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银花 《吉林医学》2013,(28):5853-5854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消除宫颈水肿,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宫口开大3 cm伴宫颈水肿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加0.5%利多卡因5 ml加阿托品0.5 mg行宫颈封闭,观察两组的产程变化及母儿影响。结果:两组于用药后2小时宫口扩张、宫颈水肿消退、活跃期时间、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能显著消除宫颈水肿,促进产程进展,效果优于宫颈封闭,促进了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产妇产程活跃期出现宫颈水肿现象时,静脉推注间苯三酚,观察其对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与影响。方法:抽取分娩的64例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对照组静脉推注5%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宫口扩张、分娩结局、产后2 h出血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口扩张进度快于对照组,用药至宫口全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Apgar评分与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母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程活跃期发生宫颈水肿时静脉推注间苯三酚,可显著消除其宫颈水肿、痉挛,加速其宫颈扩张与产程进展,该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母婴均不存在不良反应,建议在产科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与分析阿托品与间苯三酚改善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分娩的180例宫颈水肿的产妇,其中,阿托品宫颈封闭82例,间苯三酚静脉推注98例,比较两组间水肿消退情况、宫口开大情况、宫口开全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在改善宫颈水肿、加速宫口扩张以及缩短第一产程方面,间苯三酚均优于阿托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改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比率较阿托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经阴分娩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和阿托品均能改善宫颈水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第一产程延长或停滞,有利于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不良反应少。而间苯三酚静脉注射较阿托品宫颈封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敏君  祝佳  李文佼  金皖玲 《医学综述》2012,18(10):1593-1595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第一产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伴宫颈水肿、痉挛者177例,其中分为:潜伏期9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45例和东莨菪碱组45例;活跃期87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45例和地西泮组42例。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间苯三酚组的宫口扩张速度均高于东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顺产分娩率和产后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苯三酚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占2.2%,地西泮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占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产妇心率血压平稳,无不适主诉。结论间苯三酚对加速宫颈扩张、缩短产程具有明显作用,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洪  孙国华 《吉林医学》2013,(8):1483-1484
目的:研究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苯三酚,对活跃期进展的影响、剖宫产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活跃期宫颈水肿的患者128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对照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2%利多卡因10 ml宫颈局部浸润。结果:试验组的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苯三酚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水肿,减少活跃期时间,缩短第一产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助产处理,观察组50例在产程活跃期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点,余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宫口开全时间,宫颈水肿、不协调宫缩、相对头盆不称、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口开全时间短,宫颈水肿、不协调宫缩、相对头盆不称、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可加速活跃期进展,预防宫颈水肿、不协调宫缩及相对头盆不称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68-70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注射液对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进行分组研究,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4),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局部注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间苯三酚注射液,对两组宫颈水肿临床疗效、分娩相关指标及产后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宫颈水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宫颈扩张速度、宫口全开时间、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均及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有利于缓解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加快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保障母婴结局,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治疗潜伏期宫颈水肿的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潜伏期宫颈水肿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组(观察组)60例,地西泮组(对照组)60例。记录两组用药后宫颈变化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失率及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入活跃期时间、活跃期时限、第二产程时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能明显减轻宫颈水肿,加速产程,并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探讨间苯三酚消除宫颈水肿、促进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正常初产妇,宫口开大3-4 cm,伴宫颈水肿11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56例),待宫口开大3-4cm后,给予间苯三酚80mg静脉推注,安定组(54例),待宫口开大3-4cm后,给予安定10mg静脉推注.观察两组产程进展,宫颈水肿消退程度及围产结局.结果 (1)用药后2h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4.8%,安定组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用药前平均宫口开大,间苯三酚组为(7.3±0.2)cm,安定组平均为(5.8±0.3)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2.8±0.3)h,安定组平均为(4.4±0.4)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产时羊水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及新生儿体重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在消除宫颈水肿及促进宫口扩张的效果均优于安定,能有效地促进产程,同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妇因宫颈原因在产程异常时使用间苯三酚的助产作用及效果。方法:取产科分娩的产妇1 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0例。观察组按医嘱因宫颈原因在产程潜伏期延长(>16 h)、产程停滞或宫颈水肿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宫颈封闭或静脉注射安定。结果:观察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比对照组低(P<0.01),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结论:因宫颈原因导致产程异常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能软化宫颈,消除宫颈水肿,促进宫颈开张,促进产程进展[1],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宫颈裂伤,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比传统的宫颈封闭及静脉注射安定等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治疗产程活跃期延缓及停滞的疗效.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宫口开大3~4 cm后出现活跃期延缓及停滞12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60例),给予间苯三酚40 mg宫颈注射,80 mg静脉推注;阿托品+安定组(60例),给予阿托品0.5 mg宫颈注射,安定10 mg静推.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观察组活跃期平均为(160±8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30±73) min (P<0.05),两组胎心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活跃期延缓、停滞效果显著,对促进产程进展效果肯定,同时分娩前后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健康头位初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出现宫颈水肿者200例中160例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同时予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在宫颈水肿明显处或宫颈3、6、9、12点处分别进行等量注射,并施行徒手扩张推举宫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未破膜者可先行人工破膜,并给予安定10 mg静脉注射缓解宫颈水肿治疗.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围生期结局.结果 研究组经阴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停滞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在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既能缓解宫颈水肿,加速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的痛苦,又能提高经阴分娩成功率及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3.
谢妙君  林舜琴  林璜 《当代医学》2012,18(22):52-53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在活跃期应用对产程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无剖宫产指征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和地西泮组,每组各60例,宫口扩张3~4cm时,分别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和地西泮10mg,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宫内情况及围产结局.结果 (1) 间苯三酚组用药至宫口开全平均时间为(3.7±0.7)h,对照组为(4.1±0.9)h,两组比较,间苯三酚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间苯三酚和地西泮两组宫颈水肿消失率分别为90.0%和81.8%,(P>0.05)(3) 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2)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产后出血量、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活跃期使用间苯三酚,对缩短产程、减少宫颈水肿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无副作用,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宫颈封闭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珊  刘杰  刘颖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60-161
目的探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封闭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于宫颈水肿部位多点注射,对照组常规观察产程。对产妇的宫颈水肿消退情况、宫颈口扩张情况、分娩方式、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宫颈水肿消退有效率、宫颈口扩张速度、阴道分娩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封闭治疗对消除产程中宫颈水肿效果确切、方法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黄海燕 《医学综述》2013,19(10):1885-1886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联合宫颈封闭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研究组给予笑气吸入联合宫颈水肿部位多点封闭治疗,对照组常规于宫颈水肿部位多点封闭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的时间、分娩方式、宫颈裂伤、镇痛效果、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产妇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77.8%vs 50.0%,P<0.01),宫颈裂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4%vs 44.4%,P<0.05),产妇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吸入联合宫颈封闭对消除产程中宫颈水肿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cm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推间苯三酚治疗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孕妇341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观察组(200例)静推间苯三酚,对照组1(63例)静推安定,对照组2(78例)宫颈水肿处注射阿托品+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治疗宫颈水肿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病例中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发生窒息率观察组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窒息率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分娩过程中的宫颈水肿效果显著、安全、用药方便,且有暂时解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晨芳 《广东医学》1997,18(12):825-826
安定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1]。在第一产程活跃期,选用一定剂量的安定行宫颈封闭,可以松弛宫颈平滑肌,加速产程进展;伴有宫颈水肿者,能解除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静脉回流受阻,使宫颈水肿消退;与安定静脉注射相比,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l资料与方法l.1将1992年10月~1996年5月能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89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安定宫颈封闭组(封闭组)339例,安定静脉注射组(对照组)150例,观察安定直接作用于宫颈平滑肌的临床效果,对两组年龄及孕周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2用药指征:凡属产程活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联合用药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拟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4例,于宫口扩张3cm起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安定10mg静推。对照组76例,于宫口扩张3cm起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围产结局。结果:实验组用药至宫口开全平均时间为(4.8±0.6)h,对照组为(6.1±0.9)h,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颈水肿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能明显缩短活跃期,减少宫颈水肿的发生,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间苯三酚组,有效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在自然分娩中对产程、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头位初产妇78例,随机分为2组,间苯三酚组,宫口开大2~3cm,有宫颈水肿者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38例;阿托品组,给予阿托品0.5cm宫颈注射40例.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1)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2.5±0.3)h,阿托品组平均为(4.3±0.3)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用药后2h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7.4%,阿托品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阴道分娩率,间苯三酚组为97.4%,阿托品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对促进产妇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有良好的作用,且对母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