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标志物。本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cTnT、Mb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cTnT、Mb和CK—MB在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确诊为AMI的65例患者以及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CTnI、CK—MB、hs—CR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TnI、CK—MB、hs—CR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CK—MB、hs—CRP联合检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胱抑素C(CysC)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18例HIE患儿(HIE组)和55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于出生后48h内抽取静脉血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CysC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IE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和CysC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脑损伤程度不同的HIE患儿血清cTnI、Mb、CK—MB、CysC浓度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度高于中度,中度高于轻度,轻度HIE患儿Mb、CK—MB、CysC血清浓度高于对照组。结论HIE患儿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CysC的浓度与脑损伤严重度有紧密联系,脑损伤越重,心肌损伤标志物和CysC的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肌酶、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变化的差异,探讨上述指标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程度ACOP和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Mb和cTnI,计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肌酸激酶(CK)中的百分比(MB/CK)和种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H/L)。结果重度ACOP患者血清CK、Mb明显高于AMI患者,但MB/CK和H/L明显低于AMI患者,各指标在不同程度ACO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及Mb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特异性不高,cTnI可作为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正确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方法 测定AMI患者入院后 5d内不同时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 (Myo)、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K MB)活性、CK MB蛋白量等心肌标志物浓度 ,通过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AMI诊断时的临界值。结果 AMI发病后不同时间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出现不同程度变化。ROC曲线特性分析显示 ,AMI发病后不同时间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诊断临界值都呈动态变化。结论 AMI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的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相比而言 ,cTnT的诊断窗口期明显更长 ,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三合一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中肌红蛋白(Mb)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出现得较早,亦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但缺乏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是一早期特异性指标,AMI患者胸痛发作4h内cTnI水平即超过正常,12h达到高峰,症状发作144h内均可检测到其水平增高,但有近20%的AMI患者cTnI呈阴性,所以临床全面、快速诊断AMI有赖于对Mb、CK—MB及cTnI这3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本文对Mb、CK—MB、cT—nl这3项的联合应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因急性胸痛来本院就诊的患者95例,在胸痛≤1h、3h、6h、12h、24h连续监测IMA、Mb、CK~MB、CTnI4项指标,观察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有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组入院:在胸痛≤1hIMA、Mb、CK—MB、CTnI敏感性分别为81.0%、38.1%、28.5%、14.2%,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痛≤3h时IMA、Mb、CK—MB和CTnI4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3%,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Mb、CK—MB、CTnI联合检测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早期明确诊断才能及时对症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急性胸痛发生时,各种心肌标志物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且不同原因引起的胸痛出现的心肌标志物也不相同,因此对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ol Lnfarction AMI),早诊断、早治疗、早溶栓,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人心肌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ar diactro ponin,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均为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在临床上,这些生化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在患者发病6h内有助于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心肌标志物和心肌酶的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13例拟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心肌标志物三项[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mass)、肌红蛋白(MYO)]和心肌酶四项[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对心肌标志物与心肌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心肌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心肌酶,特别TNT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结论建议临床使用心肌标志物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时进行“心梗三合一”与心肌酶谱联合测定,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同一患者、同一标本同时进行“心梗三合一”和心肌酶谱测定,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阳性结果36例,占整个标本的78.3%。myo阳性率54.3%明显高于CTnI、CK—MB的阳性率(32.6%、41.3%)。当CTnI、CK—MB阳性时,心肌酶谱出现异常的比率(分别为39.9%和35.9%)明显高于myo阳性时的比率(24.2%)。结论同时进行“心梗三合一”及心肌酶的测定,有助于临床提高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提升对患者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生化标记物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心肌酶的增高是心肌损伤常用的生化指标,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心肌损伤和诊断心肌梗塞(AMI)的“金标准”。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已从早先的以酶活性为主的检测,发展到目前以蛋白质质量浓度为主的检测。迄今为止,公认的早期标志物主要限于肌红蛋白(Mb),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方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后5 d内不同时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CK-MB蛋白量等心肌标志物浓度,通过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AMI诊断时的临界值.结果 AMI发病后不同时间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出现不同程度变化.ROC曲线特性分析显示,AMI发病后不同时间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诊断临界值都呈动态变化.结论 AMI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的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相比而言,cTnT的诊断窗口期明显更长,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肌酶、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变化的差异,探讨上述指标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程度ACOP和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Mb和cTnI,计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肌酸激酶(CK)中的百分比(MB/CK)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H/L)。结果重度ACOP患者血清CK、Mb明显高于AMI患者,但MB/CK和H/L明显低于AMI患者,各指标在不同程度ACO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及Mb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特异性不高,cTnI可作为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正确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测定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患者发病0~3h,3~6h和6h后血清H—FABP,并与常规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0~3h和3~6h时段诊断AMI的敏感性H—FABP(66.7%、92.3%)明显高于cTnI(33.3%、6125%)CK—MB(0%、61.5%);特异性方面与CK—MB相当但明显优于cTnI。结论:H—FABP在AMI发生3h内较cTnI和cKMB更具有早期诊断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联检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在手足口病(HFMD)时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检测本院2008-05/2008—08住院的226例手足口病患儿CTnI、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的活性,并同时检测48例健康体检小儿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CTnI、CK—MB、a—HBDH检测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MD组血清CTnI、CK—MB、LDH、CK、a—HBDH异常率分别为39.8%、51.3%、58.8%、67.7%、77%。结论: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联检能提高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率,为临床医生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一种新的心肌缺血标志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各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 (cTn)、肌红蛋白 (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等广泛用于临床 ,辅助医生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诊断。但这些标志物只有在心肌坏死后血中浓度才升高 ,如何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仍是临床关注的问题。心肌缺血标志物能在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8例AMI患者、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1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血清中的cTnI、Mb、CK—MB的含量,与3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并对AMI患者在胸痛发生不同的7个时段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Mb、CK—MB含量增高,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71.4%、6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在uAP组和SM组、Mb在SM组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sM组中未检出,在UAP组中阳性率为7.5%,且均值小于临界值。cTnI、Mb在AMI发生5h内呈显著升高,3项指标的高峰值在8~16h段,72h后Mb、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7d时血清中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MI早期诊断价值上cTnI、Mb、CK—MB基本相同,Mb虽然敏感性高于CK—MB,但在非AMI疾病中也有一定阳性率,故特异性不如cTnl;而cTnI在血清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具有独特的特异性和更宽的诊断时间窗,诊断有效性明显优于CK—MB,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各指标联合测定,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排除AMI。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的联合定量检测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8例临床高度可疑AMI患者在入院后24 h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它们的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入院后24 h内cTnI、Mb、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5.0%、100%和77.9%,特异性分别为95.5%、87.4%、94.7%。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7%。结论:cTnI、Mb、CK-MB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到100%,特异性提高到92.7%,同时对预后、再梗死的发生及疗效都有很好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