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ST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对LC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5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明确诊断并利用EST取石. 结果 56例患者共取出结石72枚,3例第2次行ERCP并用气囊取石成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 结论 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是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 31例患者 ,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 ,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  31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EPBD ,共排除结石37颗 ,4例行 2次扩张术 ,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 ,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安全、无创、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肝胆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往往伴随胆道系统其他病变,导致术后出现黄疸及相应情况.我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施行LC手术3026例,其中29例术后出现黄疸,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LC术后出现黄疸29例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8~62岁,平均42岁.术前均行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包括颈部结石嵌顿)13例,胆囊萎缩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3例.术前均经过两次以上B超证实胆总管无扩张及结石,术前无黄疸,无肝炎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下微爆破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患者,行纤维胆道镜下体内微爆破碎石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肝内外胆管难取性结石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为100%(58/58)。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100%(27/27),3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5%(29/31)。术后均无窦道穿孔、胆道大出血及胆瘘发生,术后出现胆管黏膜渗血6例,出现畏寒、发热3例,出现一过性腹泻2例。42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21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9个月出现胆管炎,行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1例患者于术后3年行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下端有1枚直径为0.5 cm的结石;其余患者均无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均未发生结石复发及胆管狭窄。结论纤维胆道镜下微爆破碎石可有效治疗术中及术后胆管难取性结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胆肠内引流术后行再次手术的其中6例病人实施了胆道修复术,使胆道恢复再通,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2例,女4例,年龄34~60岁。胆肠内引流术后2~12年,其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Roux-Y式胆肠吻合3例,均为侧侧吻合。5例因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就诊,B超示肝内胆管复发结石,钡餐透视示肠胆返流,其中1例胆总管远端显影良好,并见钡剂向十二指肠内排放。1例因阻塞性黄疸就诊,B超及CT示肝外胆管巨大胆石,肝内胆管扩张,有结石。术中见:6例肝内胆管均有结石,无吻合口及肝内胆管狭窄。其中1例阻塞性黄疸病人在Roux-Y胆…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病人,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人肠道。结果 31例病人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46岁,农民.因为右上腹痛伴畏冷、发热、黄疸8 d入院.10年前曾有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手术史.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异常回声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胴管多发结石,脾脏肿大.入院诊断:(1)阻塞性黄疽;(2)肝胆管结石;(3)胆管炎.入院后保守治疗5 d,病情未见改善,遂在全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在胆总管下段取出直径2.0 cm橄榄形结石一枚.继续探查左右肝管见肝内胆管有较多结石.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逆行胆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前 ,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 (ERC)对判断胆总管并存病变的价值。方法对 43例病史中有黄疸、胰腺炎 ,肝功能异常 ,B超怀疑或证实胆管结石的患者 ,经ERC排除或取石后 ,再行LC。结果 43例ERC造影均获成功 ,ERC成功取出胆管结石 34例 ,LC成功 39例 (91 % )。术前有黄疸史 (P <0 0 1 ) ,胆总管扩张≥ 1cm(P <0 0 0 1 ) ,肝功能异常 (P <0 0 0 1 ) ,有胰腺炎史 (P <0 0 5) ,提示存在胆管结石。发生并发症 1例 (3 % ) ,无死亡。随访 1~ 3个月 ,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LC与ERC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胆囊疾病合并总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2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54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术后是否存在胆总管结石残留,分为残余结石组(27例)及非残余结石组(627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黄疸胰腺炎病史、胆总管内径(B超)≥8 mm、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胆囊切除顺序、胆囊三角粘连、泥沙样结石、结石颈部嵌顿、充满型结石、胆囊管增粗、胆囊管保留≥1 cm、结石最小直径≤5 mm、胆囊结石数量≥5个、脓性胆汁等相关指标.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影响度高低排序,本研究发现以下因素为LC术后残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胆总管内径(B超)≥8 mm、胆囊切除顺序(逆切)、黄疸胰腺炎病史、胆囊管保留长度≥1 cm、泥沙样结石.结论 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胆总管内径(B超)≥8 mm、胆囊切除顺序(逆切)、泥沙样结石、胆囊管保留长度≥1 cm,是LC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行LC术前及术中应特别注意上述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避免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来,我院因胆道手术致早期(2周内)再手术病例10例,治愈9例,死亡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0例病人,男4例,女6例,年龄42~70岁,胆囊炎、胆囊结石6例,胆囊炎、胆囊及路总管结石3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1例。手术方式: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分别因梗阻性黄疽、胆道残余结石、腹膜炎等原因行二次手术。2讨论2.1术后出现梗阻性黄鱼3例第1例为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术中发现胆囊周围组织粘连严重,Calot三角解剖不清,术后2天,巩膜黄疸渐加深,B超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剖腹探查发现胆总管被缝…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患,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31例患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患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中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附2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1年3月~2002年8月,对2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或T管引流,有残余结石者再经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结果 23例成功,1例因胆管中下段处一环形良性狭窄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40 min.除1例剑突下切口感染,其余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T管造影发现肝内胆管残余结石2例,经门诊胆道镜取净残余结石.胆总管切开Ⅰ期缝合14例,术后9~15个月行B超复查无胆总管狭窄. 结论腹腔镜下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除具有常规开腹手术相同效果外,还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排胆总管结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37例经B超、静脉胆道造影检查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先应用中药排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排净后再行LC ,未排净者转开腹手术。 结果  37例中用中药 1~ 2个疗程 ,胆总管结石排净者 2 9例 (78.4 % ) ,未能排净者 8例(2 1.6 % )。行LC后随访 6个月~ 2年 ,未见肝外胆管有残留结石。 结论 先应用中药使胆总管结石排除后再行LC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10年入院,既往无肝炎、黄疽病史。入院后查体:粘膜无黄染,右上腹部有深压痛,莫菲氏征(+)。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内外胆管未见异常。在全麻下人工气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顺利,但术后2d出现巩膜轻度黄染,剑突下有刺痛,无发热寒战。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已切除,肝内外胆管无扩张,亦未见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肿胀;行化验检查示黄疸指数及血淀粉酶明显升高。经复习术中录像后给予抗炎、禁食及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5d后黄疸逐渐消退,术后半月患者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plecystectomy,LC)与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微创伤外科发展的新课题[1],我院1996~1998年采用LC和ES不同顺序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3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31例分两组,ES-LC组(n=12),男7例,女5例,年龄37~67岁(平均54岁),术前B超和CT检查均明确诊断胆囊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为1.2~0.6 cm,其中合并梗阻性黄疸2例.LC-ES组(n=19),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17~68岁(平均52岁),术前B超均诊断胆囊结石,诊断胆总管结石5例,LC术后复查B超和E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14例,胆总管直径为0.9~0.6 cm.  相似文献   

16.
1992年5月至2001年10月我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900例,其中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7例,残留结石率0.36%(7/1900)。本文分析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8-78岁,平均52岁。4例为择期手术者。3例入院时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但无黄疸,B超检查胆总管轻度扩张,直径9mm,经治疗症状缓解,术前复查B超胆总管直径均≤7mm,内无结石。LC术后2-20d再发上腹部绞痛,其中5例伴有黄疸,  相似文献   

17.
例1:男性,60岁。因上腹胀痛50余天,黄疸8天于1994年2月入院。体查: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无阳性体征。B超和CT均提示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梗阻平面于胆总管下端。ERCP示:肝内外胆管均明显扩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3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4~6 d痊愈。术后住院7~12 d,平均9 d。术后6~8周拔除T管,4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二期胆道镜取石成功。161随访1~17个月,平均6个月,B超或MRCP复查未发现肝外胆管狭窄,无黄疸、结石复发、胰腺炎等。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应用腔镜技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合理应用. 方法应用腹腔镜结合十二指肠镜和纤维胆道镜治疗9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6例,左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主要术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EST(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54例)、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术(5例). 结果 96例中,93例术后复查无残留结石.4例出现少量胆漏,平均10天内自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由于存在高位胆管狭窄,1例由于肝门部严重粘连水肿. 结论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行,合理应用多种腔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可以达到安全、有效和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组8例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2~6 4岁。5例术前有无痛性黄疸。8例均行B超与CT检查,出现黄疸的5例B超检查均显示胆总管与肝内胆管扩张,3例显示胰头占位。行CT检查发现3例胰头占位。有黄疸的5例术前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证实胆总管下端梗阻。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1例,显示胆总管下端狭窄,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为胆总管下端慢性炎症。5例术前误诊为胰头癌与壶腹癌,术后病理诊断3例为慢性胰腺炎,1例为胆总管下端异位胰腺,胆总管肌腺增生症,1例为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3例术前误诊为胃癌(A区)侵及胰头及胆总管下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