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6年至1999年共收治火车外伤致胫骨前区皮肤缺损9例,采用带蒂腓肠肌肌皮瓣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45岁。左侧5例,右侧4例,均伴有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为21cm×9cm,最小为6cm×4cm。本组均是清创后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82年至1986年底,应用腓肠肌肌皮瓣,先后将其制成单蒂、双蒂、岛状、推进移位及交腿移位等方法一期修复了膝关节、小腿及对侧小腿、足部的溃疡、皮肤缺损、骨外露创面共19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男14例、女5例,年龄18—71岁。内侧头肌皮瓣18例,外侧头肌皮瓣1例。其中:单蒂8例、双蒂3例、岛状3例、推进移位3例、交腿移位2例。  相似文献   

3.
膝部外伤后大块皮肤缺损 ,膑骨外露 ;胫骨上中段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留下的骨缺损并胫前大块皮肤缺损 ;胫骨中上段骨折导致皮缺损 ;膝部及窝部位烧伤经疤痕切除后留下的膑骨外露 ,肌腱外露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这些都是我们基层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我院自1987年 7月~ 2 0 0 0年底采用带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因不同原因引起的皮肤骨缺损 13例 ,疗效均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9例、女性 4例。年龄 8~ 36岁 ,平均 2 3岁。膝部严重挫伤后髌骨外露 2例 ,胫骨上中段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 1例 ,胫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2000年10月~加06年¨月,20例小腿及足裸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8~87岁,平均31岁;皮瓣面积大小不等.采用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分别是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②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③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④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⑤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裸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20例皮瓣中有18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裸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裸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腿下端跟腱及其表面皮肤同时有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腓肠肌内侧头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肌皮瓣推移下滑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17例。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余16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17例膝关节功能皆不受明显影响,仅有2例患者踝跖屈及背伸功能欠佳,剩余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采用带蒂腓肠肌内外侧头岛状肌皮瓣推进下移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手术方法简单,修复缺损面积大,同时较好的重建了跟腱的功能,皮瓣保存了神经,感觉正常,且对膝关节功能几乎无不良影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严重创伤经常造成胫骨开放性骨折、骨缺损、骨髓炎同时伴有小腿软组织缺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复合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已成为当今减少肢体残疾的有效手段。本院自1996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游离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筋膜皮瓣及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转位等于外固定架结合的方法治疗98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71例,女27例,年龄3~68岁。受伤原因:车祸76例,机器损伤13例,砸伤6例。骨折部位:胫骨上1/3者,38;胫骨下1/3者,32例合并骨缺损12,缺损长度;3~6 cm;骨髓炎15例。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21 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8年开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膝、小腿、踝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8例 ,其中顺行蒂 3例 ,逆行蒂 15例。皮瓣面积 5cm× 7cm~ 8cm× 16cm。血管蒂长 9~ 16cm ,蒂宽 2~ 3cm。结果 术后 17例皮瓣完全成活 ,1例皮瓣尖端部分皮肤坏死 ,经换药愈合。经 3个月~ 1年随访 ,皮肤质地及外形较好。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 ,不牺牲肢体主干动脉 ,操作简单 ,是修复膝、小腿、踝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皮瓣面积为6cm×9cm~7cm×13cm,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逆行转移皮瓣,修复9例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结果9例皮瓣8例成活,1例皮瓣远端1/4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每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外露或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 ,小腿前侧中下段、踝关节周围、跟底部及足背皮肤与软组织缺损 ,甚至感染 ,骨与钢板外露这类病例很多 ,创面修复较困难、复杂。我科于 1998年 5月始应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10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例 :男 7例 ,女 3例。年龄5~ 60岁 ,平均 37 5岁。其中 ,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感染 ,钢板及骨外露 4例 ;跟底部撕脱伤 3例 ;外踝处皮肤撕脱伤 1例 ;跟腱处皮肤撕脱伤伴慢性感染 1例 ;足背皮肤鳞癌 1例。皮瓣切取面积 ,最大 13cm× 7cm ,最小 5cm× 4cm。蒂长最长 17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皮瓣面积为6 cm×9 cm~7 cm×13 cm,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逆行转移皮瓣,修复9例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结果 9例皮瓣8例成活,1例皮瓣远端1/4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愈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外露或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应用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1例,足部4例,小腿7例,3例伴骨外露。皮瓣面积最小7×10cm,最大11×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血运佳感觉恢复良好,1例皮瓣出现皮缘坏死,经换药后痊愈。供区行植皮术,术后植皮成活。结论对于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可采用逆行小腿内侧带血管蒂皮瓣修复,便于操作,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组病例共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2~56岁。病变部位肱骨上段骨髓炎伴窦道不愈1例,跟骨骨髓炎伴窦道不愈2例,胫骨骨髓炎伴窦道不愈2例,胫前大面积皮肤剥脱伤伴大片骨外露皮肤缺损1例,胫骨开放骨折术后钢板外露4例,拇指末节部分缺损伴指骨外露1例,皮肤缺损面积4  相似文献   

13.
小腿部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皮神经营养动脉为血供的带蒂皮瓣 ,由Bertelli(1991)和Masquelet(1992 )首先报道。因其解剖简单、操作容易、不牺牲主干血管等优点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小腿下 1/ 3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伴肌腱、骨、关节外露时 ,常需皮瓣移植修复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 1/ 3以下部分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5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16例 ,年龄 5~ 6 1岁。其中修复小下下 1/ 3部胫前…  相似文献   

14.
小腿是常见的创伤部位.尤其中下部胫前软组织薄,血供相对差,严重的软组织创伤易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内固定钢板外露.修复较为困难。我科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共1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以远端为蒂的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例足背和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来用远端为蒂的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岛状筋膜皮瓣逆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4cm×10cm,最小5cm×4cm,平均9cm×7cm。结果:10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周~20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为一可靠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需牺牲主要动脉。该方法是修复足跟和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Ilizarov技术治疗急性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9月至2009年5月收治急性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 Ⅲ B型20例,Gustilo Ⅲ C型4例).在患侧肢体上安放Ilizarov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骨前内侧软组织平均缺损10 cm×6 cm,胫骨骨缺损(8±4)cm.对15例胫骨骨缺损≤5 cm的患者使用一期清创、急性骨短缩-延长术.对9例胫骨骨缺损>5 cm的患者采用一期清创、骨运输-延长术,二期骨折端清理植骨术.结果 随访8~36(14.0±3.5)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侧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 m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19例创面未通过额外手术进行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植皮成活,2例通过皮瓣修复覆盖创面.结论 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截骨-延长肢体是治疗急性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右下肢外伤至右足跟内侧皮肤缺损。入院后行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内侧皮肤缺损。术后恢复好,皮瓣成活,取得满意效果。2设计思路2.1该皮瓣为带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用小腿后侧皮肤修复足部皮肤及软组织较大范围的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好。2.2该皮瓣主要依靠腓肠动脉周围的血管网。深筋膜血管是此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跟骨髓炎及跟部创面的方法。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15例跟骨髓炎及跟部皮肤缺损创面应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跟骨骨髓炎8例,跟部创面7例。用隐神经营养学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13例。皮瓣切取面积4.0cm&#215;6.0cm-8.0cm&#215;10.0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12例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2例跟骨骨髓炎未愈合,但皮瓣无坏死,感染,其中1例经抗生素填塞,换药后愈合,1次再次行骨髓炎扩创+冲洗引流后好转。随访:6—18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颜色接近正常,患者对皮瓣外形及治疗效果满意。供皮区植皮全部成活,外形满意。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治疗跟骨骨髓炎及跟骨创面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颊粘膜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9岁至85岁,平均年龄62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9例,中分化鳞癌2例;T1N0M0 2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7cm×4cm~12cm×5cm。结果 11例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10例患者颊部、颈部创面一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一周出现口底颌下瘘,经换药处理后颈部创面愈合。患者颊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术后无明显张口受限,术后术前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a~2a,颊部及颈部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血供明确可靠,制备方便,适宜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应用12例,用以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和)或钢板外露。结果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运丰富,不损伤主要血管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