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男女之比为1:1.6。年龄20~40岁9例(占18%)40岁以上41例(占82%)。本组均经B型超声波检查,临床确诊为胆石病:其中胆囊内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9例,肝内结石4例,混合结石4例,病程最长50年,最短1个月。二、治疗方法耳穴压丸治疗胆石病,是将王不留行籽一粒,置于0.25厘米见方的风湿止痛膏(或关节止痛膏)上,压贴在耳穴处。耳穴主穴:肝、胆、胰、胆管、十二指肠。配穴:胃、脾、目、耳迷根、肛门。上述耳穴压丸,每二日左右交替轮换一次,主穴全用,配穴酌选,嘱病人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20分钟,以能耐受为度。每餐吃高脂肪餐,以猪蹄最好,每日约1~1.5斤,食后左侧躺卧按压20~30分钟,3~4次/日,如有疼痛不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疝气患儿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术后患儿93例,随机分为耳穴组、电针组和耳穴联合电针组,每组31例。3组术后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并且必要时使用镇痛镇静药物。3组患儿苏醒后,耳穴组予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其穴区,同一护士双手的示指、拇指于同侧耳前后进行按压,2 min/次,每30分钟重复1次,每天按压时间段为8:00-11:00及14:00-17:00,连续治疗3d;电针组予电针干预,取三阴交、足三里,毫针直刺,平补平泻,进针后接电针治疗仪,电流强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每日3次,连续治疗3d;耳穴联合电针组采用耳穴组治疗联合电针组治疗的方法,连续治疗3 d。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评估法观察各组不同年龄段患儿术后1~3 h、4~24 h、25~48 h、49~72 h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各组患儿术后第1、2、3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比较各组患儿使用镇痛镇静药物例数及平均住院日。结果:①耳穴联合电针组8~15岁患儿术后4~24 h及25~48 h疼痛评分低于耳穴组和电针组(均P0.05);各组4~7岁患儿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耳穴联合电针组术后第1、2、3天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均低于耳穴组和电针组(均P0.05)。③耳穴联合电针组术后使用镇痛镇静药物例数少于耳穴组和电针组(均P0.05);④耳穴联合电针组术后平均住院日短于耳穴组和电针组(均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电针较单纯耳穴贴压或电针不仅可有效缓解疝气患儿术后疼痛,而且能有效减少TNF-α、IL-6及IL-8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昕妍  朱兵 《中国针灸》2005,25(7):474-476
目的:观察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9例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华佗自动降压仪取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3疗程(21次)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129例患者,显效44例,有效7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0.70%.收缩压平均下降(18.64±1.48)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8.01±0.68)mmHg,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相似文献   

4.
耳穴放血贴压配合中药治疗痤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5~29岁,病程3月~5年。(1)耳穴放血:耳尖、相应部位如面颊、额、颜、肺等。耳穴压籽:肺、脾、胃、大肠、神门、肾上腺、内分泌、卵巢、内生殖器等。操作:先在耳尖及相应部位(面颊、额等)放血,依病情之轻重缓急,分别放血5~10滴为宜。每次放血两耳穴交替,同时配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每2~3天放血1次,每次3~5天换籽(春夏3天,秋冬5天)1次,10次为1疗程。(2)中药:野菊花12g、黄芩12g、生石膏24g、桑白皮12g、赤芍12g、丹皮12g、丹参15g、姜黄12g、公英30g、地丁15g、连翘12g、大黄12g、紫河车10g。加减:脾胃湿热加…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8年6~8月采用耳穴压豆麻醉法行纤维胃镜检查术,效果满意,小结如下。一般资料受检查者以住院病人为主,随机分为两组。即耳穴压豆组(简称耳穴组)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22~56岁。常规处置组(简称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21~53岁。方法耳穴组以胃、咽喉为主穴,交感、神门、皮质下为辅穴。在镜检前15~20min 选用自制金  相似文献   

6.
笔者1982年~1986年,采用“耳穴贴药法”治疗失眠21例,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患者多有数月以上失眠病史,夜卧时间不足2小时。经耳穴贴药法治疗后,痊愈14例(其中4例一次见效),有效7例(其中三例加用体针奇穴——“安眠1”)。介绍如下: 选穴方法:主穴:皮质下、神门。配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刺络放血合用补肾安神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给予点刺耳穴(耳尖、神门)配合口服补肾安神胶囊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变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0%,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为95.0%。结论:耳穴刺络放血配合补肾安神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满意,且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加味痛泻要方内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60例,按随机均衡原则分为3组,治疗组20例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1组20例单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2组单用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治疗组分别与对照l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肺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作用。方法:将92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耳穴组(31例,脱落1例)、假耳穴组(30例)、药物组(31例,脱落1例)。3组均予常规药物镇痛治疗。耳穴组于术前1 d选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脑干、垂前、胸、肺进行耳穴贴压,保留至术后3 d;假耳穴组贴压不带王不留行籽的耳穴贴,方法同耳穴组。记录各组患者术后8、16、24、48、72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VAS评分均数低于3分的时间;术后8、72 h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术后24、48 h血浆β-内啡肽(β-EP)浓度,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8、16、24、48、72h,耳穴组VAS评分低于假耳穴组和药物组(P0.05)。耳穴组VAS评分均数于术后16 h后低于3分,假耳穴组与药物组在术后48 h后VAS评分均数低于3分。术后8、72 h,耳穴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假耳穴组和药物组。术后24、48 h,耳穴组血浆β-EP浓度均高于假耳穴组和药物组(P0.05);术后24 h,假耳穴组血浆β-EP浓度高于药物组(P0.05)。耳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假耳穴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以缓解肺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缩短镇痛时间,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浆β-EP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耳穴按压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耳穴按压对癌症患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耳穴按压)23例;B组(恩丹西酮组)20例,C组(耳穴 恩丹西酮组)2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耳穴组)与B组(恩丹西酮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耳穴 恩丹西酮组)疗效优于B组(恩丹西酮组)(P<0.05).结论:表明耳穴按压有良好的调节胃肠作用,配合止呕药同时使用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侧耳穴贴压、双侧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耳穴贴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单侧耳压组)、双侧耳穴贴压组(双侧耳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耳穴贴压组均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心。单侧耳压组左右耳交替贴压,每侧3 d。双侧耳压组双耳均取上述耳穴,连续贴压6 d,休息1 d。常规针刺组取百会、安眠、申脉、照海、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行常规针刺,5次/周。3种疗法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变化情况。结果:3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及ESS量表得分(P0.01),但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耳压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双侧耳压、常规针刺疗效相当,但其操作性、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优于双侧耳压组及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耳穴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安慰针组,每组30例。3组均选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交感、肝、皮质下,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分别予揿针针刺及王不留行籽贴压,安慰针组采用去除针尖的揿针胶布粘贴,每日按压3~4次,每次3~4 min,均于月经来潮前5 d开始干预,隔日更换1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来潮时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及随访时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耳穴揿针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耳穴贴压组患者治疗2、3个疗程及随访时,安慰针组治疗3个疗程后CMSS、VAS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P0.05);耳穴揿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MSS评分,治疗1、2个疗程及随访时VAS评分低于耳穴贴压组(P0.05);耳穴揿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耳穴贴压组治疗3个疗程及随访时CMSS评分低于安慰针组(P0.001,P0.05),耳穴揿针组及耳穴贴压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安慰针组(P0.001,P0.05)。耳穴揿针组及耳穴贴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F_(2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PGE_2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患者血清PGF_(2α)含量低于安慰针组(P0.05),血清PGE_2含量高于安慰针组(P0.05),且耳穴揿针组血清PGF_(2α)含量低于耳穴贴压组、血清PGE_2含量高于耳穴贴压组(P0.05)。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及80.0%(24/30),均高于安慰针组的63.3%(19/30,P0.05)。结论:耳穴揿针、耳穴贴压均可改善原发性痛经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及焦虑情绪,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PGF_(2α)、PGE_2水平有关。耳穴揿针的整体作用优于耳穴贴压,可初步排除两种耳穴疗法的安慰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药氧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术前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脑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平分为耳穴治疗组和耳穴合药氧治疗组各30例,分别观察患者入院后20 min、术前24 h、进入手术室前20 min收缩压、心率和入院后20 min、术前24 h、术后第3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各组在各个时间点心率、收缩压、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两组在各个时间点心率、收缩压、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及联合中药药氧均可改善脑血管造影病人术前焦虑,可在临床中开展,并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慢性支气管炎为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中西医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笔者自1983年以来,采用贴耳穴按压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经治疗3个月以上的100例,临床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本组100例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10岁者10例,11~20岁者3例,21~30岁者8例,31~40岁者17例,41~50岁者19例,51~60岁者17例,61~70岁者20例,71~80岁者6例。以中老年人居多。  相似文献   

15.
耳穴贴压加叩刺拔罐治疗痤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组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18~35岁;病程0.5~5年。取穴:耳穴之面颊、肺、胃、神门、交感、大肠、内分泌、肾上腺。实热证者加肺俞穴梅花针叩刺拔罐。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上述耳穴,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3次,每次5~10分钟,使耳部有热胀感。每3日贴压1次,左右耳交替使用,10次为1疗程。叩刺拔罐方法:以两个肺俞为一个三角形的2个底角,以梅花针叩刺该三角区至皮肤微微出血,然后以大号玻璃火罐闪火法拔罐,出血约1ml。36例中,痊愈7例(19.4%),有效24例(66.7%),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86.1%。耳穴贴压可对机体形成一种良性刺激,疏通经络、宣导气…  相似文献   

16.
张好婷  张雄 《新中医》2018,50(7):189-192
目的:观察止颤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P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D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止颤汤组、耳穴压豆组及联合治疗组各20例。3组均给予PD基础治疗,而后根据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治疗后采用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对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卧床时间和总睡眠时间均长于止颤汤组和耳穴压豆组(P0.05),睡眠效率均高于止颤汤组和耳穴压豆组(P0.05),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次数均低于止颤汤组和耳穴压豆组(P0.05)。3组Ⅱ期、Ⅲ期睡眠时间及深度睡眠时间(SW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PSQI、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SQI、ESS评分均低于止颤汤组和耳穴压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治疗PD伴睡眠障碍较止颤汤组和耳穴压豆组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耳穴刺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痤疮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65例病例中,男13例,女52例。年龄在16~50岁之间,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0年。二、治疗方法 1.三棱针点刺:取屏间(内分泌)、脑(皮质下) (见图)。将针具及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迅速点刺至出血。如不出血,可用双手  相似文献   

18.
宗瑞麟主任医师用耳压配合自行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迅速,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用自制耳穴探棒园头在耳廓、面颊、眼穴周围按压,测得敏感点(如针刺样痛)后,在原处轻轻加压,该处留下压痕,然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压痕贴上,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次3~4分钟,以耳穴处有热胀感为佳。2~3天换贴1次,双耳轮换,4次为1个疗程。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摩患侧眼睑周围(眉头、眉梢、太阳)、唇角、颊部(地仓、颊车、迎香)数次。2 病例:刘某某,男,44岁,教师。1991年8月24日初诊。8月20日始感冒高烧,经治已愈。今晨起床后刷牙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耳穴疗法治疗便秘54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耳穴疗法治疗便秘、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①针刺 :主穴 :大横 (左、右 )天枢 (左、右 )配穴 :中脘、气海、足三里、上巨虚、针刺留针 2 0分钟日 1次 ,1 5日为 1个疗程。  ②耳穴 :大肠、直肠下段、下脚端、肺、脾、肾、操作方法 :耳廓用 75 %酒精消毒后 ,将王不留行籽粘在 0 .5× 0 .5cm的胶布中 ,贴在耳穴上、按压至肿胀感为好 ,每日按压 3~ 4次 ,每次 3~ 5min ,3d换 1次 ,两耳交替 ,半个月为 1疗程 ,疗程间休息 5d。2 治疗结果  痊愈 ,1 9例 ( 35 .1 % ) ;好转 :30例 5 5 .6% ;无效 :…  相似文献   

20.
腹针治疗儿童近视眼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针与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儿童近视眼患儿随机分为腹针组(45例,90只患眼)和耳穴组(45例,90只患眼).腹针组取中脘、商曲、下脘、天枢、气海、关元,采用腧穴点刺,由中脘开始,顺序向下,以关元结束,不留针,每次均叩刺5 min,以皮肤潮红不出血为度;耳穴组取肝、肾、脾、胃、眼区、屏间前、屏间后、枕,予王不留行籽粘贴在选定穴位上,每次选单耳,第二次更换对侧耳,每日自行按压5 min.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第一次治疗后20 min以及治疗5周和3个月后的视力表所测得视力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视力表所测得视力水平:腹针组与耳穴组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腹针组在治疗20 min、5周和3个月后均优于耳穴组(4.78±0.16vs 4.69±0.22,P<0.01;4.85±0.16 vs4.79士0.21,P<0.05;4.89±0.13 vs4.71±0.25,P<0.01);②有效率:腹针组在治疗20 min、5周和3个月后均优于耳穴组[31.4%%(27/86) vs 0%(0/82);81.4%(70/86) vs 60.0%(49/82);88.4%(76/86) vs 51.2%(42/82),均P<0.01].结论:腹针治疗儿童近视眼在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方面临床疗效优于耳穴贴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