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脏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躁动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2例肝脏术后患者转入麻醉恢复室后躁动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肝脏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202例肝脏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发生躁动53例,发生率为26.23%。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脏术后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的高危因素为术中应用罗库溴铵和七氟烷、肝门阻断时间长及术前合并肝硬化。结论应加强全麻苏醒室医护人员与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交接班,掌握患者术中罗库溴铵和七氟烷等麻醉用药情况、肝门阻断时间及患者术前肝硬化程度。术后根据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及早采取预见性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肝脏术后全麻苏醒期间患者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 520例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以给予护理对策.结果:53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5.0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的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6.23%、33.77%.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68例上睑下垂患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认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伤害;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控患儿体温;掌握输液速度;做好患儿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罗锡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32-8033
全身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期.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手术结束后早期,由于各种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尤其是术后0.5~1h内,病情瞬息万变。因此全麻苏醒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全麻苏醒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经全麻下行介入栓塞术后苏醒期易发生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01-2010-05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PACU的72例经介入治疗手术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72例经介入治疗手术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后苏醒期间得到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并发症也及时给予准确的处理,其中70例都安全地度过麻醉苏醒期。结论对经DSA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其术后并发症可以提高介入栓塞术成功率,保障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7.
低龄唇腭裂患儿912例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龄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912例低龄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根据所发生的并发症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现死亡。结论 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低龄唇腭裂患儿安全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进入ICU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除对 2 0 6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患者进行各项基础护理外 ,并根据全麻的特点和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2 0 6例患者均顺利苏醒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全麻特点和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护理 ,可以使患者顺利渡过全麻苏醒期 ,提高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在全麻术后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运用护理流程及2011年以前未运用护理流程进行转运的全麻术后患者各6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应用护理流程,使转运工作程序化、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转运中意外的发生率.结论 认真执行规范化的流程,有预见的防范措施,是医院护理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理流程的应用降低了转运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特殊管路交接单在肺切除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全麻下行肺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进入ICU后是否应用特殊管路交接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记录单。观察组采用特殊管路交接单。比较两组苏醒期总平均时间、管路意外发生率、由于管路问题引发的躁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苏醒期总平均时间、管路意外发生率、由于管路问题引发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于肺切除患者全麻术后转运至ICU过程中采用特殊管路交接单,可有效降低管路意外事件及因管路问题发生的躁动发生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有效确保了患者由手术室转运至ICU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的护理研究.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老年全麻患者34例,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老年全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了麻醉苏醒期,有效提高了老年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结论 在苏醒期应该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呼吸循环状态,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尽量避免苏醒期意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其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并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1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苏醒延迟的原因为麻醉药物作用延长、低氧血症和(或)CO2蓄积、手术前夜有效睡眠时间过短、术中体温过低。处理的方法为在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查找和针对原因处理,并加强术后随访。结论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复杂,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发现原因并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确保患者恢复期安全。Ramsay镇静深度评分有利于判断患者苏醒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全麻并给予留置导尿管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和躁动分级、苏醒期末及术后12h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末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路刺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新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2.4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9.35%及33.77%,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55.67%,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躁动发生率;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9.40%,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8.72%。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循证统筹小儿全麻术后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统筹安排小儿全麻术后监护工作在安全复苏、预防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根据术终全麻苏醒情况评定标准 ,结合患儿特点及临床表现 ,制定三期的监护重点。结果 统筹后 84例患儿中发生早期缺氧仅 7例 ,发生率降至 8.3% ,2 8例气管插管患儿 ,无 1例发生异常情况 ,均安全复苏。结论 根据复苏三过程有计划、有重点的护理 ,避免了护理过程中的盲目性 ,增加了其预见性和主动性 ,显著提高了小儿全麻术后护理质量 ,对患儿安全复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统计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65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和患者本身以及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统筹安排小儿全麻术后监护工作在安全复苏、预防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根据术终全麻苏醒情况评定标准,结合患儿特点及临床表现,制定三期的监护重点.结果统筹后84例患儿中发生早期缺氧仅7例,发生率降至8.3%,28例气管插管患儿,无1例发生异常情况,均安全复苏.结论根据复苏三过程有计划、有重点的护理,避免了护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加了其预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了小儿全麻术后护理质量,对患儿安全复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全麻患者应激水平、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PA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食物耐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舒适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A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食物耐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协同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全麻患者术中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78例全麻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拔管前即刻的收缩压SBp及HR显著增加,与诱导前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这种变化在拔管后5min逐渐减小,但仍高于基础水平,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基本平稳安全,并发症处理及时、准确,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正常后返回病房,次日随访未见并发症。结论全麻患者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应严密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全麻患者术后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对2010年5月~11月全麻术后转运中存在风险的患者60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成立风险小组进行监控,培训护理人员评估意识、优化转运流程、提高护士在全麻患者转运途中应急处理以及与手术科室沟通协调能力。结果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需重视转运中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