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2008年1月《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找到了一种能帮助实验鼠免受肠道肿瘤侵害的基因,但这种基因同时也可能会增加乳腺癌扩散的风险。这种基因的发现对今后研发增强人类抗癌能力的药物可能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伤寒沙门氏菌能通过粘附、侵袭、定居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并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肝脏、脾脏,进一步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粘膜、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近几年,常以减毒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构建双价、多价活菌苗,成为新型菌苗研制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避免在基因工程活菌苗的研制中使用抗药基因作为选择压,将载体一宿主平衡致死系统应用于减毒伤塞沙门氏活菌疫苗中,使在没有抗菌素存在的情况下,外源保护性抗原能在减毒伤寒沙门氏菌中稳定表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减肥新思路控制饥饿基因科学家认为已找到了控制饥饿感的基因,这项发现可能最终使人们制成一种减肥药:这种药能够抑制食欲,使胖人不再吃得太多。这种基因控制大脑确认身体缺少食物,并促使大脑产生神经脉冲——使人感到饥饿。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这种基因在人的染色体中...  相似文献   

4.
在针对大量的外环境无害抗原、食物蛋白和共生菌群所引发的免疫耐受与针对入侵病原体引发的免疫反应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是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内的中心事件。这种状态,一方面保证了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自身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那么,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怎样区分这些无害信号和有害信号呢?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其中发挥了“决策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O139霍乱弧菌CTAKΦ的基因水平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AKΦ介导的霍乱弧菌毒素基因水平转移。方法 用抗生素敏感试验筛选出几组基因水平转移试验组合的供、受体菌,以便于用抗性筛选来确定基因转移的情况。在这几组试验组合中分别用接合转移、上清水平转移、培养液水平转移的方法,检查供体菌将CTAKΦ的A^RK^R抗性转移给受体菌的能力。结果 供体菌FJ97129、DX29能通过多种转移方式,以很高的频率将CTAKΦ的A^RK^R抗性转移给受体菌HK42、XJ93172、GD3188、7763、569B和94001;而受体菌IEM101对CTAKΦ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结论 CTAKΦ能够介导霍乱弧菌中霍乱毒素基因的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6.
淡色库蚊抗性酯酶B2基因类群的抗性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色库蚊对毒死蜱抗性品系表现为酯酶B2基因扩增。本文对由酯酶B2基因扩增所导致的OP抗性在无杀虫剂压力下的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抗性种群中混有非酯酶基因扩增个体时,其抗性水平逐渐下降,酯栈 增的概率逐渐减少,这可能与抗性基因在生物不适应性有关;在均一的抗性酯酶基因种群中,抗性水平始终较稳定,酯酶的活悸也一直较高,这表明在均的抗性酯酶基因各的遗传中,酯酶等位基因拷贝几乎不会丢失的。根据研究  相似文献   

7.
淡色库蚊对毒死蜱抗性品系表现为酯酶B2基因扩增。本文对由酯酶B2基因扩增所导致的OP抗性在无杀虫剂压力下的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抗性种群中混有非酯酶基因扩增个体时,其抗性水平逐渐下降,酯酶扩增的概率逐渐减少,这可能与抗性基因在生物学上的不适应性有关;在均一的抗性酯酶基因种群中,抗性水平始终较稳定,酯酶的活性也一直较高,这表明在均一的抗性酯酶基因种群的遗传中,酯酶等位基因拷贝几乎是不会丢失的。根据研究结果,对蚊虫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演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2017-01-10)报道,一项新研究指出,虽然减重手术能让肥胖者减掉不想要的体质量,但这种手术也会诱发许多长期的胃肠道问题。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做最常见减重手术(腹腔镜胃绕道手术)的人在手术后2年内有胃肠问题以及食物不耐受的情形增加。这种减重手术需要将胃钉起来,将肠道进行改道,让食物绕过大半个胃消化,使得吸收的热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日本发现新型抗菌素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会和日本化药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能有效抑制抗甲氧青霉素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新物质,这种新物质比现有药物的效果高数倍。这种新物质是从土壤中的放线菌的分泌物中提炼出来的。它的杀菌能力很强,每1ml中含量不...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癌症治疗中具有的重要性导致它在化疗药理学领域吸引了巨大兴趣。而抗菌素化疗的药理机制研究,并历来成为发展较快、步步向分子药理、基因药理水平深入的一支尖兵。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抗菌素基因工程取得的重大突破,即将使“抗菌素研究新纪元”变为现实,这一新技术时代的挑战不仅为强大的抗菌素工业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而且必将为  相似文献   

11.
肠上皮细胞具有双重作用:(1)营养物主动吸收的途径;(2)物理屏障,把胃肠道内容与身体组织隔开。这种屏障是不完善的,因为各种大分子和颗粒(多半来自食物和肠道菌群)能穿过肠上皮。大的蛋白分子穿过上皮细胞进入体内虽可能没有营养意  相似文献   

12.
人肺癌中多药抗性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肿瘤细胞的抗药性常与编码P-糖蛋白的多药抗性基因有关,为测定肿瘤中多药抗生基因的表达,我们用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检测了25例肺癌组织中多药抗性基因的表达,发现在12例中多药性基因过度表达。结果提示临床上这些肿瘤对化疗水敏感可以用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流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对食物中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病原体的入侵是一重要屏障。肠道中sIgA能与细菌或病毒结合,减少微生物的粘附和生长,肠粘膜中淋巴细胞还具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是接触外界食物抗原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机体微生物寄居的主要场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肠道病原菌和外界抗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在宿主与外环境间稳态的建立和维持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肠道免疫系统是否能有效地区分有害抗原(病原菌)和无害抗原(食物蛋白和正常菌群)对维持肠道的稳态平衡至关重要。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独特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耐受性DC(尤其是CD103+DC)及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在维持肠道对口服抗原和肠道共生菌耐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肠道黏膜免疫耐受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家蝇拟除虫菊酯抗性机理,在实验室选育了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品系,根据P450基因CYP6D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方法从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个体都能扩增出一条约210bp的特异性片段,从片段大小和条带明亮程度上均未显示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初步表明抗性家蝇P450基因在DNA水平上没有明显的变化。RT-PCR结果多次重复显示抗性品系的扩增带明显比敏感品系的亮,揭示二者RNA的含量可能不同,抗性品系P450基因的转录活性可能升高。这些为在分子水平研究P450基因相关的拟除虫菊酯抗性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Menkes与Wilson病的基因分离,以及含有HMA顺序的细菌重金属抗性基因:如汞抗性基因(merA 和 merP);镉抗性基因(cadA);肠球菌铜稳定基因(copA和copB)。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扩大基因捕获载体的应用范围.方法 用经改造的捕获载体(gene trapping vector)稳定转染HepG2.2.15肝癌细胞系,经嘌呤霉素筛选,制作单克隆细胞株.用PCR方法验证该载体的在细胞染色体中的整合,ELISA方法证明捕获载体捕获基因后的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 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整合在HepG2.2.15肝癌细胞的染色体上,并能影响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结论 新构建的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能在具有G418抗性的细胞中捕获有意义的目的 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配合HBV载体的研究,为HBV载体提供包装。方法 HBV全基因经删除包装信号e区后,插入到潮霉素抗性pMEP4载体,转染HepG2细胞系,用潮霉素筛选形成细胞克隆。检测表达HBsAg及HBcAg较多者作为HBV包装细胞系,进一步转染稳定表达复制缺损型HBV的质粒,PCR方法观察上清液中病毒的形成。结果 包装细胞系高表达HBsAg和HBcAg:携带重组HBV的G418抗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潮霉素抗性包装细胞系后,经两种抗生素同时筛选,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能检出突变型HBV,未检出野生型HBV。结论 删除了包装信号的HBV次全基因,失去了形成完整HBV颗粒的能力,但能为复制缺损型HBV提供包装所需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19.
类杆菌是人类肠道中数量最多的条件致病茵,其耐药菌株局部流行提示类杆菌存在耐药因子。70年代末发现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可向类杆菌作属间转移,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抗性基因也可在类杆菌中发生属内转移现象。研究耐药基因的属间转移机理对医院内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类杆菌具有良好的耐药基因转移系统,近年来人们通过穿梭质粒(shuttle vector)构建等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对类杆菌与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属间转移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器官动力学研究郭耸峰王磊张权综述郑崇勋审阅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西安710049)郭耸峰: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前言消化是人体的重要机能,通过它能将摄入体内的食物分解为可溶而简单的物质,由肠道吸收供全身利用,消化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