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脑喜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 :研究心脑喜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应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监测。结果与结论 :心脑喜康对血压昼夜节律正常 (勺型 )的高血压患者可降低血压的幅度 ,不改变血压的昼夜节律 ;而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非勺型 )的高血压患者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 ,可部分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郑金秀  郭进建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25-82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24h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38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性鼻出血组患者日间SBP、DBP与夜间SBP、DBP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夜间血压升高者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夜间血压升高者发生鼻出血次数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结论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并鼻出血的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很有必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鼻出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梗塞急性期血压调控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塞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塞急性期血压往乞。高,其血压水平对患者的病情转归及预后有肯定的影响,血压调控不当,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采用24h无创伤性全自动动态血压记录仪,对脑梗塞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进行观察。受试对象:脑梗塞组35例,高血压组42例。结果表明:(1)脑梗塞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减弱或消失,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夜间下降值明显小于高血压组,夜间下降率小于10%者明显大于高血压组(P<0.01)。(2)高血压与脑梗塞昼夜的波动规律明显不同,前者呈双峰双谷型,日间血压上升,夜间血压下降趋势。后者的峰谷消失,两组最高峰相比无差异(P>0.05),夜间低谷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腔隙性脑梗死(cerebral lacunar infarction,CLI)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征。方法将146例EH患者分为2组:72例合并CLI者为观察组,74例无CLI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两组间各动态血压值的差异。结果在合并CLI的EH患者中,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明显低于无CLI的EH患者,发生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伴有CLI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较无CLI的高血压患者严重,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CLI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探讨脑卒中的预测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10 3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 2 4h动态血压检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轻、中度组 ,血压的杓形改变 (血压昼夜节律正常 )与非杓形改变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组杓形与非杓形改变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血压非杓形改变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杓形改变者。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易发生脑卒中 ,且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  相似文献   

8.
黄志东  钮晋红 《华夏医学》2001,14(6):821-823
高血压是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 ,可以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有利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就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11月住院的 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所做的 2 4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按 1999年 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颁布的高血压诊断和分层标准 ,随机选择老年高血压并脑血管意外 2 0例 ,男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 6 0~ 80岁 ,平均年龄6 6 .6岁 ,受检查均为脑血管病非急性期 ,均经头颅 CT证实 ,其中脑梗塞 14例 ;多发性脑梗塞 1例 3;腔隙性脑梗塞 …  相似文献   

9.
1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改变。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常常表现出血压增高,其中约半数有高血压病史,但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血压代偿性升高,以及血容量过多、缺氧、持续疼痛、睡眠障碍、使用激素或非固醇类抗炎药物等也会使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升高。而数日后随病情改善,血压又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动态血压监测证实,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有一短时间的升高,大约1周后多数回落,但仍有1/3处于高水平。就卒中类型而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特征及相关性。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HP公司和美国太空公司动态心电监测仪及无创性全自动血压记录仪。高血压患者 189例 ,血压正常对照组 16 4例 ,进行 2 4小时动态监测。结果 ①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心肌损害及各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③有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同时伴有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显著相关性 ,并以 6 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 ,心律失常及心肌损害明显增加 ,可将此指标作为靶器官受损害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曹锐红 《吉林医学》2009,30(17):1902-1904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10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3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3例),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26例),观察各组的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加剧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升高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应重视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动态血压负荷、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采用2 4h动态血压监测 (2 4hABPM)仪 ,对 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 ,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无LVH组。对比 2 4h、白天及夜间血压负荷值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参数指标。结果 两组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高血压LVH组男女患者间血压负荷值、昼夜节律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动态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LVH密切相关 ,对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预后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改变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2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70例无糖尿病和高血压者(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自蛋白排泄率测定。结果糖尿病组收缩压、脉压及昼夜血压负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昼夜节律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升高,在脉压≥60mmHg(1mmHg≈0.133kPa)组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更高。结论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收缩压、脉压、昼夜血压负荷值升高和血压昼夜节律减弱,这种改变参与引起肾脏高滤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应用无动态血压监测仪对76例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结果高血压并发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昼夜节律均已减弱。故认为,动态血压昼昼夜节律的发迹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24h动态血压监测揭示了血压的波动变化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是判断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大于或等于10%为正常昼夜节律,小于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血压昼夜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系统及体内体液一激素分泌节律的调节,发生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异常,使血压节律异常。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严重,反过来一旦靶器官受损,由于体内代偿机制,导致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律异常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糖尿病人、高血压和脑卒中等患者。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注意时间间期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ST-T异常改变以及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同步检测24 h动态血压(ABP)和动态心电图(DCG),分析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发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血压昼夜节律下降、消失占83.9%,呈非杓型ABP曲线占76.8%;DCG有ST-T改变分别占28.5%和55.3%;房性、室性心律失常较多见分别占78.5%和39.2%;ST-T改变和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与ABP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白天最低值)及最高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4 h ABP和DCG同步监测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惠玲  黄慧芳 《浙江医学》1998,20(7):401-402
通过观察39名正常血压者和8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关系,发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下降率(BPDR)<10%]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检出率(36.7%)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10.3%);高血压昼夜节律减退者及倒置者LVMI与正常血压者及高血压昼夜节律存在者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对LVH发生、发展及LVMI有重要影响。因此,高血压治疗不仅应控制血压,而且应重视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变化及炎症因子特点。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选取我院诊断为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及炎症因子的特点。结果 观察组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比较,P>0.05。观察组的夜间血压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非杓型血压比例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较原发性高血压升高,非杓型血压比例显著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且更容易发生血管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951012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改变(附223例病例分析)/黄柳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一1994,8(2)一81 对22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各期病史与血压升高呈正相关,与无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尸<0.05),其血压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要表现;②脑梗塞患者显示了血压升高与年龄增长有负相关趋势;③脑梗塞患者在脑血流图方面变化显示了血压升高与CBF、CBV呈负相关,而双侧D无明显改变;④血压升高的梗塞组与出血组在CT病灶分布上分别以基底节、放射冠区及基底节、丘脑最 188一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方法:对45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和27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天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脑卒中组较无脑卒中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下降负荷值,两者均呈非杓型,但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夜间平均血压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