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h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hI、Mb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 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疑似心肌梗死的117例患者采取心肌酶谱和CTNI检测,统计并分析AMI患者和非AMI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CK- MB和CTNI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CK-MB和CTNI是目前诊断AMI重要的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AMI,以及监控AMI发展的方向、损伤程度等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诊断及愈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监测。结果大部分中度中毒及全部重度中毒患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表现异常,其严重程度与中毒程度成正比。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或中毒程度成正比。经治疗,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随访2月,均未发现心肌后遗症。结论心肌酶的升高是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金标准”。是判断中毒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愈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体检正常者cTnⅠ、Mb和CK-MB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Ⅰ、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Ⅰ、Mb和CK-MB的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血清心肌酶谱四项(LDH、AST、CK、CK-MB)联合心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 对我院疑似心肌梗死的136例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四项和CTNI检测,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即研究组血清CTNI和CK-MB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血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7.
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nI、Mb和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20例非心肌梗死性胸痛的患者(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8.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测定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AMI组CK、CK-MB、LDH以及HCY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CK、LDH以及HCY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7.5%、82.5%、75%和57.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82例AMI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TnI、Mb、CK-MB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变化.结果 AMI组cTnI、Mb、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TnI于AMI发病后0~2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仍维持较高水平,7天后达到基线水平;Mb于0~2小时水平明显升高,12小时到达高峰,24小时出现明显下降,48小时到达基线水平;CK-MB于0~2小时水平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48小时水平明显下降,72小时达到基线水平.结论 cTnI、Mb、CK-MB心肌标志物在AMI检测中各具有其不同的临床价值,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AM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贞  王斌  付琳  任雪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6):589-591,595
目的:分析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及肝肾功能检测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64例,其中重症肺炎组82例,普通肺炎组82例,比较两组的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MB(CK-MB)、cTnT及肝肾功能指标,包括尿肌酐(UCr)、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将重症患儿依照动脉血氧分压分为程度不一的缺氧组,即轻度缺氧组、中度缺氧组、重度缺氧组,比较3组患儿体内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指标和cTnT水平,以及血氧分压和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指标及cTnT的关联性。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心肌酶谱AST、α-HBDH、LDH、CK-MB、CK均高于普通肺炎组(P均<0.05),肝肾功能指标UCr、Alb、ALT均高于普通肺炎组(P均<0.05),cTnT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中轻度缺氧组、中度缺氧组、重度缺氧组患儿体内心肌酶谱、cTnT和肝肾功能指标水平伴随着缺氧程度的加大而增多;重症肺炎组的血氧分压和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及cTnT均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及时监测心肌酶谱、肝肾功能指标和cTnT的水平,对于重症肺炎儿童的病情发展评估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血液生化学方面的差异,为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急性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每组12只),在大鼠急性 “血瘀”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及内皮素(ET)水平,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MDA、SOD、GSH-Px及FFA水平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GI2及NO的减少程度和TXA2、ET及TNF-α的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TNF-α活性明显高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及心肌缺血时FFA 的代谢紊乱方面无明显区别,但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提示在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时,仅采用单纯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不考虑中医的证候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的变化,阐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之间的差异。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急性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在大鼠急性“血瘀”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每组12只),测定各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 max)、颈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测定大鼠心率(HR)及心电图(ECG)V5导联和Ⅱ导联ST段等参数,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 ①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SBP、DBP、MAP、LVSP、LVEDP及±dp/dt max等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HR加快及V5、Ⅱ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 或P<0.01)。结论:大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心电图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在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提示采用“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来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与非心肌梗死之间冠状动脉狭窄的差异,了解冠 状动脉狭窄与相应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 窄的 47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比较 各组血管狭窄程度,观察单、双、3支病变的分布情况,组间差异均采用两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U检 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用数量的比例来表达.[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急性 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各组重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各占 76%, 68%, 68%,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心肌梗死组以非心肌梗 病变所占比重相对较高,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以多支病变所占比 重相对较高.[结论]单支病变几乎是左前降支,左前降支相对应的胸前导联(V1-6)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 现率相对较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其余导联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现率相对较低,与狭窄程 度之间无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心肌存活状态的差异。方法应用SPECT对63例Q波MI患者行常规99mTc-MIBI心肌显像(静息显像),隔日舌下含服NTG(1.0mg)后5分钟静注99mTc-MIBI,再行心肌显像(介入显像),其中4例患者行冠脉搭桥术(CABG),3例于CABG术后3月再行心肌显像。结果静息显像中239个节段灌注异常,NTG介入后有97个节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率为40.59%,静息显像平均得分为9.65±4.31,介入显像平均得分为7.75±4.66,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例CABG术前检测有改善的6个节段,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AMI组与OMI组1月-6月组,6月-3年组相比较,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分别为43.10%,42.80%,35.15%,虽呈逐渐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G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可明显提高存活心肌的检出率,且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OMI患者亦有存活心肌,也可从血运重建中获益。  相似文献   

15.
梅换明  姜文锡  杨荣 《海南医学》2014,(16):2357-235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收住我院的5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心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2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当天检测hs-CRP。结果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为(18.4±4.8) mg/L,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的(11.3±3.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hs-CRP判断急性心肌梗死ROC曲线下面积A (hs-CRP)=0.898,其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阈值为23.2 mg/L,相应的敏感度(Se)为0.77,特异度(Sp)为0.89。结论 hs-CRP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其阈值为23.2 mg/L。  相似文献   

16.
李阳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1):971-972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诊断时的应用价值,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漏诊、误诊发生率。方法测定35例AMI病人在发病的第4小时、8小时、24小时,5天等四个时间段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及肌红蛋白(Mb)浓度,和对照组30例健康者体检时的血清相应项目数据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MI患者发病后4 ̄8小时血清cTnI、cTnT开始上升,24小时达到峰值,5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浓度以及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Mb在4 ̄8小时上升幅度更大,但24小时后浓度以及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中,Mb的优势明显;cTnI、TnT可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但更适用于那些因就诊时间较晚、心肌酶已正常的心梗病人。三者联测可更早、更可靠地提高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挽救PTCA,直接PTCA和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比较三组治疗的死亡、再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1998年至1994年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共100例,其中挽救PTCA13例,择期PTCA29例,直接PTCA1例,保守治疗57例。与择期PTCA相比,挽救PTCA成功率低,残余狭窄重,左室射血分数低,死亡率、心绞痛和再梗死率高,但只有残余狭窄有显著差异。与保守治疗相比,择期PTCA残余狭窄轻,左室射血分数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小,死亡和再梗死率低,直接PTCA1例,再通成功。结论:溶栓失败后可用PTCA补救,但远期效果不如择期PTCA,而且再通不成功死亡率较高,择期PTCA比较安全,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大、中、小剂量依那普利(Enla)对大鼠AMI左室重构(LVRM)的防治作用,并评价其量效关系.方法 97只雌性SD大鼠,AMI术后48小时随机分成:(1)AMI对照,(2)Enla大剂量(10?mg*kg-1*d-1),(3)Enla中剂量(1?mg*kg-1*d-1)和(4)Enla小剂量(0.1?mg*kg-1*d-1)四组.另设:(5)假手术和(6)正常组作对照.给药治疗4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及病理分析.最终67只大鼠获完整资料,在上述各组中的数目分别为13、13、12、12、8和9只.结果 AMI各组间梗塞面积均无显著差异(45.4%-47.4%,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左室舒张未压(LVEDP)、容积(LVV)、长(L)、短(D)轴长度和左室实际(LVAW)及相对重量(LVRW)均显著增加(P均<0.001),发生了LVRM;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及其校正值均显著降低(P<0.01-0.001).与AMI组相比,Enla大、中、小剂量三组的LVEDP、LVV、L以及LVAW和LVRW均显著降低或减小(P<0.05-0.001),其中LVEDP、LVV、L和LVAW在大剂量组均比小剂量组降低或减小更显著(P均<0.05);而±dp/dt校正值在大、中剂量二组显著恢复(P<0.05-0.01).结论 1.Enla大、中、小剂量均能有效防治AMI大鼠LVRM,且大剂量更优.2.Enla大、中剂量能明显改善AMI大鼠的左室功能,而小剂量则无效.  相似文献   

19.
大、中、小剂量依那普利防治大鼠AMI左室重构的作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大、中、小剂量依那普利 (Enla)对大鼠AMI左室重构 (LVRM)的防治作用 ,并评价其量效关系。方法  97只雌性SD大鼠 ,AMI术后 4 8小时随机分成 :(1)AMI对照 ,(2 )Enla大剂量 (10mg·kg 1·d 1) ,(3)Enla中剂量 (1mg·kg 1·d 1)和 (4)Enla小剂量 (0 1mg·kg 1·d 1)四组。另设 :(5 )假手术和 (6 )正常组作对照。给药治疗 4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及病理分析。最终 6 7只大鼠获完整资料 ,在上述各组中的数目分别为 13、13、12、12、8和 9只。结果 AMI各组间梗塞面积均无显著差异 (45 4 % - 4 7 4 % ,P均 >0 0 5 )。与假手术组相比 ,AMI组左室舒张未压 (LVEDP)、容积 (LVV)、长 (L)、短 (D)轴长度和左室实际 (LVAW )及相对重量 (LVRW)均显著增加 (P均 <0 0 0 1) ,发生了LVRM ;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dp/dt)及其校正值均显著降低 (P <0 0 1- 0 0 0 1)。与AMI组相比 ,Enla大、中、小剂量三组的LVEDP、LVV、L以及LVAW和LVRW均显著降低或减小 (P <0 0 5 - 0 0 0 1) ,其中LVEDP、LVV、L和LVAW在大剂量组均比小剂量组降低或减小更显著 (P均 <0 0 5 ) ;而±dp/dt校正值在大、中剂量二组显著恢复 (P <0 0 5 - 0 0 1)。结论  1 Enla大、中、小剂量均能有效防治AMI大  相似文献   

20.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b)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检测指标。方法:对8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在入院后24h内检测cTnI、CK—MB和Mb的质量水平,探讨它们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入院后24h内cTnI、CK—MB和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3.3%,86.7%和78.3%,特异性分别为100%,100%和88.0%;同时检测cTnI和Mb时AMI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88.0%;同时检测cTnI、Mb和CK—MB时AMI的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88.0%,阳性预期值为95.2%,阴性预期值为88.0%。结论:cTnI、CK—MB和Mb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cTnI可作为评估发生因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