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日子,去夏威夷探望姑妈。姑父因病去世后,姑妈的精神一直不好,表姐跟我聊天时每次都愁苦担忧。但这次见面,姑妈竞一扫之前的抑郁苦闷,容光焕发,心情大好。我不解地问,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呢?表姐却给我卖起了关子:“明天你去医疗社区看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近年全球有5000多家"大笑俱乐部"相继成立,就连一向以"严肃有余、幽默不足"著称的德国人,也掀起轰轰烈烈的"笑声运动",德国政府倡导每一个人都学会开怀大笑。素来板着面孔的韩国人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聊斋》的电视中,经常出现某些人与“鬼”之间的恩恩怨怨、冤冤相报等镜头。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发生一些“鬼”作怪的现象。既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议。一些人说“鬼”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另一些人又说“鬼”是唯心的虚幻产“物”。 然而,“鬼”自古以来在一些人的心理留下抹不掉的阴影,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那么,“鬼”作  相似文献   

4.
和他在一起只一年,双方的缺点、毛病全都暴露无遗。终于,厌倦了这种争吵不休的日子,我狠了狠心,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去女友那儿借住。他放低了姿态留我,我挣脱开,倔强地离去。第二天,他打电话来叫我回去,我说:“放手吧,我们还是朋友。”他说:“没有你,日子还有什么滋味?”像说台词一样,我大笑,他还是改不了信口  相似文献   

5.
如果让人选择,恐怕谁也不愿自己患上心理疾病。常有向我咨询的朋友感叹:“命运为什么这么不公,偏偏让我得了这个倒霉的社交恐怖症”;“要是没有口吃,我现在该过得有多好”;“我真是太不幸了……”  相似文献   

6.
所谓“第三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 之间的那一部分人,他们既不像健康 人那样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处于极佳的精 神状态;也不像患病者那样卧床不起,行动 困难,体力不支。 “第三状态”经检查往往查不出身体有 什么实质性的病变。处于第三状态的人经常  相似文献   

7.
《中庸》中说:“仁者人也”。据后人解释:“春秋时孔门谓仁也者,以此一个与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怒等事之谓也。”可知“仁”字“从人从二”的“二”,含有一是代表自己,一是代表他人的意思。就是已与人和人与人相互关系中的一种做人的道理。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要处理好  相似文献   

8.
人的忌讳心理,从古至今皆有。尤其是中国人,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忌讳心理更是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婚丧嫁娶、修桥盖屋等等。 比如大多数的中国人认为,3、6、9是黄道吉日;8与“发”谐音,象征发财;4与“死”、7与“气”同音,是不吉利的数字。对于老年人来说,73、84也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在华人中自古就流传着“七十三,鬼来缠;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 西欧和北美人对数字也有忌讳心理。他们认为,13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因为圣经上讲,是第13个弟子出卖  相似文献   

9.
爱的尊严     
很多人用“围城”来形容婚姻,以为“城内”狭小简陋、风景单调沉闷,乏善可陈,而“城外”却是山清水秀、风情万种,让人止不住怦然心动。其实,“城内”本来也是有风景的,只不过是朝夕相对,习惯了、麻木了,也就平  相似文献   

10.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抽刀断水水更流,以酒浇愁愁更愁”——这是不一样的心情。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而产生的一切主观体验,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比较微弱,有时短暂,有时很持久,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有的人认为,情绪可以从“愉快——不愉快”、“紧张——轻松”、“激动——平静”三个方面描述,也有人把情绪的内容分为“快乐、愤怒、警戒、憎恨、悲伤、恐怖、惊愕、接受”八个扇面。心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苏东坡说到“人有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11.
想到过完春节马上又要上班,有的人惶惶然心不定,犹如面临赶考;有的人失眠、胡思乱想,就是无法入睡;还有的人浮躁,放纵的心怎么也收不回来;也有人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节后各种心理疾病呈上升的趋势分析,春节过后人们更需防范以下几种“心理失调症”。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个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健康的人来说,知识固然重要,个人心性的的修养,也很重要。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一向很讲究心性的修养。从古典文化的角度来讲,儒家说:“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佛家说:“明心见性”,都是瞄准心性这  相似文献   

13.
丁彤 《校园心理》2007,5(3):27-27
<正>在同学、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与人为善,在和人发生冲突时,哪怕自己是对的,也从不自我辩解。说真的,我很恨自己这样的“好”。这么多年来,我从不做搬弄是非、说三道四的事情,为了“交际”,甚至有时候放弃原则去获得朋友圈子的一种“和谐”。但这种“和谐”为何总是维持得这样艰难,特别是在和女同事交往时?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并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礼记·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唐代教育家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却不能变[1,2]。  相似文献   

15.
僰人颅骨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量“僰人”头颅10个(男6,女4);每例测量线距82项;弦、弧、周长16项;角度26项;计算指数45种;观察各颅颅型、颌型、眶型、鼻型及腭型并观察“僰人”与汉族、壮族人颅的差异,发现“僰人”与汉族人颅差异显著,表明它们各属不同民族;“僰人”与壮族人颅差异较小,似可说明他们具有共同族源。  相似文献   

16.
世上的人大都会做数学里的“加减法运算”吧,也都知道“等号”就意味着“左边”与“右边”的平衡。其实,“加减法运算”并不仅仅局限于数的运算过程中,在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加减法运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天气热了。人们会减去身上的一些衣服;天气凉了,人们又会增添一些衣裳,这是发生于物质生活中的“加减法运算”,由此可以使人体与外界保持一种平衡。殊不知,在人的心理世界里亦需要  相似文献   

17.
唯有找到自我,才能免于不幸。——马休·亚诺特 你能认识自己吗?这个问题似乎不该成为一个问题。人们常说:“别人不了解,我还不了解自己吗?”事实正如法国诗人拉封丹所言:“有些人了解全世界,但不懂得自己。”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不仅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萧岸 《心理与健康》2003,(10):50-51
人的心脏需要弹性,一旦梗死,生命即告完结;人的心灵同样需要弹性,倘若又硬又脆,也会寸步难行。 2003年2月中旬的一天,报纸上同时登载了四条与“弹性”有关的信息—— 第一条是有关水均益的报道。在美英加紧“倒萨”步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词汇之丰富,寓意之深远、描绘之简练,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比如说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词,叫作“神经病”。这个词说出来谁都懂,可是您有没有仔细想想,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本人的解释是这样的,它有两种用法,其一是做名词用,比如说“××人得神经病了”,也就是俗话说的“疯”了;其二是做形容词用,比如说“××人真有点神经病”,这是指言行古怪,令  相似文献   

20.
两个相爱的人之间也是一场“战争”,要用一辈子作代价来打这场“战争”。爱情说穿了总是你来我往的,或者你占上风或者是我,也有最后不了了之的,也有签了”停战协议“不再打了的。若是夫妻则是签了也白签,若是恋爱着的人或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