次调查所获资料中的农村家庭卫生服务部分进行了全面分析,内容涉及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健康状况、门诊和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农村医疗费用等方面。分析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的门诊和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均表现出近年来才具有的人群特征,诸多因素均对其产生影响;与 1993 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结果相比,河南省农村居民的门诊卫生服务利用较高,村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明显高于乡镇级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但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偏低。应特别重视加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和分析,反映了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村居民在县及县以上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率高于乡镇级;经济水平中等和低的地区农村居民在县及县以上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率低于在乡镇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保健制度对在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的利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东小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和分析,反映了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民政部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村居民在县及县以上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率高于乡镇级;经济水平中等和低的地区农村居民在县及县以上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率低于在乡镇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保健制度对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的利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艾滋病高流行的农村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农村艾滋病患者和一般农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支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了两类人群的疾病家庭经济风险;明确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费用;分析了相关部门(艾滋病防治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新农合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不同类别人群(一般农村居民、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费用纳入新农合统筹基金的态度;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艾滋病患者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统筹基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和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模式,我们对广州市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分布及卫生服务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了卫生资源,经济因素,医疗费用方式,人口结构中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医务人员素质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是疾病类型、住院天数、收入、职业和性别。结论:提示应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卫生政策,满足弱势人群基本的住院服务需求,改进患者获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山东省农民门诊卫生服务费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门诊服务费用村级明显低于乡镇级,乡镇级低于县及县以上级医疗机构,农村居民的次均门诊医药费用平均为28.04元,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的门诊费用分别为6.72元、7.84元和6.74元;影响门诊费用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慢性病。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顺义区4镇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人口的社会经济学特征、家庭状况、两周患病情况,两周就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两周患病率为209.8‰,千人口两周患病天数为2262天。两周就诊率为138.8‰,两周未就诊率为33.5%。顺义区农村居民的平均门诊费用为525.8元,门诊费用中位数为120元。结论顺义区4镇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时侧重于基层机构,选择原因侧重于便捷程度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的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到2005年12月参保人数已达110多万,定点医疗机构157家。门诊次均费用56.76元,住院次均费用为3497.55元。在为劳务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可及性差、定点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管理、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劳务工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和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偏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适当增加投入,合理布设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调整偿付办法,促进合作医疗筹资与支付平衡;强化政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全省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揭示了其给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医疗保健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来带来的影响,并对农村居民在建立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愿望作了一些讨论。指出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全省经济增长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和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为建设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子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不同地区农村居民需求与利用情况,为农村卫生改革与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以CMH卡方检验分析各地区的差异,以CHI-SQUARE进行地区问的两两比较.结果 我国农村4类地区人群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呈现与需求相反的趋势,提示经济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民医疗服务供求关系越不合理,卫生服务存在不公平.结论 农村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农村卫生服务系统内部存在不公平;卫生筹资政策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状。方法通过对全国1 661户农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7.4%,不同特征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周就诊率为16.4%,住院率为9.3%,高于全国农村地区平均水平;两周患病未治疗率为17.6%,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33.4%,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有待提高。结论应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的关注和保障力度,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居民合理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并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昭通市3个县(区)共3645户10,584个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次数、两周患病就诊率了解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零膨胀泊松模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昭通市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为4.72%,两周患病就诊率为73.49%。卫生服务需求受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人均收入的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结论]昭通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均低于国家农村平均水平。农民卫生服务需求高,但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低收入人群和男性就诊可能性低,就诊时疾病严重程度高。应更加关注男性、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特征,研究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新农合制度的设计。方法:选取新农合试点的太原市城区(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和尖草坪区)和农村(娄烦县),利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收集农民卫生服务需要资料。比较城乡农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城乡农民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有显著差异;城乡农民卫生服务需要差别显著,娄烦县农民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城区农民(P〈O.001),两周患者平均卧床天数是城区农民的16.75倍。结论:贫困农村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筹资能力低,为加强新农合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地市为单位进行基金统筹,同时,有差别地在贫困农村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特殊人群门诊利用”的制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分析目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方法,获取调查地区居民2周患病、就诊与住院、未就诊与未住院等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需要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需求水平低,人口学特征和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海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的调查,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东、中、西部5个市/县所辖15个乡镇29个行政村,各行政村抽取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0.8%,并存在年龄和民族差异,两周患病就诊率为73.4%;18岁及以上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20.4%,年龄越大慢性病治疗率越高;就医地点首选村卫生室的比例最高;2007年住院率为40.4‰;汉族村民妇科检查率为27.6%,少数民族为34.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在90.0%以上;男孩7岁以下儿童体检率为40.8%,女孩为29.4%。结论:海南省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较大,但卫生服务利用状况需要改善,应重视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及服务网络的改革,加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村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春市卫生系统反应性及居民满意度现况,以期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市城乡居民卫生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就诊医院、就诊设施表示不满意:城市(42.53%)高于农村(35.57%);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为17.77%,住院患者(16.76%)对医生信任程度略低于门诊病人。城市不信任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加大卫生服务保障力度,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加强医患沟通交流,为城乡居民提供规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满足长春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乡镇卫生院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载体之一。通过研究乡镇卫生院现状,分析得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发展环境日趋严峻;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提出如下建议:加大政府农村卫生投入,解除乡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后顾之忧;优化乡镇卫生院布局,完善其服务功能;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0.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不同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情况,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在城乡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典型研究杭州市下城区城市社区,随机抽取居民组成城市样本;典型研究余抗区农村社区,随机抽取居民组成农村样本,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城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情况感到满意;由于在文化层次、经济水平、保健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影响城乡居民满意情况的因素有所差异:城市主要是保健合同,农村主要是两周患病情况、保健合同、就诊单位。城乡合并后影响满意情况的主因是性别、学历、两周患病情况、就诊单位、保健合同。结论 城乡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满意度评价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的重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