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丽霞  张哲 《医学信息》2010,23(15):2976-2976
目的探讨将HR-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手段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宫颈疾病门诊就诊668例患者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检测,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初筛。结果HPV阳性193例(28.89脚,平均年龄36.25岁;HPV阴性475例(71.11%),平均年龄40.3岁。HPV阳性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CINⅠ18例(9.32%)、CINIⅡ6例(8.29%)、CINⅢ 2例(1.19%)、宫颈癌15例(7.77%)、疣状增生31例(16.06%)、慢性宫颈炎111例(57.5%)。结论HR-HPV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阴道镜下活栓为最准确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将HK-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手段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宫颈疾病门诊就诊668例患者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检测,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初筛.结果 HPV阳性193例(28.89%),平均年龄36.25岁;HPV阴性475例(71.11%),平均年龄40.3岁.HPV阳性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 :CIN Ⅰ 18例(9.32%)、CINⅡ 16例(8.29%)、CINⅢ2例(1.1996)、宫颈癌15例(7.77%)、疣状增生31例(16.06%)、慢性宫颈炎111(57.5%).结论 HR-HPV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阴道镜下活检为最准确宫颈癌筛查方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联合hTERC(human telomerase RNA gene component)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市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和北京医院病理科2008-2010年宫颈细胞学和活检共89例,根据组织学诊断结果分为4组,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2,HC-2)进行了HPV定量检测;FISH方法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结果 HPV阳性率各组间比较与HPV感染载荷量各组间比较,结果相似,除CIN2-3与宫颈鳞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C基因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宫颈鳞癌组表达最高;具体两组间比较,对照组与CIN各组及宫颈鳞癌组间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1与CINⅡ/Ⅲ、CIN1与SCC和CINⅡ/Ⅲ与S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定量检测联合hTERC检测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CT与HP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评价该两种方法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9名妇科门诊就诊者同时进行TCT检查和HP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9例样本中HPV DNA检测阳性者154例(35.1%),TCT结果阳性者163例(37.1%);两者均为阳性者65例(14.8%);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不相关(P〉0.05),TCT结果的异常程度与HR-HPV的感染数量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两种方法在宫颈早期病变的筛查中不能相互替代或相互验证;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NA定量分析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完成DNA定量分析及液基细胞学检测的患者839例,每例患者液基制片1张,行Feulgen-E染色观察且完成DNA定量分析。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839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中,以1-2个倍体异常细胞为DNA定量分析的标准,发现DNA检测CINⅠ以上的灵敏度为91.80%,CINⅡ以上的灵敏度为96.67%;以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为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标准,发现液基细胞学检测CINⅠ以上的灵敏度为81.97%,检测CINⅡ以上的灵敏度为90.91%。因此,随着DNA检查中倍体异常细胞数量增加,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也相应增加,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均呈阳性者,其检查结果与活检病理检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DNA定量分析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与单独液基细胞学或DNA定量分析检测灵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定量分析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早期病变筛查的灵敏度,减少误诊或漏诊等情况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获公认。仍有许多学者采用原位杂交 (ISH) ,斑点杂交和PCR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1,2〕。我们采用原位PCR和ISH技术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组织中的HPVDNA进行对比检测 ,探讨ISPCR技术检测石蜡切片中HPVDNA的敏感性。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收集解放军 145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活检及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标本 6 6例 ,其中Ⅰ级鳞癌16例 ,Ⅱ级 36例 ,Ⅲ级 14例 ,CIN2 5例 (CIN110例 ,CIN2 9例 ,CIN3 6例 ) ,慢性宫颈炎 10例 ,标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4例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宫颈病变患者行DNA倍体定量和HR-HPV检测数据分析,分别计算单独和联合检测DNA异倍体、HR-HPV感染预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绘制相应的ROC曲线;分析DNA倍体定量的结果与HR-HPV检测的结果有无相关关系;比较DNA异倍体阳性的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5c和>9c细胞的个数。结果:单独和联合检测DNA异倍体、HR-HPV感染预测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03%,94.11%,92.15%、41.86%,53.48%,72.09%、66.66%,70.58%,79.66%、94.73%,88.46%,88.57%、72.34%,75.53%,82.97%。从ROC曲线下面积可以直观地看出联合检测DNA异倍体和HR-HPV感染预测H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价值最高。DNA异倍体阳性和阴性、HR-HPV阳性和阴性的不同宫颈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倍体分析结果与HR-HPV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趋势(rn=0.281,P<0.01)。DNA异倍体阳性的不同宫颈病变组织每1000个被测细胞中出现>5c的细胞个数,在慢性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SIL和宫颈癌中分别为0.31±0.14、0.40±0.16、2.08±0.68、2.37±0.81;慢性宫颈炎、LSIL患者分别与HSIL、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LSIL患者中未见>9c细胞,HSIL、宫颈癌患者中>9c细胞个数分别为1.31±0.65、1.64±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9c异倍体细胞的检出很大可能提示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细胞中金黄葡萄球菌L型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宫颈癌与细菌L型感染的关系,应用病原微生物培养、免疫组化及原位核酸杂交等方法,对50例宫颈癌和33例慢性官颈炎进行了研究。宫颈癌病原微生物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及其L型多见(44.83%);官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66%和45.5%;L型常呈圆球体、巨形体、长丝体等,主要分布于癌间质、癌巢及宫颈炎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免疫组化金葡菌L型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8%和48.5%。用生物素交联光敏补骨酯素标记的金葡菌L型DNA探针,对12例宫颈癌切片行原位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样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前来我院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检验资料。结果人乳头瘤样病毒感染者142例,CINⅠ25例,CINⅡ18例,CINⅢ16例,癌细胞扩散者10例。以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中,其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而其结合细胞学检查结果可有效的提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徐洁 《医学信息》2018,(9):70-73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宫颈癌不同于其他肿瘤,其致病因素较为明确,具有较长的癌前病变期,临床如果能及时治疗,其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如何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和预防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作者综述宫颈癌筛查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于我院行宫颈筛查的女性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行TCT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任意一项阳性者行病理学检查,并将宫颈上皮内瘤(Cervical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20年5月期间,接受宫颈癌筛查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组间比较,高危型HPV检测方法灵敏度更高(P<0.05),TCT检查特异度更高(P<0.05),诊断准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宫颈癌的筛查中,联合使用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将极大地提高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祝亚军 《医学信息》2019,(22):157-159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CT)检测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危型HPV-DNA检测、TCT检查,先行高危型HPV-DNA和TCT单项检测,再行联合检测:T1(先高危型HPV-DNA,再TCT)、T2(先TCT,再高危型HPV-DNA)。随访记录其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各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结果 本研究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阴性168例(慢性宫颈炎),阳性32例(CINⅠ级及以上),其中CINⅠ16例,CINⅡ~Ⅲ15例,浸润性癌1例;高危型HPV-DNA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敏感性高于TCT、T2,特异性、准确度低于TCT、T2、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诊断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高危型HPV-DNA、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准确度、敏感性均高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DNA及TCT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方面各具优势,而先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再行TCT检测筛选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冯菊梅 《医学信息》2018,(10):73-76
目的 探讨无创DNA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针对553例孕妇包括预产期年龄≥35岁的高龄产妇、唐筛结果为高风险、临界风险或单项指标异常、超声软指标等孕妇。在充分知情同意,进行遗传咨询后选择胎儿无创DNA产前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低风险孕妇进行电话追踪随访。结果 553例孕妇外周血中,541例低风险,12例高风险,在高风险病例中7例提示21三体异常;2例提示18号染色体异常;1例提示13三体异常;2例提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无创DNA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12例孕妇,均进行了羊水或脐血穿刺,7例21三体高风险中7例为47,XN,+21;2例18三体高风险者中1例为47,XN,+18,1例为46,XN;1例13三体高风险者中1例为47,XN,+13;2例性染色体异常中,1例为XXY,1例为45X。并对无创DNA检测阴性的出生新生儿进行随访,未诉明显异常。应用无创DNA检测技术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91%,假阴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09%,无创DNA产前检测对21三体,13三体和性染色体的符合率为100.00%,对18三体的符合率为50.00%。结论 无创DNA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中准确性高,假阳性和假阴性低的优点,可提高产前筛查效率,减少染色体疾病患儿的出生,是快捷、安全、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易于接受、值得推广的安全可靠的产前筛查方法,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无创DNA检测出的高风险孕妇,也必须进行羊水穿刺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查(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1 654例孕妇,进行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孕周介于12-26~(+6)w,指征包括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部分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高龄或其他原因强烈要求进行该项检测的孕妇。采集孕妇外周血10ml,分离血浆,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分析,对高风险结果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验证,所有病例进行电话随访。结果共检测11 654例,检出各类异常92例,37例21-三体,18例18-三体,3例13-三体,34例性染色体异常,共有84例进行了介入性产前诊断。37例21-三体阳性者中,33例与介入性诊断结果一致,2例假阳性结果,2例由于死胎未做进一步诊断。18例18-三体阳性者中,11例与介入性诊断结果一致,5例假阳性结果,2例死胎未做进一步诊断。3例13-三体阳性结果的孕妇,1例介入性诊断确诊为13-三体,另有2例为假阳性结果。34例性染色体异常者中,有29例进行了介入性产前诊断,14例确诊为性染色体异常,15例假阳性结果。结论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对21-三体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大幅减少介入性产前诊断,为临床诊断唐氏综合征提供依据;其高准确性、无创伤性的优点将使其成为未来产前筛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胞DNA定量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间在江苏省中医院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cytologic test,TCT)的5 042例妇女,其中1 573例行HPV检测,146例行病理活检.结果:宫颈病变筛查病例中DNA倍体异常390例,阳性率7.74%,TCT异常病例408例,阳性率8.1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个细胞且2.5≤DI<4.5者TCT阳性率为33.74%;≥3个细胞且2.5≤DI<4.5者,TCT阳性率为94.74%;DI≥4.5者,其TCT阳性率为9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例DNA倍体定量分析阳性率分别为45.42%,97.14%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24.5%,并且随着DI指数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也随之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倍体异常病例及DNA倍体异常且TCT异常病例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56.8%和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异常病例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阳性率为70.5%,TCT异常病例阳性率为65.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检出率为74.6%.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唐氏血清筛查联合无创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行产前检查诊断的2880位孕妇同时进行血清筛查和无创DNA检测,比较和分析两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常规血清检测共筛查高风险胎儿48例,其中22例21-三体,3例18-三体,24例为神经管畸形;无创DNA检测共筛查高风险胎儿12例,其中10例21-三体高风险胎儿,2例18-三体;和血清筛查相比,无创DNA检测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显著更低(P均0.05),而准确性明显更高(P=0.018)。结论联合血清和无创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在临床工作中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的常见恶性肿瘤类型,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宫颈癌的发生与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着密切联系,虽然感染HPV的大多数患者都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HPV持续感染也会使宫颈癌发病风险大为提高。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主要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等方法,但取得的效果均不甚理想,所以做好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对于预防、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所有医学生进入医学殿堂的“敲门砖”,是所有从事与医学有关工作的学生全面了解医学知识的“指路石”。然而,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较难学的一门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推理性知识较少,学起来比较枯燥。加之,21世纪职业技术学院的解剖学教学发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20.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关键环节,也是肿瘤液体活检的主要材料之一,在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疗效预测、疗效评价以及复发转移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由于CTC的稀有性、异质性以及转移过程的复杂性等原因,CTC检测的临床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