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追溯某教学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发生的一次铜绿色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探讨细菌分型方法。方法 从患痰标本及周围环境中分离得到7株铜绿色假单胞菌,应用生物、抗菌谱、血清和质粒图谱进行分型。结果 7株铜绿色假单胞菌具有相同的血清型和质量粒谱型。结论 此次铜绿色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来源于同一克隆菌株,铜绿色假单胞菌的4种分型结果显示,质粒谱分型和血清分型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ESBLs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机制,为腹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7年解放军302医院门诊腹泻患者分离的多重耐药AmpR、SxtR、CtxR的宋内志贺菌43株,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并将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结果携带CTX-M基因27株,其中CTX-M1群16株,CTX-M9群11株,占所有阳性分离株的62.79%;携带TEM基因18株,占41.86%;未检出SHV、OXA和PER基因。同时携带CTX和TEM基因占23.26%。携带2类整合子的宋内志贺菌占95.35%(41/43)。质粒结合试验成功率为92.7%。结论北京地区产ESBLs宋内志贺菌以携带CTX-M基因为主,其次为TEM型。流行亚型为CTX-M-15like、CTX-M-14和TEM-1。2类整合子在产ESBLs宋内志贺菌中多见。耐药基因大多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方式进行传播。产CTX-M-27和CTX-M-64的宋内志贺菌在世界和国内分别属首次报告检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黑龙江斑点热立克次体和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先后被鉴定为斑点热群中的两个新种。通过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方法和聚合酶链扩增/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两株斑点热立克次体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黑龙江立克次体抗血清与日本株抗原无交叉反应,黑龙江立克次体抗原与日本株抗血清仅呈低滴度反应。同时采用获自主氏立克次体蛋白抗原Rr190序列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作为引物扩增上述两株立克次体后,用限制性内切酶RsaI消化扩增产物,其Rr190-RsaI图谱说明,两株的酶切带的迁移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pTet-on骨骺干细胞株,克隆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1-36)]基因并构建反应质粒pTRE-PTHHrP(1-36).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Tet-on质粒转染于永生化骨骺干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克隆,再瞬时转染pTRE-2Hyg-Luc质粒并筛选出高水平诱导、低背景表达的永生化骨骺干细胞系.以RT-PCR方法获得带有酶切位点PTHrP(1-36)基因片段,与载体pTRE-2Hyg均双酶切后连接,转化扩增后对重组质粒进行提取和酶切、测序鉴定.结果 筛选到1株诱导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增加50倍的骨骺干细胞系;经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插入重组质粒.结论 筛选得到的永生化骨骺干细胞株受强力霉素诱导后能够低背景、高水平表达;成功克隆PTHrP(1-36)基因并构建了反应质粒pTRE-PTHrP(1-36),为进一步精确调控PTHrP(1-36)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痢疾杆菌大质粒DNA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实验采用碱变性的方法制备痢疾杆菌大质粒.在制备中观察了碱、温度、时间及SDS几个因素对质粒纯度的影响.诸因素中碱为关键因素,温度亦很重要.本文建立了小量检测及大量制备痢疾杆菌大质粒的方法并与文献中常用的超离心方法制备的大质粒做了电泳、酶切图谱的比较,其纯度不低于超离心纯化的质粒,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质粒酶切图谱是一致的.说明本方法未使质粒DNA变性.  相似文献   

6.
哈夫尼亚菌属属于肠杆菌科的腐生菌。此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水及食物中,常从人及动物粪中分离出来,有时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医院感染发生[1] 。我院历年均有由此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虽数量不多,但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增加了医疗费用。为了解哈夫尼亚菌属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作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我院近年来从医院感染病例标本分离鉴定为哈夫尼亚菌属2 1株。标本来源:痰9株、手术切口分泌物5株、尿3株、血液2株,大便2株、其中有15株合并有二种或三种细菌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HBV质粒p3.8Ⅱ构建成核心蛋白变异株V60和L97。经序列测定和生物学活性检测后,亚克隆入EB病毒稳定表达载体。重组载体分别作内切酶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稳定传代,定量测定各株培养上清HBV抗原表达。结果发现,3株HBsAg含量S/N值接近,变异株HBeAg含量S/CO值低于野生株。上述3种重组载体的构建可为体外研究HBV核心蛋白热点变异与致病的关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分别含K88,K99和LT-B亚单位抗原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并观察了这3种基因的表达情况。首先将K88亚单位基因克隆入痘苗转移或体PGJP-5中,得到嵌合质粒P_5-K88,将K99和LT-B亚单位基因分别克隆至痘苗转移载体PJ16中,得到重组质粒PJK-9和PLT-B。再经细胞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将以上3种基因分别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的TK基因中,经5-BUdR的选择压力在人TK~--143细胞中挑选TK~-表型病毒,分别以相应的~(32)P标记的基因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筛选重组病毒株。我们得到7株含K99亚单位基因的重组病毒V-K99(Ⅰ~Ⅷ),5株含K88亚单位基因的重组病毒V-K88(Ⅰ~Ⅴ);1株含LT-B亚单位基因的重组病毒V-LTB,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以上3种重组病毒感染的人TK~--143细胞培养液和细胞裂解物中均未测出相应的基因表达产物。以上结果表明这3种基因可能不易在痘苗系统内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转座子Tn5标记宋内氏菌Ⅰ相大质粒,然后经诱动质粒R386将宋内氏菌Ⅰ相大质粒转移到受体菌伤寒Ty21a菌苗株内,使宋内氏菌编码的Ⅰ相(O)抗原在Ty21a株内得到表达,获得二价抗原杂交株Ts-1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缺失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大质粒pCD1对鼠疫耶尔森菌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探索鼠疫菌的潜在致病机制,为鼠疫疫苗研制提供新线索。方法通过双向电泳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鼠疫菌在26℃和37℃不同培养温度下,全菌蛋白表达谱差异,鉴定差异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并鉴定了鼠疫菌201株和201△pCD1缺失突变株中的差异蛋白,其中26℃条件下鉴定到24个差异蛋白,37℃条件下鉴定到25个差异蛋白,内含7个由pCD1质粒编码的蛋白。结论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大质粒pCD1缺失后,多种染色体编码蛋白的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暗示大质粒能调控染色体编码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 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255株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20株(47.1%),革兰氏阳性菌75株(29.4%),真菌60株(23.5%)。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所占比例较高(6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43.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7.0%),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共22株(18.0%),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比率〉70%;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真菌60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0.0%、热带假丝酵母菌23.0%和光滑假丝酵母菌22.0%。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利康唑均敏感。结论 ICU患者感染及多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医院内感染的抽样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最近3年来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所有患者的分离菌株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ICU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阳性球菌有上升趋势,阴性杆菌分离菌种从肺炎克雷伯菌转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者增加的均是高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结论 ICU分离出的细菌以多重耐药菌株增加为主,应加强监测,临床医生应结合本地区细菌流行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洪文刚 《西南军医》2014,(4):364-36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325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诊产ESBLs阳性细菌,采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2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产ESBLs菌71例(21.8%),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9%)、肺炎克雷伯菌(37.7%)、阴沟肠杆菌(33.3%)和产气肠杆菌(20.0%);71例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从痰液(45例)和术后引流液(11例)中分离而来,痰液和术后引流液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6.2%、13.4%,明显高于尿液、血液及静脉导管的分离率,所致院内感染主要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而对绝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呈耐药性表现。结论产ESBLs所致ICU院内感染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仅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85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并作药敏测定。结果 185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共128株,其中G-杆菌占总菌株的82.1%,前四位菌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G-杆菌,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孙玉坤  姚辉  于兰  唐哲 《武警医学》2011,22(7):571-574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9-01至2009-11所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282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比例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4 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5 7%)、肺炎克雷伯菌(14 0%).革兰阳性菌中比例最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 6%),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敏感性较低,敏感率低于50 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9 2%、28 8%、28 1%和21 3%.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为我院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其中非发酵菌比例较高,呈现多重耐药趋势.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静  韩忠学  王俭  巩静  于兰 《武警医学》2013,24(10):892-894
 目的 研究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烧伤病区1165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脓汁、痰液等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回顾性分析所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96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18株,占 53.9%,革兰阳性球菌382株,占39.7%,真菌62 株,占6.4%;2009年病原菌检出率由高至低前4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杆菌;2010-2012年病原菌检出率由高至低前4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可见某院烧伤病区感染病原菌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逐年上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非常突出,呈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 病区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优势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耐药问题非常严重,警示应不断监测该病区菌种变化及耐药情况,以便有效控制医院耐药菌株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主要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该院住院患者病原菌的感染情况。结果381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3.6%,革兰阳性菌占36.4%。最常见的细菌种类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为2%~5%。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60%。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仍有少数泛耐药株。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为9%,主要分布于呼吸重症监护、血液和肿瘤科。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结论病原菌分布的科室较为集中与该院收治的患者病种有关;病原菌的检出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种类繁多,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由肺部感染诱发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EF)的临床特征 ,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 对 2 4例肺部感染所致MOEF患者致病菌、临床表现、器官衰竭发生规律、X线特征及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部感染以院内获得性居多 ,病原菌中以甲型链球菌、克雷伯氏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阴沟杆菌及肺炎球菌多见 ,且极易诱发MOEF ;金黄色葡萄菌感染死亡率最高。病死率与年龄、基础疾病、病程呈正相关 ,与肺部感染到出现MOEF的时间负相关。合并消化道出血和碱中毒者预后不佳。结论 老年人肺部感染症状多不典型 ,应重视肺部感染所启动MOEF具有预警价值的痰培养、动脉血气分析和X线等方面检查 ;在重视救治的同时 ,更应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临床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的耐药基因,为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7-08至2020-03分离自武警四川总队医院13个科室的32株CRKP,用Microscan.Walk Aw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