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结合下颌磨牙[牙合]垫在矫治替牙期假性Ⅲ类错[牙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结合下颌磨牙[牙合]垫对30例处于替牙期的假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选择的30例患者全部矫治成功,前牙反[牙合]纠正,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结论应用2×4技术结合下颌磨牙[牙合]垫矫治替牙期的假性Ⅲ类错[牙合].缩短疗程。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结合下颌磨牙垫在矫治替牙期假性Ⅲ类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结合下颌磨牙垫对30例处于替牙期的假性Ⅲ类错患者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选择的30例患者全部矫治成功,前牙反纠正,覆覆盖恢复正常。结论应用2×4技术结合下颌磨牙垫矫治替牙期的假性Ⅲ类错,缩短疗程,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君  兰青 《广西医学》2007,29(5):688-689
目的 探讨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适用性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7例,年龄(8.1±1.9)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应用弹性材料制作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及部分牙槽骨的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反(牙合).结果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对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平均增大1.9°,ANB角平均增大2.8°.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有效,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运用Twin-block矫治器通过上下(牙合)垫接触面间的导斜面来转移咬合力,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结果:应用合适的上下颌垫间的导斜面斜度可产生有利于正常颌面生长的矫形力,1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在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错(牙合)共4类30例病例,并随访1~2年.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10个月的矫治,均取得满意的疗效.随访表明,疗效稳定,未见复发.结论:"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具有疗效明显、治疗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 通过36例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36例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反医全部解除,面型趋于正常,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 “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效果可靠,疗程较短,结构简单,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9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矫治前后的模型、面相、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矫治后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凹面面相改善,"B"点后移,ANB角,Wits值发生显著改变.结论:早期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软组织凹面行.  相似文献   

8.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必须及时矫治[1],以前有学者用垫配合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反(牙,合)[2],但(牙,合)垫异物感较大,患者不能很好配合.2002年3月~2004年12月试用2×4矫治技术结合后牙垫高治疗替牙期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最难矫治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有1/4骨性Ⅲ类错(牙合)是由于上颌发育不足所致[1],部分病人同时存在下颌发育过度.前牵引上颌并刺激其生长,同时抑制下颌向前生长,是临床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重要方法.我们对15例因上颌发育不足(其中6例伴有轻度下颌发育过度)造成的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上颌前牵引矫治,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上颌全牙列(牙合)垫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11例.患者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前牙反(牙合),磨牙近中咬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采取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上颌全牙列(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扩弓前方牵引治疗可以刺激上颌生长,限制下颌的过度生长,通过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改善颜面美观,纠正前牙反(牙合),矫治后SNA、ANB增大,A点前移,SN-MP增加.同时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非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是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4技术结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8~11岁,平均10岁。均禾用2X4技术结合Ⅲ类领间牵引矫治。结果10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2×4技术结合Ⅲ类颌间牵引,可快速有效地矫治替牙期前牙反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粘接式上颌夹板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方法 及治疗前后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反牙 合14例,年龄(6~10岁),患者均为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下颌后缩,采用自凝塑料制作上颌夹板式牙合垫的口内矫治器,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矫正前牙反牙 合.结果 粘接式上颌夹板式牙合垫口内矫治器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治疗后前牙反牙 合解除,磨牙关系由近中转变为中性,前牙覆盖关系达到正常,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大3.22°,ANB角平均增大4.52°.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粘接式夹板牙合垫加前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明显,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FR-Ⅲ型矫治器对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使用改良FR-Ⅲ型矫治器对3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对其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进行分析评判.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上颌长度明显增加,上颌位置明显前移(P<0.01),反覆(牙合)、反覆盖解除,磨牙达到中性.结论 改良FR-Ⅲ型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组织变化特征.方法:以21名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中国儿童(男10名,女11名)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平均年龄9.7岁(年龄范围8.11~11.3岁).常规进行正畸治疗前后(T1,T2)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6~10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正常覆盖.矫治完成时上颌骨平均前移1.92mm,SNA平均增大2.53°.上切牙唇倾3.82°,下切牙直立.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平面角增加.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范围6~10岁,平均年龄8.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近中磨牙关系,不存在明显的功能性下颌移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ANB角增大3.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盼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使用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54例替牙期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对其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牙弓长度、宽度、弧形长度进行分析评判.结果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长度、中段宽度、弧形长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结论改良式FRⅢ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并且随患者的生长发育,症状逐渐加重,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牙合,早期矫治尤为重要,以便阻断错牙合畸形的继续发展,本文应用“2×4”技术“2”代表两个磨牙带环,“4”代表四个切牙粘结托槽,配合下牙合垫及Ⅲ类牙合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满意的疗效。正畸2×4技术配合下牙合垫及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梁雪萍$运城市口腔医院!山西运城0440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Ⅲ)类错(牙合)的良好矫治方法及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随机选择我科门诊10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改良式(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另一组用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进行矫治,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矫治前后上下颌骨位置、恒切牙胚位置及软组织均有改善,与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组相比,改良式(牙合)垫矫治器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更理想.结论:改良式(牙合)垫矫治器同时具有机械及机能矫治的双重作用,可以同时改善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而且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19例,其中替牙列3例.恒牙列16例.使用固定矫治器,分别采用"2×4"技术、上颌前方牵引技术、MEAW技术及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技术等进行矫治,疗程6~32个月.结果 矫治后19例均达到I类磨牙关系,凹面形有很大改善.结论 对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应根据其病因、发病机制,制订正确可行的矫治方案并选择相应的矫治方法 , 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2×4"矫治技术[1]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矫治弓丝的选择和弯制以及磨牙支抗问题.结果表明"2×4"矫治技术适于替牙期的特点,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非常简便有效.结论 "2×4"矫治技术是简化的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细丝"与"轻力"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弓丝,弯制合理的弓形,控制好磨牙支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