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寸口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乃几千年来经验的结晶。自古至今由遍诊法逐步演变而成,在中医辩证论治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然脉是生命体中各种复杂周期波动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全息”机制,依此法可测知整体情况。由于脉理精微、脉象繁多、其理难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在诊病中必得细心审辨、四诊合参才能减少误诊之弊。故“寸口脉诊”是中医界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2.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现仅就左右寸口之浮脉所主病证,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试述。  相似文献   

3.
独取寸口是中医最重要的脉诊方法,由于其简便易行,可通过切寸口一脉而了解周身阴阳气血之盛衰,五脏六腑之病变,故而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最终替代诸法而成为临床上运用最广的脉诊方法。但是,目前对这一脉诊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夸大寸关尺分候五脏六腑法的作用,忽视寸口诊法所包含的其他方法之作用的倾向,并因而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正确应用。有鉴于此,个人认为有必要对独取寸口法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予以回顾与探讨。1独取寸曰理论的提出与完善众所周知,在秦汉之时,脉诊的部位颇不相同,仅(内经)所…  相似文献   

4.
一气之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精、气、津、液、血、脉实为一气,而人体之气机变化皆为一气之流转,因此察一气之周流即能知人体气机之变化,该理论催生了寸口脉诊法,至清代黄元御宗往圣经典提出“一气周流”而使该理论趋于完备。“一气周流”理论的提出使后世医家更深入地理解人体气机之奥秘,也使寸口脉诊更易于理解。本文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脉诊“独取寸口”的内在含义,旨在为临床更好的理解和使用寸口脉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难经》相传为春秋时秦越人(扁鹊)所著。体例上以问答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全书以阐明《内经》要旨为主,更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尤其体现在脉诊方面,兹总结介绍如下。1独取寸口,兼分三部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吕广[1]认为:“太阴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春秋道顺,知其死生也”。因此,五脏六腑有病,气血运行失常…  相似文献   

6.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现仅就左右寸口之浮脉所主病证,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试述.  相似文献   

7.
诊脉独取寸口的脏腑定位,为寸口诊法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寸口六部各配脏腑,体现了脏腑气机升降和五行生克制化。寸口脉脏腑定位,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且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所验证。  相似文献   

8.
反关脉是指在寸口部切不到脉的搏动或脉的搏动不甚明显,而在寸口部的背侧却出现脉的搏动者谓之,此属桡动脉走行异常之例。关于反关脉,明代以后的医家颇为注意。李时珍《濒湖脉学》曰:“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今人邢锡波《脉学阐微》云:“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大指腕侧部者,谓反关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腕侧者,谓斜飞脉,均属桡动脉畸形。”  相似文献   

9.
医学古籍的今译,固然当遵循语法,注意词汇、逻辑,但医理也不可忽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颇有感触。兹举医古文教材中数例以明之。1“技才不及尺,植手不及足;人迎联阳,三部不参”。《《伤宏论自序》》其中“尺”,多译为“寸口脉的尺部”。当指“尺肤”,即从腕关节至肘关节一段的皮肤。《内经》有“论疾诊尺”篇专论于此。“手”指手太阴寸口脉。“足”指足阳明胃经在足背的跌阳都。“三部”指寸口、人迎、陕阳,这是依无、地、人三部以诊人之上、中、下三焦之变。当译为:“只诊寸口部的脉象不涉及尺肤情况,只诊手部寸口脉不诊察足部…  相似文献   

10.
独取寸口法是《难经》在《内经》诊寸口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诊察方便,准确性高,对后世脉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运用,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阴阳之法辨脉是脉诊中的基本法则之一。除已为人知的部分之外,以阴阳辨脉还包括:寸口脉三部之中,单部脉搏波划过速度"数"属阳,速度"迟"属阴;一动之中,脉的升起部分称之为"来",属阳,脉的下落部分称之为"去",属阴;脉之一起一落称为"动",属阳,两动之间的静止期称为"静",属阴;右寸口脉属阳,左寸口脉属阴。根据脉搏波滑动速度迟或数的部位判断病位,分析病机;脉搏波来去、动静判断阴阳是否偏盛;左右寸口脉判断气血、阴阳的偏盛。  相似文献   

12.
新安医家孙一奎重视《内经》《脉经》及张仲景脉法,从“肺朝百脉”的角度对《难经》及《脉经》中寸口脉诊的机制进行阐释;突破《内经》的脉学候具体脏腑等理论,创“证候推移指论”拓展寸关尺候脏腑的运用范围;从元气太极角度探讨人体生理气机之变化,与脉之相应,创“脾胃和平之脉”理论;将人迎气口诊法与遍诊脉法相结合,总结为人迎气口脉、冲阳脉、太溪脉,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难经》是中医脉学理论起源之一,其在《内经》的基础上,扩展、深化脉学理论,特别在脉学判断预后方面有独特之处.《难经》的脉学预后观是以脏腑气血生理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生克理论为指导,首倡寸口脉诊预后,通过诊寸口脉之原气、胃气、浮沉及脉症相应与否推断疾病预后,从而确定了以脉为先的预后观,影响了后世中医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尽管脉诊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脉诊仪的研发一直在不断进步,但与传统切脉方法和脉诊的诊断意义仍相差甚远。寸口脉法为历代医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寸口三部九候脉象的客观化检测,简要阐述研制寸口三部脉象仪的初步设想及其脉图信号特征的生理与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察舌、切脉都是临床工作中了解病情、确立治则的重要诊疗手段,将两者割裂开,或是单纯地选择舍脉从舌或者舍舌从脉,都是片面的。脉诊以诊察“脉动”为主,利于观察阳气,同时可以通过观察阳气的变化测阴血的虚实;舌诊以观察“静态”的舌象为主,利于观察舌苔津液的分布,舌体、舌色、脉络的情况,可直接观察阴血津液的变化,通过观察阴血的敷布以推断阳气的虚实,故“舌诊以察阴血为主,能以阴测阳”。舌诊与脉诊互参,二者一察静一察动。临床中做好“舌脉互参”更有利于疾病的辨证论治。但是舌脉互参也有其局限性。寸口居于上焦,舌为胃之外候,同样居于上焦,为了诊查更全面,出现了趺阳脉诊和腹诊,弥补脉诊、舌诊之不足。在临床诊病过程中,应具有多维度的临床思维,科学分析问题,提倡四诊合参,全面详尽地收集病史资料,扩展诊断的手段和范围,综合分析,这样才能辨别真假,有所取舍,准确诊断论治。  相似文献   

16.
任何脉象都有其显现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而且其具体的时空位置对于临床脉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明代医家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中言:“浮、沉两脉以手之轻重得之;迟、数两脉以息之至数辨之;细、大两脉以形象阔窄分之;长、短两脉以部位之过之与不及验之。以此八脉为纲,余脉即于八脉之中。”其“八脉为纲”,就是关于辨别空间和时间位置的纲领。其中“浮、沉”脉是指脉的浅深位置;“细、大”脉是指脉来的宽窄度;“长、短”脉是脉来是否满寸关尺部位,用以辨别脉的长度。以上六脉是辨别脉的空间位置的纲领,而“迟、数…  相似文献   

17.
数脉为中医脉诊病脉之一,一般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及临床应证,其实不然,诊断病情,断不能模糊,宜细审之,方能无虑。去其谬误,正源澄本,辨证施治,诚为中医。寸口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约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去来促急,名日数脉,为中医脉诊28病脉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动态识别的寸口桡动脉运动多维脉诊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系统",研制新型脉诊仪.方法在寸口桡动脉处,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血流阻抗传感器、超声脉搏信号传感器、光电脉搏传感器)采集脉诊部位的不同物理量(如压力、血流阻抗、指容积脉搏波、ECG),并应用数据挖掘手段分析所采集的脉诊信息,进行综合的脉诊研究.结果突破了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中通用的记录脉搏波形的一维信息采集处理模式,建立了中医脉诊动态识别、二维剖面、多路信号复合和数据挖掘的新模式.结论该系统可将脉诊信号转换为直观的、可视的、定量的血管运动信息,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难经》在四诊中尤为重视脉诊 ,提出“寸口脉法” ,对后世影响颇大。现将数十年临床经验陈述如下 ,供同仁们参考。1 脉诊可了解全身机能状况 ,尤其循环系统功能脉诊是医者根据手指感觉脉搏跳动来了解脏腑生理病理变化、辨别病症的一种诊断方法。脉搏是由心脏射血活动引起的一种血液和血管壁的振荡 ,这种波动从主动脉根开始 ,沿动脉树向外周动脉管传播 ,受心脏、血液、血管壁的弹性和张力的影响 ,并受心脏气血的影响 ,因此 ,脉象首先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1]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心主血 ,其充在脉”。从脉象可了解心脏的搏动…  相似文献   

20.
人迎寸口脉诊法在《黄帝内经》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世医家对该法的理解逐渐偏离《黄帝内经》的本义,临床医家多采用“独取寸口”脉法,这与当时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