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膜肿瘤瘤周广泛水肿的发生机制及相关 因素。方法:结合病理对照,分析12例脑膜肿瘤患者CT资料。结果:CT所示的脑膜肿瘤瘤周广泛水肿与病理亚型,发生部位及良恶性有关联性。结论:根据脑膜肿瘤瘤周广泛水肿的CT表现,可推测肿瘤的细胞亚型,及良恶性,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特点、AD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ADC值对判断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12月18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岁。在ADC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平均ADC值(均取4~6个区域,取平均值),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ADC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脑膜瘤各亚型间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囊变区与瘤周水肿平均ADC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区分肿瘤实质、囊变区及瘤周水肿,但对脑膜瘤亚型及良恶性的甄别需结合常规MRI与增强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对脑膜瘤分型及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109例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分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6,P=0.12),不同病理分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29)。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rADC(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ADC值(ADCt)、瘤周水肿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以鉴别脑膜瘤良恶性;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ADC值、FA值与脑膜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27例术前行MR平扫、弥散张量成像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瘤周白质区和健侧对应部位的ADC值和FA值,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瘤周水肿区、肿瘤实质区、瘤周白质区三者之间ADC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瘤周水肿区为最高.瘤周白质FA值高于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但后两者之间FA值无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ADC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良、恶性脑膜瘤瘤周白质之间FA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常规MR图像、ADC值、FA值有助于术前对脑膜瘤良、恶性进行鉴别.ADC值有助于区别脑膜瘤实质、瘤周水肿及瘤周白质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以及对脑膜瘤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9例脑膜瘤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良恶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29),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7.86,P=0.12)。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强化区rADC值(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强化区ADC值(ADCt)、瘤周水肿区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区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于鉴别良恶性脑膜瘤;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并回顾性分析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患者的完整的CT检查资料.结果: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大部分发生在大脑凸面及大脑镰附近,占78.6%;有73.8%-76.2%的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存在肿瘤强化不均及瘤周模糊;此外,瘤周水肿、脑膜尾征出现率较高.结论: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具备较大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膜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血供特点,评价DSC-MR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64例(良性32例,恶性32例),术前进行DSC-MR灌注成像分析.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恶性脑膜瘤影像学认识水平,分析了45例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5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膜瘤的病例从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脑膜瘤占脑膜瘤的2%~10%,男性多见,是侵袭性肿瘤,易复发和远处转移,影像学具有肿瘤密度不均匀、边界不规则、强化不均匀、明显的瘤周水肿等相对的特征性表现。结论头部CT与MRI检查是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膜瘤周围脑水肿与发病年龄、性别,生长部位,大小等的相关性,结合文献探讨影响瘤周水肿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脑膜瘤在MRI上的瘤周水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于大脑凸面及矢状窦受累的脑膜瘤常有明显的脑水肿,而发生在其他部位时常无或仅有轻度瘤周水肿.较大的脑膜瘤发生瘤周水肿多于较小的脑膜瘤.结论 MRI对脑膜瘤的瘤周水肿判断非常敏感.发生于大脑凸面或矢状窦受累的脑膜瘤及肿瘤平均直径大于3.5 cm时易发生脑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膜瘤水肿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部位、形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6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患者进行分析,对可能促进瘤周水肿形成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部位、形状五个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6例脑膜瘤患者中有53例发生瘤周水肿,并得到以下与瘤周水肿有关的回归方程为:Y(水肿带宽)=0.277x1(肿瘤直径)-0.796x41(肿瘤部位)+0.756x21(性别)+0.165(P〈0.01)。结论: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有关,与年龄及肿瘤形状无关。  相似文献   

11.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女性多于男性的良性肿瘤,已证实其发生发展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性激素受体与肿瘤瘤周水肿及生物学特性有关。瘤周水肿往往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症治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脑膜瘤性激素受体与瘤周水肿、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良恶性脑膜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膜瘤相对性脑血流容积(rCBV)与脑膜瘤良恶性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像(PWI)检查.PWI序列为GRE-EPI-T2~*WI,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软件计算出脑血流容积(CBV)图,获取脑膜瘤最大rCBV值,分析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与周围水肿区间rCBV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最大rCBV值分别为9.78±4.69、3.59±0.28 (t=7.168, P<0.001);周围水肿区最大rCBV值分别为3.06±1.76、3.58±1.93 (P>0.05).结论 MR PWI的rCBV值及CBV图是评价脑膜瘤良恶性的有价值的指标,对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MRI征象在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I征象在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恶性脑膜瘤的MRI征象,并随机抽取同期34例良性脑膜瘤作为对照。结果:分叶征、囊变坏死、瘤脑界面、瘤脑界面的边缘、T1WI信号、信号不均匀性、强化不均匀性、强化程度、脑膜尾征的有无及形态与脑膜瘤良、恶性相关。结论: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评价某些MRI征象对恶性脑膜瘤的术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脑膜瘤几种亚型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瘤部分亚型MRI表现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提高MRI对脑膜瘤亚型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收集89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术前MRI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对MRI图像分析内容包括T1WI和T2WI信号强度、瘤体均匀度、瘤周水肿范围、强化程度,分别给予量化后对照病理分型并结合性别、年龄因素进行统计检验,依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例中合体细胞型和纤维型占77.5%,以女性居多;病例中其它亚型的性别比例则无显著差异。对MRI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分析内容指标在脑膜瘤部分亚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脑膜瘤各亚型的MRI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关系密切。结论:脑膜瘤各亚型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点密切相关,全面细致分析MRI表现特征并结合其它因素将有利于对脑膜瘤部分亚型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脑室内脑膜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的MRI特征及提高MRI诊断脑室内脑膜瘤特异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脑室内脑膜瘤8例MRI表现,其中良性7例,恶性脑膜瘤1例。结果:脑室内脑膜瘤8例生长部位均发生在侧脑室内,其中三角区6例,体部2例;8例增强扫描均有较明显均匀强化,5例有瘤周水肿。本组术前定位准确率为100%,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2.5%。结论:MRI能准确显示脑室内脑膜瘤的位置和病变范围,定性诊断需综合考虑患年龄、肿瘤在脑室内的准确位置及MRI平扫和增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在鉴别胶质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应用,及其在胶质瘤良、恶性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1.5T Intera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9例胶质瘤患者均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在x,y,z轴3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弥散系数(b值):b=0s/mm2及b=1000s/mm2,测量了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的ADC值。结果:脑肿瘤实质部分的DWI和ADC图信号分别高于和低于正常脑组织。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1.72±0.78)×10-3(mm2/s)及瘤周水肿的ADC值(1.44±0.31)×10-3(mm2/s)与正常组织的ADC值(0.93±0.59)×10-3(mm2/s)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2级低度胶质瘤的平均ADC值高于3~4级恶性胶质瘤的平均ADC值(P<0.05)。结论:DWI、ADC图及ADC值的测量能够用于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与正常脑组织的区分,但不能可靠地鉴别肿瘤组织及瘤周水肿。ADC值能够反映肿瘤的细胞构成,MR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良、恶性胶质瘤的分级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T 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T、MR/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83例肾上腺肿瘤CT、MR/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其中80例手术、病理结果:良性61例,恶性19例。术中CT、MR/的病变检出率为100%,定位诊断准确率97%,良、恶性定性准确率71%;另3例伴全身多发转移的肾上腺转移瘤未手术。结论CT、MR/在诊断上可以优势互补;肾上腺皮质或髓质发生肿瘤的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较小的、无周围侵犯的肾上腺恶性肿瘤在临床、实验室及影像上有时与良性肿瘤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结果 CT平扫为高、等密度肿块,占位效应明显,瘤周水肿不明显。MRI呈高、等信号,血管流空显著,少见硬膜尾征。DSA显示瘤内血管丰富,呈血管团样,静脉期染色。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无明显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表现重叠,需经免疫组化及电镜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囊性脑膜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11例中,肿瘤发生于大脑凸面4例,上矢状窦、大脑镰旁4例,鞍区、蝶骨嵴及小脑凸面各1例.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7例,实质部分强化明显;有壁结节囊性肿块3例,增强时壁结节强化明显;囊性肿块1例呈环状强化.瘤周水肿8例,其中重度水肿2例;邻近颅骨增生硬化3例;出现脑膜尾征2例.结论 CT对囊性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25-1627
目的通过对85例脑肿瘤以及5例炎性病变瘤周水肿区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探讨瘤周水肿的DWI表现在脑肿瘤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脑肿瘤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全部数据经过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各区域的瘤间差异用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均以-x±s表示,P<0.05为显著性意义。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炎性病变之间的近侧瘤(灶)周水肿ADC值存在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低于远侧(P<0.05),且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与瘤体接近(P>0.05);低级别胶质瘤瘤体与近、远侧瘤周水肿的ADC均不能区分(P>0.05);脑膜瘤、炎性病变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高于远侧(P<0.05)。结论近侧瘤周水肿区ADC值可用于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脑膜瘤及炎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瘤周水肿区ADC值可用于胶质瘤分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