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三维CT重建成像在寰枢椎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对寰枢椎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8例寰枢椎病变的三维CT重建图像 ,并与常规CT比较。结果 18例寰枢椎病变中 ,骨折 8例 ,旋转性脱位 7例 ,其中 2例伴齿状突发育不良 ,先天性畸形 5例。结论 三维CT重建对诊断多发和复杂骨折有较大帮助 ,与常规CT结合使用 ,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维CT重建能发现轻微旋转脱位及伴发的齿状突畸形 ,是诊断寰枢椎旋转性脱位的最佳方法 ;三维CT重建诊断寰枢椎先天性畸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螺旋CT扫描三维影像(3D)和二维影像(2D)在寰枢椎骨折和(或)脱位中的应用,评价螺旋CT扫描的优越性,比较3D和2D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并探讨3D和2D影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有寰枢椎骨折和(或)寰枢关节脱位的82例外伤患者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结果3D图像光滑、细腻、逼真,清楚显示骨折线走行方向、骨折范围、位置、类型、骨折块移位情况及与周围骨骼的解剖关系,对骨折显示立体直观,能清楚显示骨折、脱位的畸形表现等空间关系。2D影像对细小骨折显示较好,且可同时显示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改变情况及脊髓受压情况。结论螺旋cI‘扫描方式可获得高质量3D图像,3D影像在空间信息方面明显优于2D影像,其临床价值明显大于2D影像,3D图像显示对临床处理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而2D影像是3D图像重建的基础,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两者互相结合可以提高对寰枢椎骨折及脱位显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寰枢椎体层摄影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中的作用及其替代寰枢椎普通摄影(张口位)的可行性。克服儿童寰枢椎普通摄影(张口位)中存在的患儿不合作及不体位不适宜的问题。探讨儿童寰枢椎断层摄影的最佳检查方法以减少患者辐射量,提高影像质量。总结儿童寰枢椎正常与脱位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比17例寰枢椎张口位与断层摄影的影像特点。结果:17例寰枢椎断层摄影照片中有7例可显示普通张口位无法显示的寰枢关节形态。结论:标准的摆位、精确地选定层面以及合适的摄影条件是显示寰枢关节形态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投照方法能够提高影像质量、减少辐射量、减少漏诊的发生。寰枢椎体层摄影能够显示张口位不能显示的寰枢关节形态。 相似文献
5.
背景:CT三维重建的运用对于复杂的解剖结构如头颈、脊柱、骨盆、四肢的精确评价有确切的作用.目的:观察三维CT重建成像在诊断和治疗创伤性寰枢椎失稳的作用.方法:选择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寰枢椎失稳患者21例,三维CT重建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损伤类型,并依据损伤类型,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三维CT重建成像可清楚观察寰枢椎失稳惰况,并依据进行内固定,所有病例未出现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寰枢椎获得骨折愈合和骨性融合,寰枢椎不稳现象均获得有效纠正.提示三维CT重建成像对诊断寰枢椎失稳有较大帮助,并有助于制定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背景:CT三维重建的运用对于复杂的解剖结构如头颈、脊柱、骨盆、四肢的精确评价有确切的作用。目的:观察三维CT重建成像在诊断和治疗创伤性寰枢椎失稳的作用。方法:选择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寰枢椎失稳患者21例,三维CT重建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损伤类型,并依据损伤类型,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三维CT重建成像可清楚观察寰枢椎失稳惰况,并依据进行内固定,所有病例未出现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寰枢椎获得骨折愈合和骨性融合,寰枢椎不稳现象均获得有效纠正。提示三维CT重建成像对诊断寰枢椎失稳有较大帮助,并有助于制定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背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三维CT重建参照下比传统方法能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减少置入并发症。目的:探讨以寰枢椎三维CT重建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方法,明确其手术指导意义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因外伤导致寰枢椎不稳需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内固定置入前行三维CT重建。结果与结论:与螺钉置入前设计钉道内倾度、设计钉道测得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比较,经C1、C2椎弓根螺钉实际钉道内倾角及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0例患者观察到的C1后弓及C2椎弓表面解剖特征与置入前CT容积再现的影像一致。说明根据三维CT重建图像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徒手置入,节省时间,并减少术中接收X线辐射,个性化置钉,精确、安全性高、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8.
9.
背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三维CT重建参照下比传统方法能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减少置入并发症。目的:探讨以寰枢椎三维CT重建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方法,明确其手术指导意义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因外伤导致寰枢椎不稳需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内固定置入前行三维CT重建。结果与结论:与螺钉置入前设计钉道内倾度、设计钉道测得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比较,经C1、C2椎弓根螺钉实际钉道内倾角及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0例患者观察到的C1后弓及C2椎弓表面解剖特征与置入前CT容积再现的影像一致。说明根据三维CT重建图像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徒手置入,节省时间,并减少术中接收X线辐射,个性化置钉,精确、安全性高、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寰枢椎病变合理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枕颈区域残存的运动功能。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对39例寰枢区病变患者,根据发病特点,病理解剖和CT三维重建分析:分别采用A:寰枢椎固定、B:寰枢椎固定+寰枢椎融合、C:枕枢固定、D:枕枢固定+枕枢融合、E:寰枢椎固定+枕枢融合、F:枕枢固定+寰枢融合、G:上颈椎前路手术+后路枕枢(寰枢)固定融合术等七种方法治疗。随访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采用A法15例,B法5例,C法4例。D法11例,E法2例,F法0例,G法2例。39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保留枕环关节21例,椎动脉破裂2例,环椎后弓断裂2例。术后X线片示寰枢椎完全复位36例,不完全复位2例,过度复位1例。术后3个月-2.6年,平均1.1年复查,枕颈部后方疼痛3例,活动受限21例,植骨融合失败1例。结论合理有限的内固定技术可使部分寰枢椎病变患者残存的上颈椎运动功能得到保护,尤其是枕环关节。部分患者取出内固定后可恢复枕环和寰枢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脑室管膜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室管膜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的CT表现。结果:幕上12例脑实质内8例,幕下3例中四脑室2例。20-35岁6例。室管膜瘤幕上脑实质内多见,并多有囊变与瘤周水肿,且多为恶性,其余部位多为实性肿块。平扫实性部分为等密度,易钙化,增强强化较明显。结论:室管膜瘤有较为特殊CT表现,结全发病部位、年龄,多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纵隔胸腺瘤的CT 征象,诊断与鉴别。方法 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纵隔胸腺瘤37 例,其中男性25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12 ~64 岁,平均341 岁。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胸腺瘤8 例,恶性胸腺瘤18 例,胸腺癌7 例,胸腺脂肪瘤3 例,胸腺脂肪肉瘤1 例,全部病例均有胸部X 线正侧位片,其中20 例作了CT 检查。结果 病变位于前纵隔34 例,其中波及中后纵隔7 例;中后纵隔3 例,病变突向单侧33 例,双侧4 例,圆形和椭圆形22例,不规则形13 例,多结节状2 例,胸腺瘤的CT 值为21 ~45Hu。肿瘤与纵隔接触面呈灌铸型28 例,占757 % 。结论 CT 对胸腺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重点探讨CT检查对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35例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资料。结果:甲状腺癌17例,CT诊断符合率88.9%;甲状腺腺癌18例,CT诊断符合率83.3%。结论;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优于其它影像学方法,在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时,应重点观察病变与腺外结构的分界情况而非腺内结构的边缘。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起源、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横纹肌肉瘤CT增强前后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 ,平扫肿块密度基本均匀 ,增强后肿瘤周边区明显强化 ,内部强化不均。结论 腹盆腔横纹肌肉瘤好发于膀胱、前列腺和腹膜后及肝内外胆道 ,肿瘤无包膜 ,边界清楚 ,肿瘤的内部常发生变性坏死 ,增强后肿瘤的周边部分强化比内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探讨82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其中3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CT表现与手术所见进行了对照。肯定了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增强CT,能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现各种并发症。文内还讨论了急性胰腺炎与急性腹膜炎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脑CT特征,提高该病检出率。材料与方法:收集10例经生化测定和诊断性用药证实的肝豆状核变性脑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且形态完全相同的低密度影。结论:肝豆状核变性脑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多层螺旋CT对小儿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寰枢椎损伤的CT扫描资料。结果齿状突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15例,颈2/3椎体右侧椎小关节半脱位1例,寰枕关节半脱位1例。CT全部诊断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1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清楚地显示小儿寰枢椎骨折和脱位的情况,能准确确定损伤的类型。多层螺旋CT是小儿寰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尤其是增强CT在诊断闭合性肝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共32例闭合性肝损伤,其中手术修补26例,另6例采取保守治疗。27例行肝部CT平扫和增强,5例只行平扫。结果:平扫28例见肝实质内不规则的低密度区,肝周及脾周等部位的液性低密度影是腹腔内积血的重要CT征象。平扫有4例漏诊,增强扫描后损伤部位和程度均清晰显示。结论:肝损伤行平扫加增强CT检查能清晰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T和X线在膝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膝部病变21例,全部经X线和CT检查,其中骨折由影像学确诊,其他病变由关节镜和手术病理证实。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9例为胫骨平台骨折,其中1例合并髁间峭撕脱。1例为单纯髁间峭撕脱。CT全部确诊,而X线发现8例。6例半月板损伤,CT扫描发现3例而X线为阴性。CT确诊3例窝囊肿和2例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而X线无特异性发现。结论:尽管普通X线对骨折诊断准确率很高,但相比CT而言,后者可以具体定位和定型,对指导外科治疗很有帮助。对半月板损伤,常规CT和X线,尤其是后者,存在很大局限性。对窝囊肿和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T诊断价值远远高于X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