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静脉经Baxter泵行氟尿嘧啶化疗对静脉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静脉途径不同化疗方案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为化疗护理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对109例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分别采用PICC(A组)、颈外静脉(B组)、外周主干静脉(C组)、外周分支静脉(D组)留置针行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2 d和5 d.结果 1个疗程毕,2 d、5 d化疗方案A组、B组、C组及D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0、50.0%和0、0、32.4%、88.2%;2个疗程毕,上述四组2 d化疗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8.6%、80.0%和5 d方案A、B、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5.6%、70.6%;3~6个疗程毕,A、B组2 d、5 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2.6%和0、18.4%,C组2 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为37.5%.结论 Baxter化疗泵使用过程中静脉越细、用泵持续时间越长以及静脉接受的疗程越多,静脉炎发生率越高.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及疗程的长短合理选择用药方法与血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方法选择第1次应用氟尿嘧啶连续静脉化疗5d的头颈部及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第1、3、5天在右手穿刺行加温静脉化疗90例次(加温法),第2、4天在左手穿刺行常温静脉化疗60例次(常温法)。比较化疗第1~21天两种方法化疗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严重程度。结果加温法发生静脉炎22例次(24.4%),I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7、3例次;常温法发生静脉炎27例次(45.0%),I级、Ⅱ级、Ⅲ级分别为6、15、6例次,两种方法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氟尿嘧啶静脉温热化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氟尿嘧啶温热化疗预防静脉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减少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方法 选择第1次应用氟尿嘧啶连续静脉化疗5 d的头颈部及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第1、3、5天在右手穿刺行加温静脉化疗90例次(加温法),第2、4天在左手穿刺行常温静脉化疗60例次(常温法).比较化疗第1~21天两种方法化疗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严重程度.结果 加温法发生静脉炎22例次(24.4%).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7、3例次;常温法发生静脉炎27例次(45.0%),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6、15、6例次,两种方法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氟尿嘧啶静脉温热化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疗泵行膀胱内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以来我们采用化疗泵行膀胱内灌注化疗 1 5例 ,疗效满意 ,特别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5例 ,男 1 1例 ,女 4例 ,5 8~ 83岁。全部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变移上皮细胞癌 ,临床分期T1 ~T2 期 3例 ,T2 ~T3期 1 2例 ,复发者 2例。全部病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其中 4例行输尿管移植。膀胱内灌注药物 :1 2例采用 1 0 羟基喜树碱 1 5~ 2 0mg及 5 Fu 1 .0g交替灌注 ,每周 2次 ;3例采用塞替哌 6 0mg及丝裂霉素 2 0mg交替灌注 ,每周 2次。并辅助以其他药物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前顺铂与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实验犬腹壁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雄性犬21只.随机分为化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n=7)。化疗组予以顺铂50mg/m2(Cisplatin.DDP)加氟尿嘧啶150mg/m2(5-fluorouracil,5-Fu);阴性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注射液;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分别于第1、3、5天经腹壁下静脉给予,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2个周期。于第42~49天进行腹壁皮瓣手术。术后每天观察皮瓣变化.术后第30天用坐标贴纸法测量皮瓣存活面积,并将整个带蒂皮瓣取下,对皮瓣及腹壁血管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化疗组5只.阴性对照组6只,空白对照组6只,共计17只实验犬存活。术后2~3d内,各组皮瓣均有不同程度肿胀。术后30d各组皮瓣存活率相近,分别为(89.94±7.25)%、(91.13±6.28)%、(89.43±6.44)%,P=0.910。镜下显示各组表皮及皮下组织生长良好;各组腹壁下静脉和动脉内均未见明显的血栓形成及炎细胞浸润。结论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化疗2周期对腹壁皮瓣的愈合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减轻癌症患者化疗反应的静脉用药方法。方法 将76例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PICC置管和艾恒加氟尿嘧啶(5-FU)方案,艾恒用量及输注方法两组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取5-FU2.5mg/m^2。采用弹性化疗泵静脉持续输注120h;对照组取5-FU0.5mg/m^2、亚叶酸钙200-300mg/m^2。6h滴注完毕.连续5d。均间隔3用重复1次。连续4~5次。结果 观察组除口腔炎、腹泻外。悉心、呕吐、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弹性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可减轻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对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化疗泵植入术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2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化疗泵植入术。术中及术后经泵注入肝动脉化疗药物,其中20例行碘油栓塞。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AFP定量、B超或CT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81%患者术后2周-1月复查AFP明显下降,64%患者肿瘤缩小明显,术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4%、43%,尤以巨块型行栓塞者疗效好。结论:化疗泵植入术与常规股动脉穿刺插管术比较具有安全可靠、选择性强、给药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可行的,疗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OXA)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LV)和氟尿嘧啶(5-FU)新辅助化疗方案(OXA-LV5FU2)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OXA-LV5FU2治疗:OXA 1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LV 200mg/m^2,静脉滴注2h后推注5-FU 400mg/m^2,后续5-FU 1g/m^2以麻醉镇痛泵持续48-72h恒速静脉输入,第1、2天。每2-3周为1个疗程,共3~4个疗程。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后27例患者中24例获得手术切除,其中14例获得根治性切除。临床有效率为48.1%,其中3.7%(1例)完全缓解,44.4%(12例)部分缓解,33.3%(9例)病情稳定,18.5%(5例)病情进展。8例肿瘤TNM分期降低。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外周感觉神经异常、自细胞减少症、脱发、肝功能异常,对症治疗可缓解。无化疗相关死亡者。结论OXA-LV5FU2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沙利铂联合5-氯尿嘧嘧(5-Fu)-四氢叶酸(CE)治疗大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治大肠癌晚期患者38例,按随机方法,分别入试验组20例(奥沙利Fu-CF)和对照组18例(5-Fu+CF)。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30.0%,对照组5.6%,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奥沙利铂对大肠癌常见转移部位和肝脏、腹腔淋巴结、盆腔及肺脏均可见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主要为神经感觉异常,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癌、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3~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奥沙利铂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时不同强度刺激性药物输注顺序对静脉损伤的影响,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发疱性化疗药盐酸柔红霉素、非发疱性强刺激性化疗药顺铂和非发疱性弱刺激性化疗药环磷酰胺。将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成8组,A组先滴注柔红霉素再滴注顺铂、B组先滴注顺铂再滴注柔红霉素、C组单滴注柔红霉素、D组单滴注顺铂、E组先滴注顺铂再滴注环磷酰胺、F组先滴注环磷酰胺再滴注顺铂、G组单滴注环磷酰胺、H组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比较用药48 h后兔耳缘静脉肉眼观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结果化疗药物各组均发生不同程度静脉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药物各组兔耳缘静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的刺激性是化疗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联合使用非顺序依赖性化疗药物时输注顺序对静脉损伤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肝素盐水间断静脉推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目的降低大肠癌病人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 5 5例晚期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和观察组 35例 ,对照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拔针前再推注 2 0 ml冲管。观察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肝素盐水稀释液 (肝素钠 12 5 0 0 U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 ml) 10 m l,拔针前推注 2 0 ml冲管。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 2 5 .7% (9/ 35 ) ,对照组 90 .0 % (18/ 2 0 ) ,两组比较 ,χ2 =2 1.0 46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观察组未发生 、 度静脉炎。结论肝素盐水稀释液能有效降低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用奥沙利铂(OXA)联合5-氟尿嘧啶(5-FU)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48例Ⅱ期以上胃癌患者,术前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A组),方案为OXA 130 mg/m+ 5-FU 750 mg/m,经股动脉插管行区域冲击化疗1次,8~12 d后接受手术。同期另48例相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B组)。两组术后均接受OXA /甲酰四氢叶酸钙/5- FU方案化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的毒副反应、手术并发症和临床疗效。
结果:A组有38例(79.2%)获得根治性切除;镜检32例(66.7%)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如肿瘤组织坏死、淋巴细胞炎性浸润、癌细胞凋亡、以及间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B组有30例(62.5%)行根治性切除,根治切除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病理检查未出现上述变化。A组术前化疗的毒性反应均限于Ⅰ~Ⅱ级;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6.0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2%,62.5%和52.1%。B组中位生存期为21.5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7%,45.8%和35.4%。A,B组比较,2年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应用OXA/5-FU方案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可使肿瘤组织产生显著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及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金栀水凝胶贴剂预防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防治化疗泵持续滴注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83例经化疗泵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时观察组于静脉穿刺点上方1cm处外敷自制金栀水凝胶贴剂,对照组静脉穿刺点局部未作处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程度及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金栀水凝胶贴剂使用方便安全,经皮给药效果佳,可显著减少化疗泵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92年开始对826例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常规留置埋入式化疗泵,术后予腹腔化疗。现将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826例术中均证实浆膜层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浸润。其中男612例,女214例,年龄26~92岁,平均43.2岁。胃癌501例,其中Ⅱ期346例,Ⅲ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防治化疗泵持续滴注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83例经化疗泵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时观察组于静脉穿刺点上方1cm处外敷自制金栀水凝胶贴剂,对照组静脉穿刺点局部未作处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程度及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金栀水凝胶贴剂使用方便安全,经皮给药效果佳,可显著减少化疗泵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输注方式对化疗性静脉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各6只,A组双侧耳缘静脉分别按1ml/min(快速组)、0.25ml/min(慢速组)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盖诺);B组双侧耳缘静脉分别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低容量组)、20ml(高容量组)稀释盖诺后静脉注射。24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耳静脉局部病理改变。结果慢速组免耳静脉血管内皮肿胀、炎细胞浸润程度显著重于快速组(均P〈0.05),高容量组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和血管周围出血显著重于低容量组(P〈0.05,P〈0.01)。结论静脉输注速度过慢,容量过大,都有可能增加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损伤程度,临床中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理的容量和注射速度,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是当前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直肠癌(CRC)又为发病和死亡均占重要位置的恶性肿瘤。IARC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恶性肿瘤的发病例数在1975年为587万,至1990年上升为807万,上升37.4%。到2000年,已达1006万,又上升了24.7%。如以2000年与1975年相比.则上升了71.4%。200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为620万,共有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