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Radaway抗辐射胶囊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I(外周血白细胞计数)、Ⅱ(骨髓细胞微核检测)、Ⅲ(骨髓DNA含量测定)3大组,每大组又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辐射对照组。各组根据不同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时间均以同一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1次。结果 以3Gy剂量照射后第14天各剂量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P < 0.01);照射后第3天,中、低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低于辐射对照组(P < 0.01),低剂量组的骨髓DNA含量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P < 0.01)。结论 Radaway抗辐射胶囊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X射线诱发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 在42℃、5% CO2培养箱中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热休克处理90min。将细胞样本分为:对照组,热休克组,照射组,热休克+照射组,每组6个平行样本。每组样本再分成两组细胞,其中一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1mmol/L的6-TG,另一组不加6-TG。每组细胞经不同剂量(0.5Gy、1.0 Gy、1.5 Gy、2.0 Gy、2.5 Gy、3.0 Gy)X射线照射并恢复培养3h,6h,10h后,用多核细胞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恢复3h,6h,10h,热休克+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与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相比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对X射线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具有保护效应,对X射线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保护作用在低剂量照射比高剂量照射时更为明显,其保护效率与照射剂量之间为负相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硼卡钠(sodium borocaptate,BSH)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以BSH为受试物,用60Co γ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6 Gy,剂量率为0.8 Gy/min。照射后第3天、第14天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并于照射后第14天检测小鼠脏器指数。结果 照后第3天,BSH高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P <0.05);照后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BSH中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P < 0.01),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 < 0.05)。结论 BSH能显著提高辐照后小鼠的血小板水平,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铁蛋白对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给药组。给予6.8Gy照射剂量小鼠30d观察各组存活率实验;给予2Gy照射剂量观察各组小鼠的骨髓微核率并对有核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后死亡率较高,25d全部死亡,与给药组比较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一般情况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照射组照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下降,而乳铁蛋白给药组(包括照前给药和照后给药)高于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照射组照后3d小鼠骨髓的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而乳铁蛋白给药组低于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乳铁蛋白无论是照前给药还是照后给药都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剂量率60Co γ射线对SD大鼠的损伤生物效应,为其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SD大鼠置于60Co放射源下照射,每天照射1 h,连续照射7天,剂量率为0.072 Gy/h,累积剂量为0.5 Gy。照射完成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照射后SD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为3.50×109/L,对照组为6.2×109/L,下降明显(P <0.05);血小板、红细胞等血常规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照射组的骨髓DNA平均OD260吸光值为1.083,对照组的为1.304,骨髓DNA明显降低(P < 0.05);照射组血清中SOD活性平均值为373.83 U/ml,对照组为421.59 U/ml,明显下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大鼠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变化不明显。结论 低剂量率γ电离辐射对SD大鼠的造血系统、抗氧化系统的损伤较严重,对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放射性肾损伤影像学模型制作方法,研究早期放射性肾损伤病理改变及早期的CT、MRI特征。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组每组6只,照射组4组每组6只,左肾单次分割20 Gy电子线照射。照射后第4、12、24、36周分别行CT、MRI检测,观察影像学及病理改变。结果 CT、MRI均显示大鼠肾脏体积缩小,肾实质变薄等改变,MRI可显示皮髓质分界不清。病理检查显示4周后出现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并随时间逐渐加重。结论 SD大鼠单侧肾单次照射20 Gy可以制作放射性肾损伤模型并发生明显病理变化。CT、MRI均可作为诊断放射性肾损伤的方法,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照射角度变化对乳腺癌术后电子线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使用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模拟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以6 MeV电子束进行术后模拟照射,靶区单次照射2 Gy,选取350°、355°、0°、5°、10°五个角度作为照射角度,使用热释光剂量片测量靶区胸壁及敏感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 选取350°、355°、0°、5°、10°五个角度后,胸壁受照剂量没有明显变化,其中胸壁两侧部位在355°旋转时受照剂量变化差异高于中间部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8,P > 0.05);敏感器官受照剂量有明显变化,其中对照组患侧肺、健侧肺受照剂量为(0.79±0.15) Gy和(0.21 ±0.08) Gy,5°旋转角度组患侧肺、健侧肺受照剂量为(1.06 ±0.23) Gy和(0.31 ±0.11)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t=3.14,P < 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电子线放疗过程中,不同照射角度变化降低靶区边缘受照剂量,并在旋转5°时明显增加了患侧肺和对侧肺的受照剂量,临床摆位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各项检测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60Co γ射线对小鼠一次性照射2 Gy,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小鼠体重、白细胞(WBC)计数、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血尿素氮(BUN)含量。结果 照射后首先出现血液WBC数量下降,2 d时降至最低(与照射前比较,P <0.01),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照射后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似一条抛物线,2周时达最高点(与照射前比较,P <0.01),之后缓慢下降。照射后血尿素氮含量呈线性缓慢升高,4周时才显著高于照射前(与照射前比较,P <0.01)。照射后小鼠体重呈直线下降。4周时1/3小鼠死亡。结论 电离辐射可引起小鼠体重下降和血液WBC数量下降,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血尿素氮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硼卡钠(BSH)对辐射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探讨硼卡钠辐射防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阳性药组(WR2721,200 mg/kg)、BSH低剂量组(20mg/kg)、BSH中剂量组(40 mg/kg)、BSH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7只。各组动物腹腔注射,给药体积均为0.2 ml/20g;正常对照组和照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照射前连续给药2d,每天1次,其余各组照射前24h给药1次。用60Co γ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6 Gy,剂量率为0.8 Gy/min。照射后第14天采集小鼠外周血并分离血清,分别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BSH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清SOD活性均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P < 0.05);血清MDA值,低剂量组显著低于照射对照组(P < 0.05),中、高剂量组非常显著低于照射对照组(P < 0.01)。结论 BSH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提示BSH的抗氧化能力是其抗辐射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薯莨和五倍子鞣质对辐射暴露小鼠的防护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薯莨鞣质和五倍子鞣质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茶多酚组(阳性对照组)、五倍子鞣质组和薯莨鞣质组。给予单次8.0 Gy 60Co γ射线照射(剂量率2.0 Gy/min),照前2h及照后18h分别各灌胃给药一次,测定30d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及保护系数等,空白对照组佯照射。结果 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后16d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2.0±2.45)d。薯莨鞣质组、五倍子鞣质组和茶多酚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6.25±7.13)d、(21.88±8.89)d和(23.25±9.33)d,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 < 0.01或P < 0.05)。结论 薯莨鞣质和五倍子鞣质可提高8.0 Gy 60Co γ射线照射小鼠30天存活率,对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子辐射对小鼠血清总胆汁酸和葡萄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子辐射对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葡萄糖(GLU)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用中子源对各动物组进行2.5~5.5 Gy的照射。结果 2.5 Gy照射组小鼠TBA于照后6 h开始明显升高,照后第14 d后逐渐下降。3.0 Gy~5.5 Gy照射组小鼠TB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5 Gy和3.0 Gy照射组小鼠GLU于照后12 h降低,之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在5.5 Gy照射组小鼠GLU于照后12 h下降,在第2天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子辐射引起血清TBA升高;小剂量的中子辐射引起GLU下降;大剂量辐射则致使GLU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137Cs γ射线累积照射对大鼠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每组20只。照射组大鼠采用137Cs 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率为0.353 mGy/min,每天累积照射0.083 3 Gy,每3天累积剂量为0.25 Gy;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照射前1 d和照射开始后第3、6、9、12 d收集大鼠尿液,对照组与照射组开始照射后第6 d同步收集尿样。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大鼠尿样进行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法,分析对照组与各剂量组大鼠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小剂量γ射线累积照射后,各剂量亚组大鼠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发生了变化,各剂量组共发现了5种共同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糖类、瓜氨酸、牛磺酸、柠檬酸盐和尿嘧啶。4个剂量亚组大鼠尿中5种差异代谢物相对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牛磺酸相对水平与累积剂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小剂量γ射线累积照射可造成大鼠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扰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X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ISG20L1基因表达变化,探究ISG20L1基因作为早期辐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以健康人群外周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0.5、1.0、2.0、4.0和8.0 Gy X射线照射EDTA抗凝外周血后培养0、4、8、24和48 h后,用RT-PCR技术检测基因转录水平,分析X射线照射外周血后的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与辐射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分析14名健康献血者的本底表达水平,分析基因表达的本底差异性。结果 不同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0 Gy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在照射后0 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样本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下降随后上升,在去除ISG2L1基因的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后发现不同剂量点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随着照后时间延长表达上调,各个照射剂量点的时间响应良好。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剂量响应的时候发现,在照后4 h ISG20L1基因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转录水平有所增加,但未能呈现良好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8 h、12 h和48 h在剂量范围为0~4 Gy时呈现出了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2分别为0.9789,0.9083,0.9600,但当照射剂量增大为8 Gy时,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反而下降。结论 ISG20L1基因在0~4 Gy照射剂量范围内在照射后8 h以后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具有作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高通量mi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人外周血中辐射敏感的miRNA分子,为辐射损伤提供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采集健康成年男性的外周血,给予0.2 Gy和2.0 Gy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6 h提取总RNA,应用高通量miRNA测序手段获得差异的miRNA,q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的miRNA,通过mirdbV6和Target Scan7.1数据库预测共同差异miRNA的靶基因,并进行KEGG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人外周血经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6 h,0.2 Gy组差异miRNA有10个,2 个表达上调,8 个表达下调;2.0 Gy作用后共鉴定出9 个表达上调、12 个表达下调miRNA分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有5个miRNA在2个剂量组均发生显著变化。RT-PCR实验结果表明有4个miRNA,miR-23c、miR-1287-5p、miR-219a-3p、miR-320d与测序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在2个剂量组均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参与调控MARK、RAS、P53、RIG-I等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修复及免疫调控。结论 miR-23c、miR-1287-5p、miR-219a-3p、miR-320d分子有望成为辐射损伤新的血液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不同剂量X射线诱发BALB/c小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进行研究,为建立基础医学中动物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剂量均一、安全性高的Rs2000系列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以40、50、60 Gy照射BALB/c小鼠下肢,对皮肤创面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其评分,在辐照后32天取不同剂量组小鼠损伤皮肤作HE染色,比较损伤皮肤病理学变化。结果 BALB/c小鼠易感辐射,其皮肤损伤症状在照射后10天左右出现,50、60 Gy两组小鼠在32天后皮肤不再恶化,而低剂量组病程仍在发展。结论 BALB/c适合做放射损伤模型,且40 Gy更容易获得较佳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居民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省居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根据ICD-10按系统分类,分析其疾病谱特征;将疫情期间疾病谱与2019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病人96.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26.3%,其中男性占43.9%,女性占56.1%;15岁以上占83.9%。住院病例前6位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所变化。前10顺位疾病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由第2为上升为第1位,其他接受医疗服务由第5位上升为第4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由第8位上升为第7位,肿瘤由第9位上升为第8位,起源于围生期疾病由第10位上升为第9位;呼吸系统疾病由第1位下降为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由第4位下降为第5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由7位下降为10位。眼和附器疾病由13位下降为19位。男性10种疾病顺位改变,女性12种疾病顺位改变。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服务需求减少,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较大变化;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仍然是居民主要的住院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补肾单药(CP)和复方(KS)对急性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的调控作用。方法 9~10周龄C57BL/6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 4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三组进行5.5 Gy 137Cs-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照射+KS组按1.5 g/kg体重灌服KS药液,照射+CP组按2.7 g/kg体重灌服CP药液,其余两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月取血监测血常规。另取小鼠按同样方式分组,照射后连续给药一个月,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结果 照射+KS组和照射+CP组在前两个月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高于照射组,集落数也多于照射组。结论 KS和CP可以促进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大鼠头部进行不同剂量的照射,研究NHEJ通路相关基因在电离辐射所致脑损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医用电子加速器装置对SD大鼠分别进行10 Gy、20 Gy、30 Gy的照射,并于照后30天提取动物海马组织中的总RNA;30 Gy照射组在照后6 h、24 h、72 h、7天、30天五个不同时间点提取动物海马组织中的总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NHEJ通路中的XRCC4、XRCC5和XRCC6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经照射大鼠海马组织中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XRCC4、XRCC5和XRCC6表达均有所上调;20 Gy组XRCC4、XRCC5和XRCC6基因的表达量较10 Gy和30 Gy组高;XRCC4基因在照后7天表达量达到最高,而XRCC5和XRCC6基因在照后6 h达到最高,XRCC4、XRCC5和XRCC6基因表达量均在照后30天达到最低。结论 通过本项目研究发现NHEJ通路中与DNA损伤修复有关基因XRCC4、XRCC5、XRCC6在电离辐射所致脑损伤照射不同剂量点及照后不同时间点均上调表达,说明在10、20、30 Gy照射和电离辐射后6 h、24 h、72 h、7天、30天五个不同时间点机体均通过NHEJ通路进行DNA双链修复,且在照后6h和第7天修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A porcine ski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dose-dependent response to high-dose radiation. The dorsal skin of a mini pig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aspinal sections, with 11 small irradiation fields (2 cm × 2 cm) in each section, and a single fraction of 15, 30, 50 or 75 Gy was delivered to each section using a 6 MeV electron beam. A spectrophotometer measured gross skin changes, and a biopsy for each radiation dose was performed in the 1st, 2nd, 4th, 6th and 9th weeks for histology, immunostaining with anti-CD31, and western blotting with IL-6 and TGF-β1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skin damage. After a 4-week latency period, erythema and dry desquamation, moist desquamation, and ulceration appeared at 4, 6 and 9 weeks, respectively. Gross skin toxicity was more pronounced, occurred early and continued to progress with irradiation >50 Gy, whereas complete healing was observed 12 weeks after 15 Gy.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erythema indices rapidly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4 weeks after irradiation. The number of eosinophils began rising sharply at 4 weeks and normalized after reaching peaks at 7–8 weeks. Microvessel density showed a biphasic pattern with a transient peak at 1 week, a nadir at 4–6 weeks, and maximum recovery at 9 weeks.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IL-6 and TGF-β1 was detected soon after irradiation. Most of these parameters indicated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skin 12 weeks after 15 Gy. Our porcine skin model provides an effective platform for studying high-dose 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y, in particular histologic and molecular changes, during the early latency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