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心”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亚健康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神疲、烦躁、失眠等一系列心系症状,或伴有心律失常、血压值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这种心系亚健康状态极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心系相关疾病。本文从理论文献、动物实验、疗效观察、临床评测等几个方面对心系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理论看梦与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角度论述梦的成因,用阴阳脏腑气血盛衰理论解释亚健康状态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而寻找其联系,认为梦相关症状可以作为亚健康的一个信号,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上、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然而常人眼中的健康者却有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 1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干预的必要性 80年代,  相似文献   

4.
<正>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近年来有大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强调亚健康是无"病",但同时运用中医理论中对"病"的诊治方法来治疗,这里的两个"病"实际是分别针对西医和中医而言,研究中多有混淆。笔者现从中医"病"的概念和西医"病"的概念着手,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两种医学体系中"病"的关系,以便准确界定亚健康状态,继而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尉平平 《中医药学刊》2006,24(4):703-704
亚健康状态是当今社会众多现代疾病的向导,有效地控制其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依据独特的祖国医学理论,运用中医中药,中医养生对其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施治,审因施养,并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效果,弥补了西方医学对亚健康治疗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浅议“亚健康”状态调整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老病死是人体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不同阶段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健康、亚健康、病态、死亡.  相似文献   

8.
中医“养神”概念在亚健康状态中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河 《天津中医药》2007,24(4):308-309
论述了中医“养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亚健康状态属于心身相关疾病,并对“养神”在调治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体质影响着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表现特征及预后。本文首先对体质与亚健康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探讨了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表现及预后的影响,为从偏颇体质着手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对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调治方面进行了整理、分析,探讨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作为切入点,从"调身、调息、调心"三个层次探讨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诸病源候论》呼吸吐纳六字诀以及存想"五脏色"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同时指出三调合一对患者病毒清除后肺功能、消化道功能、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从而发挥中医养生思想在此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药膏方在调治亚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莹 《国医论坛》2004,19(6):9-10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但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20世纪中期,前苏联学者N.Berkman首先发现并提出“第三状态”概念。亚健康状态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并得到医学界广泛认同。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态势,因此,亚健康状态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如何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变,积极改善体质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可怕但并非不可治,更是可防。 只要我们认识到它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合理调整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能使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关于思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为认知范畴,是指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思维活动,是思考、思想、思虑之意,是外界的客观事物在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正常复制或转化;二为情绪范畴,是一种应激状态之思,苦思冥想、凝神敛志之思,超过了机体反应能力.思为七情时空的中心,是七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各种情绪都有评价决定的中心作用.当思虑过度之时,气机郁结,伤及脏腑,从而引发身心疾病,这与现代医学所提的亚健康的病因有所类似,笔者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加以印证,得出过度思虑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首要情志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状态,是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潜证期等,自20世纪80年代由原苏联N.布赫曼提出以来,一直为医学界所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生活、工作、学习、社会等各方面压力日益沉重,许多人常有身体小适、疲乏、胃口不佳、失眠、  相似文献   

16.
卢尚岭教授认为心气亏虚与肝气郁滞相合,招致内外邪侵犯脏腑,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提出益心气,调肝用的独到见解,重在益心气,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等,调肝用,柴胡、白芍、枳实、郁金、香附等,佐以行气活血、消食导滞,丹参、川芎、茯苓、泽泻、蒲公英、焦三仙及鸡内金等。在组方遣药配伍注意宣降药味、剂量比例,要抓主要病机,不能见瘀只化瘀,而不知瘀从何来;见痰湿只化痰祛湿,而不知痰湿从何来;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标本兼治,邪祛正安。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有许多养生的观念仍对现代有很多指导意义。顺应自然、畅情志、调阴阳、适劳逸等观念被历代医家推崇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综合征系"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肾气渐衰、天葵竭、全身阴阳失去平衡、冲任脉空虚、精血匮乏、植物神经紊乱伴有心理障碍。有肾虚、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等证型,肾虚为本,肝郁气滞是特点;心脾两虚乃肾虚发展累及他脏,抓住肾虚,心肝肾论治,采用补肾调肝、活血、调畅气机、宁心安神等,随症加减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心藏神”源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内经》关于心与神的关系的论述还有“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等等。后世医家将其理解为心主神志 ,也即心有主持、主管人的意识、精神和思维活动的功能 ,并将意识、精神和思维的改变归结于心。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与思考 ,体会到“心藏神”不单指心主神志这一生理功能 ,还包括心具有机巧灵动的生理特性 (从心灵手巧这一成语可见一斑 )和病情多危重、传变神速、变化多端的临床特点。现仅就后者简要论述。1…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心主神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