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通市696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鹏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60-2561
目的了解南通市2010年696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该市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中的要求和方法对696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眼晶体异常检出率为14.01%;血常规异常中,白细胞减少检出率为2.59%,红细胞减少检出率为0.29%,血红蛋白减少检出率为1.30%,血小板减少检出率为0.14%;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分析结果:淋巴细胞微核率均≤5‰,双着丝粒染色体(Dic)的自发畸变率>0.05%的1人,易位(t)的自发畸变率>0.05%的2人,经复查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检查阳性率53.0%,心电图异常结果检出率为13.78%。结论南通市放射设施的整体防护水平较好,放射人员长期接触射线其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受到的损伤较轻微,但是放射工作人员总体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放射人员的健康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霞  张燕  钟光伟 《职业与健康》2014,(13):F0002-F0002,F0003
目的研究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微核、染色体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血常规采用静脉血用迈瑞-30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1 043人)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及白细胞异常率与对照组(450人)相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工龄增加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白细胞异常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白细胞异常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发生情况。方法通过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和工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共调查1 704人,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分别为0.02%和0.12‰。男性染色体畸变率为0.02%,女性为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微核率为0.10‰,低于女性的0.17‰(P0.05)。不同年龄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岁人员较高。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不高,但应重视高年资、从事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2018年选取1 199名沈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选取435名未接触射线的健康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进行培养和检测分析。结果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0.065%)和异常检出率(3.42%)高于对照组(0.014%、0.23%,均P0.01),放射组微核率(0.48‰)高于对照组(0.39‰)(P0.05);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检出率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易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乌鲁木齐市市属医疗机构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评价医疗机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放射组和对照组的染色体及微核,分析X射线对遗传损伤的影响。结果放射组和对照组均以无着丝粒畸变为主。放射组双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04%,对照组无双着丝粒+环畸变。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分别为0.138%和0.203%,对照组分别为0.044%和0.103%,放射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490‰和0.941‰。放射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畸变率、双着丝粒环畸变率和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处于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但加强工作场所中X射线防护及个人健康监护仍然是今后长期、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2012—2014年13个市2 64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最高,达8.33%;显著高于其他工种(χ2=20.807,P0.01)。介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达10.71%,与其他工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8,P0.01)。20年以上高工龄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均高于低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较其他工种高,并随着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樊毅 《中国辐射卫生》2012,21(2):188-190
目的 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了解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为放射健康监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规定的检查项目,2010年对万州区及周边6县415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临床检查异常人数249人,占受检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60.00%;实验室检查异203人,占受检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48.92%,其中放射性敏感项目异常检出率白细胞减少6.75%、红细胞减少0.24%、血红蛋白减少1.93%、血小板减少3.13%,其他项目异常检出率为肝功能11.81%、肾功能6.75%、尿常规17.35%;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人数为7人,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人数为30人,异常率分别为1.69%和7.23%;不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人员占受检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10.36%。结论 导致万州区及周边6县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不符合国家健康标准规定的主要原因是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其次为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因此,必须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比较健康成年人和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方法 使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标本,用常规染色体分析法和常规微核分析法检测100例健康成年人和520例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 健康成人和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双+环)均值分别为(0.02±0.01)%和(0.2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成年人微核率均值为(4.17±0.19)‰,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均值为(4.28±O.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1年濮阳市671名放射工作人员及412名非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放射组与对照组在自觉症状、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组与对照组在心电图异常、眼晶状体混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主要在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两方面,健康检查时应特别重视,放射防护工作还应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2 0 0 0年对济南市 1 32 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对其中 1 58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 [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中 ,神经衰弱征候群发生率为 2 2 9%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 0 9% ;异常血象检出率为 1 1 2 % ,放射工龄 <5年和 >30年的较高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分别为 1 4 6 %和 1 0 1 % ,均高于对照人群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已受到一定的辐射影响 ,应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 ,改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1.
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 4 5 3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和微核阳性率分别为 13.91%、14 .13% ;医用X射线诊断操作者染色全畸变和微核阳性率显著高于工业用含密封源仪表操作者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阳性率随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乡、县、市级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阳性率随级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效应有一定影响 ,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进行监测,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257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及微核采用甲基纤维素法进行检查。结果 257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未检出,微核畸变率随着工龄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检出率高于女性,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在现有工作条件下会受到健康损害,应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3.
铀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某铀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及其变化.方法 选取广东省某铀矿接受放射卫生监护健康体检的放射工作人员269人(放射组),未接触放射线的健康成人219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采用常规培养法检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比较2组以及放射组不同工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 放射组染色体总畸变率为0.68%,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25%,微核率为2.54‰,微核细胞率为2.44‰,均高于对照组(P<0.05);放射组工龄≤5年组及工龄≥30年组染色体总畸变率高于工龄5~30年组(P<0.05).结论 铀矿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的电离辐射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升高;从事放射工作工龄较短或较长者染色体总畸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300例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研究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工种、工龄与染色体畸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常规方法检测30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情况并分析。结果 300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平均畸变率、检出率分别为0.042%和3.68%;平均微核率、检出率分别为0.0437%和24.62%;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工龄段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工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畸变率随工龄增高明显,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高于正常人群,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宁夏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宁夏放射工作人员1 077名作为接触组,非放射人员204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的差异;对接触组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分析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均为接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0.07%>0.02%,0.28%>0.19%);淋巴细胞微核率女性高于男性(χ2=8.722、30.056,P<0.05);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淋巴细胞微核率最高,为0.3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均随着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3.553、87.614,P<0.05);晶体混浊率均伴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加(χ2趋势=4.410,P<0.05)。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掌握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现状,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对2013年-2017年期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 2496名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期间,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未观察到规律性变化,而微核率有呈逐年降低趋势(χ2=28.000,P < 0.05)。不同工种间比较,影像诊断组和X射线工业应用组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差异较大,其中白细胞平均值以探伤组最高,影像组次之,放疗组最低;血红蛋白平均值以工业辐照组最高,牙科组最低;血小板平均值以工业测井组最高,工业探伤最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分别以工业探伤组和工业辐照组最高,且都以牙科组最低。随工龄的延长,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平均值略有升高趋势,血小板均值略有下降趋势。微核率除岗前组相对较低外,在岗工作人员微核率随工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工龄水平,染色体畸变率未有统计学意义(χ2=0.209,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其中放疗、介入和工业应用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放射防护宣传和监督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情况,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用TEK-ⅡPLA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别为1.15‰和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人员各工龄段间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与对照组人员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影响,需要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济宁市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指标的影响,保障工业受照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及针对性地改善防护措施。方法取209名工业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组,88名非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外周白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细胞微核率检测及眼晶状体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0.273 mSv;调查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业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部分指标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员,建议根据工作条件针对性改善工业放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者外周血象、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放射工作者职业防护和健康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连续3次接受健康检查的127名放射工作者进行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及血象分析,将其设为放射组。另外选取133名无射线接触史的医务人员设为对照组;结果 放射组中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7名放射工作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随着接触电离辐射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损害工龄大于20年的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高于低工龄组,不同损害工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核医学与介入治疗工种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其他工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时间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放射工作者白细胞总数降低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应加强放射工作者防护措施以备降低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特别要加强核医学和介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594例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94名放射工作人员,83名不接触射线与毒物、无传染疾病的健康人员,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检查。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50.6%;白细胞异常检出率为6.4%,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为7.7%;血小板异常检出率为3.4%;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