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发生低钾血症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39例,补钾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常规组钾浓度为40mmol/L,补钾速度为10~20mmol/h;高浓度组钾浓度为100~300mmol/L,补钾速度为加~200mmol/h,同时计算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监测两组血钾浓度、每小时尿量、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及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低钾血症,设定目标血钾浓度为4.0mmol/L,两组治疗前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0.2)、(3.0±0.2)mmol/L和(85.2±8.7)、(92.3±7.6)mmol。常规组与高浓度组相比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较长[(17.25±4.49)h比(5.67±0.75)h,P〈0.01]。结论在ICU严密监护下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廊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安娜 《现代保健》2012,(10):65-66
总结75例重度低钾的危重患者使用微泵恒速静脉补钾的护理。加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熟练掌握微量泵的使用,做好患者病情观察(症状观察,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电解质变化及动态血气分析,严格记录出入量),做好心理护理。经过精心护理,75例患者血钾水平均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值,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ICU中的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泵推注补钾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ICU住院期间发生低钾血症的31例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经中心静脉使用微量泵推注补钾。在补钾的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监测尿量、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血气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延长管、使用性能良好的注射泵、加强巡视及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31例患者补钾过程中无一例发生高血钾,其中20例患者血钾于16h后恢复正常,10例患者血钾于24h后恢复正常,一例于34h后恢复正常。结论在严密的监测及临床护理下,使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姚伟东  史建息 《中国校医》2011,25(11):860+862-860,86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的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应用于临床,9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内使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应用于于经周围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其技术特点是用高生物相容性的、很细的导管由肘前静脉插入至上腔静脉。凭肉眼观察进行穿刺置管,要求患者局部血管条件较好,而且复穿率较高。如何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泵的应用.方法 对217例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泵的应用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胸壁皮下输液泵植入199例,经颈内静脉置管胸壁皮下输液泵植入17例,植入成功率为99.6%(216/217).中心静脉输液泵植入后长期正常使用207例(95.8%),因并发症导致输液泵取出9例(4.2%).相关并发症:锁骨下动脉误穿3例(1.4%),并形成局部血肿1例;导管置入右心室导致室性心动过速1例(0.4%),泵体周围软组织感染5例(2.3%),经抗炎治疗无效并取出2例;导管脱位2例(0.9%);导管堵塞行输液泵取出6例(2.8%),其中导管扭曲3例,导管内血栓形成3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8%.结论 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泵可以提供更加长期、安全的静脉通路,植入手术简单,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注意监测.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特别是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30例H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30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8例,成功率93%(28/30),导管堵塞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7%(2/30).结论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及时正确处理,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 (pcriphc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ors,CVC)在老年病人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及并发症。 方法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对 2 0例老年病人实施了 PICC,同时与 70例实施 CVC的老年病人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PICC与 CVC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 97.1%和 90 .0 % ,(χ2 =2 .97,P>0 .0 5 ) ;导管留置时间 PICC组 7~ 10 7天 ;中位数 (M) =14天 ;四分位间距 (Q) =2 5 .6 ;CVC组 8~ 90天 ;M=16天 ;Q=2 7.4;导管阻塞率分别为 11.4%和 4.2 % ;(χ2 =2 .47,P >0 .0 5 ) ;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 PICC组为 1.4% ,CVC为组5 .7% (χ2 =1.0 3,P>0 .0 5 ) ;导管感染率 PICC组为 1.4% ,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和血培养阴性 ;CVC组为 2 .8% ,1例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和血培养呈阳性 (χ2 =0 .34 ,P>0 .0 5 ) ;导管脱出 PICC组为 4.2 % ;CVC组为 1.4% (χ2 =1.0 3,P>0 .0 5 ) ;PICC组 3例 (4.2 % )发生外周静脉炎 ,CVC组有 2例 (2 .9% )发生气胸 ;CVC组有 7例穿刺置管失败病例改用 PICC方法均获成功 ,两组病人无深静脉血栓发生。 结论 :PICC具有置管成功率高 ,可以避免气胸、血管损伤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根据右心房内心电图的变化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8例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常规进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依据右心房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深度,术后拍胸部正位X线片.对置管深度与患者身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2例因心房颤动导致无特征性P波出现而放弃观察,2例因心电图受到不明原因干扰而放弃观察.置管成功率为91.2%(31/34).置管深度与患者身高之间无相关性(t=-0.580,P>0.05).结论 心电图辅助下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方法 简便易行,置管成功率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运用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定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201例置入PICC的患者,应用心电图机监测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定位PICC尖端,记录预测深度Y,最高P波深度L、实际置入深度Z,置管成功后患者拍摄全胸正侧位片,由胸片结果确定并记录理想深度H。观察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定位PICC尖端的敏感性、记录腔内心电图引导定位PICC尖端的操作时间、预测深度与实际置入深度差异。结果 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敏感性为100%;应用腔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操作耗时较超声判断PICC异位耗时少[(3.4±2.4)min比(5.6±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9);腔内心电定位的实际置入深度较预测深度精确[(0.4±0.1)cm比(3.9±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2);到达最高P波导管深度L-实际置入深度Z均值(即送管达到P波最高峰后撤导管长度)(4.3±1.6)cm。结论 心电定位法省时、精确率高、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的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急诊ICU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并符合CVC—RI诊断标准,细菌学检查均阳性的10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CVC—RI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9%,39/103)和革兰阴性菌(42.7%,44/103)发生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C—RI与使用导管腔数、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有关。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比例最低。结论应尽量选择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控制置管时间和导管腔数,注意监测病原菌菌谱的变化。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的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急诊ICU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并符合CVC-RI诊断标准,细菌学检查均阳性的10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CVC-RI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9%,39/103)和革兰阴性菌(42.7%,44/103)发生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C-RI与使用导管腔数、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有关.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比例最低.结论 应尽量选择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控制置管时间和导管腔数,注意监测病原菌菌谱的变化.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保留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以及是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导管拔除.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不明原因发热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同时临床状况相对稳定患者,分为保留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组(观察组)31例和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组(拔除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ICU病死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最高体温、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率.结果两组患者的ICU病死率、SOFA评分、最高体温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1例(35.5%)中心静脉导管最终给予拔除,同拔除组100.0%的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如果患者临床状况相对稳定,保留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方案可以减少相当多的不必要导管拔除,同时也不会恶化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某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7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10年1-12月该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未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RBSI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 CRBSI发生率为3.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42‰(χ2=5.340,P=0.021);且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6.43±7.16)d vs (33.25±8.51)d;t=8.35,P<0.001],发生CRBSI的时间显著延长[(10.11±2.34)d vs (6.23±1.92)d;t=17.703, P<0.001],手消毒液消耗量明显增加[41.2 mL/患者日 vs 3.5 mL/患者日;t=34.469,P<0.001]。结论在ICU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 有利于CRBSI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保留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以及是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导管拔除。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不明原因发热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同时临床状况相对稳定患者,分为保留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组(观察组)31例和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组(拔除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ICU病死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最高体温、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率。结果两组患者的ICU病死率、SOFA评分、最高体温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1例(35.5%)中心静脉导管最终给予拔除,同拔除组100.0%的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如果患者临床状况相对稳定,保留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方案可以减少相当多的不必要导管拔除,同时也不会恶化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和气胸的疗效.方法 煤工尘肺结核并发胸腔积液或气胸病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引流)48例和常规穿刺组(常规胸腔穿刺)56例,全程督导化疗方案(DOTS),两组均应用3HRZE/6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治疗方案.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组48例胸腔内置管]次,无脱落现象,平均抽水总量(3932±4430) ml,胸腔积液、积气消失时间为(10±2)d;40例治愈,治愈率83.33%(40/48).常规穿刺组抽水量(2753±315) ml,胸腔积液、积气消失时间(18±6)d,其中4例胸穿2次,38例胸穿3~4次,10例胸穿5次以上,平均为3.8次.26例治愈,治愈率46.43%(26/56).中心静脉导管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P<0.01.结论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代替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其临床效果好,痛苦小,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对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知识掌握情况,以及CLABSI监测模块的操作情况,为监测系统评估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采取匿名、独立完成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市具备ICU CLABSI监测功能的28所医院负责CLABSI监测的5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54份,均有效。被调查医务人员负责CLABSI监测的平均工作年限为3年,关于CLABSI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定义知晓率为83.33%(45名),仍有14.81%(8名)的医务人员不清楚两者的内容及区别。61.11%(33名)的医务人员仍在使用纸质类表格记录监测情况,33.33%(18名)采用电子表格+人工录入。51名(94.45%)医务人员了解CLABSI诊断标准;除高热和寒战外,对CLABSI患者其他症状/体征的知晓率在85%左右。医务人员对CLABSI感染控制措施相关知识(插管技术、规范操作、管路维护、缩短置管时间、有效皮肤消毒)的知晓率为94.45%~100.00%。结论此次调查提示,监测人员CLABSI相关知识水平和系统操作能力仍有待提高,CLABSI监测系统模块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在外科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C与CVC的置管用时、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结果 CVC组置管操作平均时间(28.67±5.13) min短于PICC组的(45.20±6.89) min (P=0.035);PICC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114.85±10.29)d长于CVC组的(24.78±8.42)d(P=0.033);PICC组与CVC组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优于CVC组的并发症有5项,而CVC组优于PICC组的并发症仅为静脉炎.结论 对于长期营养(>4周)的患者提倡使用PICC,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PICC技术的培训与发展;而CVC具有置管操作时间短、流速快的优点,更适合于重症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横断面调查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及评价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收住北京朝阳医院和安贞医院呼吸ICU、急诊ICU的患者.在入住ICU 48 h内完成双下肢静脉超声,查出入ICU时已合并DVT的患者;出现DVT症状、转出ICU前或入住ICU 10~14 d时完成第二次下肢静脉超声,查出在ICU住院期间发生DVT的患者,采集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观察患者有无肺血栓栓塞症(PTE)相关症状体征,需要时行相关检查. 结果 48 h内DVT阳性率为11.90%(30/252);在ICU期间DVT阳性率为15.12%(26/172).13例疑诊PTE,3例确诊PTE.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二聚体升高、近期手术史、肾功能衰竭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ICU人群是DVT的高发人群,ICU医生应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问题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