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癌p53、bcl-2、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 6例前列腺癌 (Pca)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 p5 3、bcl 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 ,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 (P <0 0 1) ;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 ,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p5 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bcl 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 (P <0 0 5 ) ;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 ,但发现它们的bcl 2 /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 ,结果显示 :高bcl 2 /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 ;低bcl 2 /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 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bcl 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 2 /bax失平衡 ,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 36例前列腺癌(Pca)、2 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 10例正常前列腺 (NP)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来反映细胞增殖活性 (PI)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的方法反映细胞凋亡 (AI)情况。结果 :PI和AI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 (P <0 0 1) ,PCNA与前列腺癌分级有关 ,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较正常前列腺明显增高 ,但细胞的凋亡率却显著下降。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增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而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的增加和细胞凋亡的减少参与了BPH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宫颈原位癌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原位癌中Ki 6 7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及对原位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宫颈组织中Ki 6 7的表达 ,包括研究组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 30例 ,对照组正常上皮组织 10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2 0例和浸润癌 15例。并用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 ,以 10 0 0个细胞中增生细胞和凋亡细胞分别作为增生指数PI(‰ )和凋亡指数AI(‰ )。结果 PI在宫颈原位癌中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不典型增生组 ,但又显著低于浸润癌组 (P <0 0 1) ,AI在宫颈原位癌中明显高于正常 ,但又显著低于浸润癌 (P <0 0 5 ) ,且PI和AI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4组中PI的变异性小 ,AI的变异性大 ,尤其是原位癌组。结论 宫颈原位癌是癌变过程中一个相对特殊阶段的癌 ,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虽然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不典型组 ,但其增殖和浸润能力仍受到一定限制。细胞凋亡变异对原位癌的发展可能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及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判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PCNA在 5 2例宫颈鳞癌 ,5例宫颈非典型性增生及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 44 .2 9% ,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的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其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宫颈鳞癌中阳性细胞分布不均 ,癌巢周边及前缘浸润细胞阳性率高 ,癌巢中央表达极低 ;分化差的肿瘤 ,癌旁增生严重 ,周围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均有阳性表达。非典型增生的宫颈组织中 ,阳性细胞分布有规律 ,大多在基底层 ,部分达棘细胞层。正常宫颈组织着色仅限于基底细胞。PC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宫颈鳞癌临床分期越晚 ,PCNA强阳性表达率越高 ,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PCNA是反映子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星形细胞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星形细胞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方法对52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TUNEL及PCNA、p53、bc1-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PI(增殖指数)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1);高级别肿瘤和低级别肿瘤间的AI(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p53的表达高于低级别肿瘤(0.01<P<0.05);p53阴性组和p53阳性组的AI(P>0.05)和PI(P>0.05)无显著性差异.低级别肿瘤中bcl-2的表达较高级别组肿瘤高(0.01<P<0.05);bc1-2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I(P>0.05)和PI(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相比,高级别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受到了抑制;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分析星形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星形细胞肿瘤中bcl-2的过表达对细胞凋亡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生物素(Survivin)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在脑胶质瘤恶性增殖和抗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与Bcl-2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脑胶质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方法检测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bcl-2的表达,分别计算Survivin免疫反应评分(IRS)和增殖指数(PI);采用TUNEL方法检测脑胶质瘤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脑胶质瘤Survivin IRS、PI及AI分别为3.8±3.9、15%和0.9%,三者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均0.05)。Survivin阳性组PI明显高于阴性组PI(P0.05),PI与Survivin IRS呈显著正相关(r=-0.372,P0.001)。Survivin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I与Survivin IRS呈显著负相(r=-0.372,P0.001)。结论 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随病理级别增高而明显升高。其在脑胶质瘤恶性增殖和抗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可以上调生物素的抗凋亡效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对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来反映细胞增殖活性(PI),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反映细胞凋亡(AI)情况。结果:PI和AI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1),PCNA与前列腺癌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较正常前列腺明显增高,但细胞的凋亡率却显著下降。结论: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增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的增加和细胞凋亡的减少参与了BPH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细胞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VEGF和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与肾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PC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肾细胞癌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的VEGF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与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肾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CNA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升高有升高的趋势。在不同组织类型肾细胞癌中.VEGF和PC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其高表达与肾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CNA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能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肾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 PI3K 和 caspase-3在食管鳞癌组织(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 PI3K 和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I3K 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 <0.01);PI3K 蛋白在高中分化鳞癌中表达低于低分化鳞癌,随着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增高,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高于阴性组(92.0% vs 47.7%, P <0.01);而 caspase-3阳性表达与 PI3K 相反,高中分化鳞癌中表达高于低分化鳞癌,随着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降低,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低于阴性组(38.0% vs 68.2%,P <0.01);PI3K 与 caspase-3表达有关联(r =-0.230,P <0.05)。结论 PI3K 高表达和 caspase-3低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存在协同作用,是反映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上皮病变中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及其与ER、PR、C -erbB - 2表达关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TUNEL法检测正常乳腺导管上皮 2 0例 ,增生性乳腺导管上皮 4 6例 ,导管原位癌 12例和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和凋亡指数 (ApoptoticIn dex ,AI)以及ER、PR、C -erbB - 2表达 ,分析乳腺导管上皮病变中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及其与ER、PR、C-erbB - 2表达率的关系。结果 :正常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性导管上皮、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其随病理组织学分级愈高 ,细胞增殖指数 (PI)和C -erbB - 2阳性表达指数 (CI)逐渐增加 ,细胞凋亡 (AI)逐渐减少 ,且正常乳腺导管上皮与乳腺导管原位癌 (重度非典型增生 )细胞增殖指数 (PI)、细胞凋亡 (AI)、C -erbB - 2阳性表达 (CI)及ER、PR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乳腺导管上皮病变细胞增殖与ER、C -erbB - 2表达呈正相关 (r=0 5 4 ,r=0 79,P <0 0 5 ) ;乳腺导管上皮病变细胞凋亡与ER、C -erbB - 2表达呈负相关 (r =-0 6 2 ,r=- 0 73,P <0 0 5 )。结论 :细胞增殖和凋亡、ER、PR及C -erbB - 2在乳腺导管上皮病变发生发展和预后判断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且它们皆可能作为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对83例肺癌组织和16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分别进行survivin及Ki67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survivin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分级间的关系,同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肺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并对survivin与凋亡指数(apoptosie index,Al)和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 index,PI)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Survivin蛋白在16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仅能有1例表达(6.25%)。83例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7%(52/83),两组差异显著(P〈0.05);survivin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TMN)有相关性(P〈0.05)。Survivin阳性组平均AI值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survivin凋亡指数表达与AI值呈负相关(r=-0.6008,P〈0.01);Survivin阳性组平均PI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survivin表达与PI值呈正相关(r=0.4885,P〈0.01)。结论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潘丹  陈国荣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784-3786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C-Me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喉鳞癌中C-Met和PCNA的表达,并取30例声带息肉作对照.结果:C-Met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5%,高于对照组6.7%(P<0.05).C-Met在喉鳞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原发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PCNA在喉鳞癌中的表达率为77.5%,在声带息肉中为16.7%,两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CNA的表达强度与喉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与年龄、原发部位无关.C-Met和PC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Met和PCNA的过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对于判断喉癌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RUNX3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以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对 RUNX3蛋白在20例食管正常黏膜以及48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RUNX3蛋白的阳性率为37.5%(18/48),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80.0%(16/20)(P <0.05)。RUNX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以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然而在淋巴结转移组中 RUNX3的阳性率为15.4%(4/26),明显低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 RUNX3的阳性率63.6%(14/22)(P <0.05)。结论 RUNX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提示 RUNX3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育调控基因PAX2和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以及nm23(肿瘤转移抑制因子)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同时作三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及11例癌旁肾组织标本(距肿瘤边缘2cm的肾组织标本)中PAX2、PCNA、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PAX2、PCNA、nm23在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肾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PAX2阳性表达率随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低分期组(Ⅰ+Ⅱ)与高分期组(Ⅲ+Ⅳ)相比差异显著(P<0.05)。PCNA的阳性表达率随肾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下降,之间有显著学差异(P<0.05)。PAX2与nm23之间以及PCNA与nm23之间的阳性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PAX2、PcNA、以及nm23三者可能参与了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减少单一指标检测的局限性,对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恶性程度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构建膀胱癌大鼠模型,分析膀胱癌大鼠LASS2基因及肿瘤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膀胱癌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对模型组大鼠饲喂含0. 05%N-正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BBN)的饮用水至第8周,建立膀胱癌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记录两组大鼠状态,检测两组大鼠膀胱组织或肿瘤组织的LASS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检测肿瘤增殖相关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P53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无异常症状;模型组大鼠饲喂过程中死亡3只,活动减少,毛发无光泽,出现血尿症状,HE染色肿瘤组织中大量细胞胞质深着色,胞核异形,形态不规则,膀胱黏膜固有层出现浸润;模型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LASS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肿瘤增殖相关蛋白Ki-67及PCNA表达水平均更高,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水平更高,P53表达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膀胱癌大鼠中,LASS2表达下调,肿瘤增殖相关蛋白Ki-67及PCNA蛋白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P53表达下调,LASS2可能与肿瘤增殖及凋亡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57例和其中作为对照的40例远离癌组织5~8 cm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和hTERT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5.0%,P<0.01);hTERT阳性表达率73.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膜组织的20.0%(P<0.01)。Bmi-1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hTERT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性别、年龄等均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与hTER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相关性,hTER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联合监测Bmi-1、hTERT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3K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I3K在28例宫颈正常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SCC组织的表达,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I3K在NCE、CIN及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55.56%及85.29%。PI3K在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CIN和NCE组(P0.05)。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PI及MVD显著正相关。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否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否脉管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生存率无关(P0.05)。宫颈鳞癌FIGO分期为Ⅱ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其PI3K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组织学分级在Ⅱ级以内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PI3K过度表达可能上调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间质血管新生,可能促进宫颈鳞癌转移、从而促进其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P-gp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检测83例BTCC组织P-gp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83例BTCC组织中P-gP阳性率为71.1%,AI为1.4335±0.3863;P-gp阳性表达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中差异无显著性(P〉O.05),AI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I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结论:检测P-gP可指导BTCC的化疗药物选择,AI增高与BTCC的进展有关,P-gp、AI高表达预后及疗效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mo及Gli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8例食管鳞癌、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及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o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38)、14.3%(5/35)和63.2%(43/6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亦依次增高,分别为2.6%(1/35)、17.1%(6/35)和70.6%(4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mo及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Smo及Gli1 mRNA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0.
罗俊航  陈炜  谢丹  陈凌武  喻彬  卢剑  戴宇平 《新医学》2007,38(7):468-469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凋亡状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TUNEL法分别检测5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肿瘤组)和30份癌旁的正常膀胱黏膜(对照组)的凋亡细胞,计算其凋亡细胞指数(apoptotic index, AI).以肿瘤组AI均值水平为标准,分为AI值较高组和较低组,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AI值为0.97(0.38~1.56),对照组AI值为0.08(0~0.19),肿瘤组的A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中,AI值较低组25例,AI值较高组33例.与AI值较低组比较,AI值较高组的病理分级高分化者较多(多为G1、G2期)、临床分型多为浅表性膀胱癌,膀胱肿瘤细胞AI值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型有关(均为P《0.01).AI值较低组的平均术后生存时间短于AI值较高组 (45.2个月比57.8个月,P《0.01).结论:病理状态下,膀胱癌细胞的AI值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相关,提示AI值低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