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972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 对97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法.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围手术期输血、术前血清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e aIltigen)水平、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其他脏器转移、肿瘤局部复发、腹膜种植、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廓清术式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其他脏器转移、肿瘤局部复发、腹膜种植、病理类型、淋巴结廓清术式以及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351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以及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和术后化疗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对于有淋巴结转移或处于TNMⅢ期的胃癌患者,术后化疗可以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4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人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一个肿瘤中心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68例40岁以下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影响患者生存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中,病理根治术(R0)130例(77.4%),镜下切端阳性(R1)12例(7.1%),大体标本切端阳性(R2)26例(15.5%)。低位前切除术57例,Miles术89例,单纯行乙状结肠造瘘术22例;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期间发生肝转移10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1例。81例患者于术后87个月内死于复发和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7.0±3.8)个月。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3%及37.0%。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式、肿瘤根治度、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肿瘤根治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为术式、肿瘤的根治度、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其中独立影响因素仅有肿瘤的根治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的病理及预后特点,提高青年胃癌病人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6例青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用χ2检验比较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结果不同性别的青年胃癌在肿瘤部位、分型、TNM分期、生存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提示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病人预后相关,淋巴结大小、肿瘤部位及性别与预后无关。结论青年胃癌好发于胃窦胃角等远端,以Borrmann III型为主,女性在青年胃癌中比例较高,青年胃癌低分化腺癌比例较高,总体生存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83例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0%,42%,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LL  Liang H  Wang XN  Zhang RP  Pan Y  Wang BG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0):1542-1545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41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复发(≤1年,82例)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结果 早期复发组与对照组(1年后复发转移,59例)的1、3年存活率分别为36.6%、2.4%和100%、45.8%,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复发组、对照组复发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与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早期复发转移病例生存率低、复发转移术后生存时间短.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诸因素,为合理制定根治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554例胃癌切除术患者的病史、手术记录和病理检测结果资料.应用BMDP软件包计算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逐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者和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04%和90.9%.单因素分析发现,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原发部位及肿瘤大小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D:根治术时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7年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1例行胃癌根治术(D2或D2+)并同时加行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1例患者中24例(18.3%)有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第1、6、8a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其中原发灶部位和淋巴结分期是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均P〈0.05)。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D: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9,RR=1.807,95%CI:1.064-3.070)。结论对于进展期胃中下部癌.尤其是肿瘤体积较大、浆膜受侵犯、第6组淋巴结可疑转移的患者,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影响所有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3.6%和0,平均生存时间为(11.3±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腹膜转移、转移灶数目、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及转移灶切除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与否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揭示影响贲门腺癌手术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 1年8月52例外科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生存风险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为73%、54%、46%.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Siewert classification、MSLN、静脉浸润与预后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逐步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T分期、N分期、MSLN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腹膜、肝脏是复发转移主要途径,腹膜转移与T分期、淋巴管浸润有关;而肝脏转移与MSLN有关.Kaplan-Meier法患者的生存曲线表明肝转移及腹膜转移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 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是影响预后关键因素,D2手术应该是贲门癌手术根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olorectal cancer (CRC) harbors accumulated genetic alterations with cancer progression, which results in uncontrollable disease. To regulate the most malignant CRC, we have to know the most dismal phenotype of stage IV disea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Kitasato University Hospital was performed (from 1990 to 2001) to extract the 162 resected stage IV CRC. Clinical variabl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relationship to survival in a multivariate prognostic analysis and reveale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rognostic factors. RESULTS: In stage IV CRC with noncurable resection, the most robust univariate predictors for poor prognosis were preoperative high value of CA19-9,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depth of invasion, age, extent of liver metastases, patholog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status, and gender as tumor factors, and postoperative therapy,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extent as treatment factors. Among these factors, postoperative therapy (p < 0.0001),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0.0002), CA19-9 (0.001), extent of liver metastases (0.004), and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0.02) were identified a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terestingly, among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treatment factors did not depend upon tumor factor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tumor factors (CA19-9, extent of liver metastases, and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can clearly classify the patients into the definite prognostic groups.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ost dismal CRC harbors three definite vectors that may represent the strongest phenotype of putative systemic immune (CA19-9), distant metastasis (extent of liver metastases), and local progression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60例胃癌患者,采用COX回归模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作为分析因子计算生存率,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总随访率93.75%(150/160),截至2013年1月存活53例,总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6.70%、50.67%、38.67%。单因素分析表明胃癌预后与手术方式、肿瘤大体分型、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体分型、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Borrmman分型与远期预后相关,而与近期预后无关。综合治疗与近期预后有关,与远期预后无关。结论手术方式、肿瘤大体分型、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和外科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44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无转移的576例胃癌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腹水、盆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Borrmarm分型、浸润深度都与胃癌肝转移有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膜侵犯(P=0.003)、浆膜浸润(P=0.000)、淋巴结转移(P=0.081)是影响胃癌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本组胃癌肝转移患者行根治性切除16例(36.4%),姑息性切除15例(34.1),探察性手术13例(29.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5、11.0和6.2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肝转移是胃癌的晚期事件;根治性切除胃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仍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Ⅲ期结肠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125例Ⅲ期结肠癌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转移淋巴结个数和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以及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并且根据淋巴结转移率(LNR≥0.2和<0.2)和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淋巴结≥3枚和<3枚)各分成两组,比较组间的预后差异.筛选出影响Ⅲ期结肠癌5年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统计发现不同性别、年龄、部位、浸润深度(T分期),进行分组分析,组间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分组,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对影响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分析,LNR(B=-1.270,Sig=0.00)和肿瘤的T分期(B=0.845,Sig =0.16)是影响5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为了准确的对Ⅲ期结肠癌的患者进行预后分析,一定要强调术后病理严格按照TNM分期的原则报道,报告中补充LNR的值,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预后的总体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血清AFP阳性胆囊癌患者资料(研究组),并以同期收治的140例血清AFP正常胆囊癌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多(P=0.001),肝侵犯明显增多(P=0.002),手术根治率明显减低(P=0.001).研究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20.0%、7.5%,中位生存时间10.9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47.6%、36.2%,中位生存时间为27.0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7).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TNM分期、组织分化、意外胆囊癌、术前黄疸、肝侵犯、手术方式、肿瘤部位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HR=1.566,95% CI:1.090 ~2.250,P=0.015)、手术方式(HR=1.450,95%CI:1.053 ~1.997,P=0.023)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AFP阳性胆囊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侵犯,手术根治率降低;但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对肿瘤未直接侵犯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胃癌患者生存率情况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在西安凤城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3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7例)。观察组术中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对照组术中保留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癌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3、4.222,均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测显示有5例(7.58%)出现癌转移,转移率在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肿瘤前后壁位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范围为患者癌转移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χ2=0.086、0.038、0.513,均P>0.05)。 结论淋巴结转移程度高、临床分期晚及肿瘤浸润程度高的胃癌患者越易出现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转移,胃癌根治手术中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对患者手术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比较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 (palliativegastrectomy ,PG)与非切除手术 (unresectableoperation ,UO)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探究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共有 95例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施行了手术 ,其中 6 4例行姑息性胃切除 ,31例行姑息性非切除手术 ,比较姑息性胃切除与非切除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瘤体较大、浸润度为T4 以及TNM分期较晚所占比例在UO组高于PG组 (P <0 0 1) ,腹膜播散、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G组 1、2年生存率为48 1%、2 3 1% ,UO组 1年生存率为 13 5 % (P <0 0 1)。 结论 对于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患者 ,即使存在有腹膜播散、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等 ,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