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焕中  许辉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1):753-756
为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选择性拮抗剂ONO-6240治疗哮喘患的临应用价值,应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上鼠复制过敏性哮喘模型,研究ONO-6240对抗原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小鼠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未见到EOS;致敏小鼠给予抗原反复吸入刺激后,支气管肺泡冲洗液(BALF)中EOS急剧增多(9.68×10^8/L±0.72×10^8/L)。在ONO-6240治疗各组中,ONO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5、IL8、ECP浓度及嗜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ECP浓度由(500.3±49.6)μg/L降至(59.8±10.9)μg/L,嗜酸细胞数由(11.6±1.7)×10-2降至(4.1±0.7)×10-2,IL5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患者IL5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哮喘气道炎症与嗜酸细胞激活、ECP和IL5释放增多有关。COPD气道炎症以嗜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为主。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调节炎性细胞数量和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治疗效果优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3.
李强  姜斌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2):102-104
为探讨T淋巴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3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总IgE含量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显示: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血清sIL-2R(512.82×103±264.62×103U/L)及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1842.42±824.60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2.32×103±108.64×103U/L和406.32±62.16ng/L,P<0.01)。IL-4水平增高与血清总IgE呈正相关(r=0.492),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821,P<0.05)。其中23例患者每日静脉滴注氟美松5mg,用药5天后,其sIL-2R及IL-4分别降至332.61×103±124.62×103U/L和314.10±72.08ng/L(P<0.05)。提示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疗效,可能是部分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哮喘豚鼠免疫治疗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初步观察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抗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用鸡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联合应用雾化吸入和腹腔注射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及抗IL5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比较基础、治疗前、后外周血(PB)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的改变。结果McAb治疗组豚鼠外周血EOS计数治疗前[(176±027)×109/L]与治疗后[(163±026)×109/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NS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McAb组BALF中EOS数[(041±006)×109/L]与NS组[(046±007)×109/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抗IL5单抗具有下调外周血和气道EOS功能  相似文献   

5.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ol/L,P<001).合并有Ⅲ,Ⅳ期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49ng/L±13ng/L,162μmol/L±34μmol/L)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患者(115ng/L±12ng/L,88μmol/L±24μmol/L,P<001)和Ⅱ期肝性脑病患者(136ng/L±10ng/L,122μmol/L±26μmol/L,P<001);LArg静脉滴注后血浆ET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和尿钠含量明显增加.结论ET和NO水平升高是引起SH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LArg长期治疗可能促进SH患者脑水肿形成和肝肾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测定胸液的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及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计数,并以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做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胸液组CEA为47.31±21.32μg/L,明显大于结核性胸液组(3.58±3.07μg/L)(P<0.001)。恶性胸液组Ag-NOR计数4.58±1.19个/细胞,明显大于结核性胸液组(1.51±0.40个/细胞)(P<0.01),而sIL-2R结核组为1061.78±455.30KU/L,大于恶性胸液组(442.19±283.77KU/L),(P<0.01)。提示三项指标同时检测,综合分析有利于恶性胸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法ELISA对9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34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出IL-8(36.2%),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P<0.05),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CAN)患者中检出率最高(68%,P<0.01)。患者中测出的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其血清胆红素(BIL)水平呈正相关(γ=0.4347,P<0.05)。我们的研究表明,约有1/3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8水平升高(以156ng/L为界值),并随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IL-8可能参与了慢性肝脏炎症损害过程,并能反映肝脏病变的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下食管括约肌(LES)局部组织内一氧化氮(NO)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与LES压力(LESP)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108例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LES局部组织内NO和VIP含量及LESP。结果 LESP与组织内NO和VIP含量呈负相关(r=-90.7,P〈0.01;r=-92.3,P〈0.01),NO和VIP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88.5,P〈0.01)。结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