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2015年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了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的生产注册申请。该疫苗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发,通过采用现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生产毒株(Sabin株),经在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收获病毒,结合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制备而成。该疫苗主要通过注射途径用于儿童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它的上市将对我国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5年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的生产注册申请。该疫苗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发,通过采用现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生产毒株(Sabin株),经在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收获病毒,结合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Sabin株毒种制备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生产工艺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Sabin株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病毒,制备3价Sabin株IPV(Sabin strain IPV, sIPV)。通过ELISA检测D抗原含量。...  相似文献   

4.
1953年Salk研制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嗣后Sabin研制成功了减毒活疫苗,使本病的发生得以控制。但服用Sabin疫苗后,儿童及与服苗儿童密切接触者中分别有1/800万及1/550万的疫苗相关病例发生。三个型Sabin弱毒株中,Ⅱ及Ⅲ型遗传学上不稳定,特别是Ⅲ型,易发生毒力回升。因而疫苗生产中对原种毒株的传代次数有所限制,而在Ⅲ型则更严格。各国均在试图以Ⅲ型Sabin株以外的Ⅲ型病毒生产疫苗。现将新疫苗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新疫苗株病毒的研究:最近各型Sabin病毒及其相应的强毒株的RNA碱基序列  相似文献   

5.
最近,Lederle药厂研制成功新型三价Sabin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PV)。新疫苗与其他IPV制剂的不同点在于其D抗原含量和种子病毒株。应用减毒的Sabin株可消除制备过程和免疫接种时接触野病毒的危险性。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中培养,过滤去除细胞碎片,超滤浓缩,并以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病毒经福尔马林灭活11天以上。1、2和3型的D抗原含量分别为40∶25∶75U/ml。本文报道了对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试验结果。作者对39名既往有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相似文献   

6.
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的转基因(Tg)小鼠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保护性的分析方法已经建立,并针对2型IPV进行了优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Dragunsky等用这种方法来比较由减毒Sabin株生产的实验性IPV(sIPV)和由野生型(wt)脊髓灰质炎病毒MEF-1株生产的传统IPV(cIPV)的免疫  相似文献   

7.
为了阻止脊髓灰质炎的爆发流行,1985年2~3月芬兰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免疫接种运动。本次研究的健康儿童组,已于1984年11月接种过一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作者报道了这部分儿童排毒和抗体应答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38份粪便标本中有88份分离出1种或1种以上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株。Ⅲ型病毒除2株外,皆显示类Sabin株抗原特征。106份咽拭子标本中只有1份病毒分离试验阳性。该阳性儿童在4个月前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也  相似文献   

8.
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的转基因(Tg)小鼠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保护性的分析方法已经建立,并针对2型IPV进行了优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Dragunsky等用这种方法来比较由减毒Sabin株生产的实验性IPV(sIPV)和由野生型(wt)脊髓灰质炎病毒MEF-1株生产的传统IPV(cIPV)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能防止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阴道传播的疫苗 ,SIV通常在暴露后 1年内引起艾滋病样疾病。目前正计划对该疫苗的 HIV形式进行临床试验。  为研制 SIV疫苗 ,研究人员用脊髓灰质炎病毒 Sabin 1和 Sabin 2疫苗株构建了新型病毒载体 ,用以产生一系列含有 SIV pol、gag、env、nef和 tat重叠片段的新病毒。对 7只食蟹猴滴鼻接种两种含 2 0种转基因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混合物 ,5个月后加强 1次。由于 Sabin疫苗株太小 ,无法携带大部分 SIV基因组 ,因此 ,为包含多种SIV片段 ,采用多成分混合…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最好使用灭活疫苗。作者研究了抗病毒剂arildone(4-6-2-氯-4-甲氧苯酚己基-3,5-庚二酮)在福尔马林处理过程中,对Sabin株和毒力株D抗原的稳定作用和对Sabin株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作者采用凝胶扩散试验和等密度离心法测定Sabin株和有毒株的D抗原含量。用豚鼠测定灭活病毒的免疫原性效力,结果以抗原消失限定值(AELV)表示。将Ⅰ、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以及毒力株(I型Mahoney和Brunhilde株,Ⅱ型MEF-1和LB株,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5年4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赴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 IPV)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刘谦一行实地考察了两个疫苗的GMP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疫苗研发和产业化进展情况。刘谦充分肯定了医科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要求研究所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创  相似文献   

12.
从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约 1 2周的 1名 2岁男孩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Sabin3/Sabin2 /Sabin3( S3/2 /3)型间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  由于该分离株的初步鉴定为嵌合 Sabin3/Sabin2核壳结构 ;从而使作者进一步研究了这个病毒的整个基因组序列、抗原特性和温度敏感性。  研究表明 ,第 1个重组连接位于编码VP1核壳蛋白的基因区 ,在 32 74和 32 85位核苷酸之间 ;第 2个连接则位于 RNA聚合酶区域 ( 6 82 4和 6 82 5位核苷酸 )。重组把 6个 Sabin2衍生氨基酸引入 Sabin3核壳中的VP1羧基末端。重组病毒的全基因组与其亲代 Sabin株在 33…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别用Ⅰ、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疫苗株、MEF-1及Saukett株作免疫原,通过26次融合,用中和试验筛选出350株能稳定地分泌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中分泌抗Ⅰ型病毒的McAb55株,Ⅱ型180株、Ⅲ型115株.先用各型的2个参考毒株检测McAb的中和活性,若为阳性,再与每个血清型已知特性的5个类疫苗株(VL)及5个  相似文献   

14.
鉴于Sabin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在一些热带国家中免疫失败率高,故在印度南部一个热带地区的婴儿中,对Salk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1PV)的免疫效果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约12周的1名2岁男孩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Sabin3/Sabin2/Sabin3(S3/2/3)型问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由野型病毒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组织培养中经多次传代而得。有证据表明,1型疫苗与亲代野毒株相比,有多处减毒突变;而3型病毒仅有两处突变。在发达国家2和3型Sabin疫苗株与接种者的少数脊髓灰质炎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进展提示有可能制备新的、与1型病毒同样安全的2和3型疫苗。作者将含1型Sabin疫苗抗原位点1的1174个硷基对的PstⅠ限制性内切酶片段亚克隆到噬菌体M13 mp18中。用3型3.370株抗原位点1区的8个氨基酸取  相似文献   

17.
脊髓灰质炎及其疫苗的现状和问题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传播广泛、危害很大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955年Salk创制福尔马林灭活疫苗(IPV)及以后Sabin创制口服减毒活疫苗(OPV)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免疫工作。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有些国家已经  相似文献   

18.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OPV)是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手段。有经验显示Sabin疫苗病毒在 Vero细胞中培养的毒力回复突变比在原代猴肾细胞中培养的高。本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作突变分析 ( MAPREC) ,分析经 Vero细胞或次代绿猴肾 ( s GMK)细胞培养的脊髓灰质炎 Sabin疫苗病毒中含神经毒力基因的病毒比例 ,评估两种细胞传代后疫苗病毒的遗传学稳定性 ,来确证 OPV病毒在 Vero细胞中培养的安全性。  在 33.3℃ ,低感染复数 ( MOI)状态 (约1 0 - 3.5CCID50 /细胞 ,正常的 OPV生产状态 )下 , 型病毒 IS- 77N…  相似文献   

19.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包膜蛋白(env)具有广泛的序列异质性和抗原变异性,也存在着抗原性保守位点.理想的疫苗应含有此保守位点,以便诱生能与许多病毒分离株起反应的抗体.作者选用HIV-1跨膜糖蛋白gp41(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以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疫苗株为表达载体(pCASl),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成脊髓灰质炎病毒/HIV-1抗原嵌合体Sl/env/3.  相似文献   

20.
自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问世以来,发现极少数服苗者或其接触者发生脊髓灰质炎样临床症状。从这些病人大便中分离出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其生物学性状及抗原性均不同于野病毒,而与Sabin疫苗病毒相似,故后来将这种疾病称为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V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