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对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患者实施右侧微创手术的优点及疗效。方法纳入2009月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4~67(52.4±17.5)岁。经右胸微创切口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院内死亡,无术中转常规手术切口病例。置换生物瓣2例,机械瓣6例。手术时间(207.9±18.1)min,体外循环时间(81.7±23.9)min,胸腔引流量(126.7±34.5)ml。术后第3 d房颤心律1例,出院时均为窦性心律。随访时间(18.3±7.4)个月,房颤复发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7例,Ⅱ级1例。结论经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术可以同时保证治疗效果并美容,值得在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心房射频消融术与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35~76岁;房颤病程3个月至15年;持续性房颤18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9例。合并二尖瓣轻度至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0例,三尖瓣轻度至中度以上关闭不全2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7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右心房消融组(n=19):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双心房消融组(n=28):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双心房射频消融术。对于二尖瓣、三尖瓣存在轻一中度以上反流者,术中同期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1年后间断门诊随访。结果双心房消融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单纯右心房消融组略长,但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心脏复跳时,双心房消融组25例(89.3%)直接恢复窦性心律,3例为交界心律,无房颤心律。单纯右心房消融组14例(73.7%)直接恢复窦性心律,2例为交界心律,3例为房颤心律。出院时,双心房消融组28例(100%)均维持窦性心律;单纯右心房消融组15例(78.9%)维持窦性心律,4例房颤复发(P=0.04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75个月,全组无死亡病例;房间隔无残余分流;2例出现二尖瓣轻一中度以上关闭不全,4例出现三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双心房消融组术后2年累积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7%±6.7%,明显高于单纯右心房消融组的47.4%±11.5%(P=0.003)。结论对于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颤,双心房射频消融术较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经右胸切口行微创二尖瓣手术同期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合并房颤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42~69岁。二尖瓣病因:风湿性心脏病31例,退行性病变16例。房颤病程2~11年,均为长程持续性房颤;左房直径43~60 mm。结果 47例患者顺利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及房颤冷冻消融术,无转为正中开胸手术者。体外循环时间95~146(120.3±12.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2~115(93.3±7.7)min;冷冻消融时间32~48(38.6±4.5)min。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5~16(7.9±1.9)d。出院时,44例(44/47,93.6%)维持窦性心律。术后随访6~26(14.4±5.4)个月,41例(41/47,87.2%)维持窦性心律,术后1年累计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6.3%±5.8%。结论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应用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合并房颤是安全、有效的,其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107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胸腔镜组[n=51,其中男20例、女31例,平均年龄(50.57±5.24)岁]和正中开胸组[n=56,其中男2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12±5.59)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方面,全胸腔镜组优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和射频消融时间长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左心房内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房室传导阻滞、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冠状动脉损伤、脑卒中、出血等事件发生。结论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20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经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20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1例、女96例,年龄(58.9±14.8)岁。阵发性房颤98例持续性房颤109例。手术通过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和左房后壁线性消融,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2.4±32.5)min,无中转开胸。无起搏器置入等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时间(7.2±3.1)d。术后平均随访(24.2±8.9)个月,187例(90.3%)患者维持窦性心律,20例患者术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术后复查无卒中、左心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结论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AF)的初步结果。方法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有41例患者接受了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采用Cardioblate进行消融(射频功率25~30W,盐水冲洗速度180~240ml/h),完成右心房部分迷宫手术后,阻断主动脉,以冷晶体或冷血心脏停搏液灌注保护心肌,作房间沟后左心房切口,完成环绕左右肺静脉的消融线,并作左环线至左心耳口及二尖瓣后瓣环的消融线,用消融线连结左右环线,完成心瓣膜置换术及其它所需的手术(施行双瓣膜置换术10例、二尖瓣置换术31例,其中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6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6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71~160min(105±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106min(62±20min),射频消融时间4~22min(11±4min)。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于机械瓣膜故障。在出院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35%(14/40)的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术后6个月随访67%(10/15)的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二尖瓣病变伴有较长时间持续AF的患者,在施行心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是较为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2009年至2010年,我院采用直视下射频消融术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AF)93例,现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资料和方法 全组男50例,女43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射频消融组(A组)64例,导管消融组(B组)29例.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A组患者常规建立体外循环,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钳依次夹闭消融左肺静脉、左心耳、右肺静脉、右心房前庭部、右心房及冠状静脉窦周围(图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右胸微创切口房间隔缺损(房缺)修补术中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的CoxMazeⅣ术治疗成人房缺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经右胸微创切口房缺修补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CoxMazeⅣ术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3岁。房颤病程为5个月至14年,持续性房颤10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5例。左心房直径为39~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62%;房缺大小20~35 mm;合并二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0例,三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9例。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胸微创切口应用双极消融钳作CoxMazeⅣ手术,先行左房消融,再行右房消融;对于二尖瓣或三尖瓣存在轻中度以上反流的,术中采用二尖瓣或三尖瓣成形术矫治瓣膜病变;存在中度以上反流的,术中加用人造半软质"C"形成形环;闭合房缺(若房缺直径≥2 cm,多采用自体心包补片闭合房缺;房缺直径2 cm,则多采用直接缝合法)。结果 35例患者顺利完成房缺修补手术及CoxMazeⅣ术,无转为正中开胸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2~145(120.1±14.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2~108(79.5±12.2)min。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无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胸腔积液1例,胸壁皮下气肿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0(10.1±2.7)d。术毕复跳时,窦性心律25例(71.4%),交界性心律9例(25.7%),房颤心律1例(2.9%)。出院时,33例(33/35,94.3%)维持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47(22.8±12.2)个月,32例(32/35,91.4%)维持窦性心律,术后2年累计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9.1%±6.0%。结论成人经右胸微创切口行房缺修补手术时,同期可安全、有效地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作CoxMazeⅣ术治疗房颤,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5月北京安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84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53例,平均年龄56.3(24~72)岁。11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6例;73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其中52例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刻、7 d、3个月和6个月检测心律。结果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开胸止血及非心律失常性并发症发生。在体外循环下手术11例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35.21±12.32)min,体外循环时间(45.67±16.93)min,住ICU时间(11.87±12.36)h。73例行封堵手术患者住ICU时间(10.93±13.67)h。全部患者随访12~24个月,随访率97.62%。行体外循环手术组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较未行射频术患者在术后即刻、7 d、3个月和6个月检测时,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行封堵术患者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较未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在术后即刻、7 d、3个月和6个月检测时,房颤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无论是体外循环下手术还是封堵器治疗,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安全性较好,并可明显减少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10.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5月~2006年8月在心内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30例,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2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冠心病1例。手术采用CardioblateTM冲洗式射频消融系统,每例患者分别应用单极系统和双极系统,按照迷宫手术线路分别于左、右心房行心内膜射频消融手术,并切除左、右心耳,同期完成相应的心脏手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手术时间30.5±12.6min。术后死亡1例,其余29例顺利出院。术后当天21例患者(70.0%)转为窦性心律。29例患者出院后随访7.6±4.8个月,24例(82.8%)为窦性心律,5例(17.2%)为心房颤动或房室结性心律。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简单、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随访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心律,探索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导管射频消融效果。方法纳入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外科消融术后发生房速的11例患者,在心动过速持续状态下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建立左心房或右心房标测图,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心动过速的关键部位行射频消融术。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49±8)岁。结果该组患者行外科手术时间为(149±18)min,术后住院时间(9.5±2.9)d,住ICU时间(1.8±0.4)d。在电解剖标测过程中,11例患者共标测出17种心动过速,其中5例患者(6例次,35%)起源于右心房,6例患者(11例次,65%)起源于左心房,其中2例与二尖瓣环有关。消融术中即时成功率为91%(10/11)。平均随访(17±4)个月后,2例左心房房速患者复发。结论该类患者发生的房速来自左心房居多,大多数非二尖瓣瓣环依赖,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效果满意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34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瓣膜置换术+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41~76(50.5±11.3)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1例,心瓣膜退行性病变3例;合并慢性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2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均采用Medtronic Cardioblate 68000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消融操作。消融手术包括双侧肺静脉的环形隔离、左心耳切除、左右心房消融(改良Cox-mazeⅢ手术路径)和Marshall韧带切除。术后常规予胺碘酮治疗。结果全组无死亡,除2例术后并发Ⅲ○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与消融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1例转为非心房颤动心律(窦性心律25例,结性心律4例,起搏心律2例),3例维持心房颤动心律。随访3~20个月,29例维持窦性心律(85.3%),3例心房颤动心律,2例起搏心律。结论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同期采用Atricure双极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苏北人民医院59例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37例;年龄29 ~ 71 (48 ± 11) 岁。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2 ~ 26.0 (7.2 ± 3.4) 年。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20例,Ⅲ级31例,Ⅳ级8例。二尖瓣中至重度狭窄32例,二尖瓣中至重度关闭不全9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42例。左心房内径39 ~ 98 (55.2±8.9) mm。9例患者左心房内有血栓形成。于术中应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装置(Inc.West Chester,Ohio,USA),频率460 kHz,最大能量28.5 W,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右心房消融,然后在中低温心脏停搏下进行左、右肺静脉口和左心房的消融隔离,最后进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常规使用胺碘酮,并定期进行随访。 结果 术后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65~180 (99 ± 28) 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46~123 (69 ± 17) min,射频消融时间15~28 (21 ± 4) min。术后心脏复跳后44例患者立即恢复窦性心律,10例患者仍为心房颤动,1例患者呈心房扑动心律,4例患者心动过缓使用心外膜临时起搏(3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仍为心房颤动)。术后随访58例,随访时间6~33个月,失访1例。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86.2 % (50/58)、91.4% (53/58)、89.7 % (52/58)、84.6 % (33/39)和71.4 % (5/7)。随访期间无远期血栓栓塞发生。 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Atricure双极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安全、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2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5例,年龄 (41±10) 岁。采用右胸前外侧微小切口 (4~6 cm),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断主动脉,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右上肺静脉行左心房引流,经房间隔行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反流予以成形。 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60~290 (229±37)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121 (67±19) min,体外循环时间 60~136 (87±21)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47 (16±11) 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19~60 (30±12) h,术后胸腔引流量80~780 (320±184) ml。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49%~65%(56.0%±4.8%),二尖瓣轻微反流5例,三尖瓣轻度反流6例。术后1个月右胸切口长度3.9~6.0 (5.3±0.7) cm。术后随访1~24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二尖瓣中至重度反流。 结论 经右胸行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切口小,美容效果好,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切口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近中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完成的68例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40例,平均年龄(38.7±9.3)岁.于术后定期复查24h...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技术和早期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共有57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其中男性4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6.4岁,术前心房颤动病史(5.7±4.5)年.本组阵发性心房颤动3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7例,长期存在的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3例患者曾行导管消融治疗,2例已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双侧肺静脉前庭射频消融隔离、心外膜部分去迷走神经化治疗、左心耳切闭(Wolf Mini-maze手术);并在消融前后行心外膜电生理标测.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5 h;术中发现左心房血栓1例,1例患者同期行心外膜的心脏同步化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例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共16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行胸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全组患者出院时、术后1、3及6个月窦性心律的比例分别为78.9%(45/57)、64.3%(36/56)、83.9%(47/56)和87.0%(20/23);术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则为84.2%(32/38)、67.6%(25/37)、86.5%(32/37)和89.5%(17/19).全组随访1~10个月无血栓及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其早期疗效理想,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并比较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分站式杂交消融术治疗的有效性是否优于单纯微创迷宫消融术.方法 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2017~ 2018年行微创迷宫消融术术后3个月维持窦性心律患者108例,其中男82例、女26例,年龄(56.5±9.4)岁.其中50例为杂交手术(HA)组,补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心外科手术同期治疗房颤的疗效,探讨房颤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81例房颤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48.2±11.0)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8例,冠心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57例.房颤持续(7.56±7.47)年,其中永久性房颤26例,持续性房颤44例,阵发性房颤11例.左房直径36~ 72mm,其中小于60 mm者65例.术前心功能Ⅱ-Ⅳ级.应用Atricure双极消融系统49例,Metronic单双极消融系统32例.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22例患者进行房颤标测.所有患者均按照迷宫IV径路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 16例,二尖瓣置换术(MVR)[或+三尖瓣成形术(TVP) ]33例,M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二尖瓣成形术(MVP)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DVR)(或+TVP)18例,先心纠治8例.术后随访12 ~44个月.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1例,无远期死亡.体外循环(105.0±26.9) min,主动脉阻断(64.1±21.4) min(OPCAB病例除外).术后即刻、出院时及平均随访(26.1±13.6)个月时房颤消融成功率分别为100%、82.5%及84.8%.左房内径小于60mm、房颤标测患者消融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心外科手术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左房内径小于60 mm、房颤标测为影响房颤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带来更佳的消融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二尖瓣手术与同期常规二尖瓣手术的早期疗效,评估微创手术治疗二尖瓣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性实施单纯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早期随访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71(42.4±11.0)岁。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组(微创组,60例)和常规单纯二尖瓣手术组(常规组,60例)。微创组所有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右颈内静脉插管建立闭式体外循环,取右前外侧第4肋间长5~6 cm的切口,用特制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器械完成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常规组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完成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全组无围术期及出院后近期死亡,微创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98.0±26.0)min vs.(63.0±21.0)min]和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8.0±9.0)min vs.(37.0±6.0)min]较常规组显著延长(P0.05);微创组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0±3.9)h vs.(11.2±5.6)h]、住ICU时间[(18.5±3.0)h vs.(28.6±9.5)h]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0)d vs.(13.5±2.5)d]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而微创组术后12 h平均胸腔引流量[(110.0±30.0)ml vs.(385.0±95.0)ml]、输血率[25.0%vs.58.3%]较常规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随访1~24个月,随访率94.2%,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微创切口直视治疗二尖瓣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在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微创手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血液制品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盒式消融术式能否提高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2009年1至12月,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手术患者中,行左心房后壁盒式消融术者60例,同期配对选择60例非盒式消融术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过相对一致的术前检查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除盒式消融组体外循环时间较长外,两组在年龄、房颤时间、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期手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顺利随访,平均(9.0±8.4)个月.盒式消融组1例在术后2个月死于脑出血,非盒式消融组1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脑梗塞.术后1与3个月,两组免于房颤率分别为70.0%对51.2%(P=0.039)与78.3%对60.0% (P =0.030);术后6个月分别为80.0%对71.7% (P =0.286).8例因房颤心律复发再次入院,两组分别有4例和2例行导管消融,两组各有1例行电复律,均恢复窦性心律,并继续口服胺碘酮治疗3个月.结论 盒式消融组通过增加左、右肺静脉之间连线,比非盒式消融组左、右肺静脉之间单一连线,明显提高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后早期(1~3个月)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但在术后半年,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