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晓倩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43-744
目的 探讨目标式健康教育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6例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实施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阶段应用目标式健康教育,可以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元化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膀胱癌行泌尿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50例膀胱癌行泌尿造口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50例膀胱癌行泌尿造口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多元化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采用肠造口生活质量量表(COH-QOL-OQ)]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造口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生理、心理、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但社会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多元化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膀胱癌行泌尿造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6)及对照组(n=26),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评分、自护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肠造瘘患者的效果。方法52例肠造瘘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均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电话回访,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组患者掌握相关技能知识、自护能力、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有利于肠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路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尿路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均给予造口知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出院当天及术后3个月对两组进行造口知识自护能力的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造口知识自护能力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对照组术后给予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自护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6.400,P=0.011)。结论 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总结74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肠造口围手术期护理,认为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肠造口患者,根据术前不同病情、不同术式、不同的心理状况和社会状况,宜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文盲肠造口患者的健康问题及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 以30例文盲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该组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该组人群的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的健康问题主要是:护理知识缺乏、造口皮肤感染、焦虑、自护能力差、交流困难.结论 文盲肠造口患者是一组弱势群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需相关的健康教育、自护能力培养和关爱同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告知策略对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88例,按患者家属是否对患者全部告知的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向对照组患者模糊告知永久性肠造口的信息,观察组在手术方案确定后如实告知患者永久性肠造口的信息.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造口适应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自护能力和适应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体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告知能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单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2013年6月~2014年4月行肠造口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度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度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单护理肠造口患者效果满意,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度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方式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2个病区120例患者按病区分为两组,1病区和2病区各60例患者,1病区患者设为试验组,2病区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视频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均结合针对患者疑问的一对一指导。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围手术期知识知晓率、自我护理技能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普外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回馈教育模式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健康素养、自我护理能力、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和造口门诊阶段实施回馈教育模式的造口宣教。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健康素养调查表(HLMS)、自我护理能力测评表(ESCA)、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患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护理能力、心理韧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的HLMS信息获取能力、经济支持意愿、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ESCA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CD-RISC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回馈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8月—2018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直肠外科门诊和造口门诊复诊的136例临时性肠造口病人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总分为(93.96±15.47)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特征的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是否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是否放化疗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及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影响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待提高,故需聚焦于提高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研究,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收行脑血管检查及介入治疗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S)、自护能力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后脑血管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3.33%(70/75)vs 82.67%(62/75),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S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加强其日常自理能力和自护能力,改善其情绪及自尊状态评分。  相似文献   

15.
张萍  徒文静  韩娟 《护理学报》2022,29(4):74-76
目的 探讨LEARNS模式在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9年6—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LEARNS模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2周末自我护理能力、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末,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向慢性肾脏病患者发送自我护理相关知识,达到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6月上海某三甲医院肾脏内科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1-4期)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出院后,护士向干预组定期发送短信进行干预,时间为3个月,内容为自我护理相关知识。两组均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经《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测定,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3月干预,干预组在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短信教育是一种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院前综合评估干预和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接受目前常规的治疗、康复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由专业的健康教育护士、专科医生、康复师、营养师、老年患者家属或其他照顾者、保健医生等构成多学科综合评估干预和出院后为期6个月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连续护理。6个月后测评两组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自理能力等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94人、对照组93人完成研究,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月,参与健康教育的数量、知识掌握情况、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出院前综合评估干预和出院后连续护理,能有效地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参与,改善和维持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对哮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8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病人进行个体化的自我护理教育,主要包括哮喘疾病知识及能改善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我护理技能四个方面的自我护理教育;干预时间为两个月,干预后两组均采用哮喘知识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表(AQLQ)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自我护理教育后,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了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哮喘疾病知识及生活质量(均P<0.01或P<0.05)。结论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哮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对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疾病感知控制能力、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心律失常二科住院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前后疾病感知控制能力[采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及生活质量。结果:教育后,两组CAS-R中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习得无助感得分均高于教育前(P<0.01),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教育后,两组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得分高于教育前(P<0.01),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教育后,两组生活质量中心理状况、家庭关系、健康和功能得分高于教育前(P<0.01),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回馈教学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的疾病感知控制能力、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