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按20ml/kg在手术开始前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4%琥珀明胶或乳酸林格氏液扩容量,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检测稀释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AHH后循环功能稳定,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AHH后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细胞变形指数6%羟乙基淀粉组升高。结论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状态,利于微循环灌注,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输血量,胶体溶液优于晶体溶液。  相似文献   

2.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晓丽  葛衡江 《重庆医学》2004,33(2):248-249
目的观察和比较60例脊柱手术患者应用羟乙基淀粉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择期骨科手术60例,随机分组, 6%羟乙基淀粉组(H组)、低分子右旋糖酐(D组),每组30例.于手术前30min,以0.3ml*kg-1*min-1的速度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40进行血液稀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循环功能、围术期异体血输入量,并且检测稀释前、稀释后30min、稀释后24h全血Hct,血浆AT-Ⅲ、Fib、TM含量.结果 AHH后患者血液循环功能稳定,输血量减少.Hct明显降低,AT-Ⅲ活性升高,D组的变化较H组明显,血浆Fib、TM含量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内.D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多于H组.结论应用血浆代用品进行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血液循环功能的稳定,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血输入量.应用羟乙基淀粉进行AHH可使AT-Ⅲ活性增高,血浆Fib、TM含量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对凝血功能影响甚微,不会增加手术中出血.应用右旋糖酐40进行AHH对凝血功能有不良影响,应慎重使用并加强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手术中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②方法选取预计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的ASA—Ⅰ级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息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于麻醉后30分钟给患者输入15—20mL的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液,使机体血容量扩大20%-30%,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时照组按常速补液。术中监测ECG、HR、SPO2、CO2、MAP、CVP、PT、CT、KPIT、Hct。术中记录出血量、尿量、输血量。最后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PT、CT、KPIT在稀释前后及与时照组(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值AHH组稀释后比稀释前下降明显(P〈0.01),稀释后30分钟与60分钟比较无差异。AHH组比C组手术结束时Hct值较高(P〉0.05)。出血量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开始后24小时内输血量AHH组(260±97)mL比C组(373±149)mL减少(P〉0.01)。④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围术期失血的耐受性,可安全用于全髋置换、脊柱骨折内固定等出血量多的骨科手术患者,并明显减少此类患者的术中异体血输入量,是一种有效血液的保护措施。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等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伍佳莉  苏松  王晓斌 《海南医学》2009,20(10):19-21
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行胆道内引流手术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AHH用于梗阻性黄疸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临床合理应用代血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均因肿瘤不能切除而行胆道内引流术,患者分为急性高血容量稀释组(AHH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AHH组在麻醉后手术前30 m in快速输入6%贺斯(HES)15 mL/kg,使血容量增加呈高容量状态。同时测量在麻醉诱导后血液稀释前(T0)、血液稀释完毕后(T1)、手术120 m in(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中心静脉压、心率、血压。两组患者于T0、T2、T3以及术后第1天(T4)由颈内静脉取血,分别用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HH组患者在血液稀释后循环功能稳定,血细胞比容(HCT)降低明显,但凝血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麻醉后手术前急性高血容量稀释可明显降低血细胞比容,同时维持凝血功能的相对稳定,减少术中出血。AHH对该类患者是有效的、安全的血...  相似文献   

5.
戴国鹏 《右江医学》2008,36(1):15-16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胶体液AHH组,Ⅱ组为对照组(晶体液),两组麻醉、监测及其他治疗相同,Ⅰ组输入羟乙基淀粉溶液20 ml.kg-1进行血液稀释,对照组输入复方林格氏溶液进行血液稀释,均保持血容量呈高容状态,监测AHH前即刻(T0)、AHH结束即刻(T1)、AHH结束后30 min(T2)的HR、ECG、SpO2、CVP、MAP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1、T2显著增加(P<0.05),Ⅱ组SBP、DBP、MAP在T1明显下降(P<0.05),且Ⅱ组的SBP、DBP、MAP在T1、T2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胶体液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胸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明显优于晶体液。  相似文献   

6.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保护技术主要包括血液稀释、应用止血药、术中血液回收、控制性降压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液体治疗和血液保护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瑚珀酰明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血浆代用品,具有扩充血容量和补充细胞外液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7.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重度烧伤休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处于休克期的重度烧伤患者于术前施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浓缩的重度烧伤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进行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麻醉前,AHH组(15例)按15 ml/kg、以50 ml/min的速度静脉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对照组(17例)仅常规常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并记录AHH前、后和术毕的钠、钾、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异体血输入量.结果 AHH组的血压在稀释后和术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H组的中心静脉压在稀释后明显升高(P<0.01),但在正常范围;AHH组的红细胞压积在稀释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HH组的异体血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AHH可安全地用于重度烧伤休克患者切痂植皮手术,并可有效地提高其对失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肿瘤患者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凝血功能的改变,选择30例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和对照组(C组),AHH组患者经颈内静脉快速输入6%贺斯15mL/kg,使血容量增加呈高容量状态;对照组常规输入复方林格氏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在围术期较对照组平稳;在血液稀释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患者的血小板较对照组减少,FIB下降,PY、APTT均有所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肿瘤患者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血液稀释技术的应用始于1964年,1986年以后再度被确认并重新启用。血液稀释技术即是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利用晶体液或胶体液将血液稀释到一定程度,从而达到在同样的出血情况下,红细胞损失较少的目的。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的研究,除了沿用的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外,还扩展到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改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iAHH)和血液稀释与其他血液保护技术联合应用。改进后血液稀释技术具有ANH同样的血液保护效应,AHH操作更简单,不会造成血液污染,iAHH对循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 ANHD)用于肝叶切除术中对减少输异体血量及术后 Hb和 Hct的影响。方法 :择期肝叶切除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成稀释组 ( 组 ,n=2 0 )和对照组 ( 组 ,n=2 0 ) ,两组皆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组术前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手术结束前回输自体血 , 组按常规处理。于术前、术中 ( ANHD后 )、术毕、术后第 1天和术后第 7天分别测定血红蛋白 ( Hb)、红细胞比容 ( Hct)变化 ,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尿量和补液输异体血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接近 , 组有 1 3例完全避免输异体血 ,余 7例各输异体血 2 0 0 ml; 组每例患者均输异体血 ,输血量 480± 1 80 ml,显著多于 组 ( P<0 .0 1 )。两组输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Hb、Hct 组血液稀释后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 P<0 .0 1 ) ,术毕 组和 组的 Hb、Hct均显著低于术前 ( P<0 .0 1 ) ,并且 组明显低于 组 ( P<0 .0 5 ) ,术后第 1天、术后第 7天两组患者的 Hb、Hct仍显著低于术前 ,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使肝叶切除术患者少输或不输异体血 ,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A three-cornered solu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浓度的Sihler's溶液对人类死胎的膈肌进行Sihler's染色,比较膈肌的染色效果、皱缩程度及染色时间.按照1∶1∶9(1体积冰醋酸或Ehrlich's苏木精,1体积甘油,9体积1%水合氯醛)比例配制的Sihler's溶液染色效果最好,且染色所用时间少.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目的:观察托马斯液(STH)复合应用不同剂量康斯特保护液(HTK)对大鼠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S、H、S+H10、S+H20和S+H30共5组(n=8)。麻醉后开胸取出心脏立即连于langendorff灌注装置,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用STH液15ml/kg每30min灌注1次。H组用HTK液30ml/kg单次灌注,其余3组均先用STH液15ml/kg灌注后分别续灌HTK液10ml/kg、20ml/kg、30ml/kg。分别留取停搏前、再灌注15、30min时冠脉流出液2ml用于检测心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实验末留取心尖部心肌组织,用于检测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4组复灌15、30min后冠状动脉流出液心肌酶CK、LDH含量较低(P〈0.05,P〈0.01);与S、H、S+H10各组相比,复灌30min后,S+H20组及S+H30组心肌ATP、SOD含量增高(P〈0.05,P〈0.01),心肌MDA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STH液复合一定剂量的HTK液诱导并维持心脏停搏能增加大鼠离体心肌ATP、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检测一种新型保存液(tongji rochester solution,TRS)在4℃下保存24h后对大鼠主动脉保护作用。方法用大鼠胸主动脉分别保存在4℃ TRS液、UW液、HTK液、生理盐水中保存24h,在甲氧胺和乙酰胆碱作用下分别检测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未经保存的新鲜血管作为对照。结果保存24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TRS液、UW液、HTK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RS在4℃、24h内对血管的保存效果与UW液、HTK液相当,为一种理想的保存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